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棉698 在新疆莎车县种植表现及高效栽培技术
2023-05-10吕爱玲逄子剑王艳邓军强孔德培
吕爱玲,逄子剑,王艳,邓军强,孔德培,,4*
(1.莎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 莎车 844700;2.新疆莎车县巴格阿瓦提乡人民政府,新疆 莎车 844700;3.新疆中棉种业有限公司,新疆 阿克苏 843000;4.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 安阳 455000)
棉花不仅是重要的纤维作物,还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在新疆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1]。莎车县是新疆人口第一大县,位于新疆西南部,地处昆仑山北麓、帕米尔高原南缘,喀什地区中部,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布古里沙漠之间叶尔羌河冲积扇平原中上游。生态气候环境多样,是典型的新疆早中熟植棉区,全县常年植棉面积为4.67 万hm2。棉花是莎车县的农业支柱产业,全县植棉面积大于0.67 万hm2的主要植棉乡镇 (场)有19 个,主要分布于河东区、河西区和巴莎公路沿线。但当前莎车县棉花产量相对较低,纤维品质无法满足现代纺织工业用棉需求[2]。棉花纤维品质和产量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1,3]。影响当地乃至南疆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主要因素包括:种植模式落后,管理水平相对较低,机械化程度不高;生产上推广的品种多且良莠不齐;极端气候频发、土壤盐碱含量相对较高,地区严重缺水;枯萎病和黄萎病发生严重,棉蚜连年爆发[4]。此外,害虫防治的大量用药会造成棉农用药成本增加,破坏生态平衡,形成恶性循环。因此,筛选纤维品质优、丰产性强、抗病性和抗虫性好、适合机采的陆地棉品种并进行示范推广是当地棉花生产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为推动莎车县优质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棉花纤维品质,延伸棉花全产业链条,提升棉花产业竞争力,莎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通过试验示范种植适宜机采的优质棉花新品种和研制配套的高产机采栽培技术,推动莎车县棉花生产的高质量发展。2021-2022年,引进新疆中棉种业有限公司(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为技术依托单位)选育的中棉698(审定编号:国审棉20210013),在莎车县进行品种展示及优质高产示范田创建。下面结合中棉698 的特征特性,从播种、出苗、肥水管理、化学调控、打顶、病虫害综合防治、脱叶催熟和机械采收等方面集成其优质高产机采栽培技术,为更好地服务于棉花生产,推进莎车县乃至喀什地区、南疆优质棉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1 品种特征特性
中棉698 属于早中熟常规陆地棉品种,生育期为135 d。出苗较好,长势较强,整齐度较好,不早衰。植株塔形、清秀,株高70.4 cm,果枝Ⅱ式、上举,茎秆较粗壮,茸毛多,叶片中等大小,叶色较深,叶功能期长。铃长卵圆形,第一果枝节位6.5,单株结铃6.8 个,铃重6.0 g,衣分42.3%,籽指11.6 g,霜前花率95.5%。田间通风透光性好,吐絮畅,含絮好,适宜机械采收。高抗枯萎病(枯萎病病情指数5.0),耐黄萎病(黄萎病病情指数31.5)。
2 种植示范表现
2.1 示范组织情况
2021-2022 年,在莎车县恰热克乡恰热克村、莎车县巴格阿瓦提乡团结村、莎车县荒地镇马场村、莎车县古勒巴格镇农业科学研究所(简称“莎车县古勒巴格镇农科所”)共设7 个示范点(表1),由莎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组织专家,根据中棉698 的特征特性在关键技术环节和关键时间节点进行技术指导和性状调查记载,做到“良种+良法”配套,创建优质高产示范田;收获季,由莎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各示范田,统一实收测产,并取样轧花考种后送皮棉样至农业农村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河南省安阳市)检测纤维品质。
2.2 表现
2.2.1纤维品质。中棉698 在示范中表现为吐絮肥畅、集中,含絮力好,不夹壳,不掉絮,棉纤维洁白有丝光。由表1 可知,2021 年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为31.9 mm,断裂比强度为31.9 cN·tex-1,马克隆值4.4,长度整齐度指数为86.4%;2022 年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为32.2 mm,断裂比强度为32.5 cN·tex-1,马克隆值4.3,长度整齐度指数为86.1%;2年纤维品质均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Ⅱ型品种标准,其中2 年平均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数值均在31 以上。
2.2.2产量。大田产量调查结果表明,中棉698 平均单株结铃8.16 个,铃重6.06 g,衣分42.34%。由表1 可知:2021 年中棉698 在莎车县3 个示范点的平均实收籽棉产量达7 488.67 kg·hm-2,最高籽棉产量达8 047.29 kg·hm-2;平均皮棉产量达3 153.46 kg·hm-2,最高皮棉产量达3 428.15 kg·hm-2。2022 年中棉698 在莎车县4 个示范点的平均籽棉产量达7 787.30 kg·hm-2,最高籽棉产量达8 637.60 kg·hm-2,平均皮棉产量达到3 311.99 kg·hm-2,最高皮棉产量达到3 696.89 kg·hm-2。
表1 2021-2022 年中棉698 在莎车县示范表现
2.2.3抗性。2021 年莎车县棉蚜发生较为严重,2022 年古勒巴格镇农科所示范田棉蚜发生早、危害严重。调查发现,与当地其他品种相比,中棉698耐蚜性更好,主要表现为棉蚜危害株少、危害轻。推测这可能与中棉698 的植株形态抗蚜——叶片、茎秆茸毛较多[3]有关。莎车县恰热克乡恰热克村棉花黄萎病发生较重,但中棉698 田间黄萎病发生较轻,仅可见零星黄萎病株。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播前准备及播种
在整地前及时清理回收田间残膜、残茬,整地时按“齐、平、墒、碎、净、松”标准操作,整地后可用33%(质量分数,下同)的二甲戊灵乳油3 000~3 750 mL·hm-2,兑水4 500 kg 喷雾后耙耱使药液混入土壤表层。在5 cm 地温连续3 d 稳定在15 ℃以上(喀什地区一般为4 月1-15 日)时,使用棉花精量播种技术,一次性完成铺膜、滴灌带铺设和播种作业,要求播种深度在2~3 cm,覆土厚度为0.5~1.0 cm,1 000 m 播行误差不超过20 cm,下籽均匀、深浅一致,每穴1 粒种子,空穴率≤3%,错位率≤1%。宜采用1 膜6 行机采棉种植模式,宽窄行行距为(66+10)cm,株距为10.5 cm,理论密度为25.03 万株·hm-2,实际收获密度为15.0 万~19.5万株·hm-2[5]。播种后2 d 内,完成滴灌带与支管接连工作,根据土质墒情补水1~4 h,随水滴施黄腐酸钾15 kg·hm-2,从而保障棉花出苗快、整齐。
3.2 中耕散墒
幼苗期用机械中耕2 次,中耕深度在10~15 cm,应使行间土壤松碎,不压苗、伤苗,以培育壮苗。另外,在降雨后应及时中耕。
3.3 肥水管理
全生育期滴水8~10 次,在6 月上旬棉田进入盛蕾期时滴第一次水,之后每隔7~10 d 滴1 次水,8 月25 日前后滴最后一次水。
全生育期应合理施肥,根据棉花生长关键环节需肥特征,提前足量施用,以促进棉花早发、中期健壮、后期不早衰。播种前结合整地施足底肥,施磷酸二 铵225 kg·hm-2、尿 素150 kg·hm-2、硫 酸 钾75 kg·hm-2,且应增施有机肥(微生物菌肥)600 kg·hm-2。追肥采用随水滴施,以尿素、磷酸一铵和硫酸钾为主,棉花整个生育期滴施尿素450 kg·hm-2、磷酸一铵375 kg·hm-2和硫酸钾375 kg·hm-2,滴施时间和用量根据田间棉花长势调整,其中最后一次滴水时,滴施尿素60 kg·hm-2、磷酸二氢钾30 kg·hm-2,以防止早衰;以磷酸二氢钾、硼锰锌微量元素肥料等叶面肥为辅,根据田间黄萎病发生情况搭配施用黄腐酸钾、枯草芽孢杆菌等调节肥。重施花铃肥,喷施3~4 次叶面肥,增施钾肥,同时适当减施氮肥,以增强抗倒、抗病能力[6]。
3.4 合理化学调控
根据“前轻后重、节点控制”的原则,依据棉花田间生长状况和气候、土质、土壤肥力及墒情用98%甲哌 进行5~6 次化学调控,合理调控棉花株型,防止棉株生长过旺,避免枝叶过密、田间郁闭,降低田间湿度[7]。
在4~5 叶期、初花期、盛花期、打顶前3 d 和打顶后5~7 d 分别用98%甲哌 4.5~7.5 g·hm-2、12.0~15.0 g·hm-2、18.0~22.5 g·hm-2、45.0~75.0 g·hm-2和120.0~150.0 g·hm-2;根据田间棉花长势,在打顶后15 d,用98%甲哌 150.0~225.0 g·hm-2。每次均兑水600 kg·hm-2,全生育期使用机车吊挂喷头上下均匀喷施于棉株。
3.5 适时打顶
人工打顶:根据“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适时打顶,7 月15 日前或单株果枝超过11 个时,结束打顶;人工打顶方法,摘除棉株的一叶一心,并将打下的顶心带出棉田外处理。
化学封顶:通常化学封顶剂会对上部果枝造成影响,为减少其对上部结铃的影响,应在单株果枝较人工打顶多2 个时,再进行化学封顶。因此一般化学封顶要比人工打顶推迟7~10 d,在7 月20 日左右进行。一般棉田可选用以下3 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化学封顶:25%甲哌 水剂750 mL·hm-2;25%氟节胺悬浮剂1 500 mL·hm-2,结合98%甲哌 可溶性粉剂120 mL·hm-2;20%矮壮素·甲哌 水剂3 000 mL·hm-2,结合配套助剂3 000 mL·hm-2。对于长势旺、密度大、植株高、水肥供应好、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强的棉田,须加大化学封顶剂用量,可在一般棉田用量的基础上提高10%~30%;而对于长势弱、土层瘠薄、水肥供应差、没有后劲的棉田,剂量可以适当降低10%。
3.6 病虫害综合防治
中棉698 属于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品种,具有较强的耐病能力;但为预防或防治黄萎病,可在滴出苗水和滴头水时,随水滴施棉萎克7 500 g·hm-2或黄腐酸钾15~30 kg·hm-2[8]。棉花虫害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可喷施低毒生物药剂,改善生态环境,创造适宜天敌生存的条件,保护瓢虫、草蛉等天敌[9]。
3.7 脱叶催熟
在最低气温不低于12 ℃,棉花上部棉铃铃期50 d 以上,且吐絮率达60%,采收前30 d 左右时,喷施脱叶催熟剂,一般时间为9 月20-25 日[10]。使用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525~600 g·hm-2+助剂450 mL·hm-2(兑水量:机车喷雾为600 kg,无人机喷雾为225 kg)在清晨或傍晚空气湿度较高时,对棉株上中下部叶片均匀喷雾。若喷施后6 h 内下雨,应重新喷施,对后期旺长的棉花可喷施第2 次。
3.8 适时机械采收
喷施脱叶催熟剂30 d 以后,棉花脱叶率超过90%、吐絮率超过95%,纤维含水率在12%以下时进行机械采收。一般在晴天采收,凌晨2 点以后、下雨天或露水过重时不宜采收。采收要求:采净率大于93%,平均损失率小于4%,含杂率小于10%,机采籽棉含水量必须在10%以下方可打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