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又爱又恨,职称成了教师难以言说的痛?

2023-05-10

教育家 2023年16期
关键词:教龄高级教师职称

职称事关每位教师的切身利益,既是对教师专业水平的认可,也是提升工资水平的关键依据。本刊编辑部采访了数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教龄的一线教师,他们对评职称有很多“苦水”要倒。

职称制度改革首当破除指标“紧箍咒”

八岭山人 初中语文教师 安徽省 教龄34年

我目前的职称是中教一级,2004年评下来的。作为一线中小学教师,我工作三十多年,所见所闻及亲身经历,深感教师职称评审有诸多不合理之处。在职称评审中遭遇过不公平待遇的人有很多,包括我自己,一言难尽。我专门写过一部教育小说《窝火》,内容涉及学校里评职称之弊,很多同行看了都说反映的就是他们身边的事。

我认为当前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最大弊病就是指标限制。没有指标,即便你再有能力,再怎么努力,也没机会评上高级职称。相反,一些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却选择安然躺平。可以说,职称指标限制已经成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桎梏,严重挫伤了广大中小学一线教师的积极性和进取心。

除了指标限制,职称评审中的条条框框太多,而且很多内容是与实际情况相脱离的,一些乡镇学校根本做不到。比如,要求辅导青年教师,我们乡镇学校多年都没有新进青年教师了,去辅导谁呢?甚至还要求辅导的青年教师必须在市级以上教学大赛中获奖。现实情况是,很多教研活动、教学比赛,乡镇学校都没有接到通知,更何况乡村教师本身就在诸多方面不及城市教师,获奖难度极高。此外,还有地方政府对政策选择性执行。比如,我们县直到2020年才执行乡村教师工作满30年不受指标限制的政策。明明省教育厅早有相关规定,县里却拖延执行。还有一些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给职称评审随意加码,让教师们苦不堪言、无所适从。

我期待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聚焦以下方面:破除指标“紧箍咒”,制定科学公正且简单易行的评审标准,教师的薪酬待遇不要和职称挂钩(至少要大幅下调职称工资的占比)。

有价值的班主任事业与难相称的回报

艾岚 初中语文教师 广东省 教龄32年

如果一件事很有意义但没有多少实际的回报,你还会坚持做好它吗?这些年的班主任生涯里,我看到不少老师给出过否定的答案。

要成为一名孩子信任、管理有效的班主任,老师们需要倾注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不断学习教育心理学、班级管理甚至家校沟通理论,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技能,以有方向、有温度地承担孩子们引路人的角色。我爱那一张张青春向阳的脸,喜欢看着他们一点点成长。但不断地学习、提升、实践难免会占据我们用以专业学习的时间,在执教自己任职的学科时,虽然能努力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但要想达到正高级别的评审标准,难度非常大。

我最大的愿望是广东省的班主任也可以参评德育正高级教师。据我所知,各省的教师职称评审条件中,大多只对班主任工作年限做出一定要求,很多老师在满足最低条件后就不会再当班主任了。而在部分教育发达的地区,比如浙江、上海,我的一些朋友在那里当班主任,无论他们执教的是哪门学科,都可以参与德育正高级教师的评审。我发现这些地方也确实涌现了一批思想深刻、充满教育情怀的名班主任。到目前为止,广东省没有明确规定当多少年班主任,或者有什么样的贡献可以参评德育正高级教师,这其实会让一些负责的班主任感到委屈。我是一名班主任,这些年里因班级管理获得了不少荣誉,但我依然想参评德育正高级教师。不能说全无半点私心,但更重要的是我想让更多一线班主任知道:班主任岗位不是“副业”,而是一项同样值得更多投入的事业。

非高考学科教师评职称的出路何在

郭晟 高中音乐教师 湖北省 教龄24年

今年是我从事教师工作的第24个年头。12年前,我评上了中级职称,如今依然停留在这里。但和学校里同一学科的教师相比,我的职称等级算是较高的水平了,因为总体而言,非高考科目的教师在现行的职称评选中基本不占什么优势。

真正参评时,专家评委往往会通过统一的综合标准衡量每一位教师,比如工作年限、班主任年限、科研成果等。就我们本地的情况来说,班主任版块是非高考科目教师参评的薄弱项。语数英教师担任班主任的概率比较大,其他六门选修课教师次之,而像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这类非高考类科目教师做班主任的情况往往很少出现。

目前有个别学校允许非高考科目教师兼职德育教师,以此充当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但大部分学校还没有这样做。这方面短板就需要我们在其他项目上补足,这也是我努力去校外参加比赛、专注科研成果的一大动力。

另外,和其他科目的教师相比,非高考科目教师晋升职称的名额也很少。教师职称晋升名额要用学科教师基数乘以相应分配比例的方式来计算,暂且不提各个科目的比例是否均衡,非高考科目教师的基数小就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晋升名额。以我们学校为例,全校约200名教师中,音体美教师总共仅有11位,再乘上对应的比例后,得到的名额更是寥寥无几,之前我们学校还有过连续7年没有音乐学科职称晋升名额的情况。

即使我们顺利评上了高一等级的教师职称,还要面临“评聘分离”的又一轮考验。新晋升的教师要等待同等级的名额空缺后才能被学校以晋升等级聘用,享受晋升等级的待遇,而工作年限、年度考核、获得荣誉等都是影响教师排位的因素。在这一环节,我们这类教师同样不占优势。

以年度考核为例,非高考科目教师的成绩由三部分构成:60%的任教班级学生评教得分、20%的年级领导小组评价得分、20%所任教班级班主任评价得分。由于非高考科目教师每周的排课量较少,学生、班主任教师对我们的印象不深,这客观上影响了评价结果,导致我们获得优秀等级的机会很少,大部分非高考科目教师只能拿到合格等级。

除了待遇层面,职称评聘的晋升瓶颈还限制了我们参加课题研究的机会。以我所任教的音乐学科为例,只有高级教师才能拿到本市课题研究的申请资格,但全市在职的音乐学科高级教师只有两位,其他教師如果想要申报课题,也只能去拜托高级教师,看他们是否对这个话题感兴趣,两位高级教师都年事已高,往往不太愿意再带新教师做课题研究了。

评职称,民办校教师就该“佛系”吗

王乐 化学教师 陕西省 教龄2年

我目前在一所民办中学任职,据我了解,职称对公办校和民办校教师的意义有所不同,比如公办校教师的退休金与职称等级有很大关系,而民办校教师并非如此,可能这也是我们学校教师对职称评审不算特别重视的原因之一。如果我们想要参评职称,就需要自己主动寻找渠道。

去年我参评二级职称时,发现它对教师的公共学时和专业学识都有要求,而这些内容一般需要教师参加市级、区级的相关培训才能获得。然而,和公办校教师相比,民办校教师平时参加这类比赛、培训机会都比较少,学校组织的线上培训又无法得到职称评审专家的认可,也就是说,民办校教师如果单靠学校安排的培训,会经常出现拿不满学时的情况,沿海发达城市的情况可能好一些。但我觉得,不论教师参加了哪种形式的培训,他们是否真正收获了成长也未可知。

另外,我认为现有的职称评审标准不能很好地反映一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当前,部分教师单纯为了评聘职称而花费大量时间准备,包括参加培训活动、课题研究、撰写论文、参加比赛等,这些会在一定程度上挤占教师的教学时间,而那些真正把重心放在日常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教师,一般没有这么多的时间来准备材料,反而敌不过前者。久而久之,这些优秀的民办校教师在职称评审的问题上就逐渐变得“佛系”了。

教师职称制度改革须去功利化

王永明 初中语文教师 吉林省 教龄28年

当前中小学教师职称最大的问题就在高级职称评审阶段,因为符合条件的人数多,而指标有限,且高度关联教师的切身利益(从中级到高级工资涨幅将近1000元/月),因此,高级职称评定是所有教师最关心,也是乱象最多的。第一,评审过程中存在不公平现象。如一些教师找领导私下沟通,笼络评审小组成员。第二,弄虚作假。有造假证的,有买论文、买课题的,还有找人编造课题成果的。第三,高级职称的评审乱象影响了学校纯净的教育氛围,破坏了正常的校园生态以及教师间团结、合作、和谐的良性关系。第四,部分教师评上高级就“躺平”,不再为教育工作倾注太多心血。很多教师评上高级后往往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就等着退休。按理说,50多岁的教师经验丰富,正是干事业、带队伍的年龄,结果却隐退了,这种“躺平”心态甚至会影响周围的中青年教师,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吉林省新出台的“3010”政策在教师群体中整体反响很好。首先,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职业倦怠,让那些晋升高级无望的教师看到了希望,激发了他们的教学热情。其次,这一政策辐射到的是乡村教师,能够激励乡村教师安心扎根乡村,振兴乡村教育。再次,缓解了评高级职称难的问题。多年以来,职称评审工作一直是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的痛点、难点,不少教师退休了都评不上高级职称,“3010”政策解决了教师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把精力用在教学、教研和研究学生上。最后,这一政策也让教师更有职业尊严,获得职业幸福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我谈谈自己的认识。第一,评审要朝着公平、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比如职称评审小组由本校领导和教师代表组成,就很容易被“人情”所左右。第二,应该取消或者降低各种获奖证书的加分,将教学业绩作为职称评定的最重要指标。第三,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应对教师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让他们明白职称的真正用意是为了激励教师更好地工作,不能将它太功利化。作为一线教师,回过头来看评职称这件事,我认为最关键的还是要扎扎实实地工作,务本求实地取得一些业绩,才能顺理成章地获得应有的职称。

重结果的职称评审会激化矛盾

王校长 乡村小学校长 甘肃省 教龄21年

我们学校有3名从教十二三年的老师,都还没评上中级职称。去年我们镇评中级二级职称,62名老师符合条件,但名额只有3个。其实这还算多的,以往只有1个名额。我们学校的老师虽然都希望评上职称,但他们首先是热衷于干好自己的工作。按道理讲,工作干好了就会有相应的奖励,但在基层好像不完全如此。在人情社会里,争取职称名额的办法有很多,但我们的老师不善于和领导打交道,没有这样做。

我也是去年才评上中级职称的,还是得益于对乡村教师的倾斜政策,规定乡村教师从教满20年可以获评中级职称。如果按照正常的考核流程,我再等五六年也不一定能评上。目前没有评上中级職称的这3位老师,和我当时的情况类似,不善于迎合领导,但工作积极主动,就算评不上职称,也没有消极怠工的心思。不过他们普遍有这样的心声,把大好年华和美好青春都奉献给了教育,也一直兢兢业业,希望职称评审能适当加大教龄的比重,适当减少业绩的比重。因为一个村小和城镇小学甚至中心小学相比,所面对的孩子是不一样的,村小的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更多,教师需要付出的更多,但在以成绩为导向的考核中,村小的老师很难取得好结果。当然了,评上职称的老师都很努力,只是在大家付出差不多的情况下,村小教师很难,好一点学校的老师可能相对容易一些。

我认为职称评审也应该重视过程,如果只重结果,难免会激化教学管理矛盾。比如有个班级里有3个困境儿童,老师们都不愿意带,大家都知道,一旦接手这个班,6年期间的职称评审不会有好的结果。我们学校这3名青年教师,他们不挑肥拣瘦,看到哪个班没人带,会主动要求承担这份责任,而且会因此付出很多。在别人眼中,他们有点傻,吃力不讨好。但在我眼中,他们个个都是好样的。

猜你喜欢

教龄高级教师职称
湖南省孤独症康复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任意”“存在”型双变量问题分类辨析
论高级教师奋进思想的激发策略
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激励教师终身从教
三尺台传道授业 二十年甘为人梯——记重庆市酉阳县第三中学副校长、高级教师何毅
中学数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研究
对初中体育学科上微型课的再思考——以高级教师评审之课堂教学评价为例
马秀珍:建议提高教龄津贴标准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