APP下载

信息技术支撑下初中道法课堂与红色文化融合探究

2023-05-11梁伟娜

中学政史地 2023年12期
关键词:红色法治学校

周 莉 梁伟娜

●安徽省临泉县临庐实验学校 安徽省临泉县教育局教研室

红色文化对中国共产党诞生与发展的历程进行了记载,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等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文化修养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民族独立、自由、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中国红色文化涵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所形成的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与弘扬的文化。

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传承红色文化的原因

1.价值观念认知不同导致沟通不畅。

不论什么时候,学校教育永远都不能忽视人生观教育。在现代社会,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因为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一些教师与家长在学生面前,很难将自己的想法客观、准确地传达给学生。

2.红色文化传播渠道缺乏影响学生获取信息。

在信息共享时代信息的传播不再困难,人们通过一些通信设备就可以轻而易举地了解到世界各地的信息,即使相隔万里的朋友也可以轻松交流对话,文化传播也是如此。信息技术的发展能给红色文化的传播带来质的飞跃。去场馆参观,观看电影、纪录片、老照片等,是最常见的体验红色文化的形式。但关于红色文化题材的诗歌、宣讲、广播、戏剧演出等,除非是在特定的节假日,平时很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笔者曾参加了临泉县举办的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微思政课比赛。此次比赛的优秀作品将在“学习强国”“皖事通”等平台展播。为了搜集此次比赛的素材,我参观了张蕴华烈士纪念馆,采访了张蕴华烈士的亲人和知情者,其间多次将制作的成果展示给学生。在此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将红色人物及故事融入道法课堂的必要性。将红色文化引入校园,既能让同学们认识、学习革命精神,又能让他们继承、弘扬革命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此外,将红色文化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能使学生的文化素质得到不断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让学生在红色革命道路、红色革命精神、红色革命文化的影响下,感悟血雨腥风的革命岁月和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接下来,笔者根据走访及问卷调查结果,结合参加的微思政课比赛,从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法课堂的现状、策略等几个方面提出自己的思考。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现状

1.学校对红色文化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过去一年间,笔者先后走访了县域内四所中学,随机抽取了18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此次问卷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维度共设计了10道问答题,其中包括一道主观题,让学生就“你认为在初中道法课堂怎样更好地融入红色文化”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关于调查问卷中的第2题“你所在的学校是否经常进行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活动”,调查数据如下:

表1

通过上述问卷调查可以看出,虽然各校都举行过红色文化宣传活动,但是活动形式和内容较为单一,有84.8%的学生对学校举办的红色文化宣传活动印象不深刻。究其原因,或是学校客观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未将红色文化引入学校并深入挖掘其内涵,或是学校只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使红色文化宣传流于形式。重理论轻实践,破坏了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使学生的认知能力结构不完整。

2.教师对红色文化传承价值导向不明确。

关于调查问卷第4题“你所在的学校是否曾组织教师带领学生参加有关红色文化的实践活动”,调查数据如下:

表2

通过随机访问6名道法教师,结合上述数据,发现四所学校的共同问题如下。

(1)师资力量不足。

红色文化教育的顺利开展需要高质量师资团队作为保障,而当前中学道法教师团队存在许多不足,如师资团队不够专业、教师流动性较大等。

(2)教学形式化。

部分道法教师对于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无法正确理解、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形式化,导致学生的素质教育出现偏差,使德育教育难以实施。

3.学生对红色文化传承认知出现偏差。

关于调查问卷第6题“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讲述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内容吗”,调查数据如下:

表3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学生主观了解红色文化的兴趣不大,主要是因为:首先,当前中国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互联网上一些观点良莠不齐,让思想意识还不是很成熟的初中学生难以判断;其次,现在学生的成长环境优越,对革命前辈经历的艰苦生活无法体会,容易滋生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策略

1.学校搭建红色文化教育平台。

“立事者不离道德,调弦者不失宫商。”学校作为红色文化教育的平台,要打造育人环境,引领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首先,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宣传红色精神,如利用校园广播、微信平台等,营造红色文化进校园的氛围。其次,完善教学运行机制,跨学科、多学科协同合作。再次,构建道法社会实践资源库,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最后,应用多媒体技术,以新媒体平台为依托,建设红色文化资源库,实现红色文化资源共享。

2.教师厚植红色文化教育基因。

作为初中道法教师,要通过创新红色课堂、厚植红色基因,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教师可以通过讲红色故事、诗歌朗诵、小组表演等形式,将红色文化融入教学,让“老故事”呈现“新面貌”。

我校开设的有红色电影鉴赏延时服务课。课堂围绕设置的主题,先简介电影背景,让学生在观看电影前能大致了解影片所呈现的内容;接着展播精彩片段,围绕几个不同影片所呈现的同一历史时期的内容,让学生从不同人物的语言、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探讨;最后将话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上,让学生通过角色代入,沉浸式体会不同人物的家国情怀。

(1)红色资源巧导入。

红色资源作为红色峥嵘岁月的见证,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教师应充分利用各地的红色资源,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扬革命文化,因地制宜积极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好的课堂导入能迅速组织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红色文化资源运用到课堂导入环节,不仅能为课堂教学增色,还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感。

在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第二框“活出生命的精彩”的教学中,笔者采用微视频作为导入。微视频主要介绍了本土红色人物张蕴华短暂而又艰苦卓绝的一生,让学生探讨其背后的故事,从而引出本节课对于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探讨;在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二框“节奏与旋律”的课堂导入环节,播放红色革命歌曲《保卫黄河》,让学生边跟唱边体会节奏的作用,感悟自己生活节奏和集体旋律的关系。

(2)红色故事巧穿插。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将红色故事引入课堂,不仅能让课堂生动有趣,还能让学生在讲述和听故事的过程中增加对英雄人物的敬佩感,从而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实践价值目标。

例如,在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二框“青春有格”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案例,让学生体会到榜样的力量。

再如,在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八课第一框“生命可以永恒吗”的教学中,引用本土代表人物张蕴华、魏野畴的英勇事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可贵,从而能更客观地认识生命、敬畏生命。

(3)红色任务巧布置。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在参观西柏坡纪念馆、毛泽东同志旧居、中央军委作战室、七届二中全会旧址的过程中,我的心情一直难以平静。看着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封封电报、一个个故事,我的思想又受到一次深刻教育。”习主席朴实的话语,真切的情感,更需要我们将红色文化资源的影响体现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让学生亲自去感悟,去体会,去接触,去实践。

为此,我们利用清明节、周末、寒暑假、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特殊日子,在自己的家乡找寻独特的红色印记,记录下当代中学生体悟红色文化的过程,实现感性教育与理性思考的有效衔接。

3.学生践行红色文化教育。

将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是将红色文化融入生活、宣扬红色文化至关重要的一环。根据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的学习目标“增强爱党爱国的情感、继承革命文化、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我们设计了以“观红色影视、走红色之路、传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综合实践作业。

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我国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力量,积极运用新媒体“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特色”。而红色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是鼓励我们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不断取得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撑。如今,只有紧紧依托新媒体,才更有利于红色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依托学校育人平台,多角度、全方位地将红色文化传授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理论加实践的方式体会红色文化饱含的爱国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当然,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和实践。

猜你喜欢

红色法治学校
红色是什么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红色在哪里?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追忆红色浪漫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学校推介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