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3-05-10周萍
【摘要】微课是初中阶段的重要教学模式之一,微课课堂借助互联网平台和相关应用软件,能够有效地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传统生物课堂相比,微课教学能够利用专题版块和专项训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生物学习思维,这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开展生物教学活动时应该充分利用微课平台,开展合理高效的生物微课教学活动。文章结合相关教学案例分析了微课对初中生物教学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微课;初中生物;应用研究
作者简介:周萍(1987—),女,江苏省建湖县东进路初级中学。
生物是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生物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专业性,因此部分学生往往无法准确地理解生物知识,加上传统的生物课堂具有较强的空间和时间限制,这不利于学生的生物素养发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被逐渐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在开展初中生物教学时,教师利用微课平台可以营造良好的生物教学氛围,提高生物专项知识的教学质量,这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现阶段学生的学习问题,还能激发初中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从而提升初中学生的基础能力和生物学习能力。
一、微课的含义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拓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可以将课程的具体内容以小短片的方式进行呈现,学生在观看短片的时候,可以直观地了解到这节课的要点和难点,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深他们的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微课的特色在于:第一,教学时间短,时长一般为5—8分钟,使用起来较为灵活;第二,教学目标明确,在一个微课视频中,教师往往会针对某个具体的教学难题或知识点进行阐述,学生能够更有针对性地了解某方面的知識;第三,反馈及时,学生在观看微课时,可以给出即时的反馈信息,这有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情,以便开展后续教学。
二、微课对初中生物教学的有利影响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初中生物课程的知识框架较大,知识点分布较为零散,而且生物知识的抽象性很强,这使得部分学生在理解上有些困难。微课这种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将生物知识以有趣的组合方式加以呈现,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从而更好地把握、应用知识。微课将初中生物基础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的生命知识链,以点带面,通过部分内容牵动全局的方式,更好地帮助学生把握生物学知识点,构建生物认知体系,进而提升教学效果[1]。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探索欲望被激发,他们能在兴趣的驱使下展开自主学习,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实现对知识点的全面了解。
(二)突破生物教学重难点
初中生物是一门基于实践的自然科学课程。通过实践,学生能够发现生物学的奥秘,并且在实践中学习生物知识点。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微课,引导学生进行生物实验,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方式,提高其学习质量。受天气、时间、实验室等因素的制约,一些生物实验进行较为困难。微课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一缺点,它能够在任何时间、空间进行播放,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感受生物学实践,掌握各种各样的生物知识,让教学变得更加轻松、有趣。学生通过反复观看微课,能够熟练掌握重难点知识。
(三)促进素质教育高效化
生物世界奥秘无穷,蕴藏着丰富的科学宝藏。微课不仅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使学生了解更多有关生物的趣味知识,还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和生命观念,使学生懂得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初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微课,不仅能够获取知识,还能够从中体会到科学的真谛,进而深入分析科学知识,感受生命,逐渐养成健康的学习习惯、生活方式,从而实现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要求。
(四)提高教学效率
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传统的初中生物课堂中,教师无法及时解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问题。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微课,利用微课平台开设的问题上传区域和问题讨论区域,让学生将不懂的问题进行上传,并根据学生的问题反馈上传相关的讲解视频,从而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升初中生物教学的效率。
三、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提升教师个人素质
微课的教学时间相对较短,这就要求教师拥有较好的专业素质,能够做到在短时间内对微课所呈现的知识进行讲解。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教师要通过理论学习、参加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中运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让学生准确了解自己传达的信息。教师还要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为学生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在教学中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为学生渗透德育内容,使学生增强生命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以问题导入课堂
生物是一门探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课程,它与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为了让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在应用微课时,教师应该结合生活知识设计问题预习提纲,以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导入教学。问题的设计应该富有创造性和悬念,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并按照提纲进行有效的预习。
例如,“人体内的血液循环”一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深入探究血液循环的机制,以及心脏作为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的结构。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探索、学习生物专业知识。比如,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预习提纲:你能准确地辨认出心脏的四个腔室吗?心脏的四个腔室与哪个血管相通?心脏内血液的流向是怎样的?动脉和静脉的功能分别是什么?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初中生物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应用微课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科学合理地分成几个小组,对于一些复杂的难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讨,仔细观察案例介绍,共同研究微课内容,这种方式能够发挥学生的合力,使他们更好地探索生物知识。在小组合作中,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培养,学生之间也能够增进友谊。
初中生物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知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微课中的实践部分,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践的操作技能,而对于那些无法在现实中开展的实验,则可以让学生反复研究微课实践,以达到理解和内化的目的。例如,在教学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人体内的血液循环”一课时,教师可以制作微课课件《一滴血的旅程》,并且设计导言:如果我是一滴血,脱离心脏后,我将会经历什么样的历程?当我返回心脏时,我将会走进哪个心房?这个问题能够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带着这个问题,教师播放微课课件,让学生仔细观看《一滴血的旅程》。学生观看视频后,还要观察血液循环示意图,并进行深入思考,接着在小组内部展开交流,最后每组派出发言人上台说出自己小组的答案。这种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四)导入评价,促进核心素养养成
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微课时,还应引入评价机制,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微课的教学效果。初中生物微课课件应体现生物学的基本原则,将生物知识的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例如通过学习血液循环的相关微课,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在教学完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用红色和蓝色两个颜色的笔绘制血液循环示意图,并且标注血液成分的改变。教师通过批改学生的练习,能够了解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给出学生有针对性的评价,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由此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五)增加互动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生物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机会较少,学生往往无法及时地向教师反馈自己的学习问题,教师也很难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学习问题。因此,生物教师可以在微课平台中开设问题讨论区,通过调查问卷或投票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在评论区解答学生的疑惑[2]。同时,学生之间也可以在讨论区讨论自己对生物知识的不同理解,从而活跃生物学习思维,让思维火花能够相互碰撞。例如,在教学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人体内的血液循环”一课时,由于该内容难度较大,部分学生无法准确理解人体内血液循环以及能量供给的理论知识,因此,学生可以将课堂中没听懂的学习问题反馈至微课平台,求助其他同学或者教师的解答。教师也可以将血液循环的视频和图片示例上传至微课平台,让学生反复观看这部分知识内容,明确其重点,进而加深记忆。
(六)结合教材内容,实行分层教学
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他们无法利用课堂时间完成所有相关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进度在微课平台上传不同学习难度的教学视频,并布置相应难度的课后练习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课程与作业。这种与学生学习水平相匹配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提升初中生物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3]。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时,该章节重点讲解了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尿液的形成过程,学习综合难度较大,部分学生无法准确掌握泌尿系统对血液的循环过滤等知识。为此,教师可以将实验视频、理论知识和相关课后习题的讲解上传至微课平台,并引导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利用微课平台准确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将有关泌尿系统的拓展知识和相关实验资料上传至微课平台,便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拓宽自己的学习视野。分层教学法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保证了初中生物教学的质量。
(七)开展专项教学,保证教學质量
初中生物知识以基础性生物知识为主,生物课程内容主要分为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植物的生活、人体生理与健康等部分。为了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物教学的质量,生物教师可以将生物专项知识上传至微课平台,并上传相关主题的实验视频或拓展知识,从而丰富生物教学的内容[4]。例如,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材主要讲了人的生殖与发育、消化吸收、物质运输、能量供给、生命活动的调节等内容,综合难度较大,专项知识内容较多。因此,生物教师可以在微课平台中上传血液组成及循环过程、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尿液的形成过程、人体的激素调节等专项知识讲解视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观看相关专项知识的微课,从而保证学生的综合学习质量。同时,初中生物需要学生重点掌握显微镜等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因此,生物教师还可以在微课平台上传显微镜的操作流程等主题视频,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课程中引入微课,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教师在微课平台上传有关生物专项知识或者生物实验内容的视频,并安排相关内容的课前和课后练习题,引导学生采用合理有效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够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思维体系,促进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袁会娟.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8):748.
[2]温立娜.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读与写,2019,16(29):186.
[3]邱晓新.微课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下),2019(04):124.
[4]林素玉.微课在初中生物复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9(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