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审议助力新建幼儿园课程建构例说
2023-05-10汤逸清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幼儿园课程建设越来越为教育工作者所关注。而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很多难点和问题也逐渐浮现。尤其是对于新建幼儿园而言,如何进行课程建构,如何提升园长和教师的课程意识,如何让课程符合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方式等问题都亟须其解决。因此,新建幼儿园的课程审议尤为重要。文章聚焦课程审议,以期助力新建幼儿园课程建构。
【关键词】课程审议;新建幼儿园;课程建构
作者简介:汤逸清(1973—),女,安徽省芜湖市育红幼儿园。
课程审议是课程开发的重要途径。有学者提到,如果将幼儿园课程比喻为饭菜,将编制幼儿园课程比作制订食谱,将实施幼儿园课程比作根据食谱烹饪饭菜,那么课程审议可以理解为对饭菜质量进行把控,如看菜谱制订是否合理、烹饪饭菜的过程是否科学、饭菜是否符合幼儿口味等。由此可见,课程审议对于课程建构至关重要。课程审议的过程是通过集体智慧对课程的内容做出选择、对实施过程进行讨论与分析、对问题进行商议,最后做出决策的过程[1]。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成为了解幼儿“口味”的“厨师”,而幼儿园园长则需要成为领导教师们为幼儿“烹饪饭菜的厨师长”。
近年来,笔者作为课程审议的专家组成员,参与了本市新建公办幼儿园课程审议的实践研究,在省、市两级幼教教研员的组织和带领下,和從名园长工作室、市级学科带头人及教研员中遴选出的课程审议专家们一起,组成审议指导组(以下简称“指导组”),定点审议新建1—3年的公办幼儿园的课程建构。指导组对这些新建幼儿园的课程进行了梳理、分析、评议,提出建议,指导选择,帮助这些新建幼儿园构建适宜的课程,以提升其保教质量。在课程审议中,指导组将参与课程审议实验的新建幼儿园分成三组(每3—4所园为一组),指导组每3—4人为一小组,分别负责一组实验园的课程审议工作。由此构建起“省、市级教研员+课程审议专家+课程实验园(新建幼儿园园长、教师团队)”的审议格局,开展如下图所示的审议工作。
一、关注园所发展:基于园所实际,确定课程目标
幼儿园课程目标是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的主要成分,目标的确定在课程实施方案的编制中处于核心的位置。
在课程审议初始阶段,指导组分别和各新建幼儿园的园长、园级审议小组成员召开审议小组会议,对各园的课程目标逐一进行前期审议。这个过程相当于对各个幼儿园的课程“食谱”进行审核。各新建幼儿园都能在理解和贯彻国家、地方有关课程目标精神和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各自的办园目标、课程理念和园所实际,制订本园的课程目标[2],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下。
1.幼儿园课程总目标与幼儿园的发展理念缺乏一定的关联性。
2.幼儿园课程总目标设计与办园目标、培养目标、幼儿及教师发展目标混淆。
3.幼儿园课程总目标与课程具体目标、课程阶段性目标之间缺乏内在联系[3]。
对此,指导组展开重点审议,并进行了调整和改进,以本市新建幼儿园一园为例。
原课程总目标:在新一轮的五年规划中,立足“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培养目标,推进幼儿园各项课程建设。
审议后的课程目标:遵循底色加特色的课程思路,旨在立足儿童当下和未来发展,通过幼儿园课程实施,关注儿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培养“会生活”“会学习”“会创造”的心理健康、品德优良、快乐积极的儿童,为每个儿童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实施启蒙教育。
在本例中,该实验园原来的课程总目标更加聚焦于幼儿的培养目标,审议调整后的课程目标则明确了课程总目标对幼儿园课程实施在促进幼儿和谐发展和幼儿园长远发展方面的导向作用。
通过审议,指导组帮助新建幼儿园把握了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明确了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从而对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建构起到方向性作用,对教师的实践工作起到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二、关注儿童立场:基于儿童视角,优化课程方案
新建幼儿园的课程目标经审议、制订、修改、完善后,相当于制订好了“食谱”。同样的食谱也可能烹饪出味道全然不同的饭菜,而新建幼儿园想要按照“食谱”制作出符合本园幼儿“口味”的饭菜,即制订出基于儿童生存与发展方式的课程方案,就需要借助课程审议来完成了。
以本市新建幼儿园二园为例:
问题一: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不要教师预设?
审议讨论:以大班“生活在家乡××”主题课程为例,该主题背景是幼儿的家乡,幼儿对此比较熟悉,因此该课程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但由于幼儿年龄较小,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对家乡还没有深入的了解。而且通过谈话、观看纪录片、问卷调查和集体讨论等方式,教师发现,幼儿因为家庭背景、认知经验的不同,关注点和兴趣点也不同。因此,在课程审议时,大班年级组组长提出从“吃、玩、建筑、历史”等方向进行课程预设。
审议建议:根据幼儿不同的兴趣点,组成“历史”、“铁画”和“好玩的地方”三个课程方向的学习小组,并在家长的支持下,开展由幼儿和家长共同实施的项目化小组学习。这样充分尊重了幼儿的能力及家长课程认知水平的差异,提高了幼儿和家长对课程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问题二:要不要随时追随幼儿的兴趣?
审议讨论:通过大二班钱老师对班级课程活动“你好,蘑菇”的表述和幼儿课程故事视频,可以了解到这个活动是由一首关于蘑菇的民谣和个别孩子的兴趣生成的。因缺乏大多数孩子的认同,课程的覆盖面小,课程的进展受限。幼儿的兴趣固然可贵,但教师要思考:“孩子的兴趣点稳定吗?孩子随时迸发出的兴趣点都可以成为切换主题的依据吗?对于个别孩子的兴趣点,其他孩子是否都感兴趣?个别孩子的兴趣点值不值得作为全班的课程主题去探索呢?”此外,要想随时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并追随这些兴趣点,从而使其成为有价值的课程,这对教师的能力水平是有一定要求的。
审议建议:课程不是不可以预设,没有预设的课程可能是低效的。但是要让活动前充分的调研(讨论,谈话,充分倾听、肯定和支持幼儿的想法)成为预设的前提,而且预设不等于没有生成,如果要根据幼儿的兴趣随时切换课程走向,教师就需要慎重考量和充分准备。
三、关注教师发展:基于教师成长,推进方案实施
教師作为课程实施者,对课程有直接深刻的认识。因此,关注教师的成长,对课程方案的实施与课程目标的实现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在审议活动的初始阶段,指导组针对园所教师队伍的状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基于教师成长给出建议,推进方案实施。教师们经过集中讨论、头脑风暴、分年级组教研、专题教研等多种形式,根据班级情况,将幼儿园课程进行了内化、细化、班本化。
以本市新建幼儿园三园为例:
该园组建课程组,按照要求,每月常态化开展课程审议活动,活动次数由一开始一月两次到后来一月三次,课程组成员坐在一起梳理当月问题,聚焦重点问题,讨论问题解决的途径。指导组对该园课程实施阶段性的评价与点拨(时而参与研讨,时而旁听指导)。定期的审议让该园教师在课程实施和审议的路上不断地完善课程观和儿童观。一开始,教师们课程意识不足,但在一次次的审议与学习中,教师们不断思考如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让课程更加生动有效,如何甄选幼儿兴趣并生成课程,如何进行观察与评价等。最终教师们理解了什么是一日生活皆课程,意识到自己不仅是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者,更是幼儿园课程的开发者,升华了自身对于课程建构的认知。
四、关注家园合作:多元审议方式,调整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不是一成不变、一蹴而就的。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实施的情况,通过搜集各方面(包括其他教师、专家、家长、幼儿)的反馈信息,对幼儿园已经和即将实施的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尤其是新建幼儿园的课程,更加需要教师通过广泛、真诚的对话,多角度地挖掘、修改、完善其实施方案[4]。指导组通过组织开展专家审议、园所互审、家长入园、幼儿参与等多种形式的审议活动,全方位调整和改进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这其中,拥有不同职业和阅历的家长既是幼儿园课程建构和实施的资源,也是评价和优化课程建构的审议者。同时,在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中,家长通过幼儿及教师的反馈也会产生一些疑问,这些疑问的提出和讨论,也是对课程建构的一种推进[5]。
以本市新建幼儿园四园对话式课程审议讨论为例(节选):
家长1:幼儿园为什么要开展这样的课程?有怎样的意义呢?
教师1: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我们的益智游戏课程就是指向幼儿的认知发展,我们围绕“以益智玩具为中介的支架式活动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开展益智游戏课程,能够促使教师反思课程,并在反思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搭建幼儿游戏学习支架,促进幼儿的发展。
家长2:刚刚老师提到的益智游戏,让我想起了我家孩子对家里的环境开始有所关注,会让我和他一起去寻找家里的形状宝宝,会和我说,“看,家里的冰箱是长方形的,门是长方形的,这个玩具是正方形的,钟是圆的”。
家长3:听刚刚那位家长说,我也比较有感触,我家孩子现在回家会问我很多问题,带他散步,他会指着地上说“你看这是什么线呀”,看到小动物会说“你看,它的身上有什么花纹呀”,有时候还会邀请我和他一起填记录表。
家长4:家里没有学校这样的材料,那如何指导孩子呢?
教师2:对于这位家长提出的问题,我想起了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我们不一定要有和幼儿园里一样的材料,家里会有纸板、瓶罐、纽扣等低结构材料,家长可以将这些材料变为具有孩子自我建构价值的替代性材料。比如我们小班之前开展了“动物拼图”的游戏,就有家长利用纸板和黏土和孩子一起制作小动物。
家长参与课程审议,是课程民主的表现。通过审议课程,家长逐步成为课程建设的参与者、提供者。随着家长课程意识的加强,幼儿可以从家长那里得到更好的课程指导。
结语
课程审议过程中,指导组专家好比“陪餐者”,“品尝”着课程实验园的园长、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烹饪的“课程大餐”,并参与到完善课程“食材”选择、课程“烹饪”、课程成品呈现等各个环节中,助力新建幼儿园的课程建构。此外,指导组中不同的专家参与审议,带来不同的价值观,尤其是带来关于教学、游戏、生活、课程资源等基本问题的不同观念,再将不同的观念形成较为完整的理念体系,使课程理念更完善。可以说,课程审议的过程是课程理念分享的过程,是课程理念澄清的过程,也是课程理念再构的过程。总之,在课程审议、建构的过程中,园长、教师、家长在专家的助推下形成合力,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总结出了新建幼儿园课程计划编制、课程结构优化、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教研团队建设、家长参与课程民主建设等方面的操作策略。课程审议模式的建构让课程审议不会因课题结题而中止,而是让教师把课程审议的策略、路径和方法融入日常工作中,使之成为一种常态,从而不仅让新建幼儿园,也让有着多年课程建设经验的成熟幼儿园,都能不断增强课程意识,提升课程领导力,最终让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晗.幼儿园课程质量的保证:基于经验本质的幼儿园课程审议[J].基础教育课程,2020(20):76-80.
[2]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幼儿园课程图景:课程实施方案编制指南[M].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龚敏.视野的启蒙[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8.
[4]章丽,黄菲.借助课程审议优化活动方案:以大班年级组对秋游活动的审议为例[J].幼儿教育,2020(13):22-25.
[5]舒婷婷,王春燕.幼儿园课程故事审思:内涵、问题与对策[J].早期教育(教育科研),2020(04):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