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理论多学科护理康复干预对甲型流感感染患者的影响①

2023-05-09刘青波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流感学科康复

刘青波

(郑州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河南 郑州 450000)

流行性感冒属于急性呼吸道疾病,是感染甲、乙、丙型等流感病毒所引起的丙类传染病[1]。其中甲型流感具有传染性强、扩散速度快等特点[2,3],早期症状类似于普通感冒,以发热、呕吐、咳嗽等为主要症状表现,一般症状比较严重,还容易导致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需要尽早开展治疗。甲型流感感染患者的病情比较复杂,在对其采取对症治疗的同时还应重视护理干预,以加快其康复速度[4]。基于跨理论模型与多学科团队模式开展护理干预,遵循“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能够为患者持续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提升其康复速度。本文就跨理论多学科护理康复干预作用于该病患者中的效果进行观察,旨在对该模式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1-03~2022-02甲型流感感染患者100例。根据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纳入标准:(1)与《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修订版)》[5]中关于甲型流感诊断标准相符合者;(2)甲型流感病毒核酸定量检测结果呈阳性;(3)肝肾功能检查结果显示正常者。排除标准:(1)其他类型流感患者;(2)存在结核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者;(3)患有先天性疾病者;(4)存在精神、认知障碍者。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20~65岁,平均(42.25±3.11)岁。病程1~7d,平均(3.42±0.41)d。体质指数18.4~27.3kg/m2,平均(22.10±1.14)kg/m2。观察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21~66岁,平均(42.34±3.19)岁。病程2~8d,平均(3.46±0.44)d。体质指数18.6~27.5kg/m2,平均(22.14±1.20)kg/m2。两组资料信息数据存在均衡性(P>0.05)。

1.2 方法

治疗方法:奥司他韦75mg/次口服,一日两次,持续用药一周。同时予以退热、吸氧、抗菌、免疫增强剂等治疗。

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体温、呼吸、心率、血氧等生命体征指标变化加强关注,当出现生命体征异常、呼吸困难等情况时,及时通知并协助医师进行处理。遵医嘱予以用药指导,针对排痰困难者展开吸痰操作。

观察组:跨理论多学科护理康复干预。(1)建立跨理论多学科团队:成员主要包括分管护理副院长、专科护理人员(感染科、呼吸科)、责任护理人员、社区护理人员、心理干预师、行为干预师等,均加入到团队微信群中。组织团队成员参与学习、集体培训,掌握甲型流感的护理重点,学习相关应急预案。(2)建立规范的会诊制度:由分管护理副院长作为团队协调者,对会诊、护理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团队成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解,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结合最新护理指南以及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涉及到消毒隔离、对症干预、心理干预、营养干预、呼吸系统干预、镇静干预等方面。团队成员在微信群中将自身护理工作经验进行分享、交流。(3)跨理论多学科会议的开展:护理部组织专家带领团队成员召开跨理论多学科会议,围绕复杂疑难病例、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相关情况商讨解决方案,并以文件的形式使其制度化。专科护理人员对会议内容进行整理总结,执行相关措施,对会议中所讨论到的病例进行追踪随访,并将病例情况向团队反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行为进行干预,督促患者落实临床诊疗护理措施。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1)在干预前、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开展评估,所用工具为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ishel 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adult,MUIS-A)共包括4个维度33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1~5分),第15个条目不计入总分,即32~160分为该量表的总分,得分越高,疾病不确定感则越强。(2)两组患者的情绪状况在干预前、干预后进行评测,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共包括焦虑、抑郁两个维度,每个维度各有7个条目,得分均为21分,分值同焦虑抑郁严重程度呈正比。林外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共包括3个维度25个项目,每个项目均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总分为0~100分,以分值高为优势。(3)取两组患者治疗开展前、出院前1d的空腹静脉血4mL,置于离心机中以3000r/min的速率离心10min。获得上层血清,检测指标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4)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所用时间、住院时间进行记录,同时统计治疗期间所发生的并发症情况。(5)责任护士在两组患者离院前1d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到服务态度、情绪调节、沟通宣教、护理操作水平、干预效果等。问卷总分为100分,≥90分表示满意,80~89分提示基本满意,<80分则为不满意。满意与基本满意的百分比之和即为总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MUIS-A评分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MUIS-A评分均较干预前分值降低(P<0.05),观察组各维度分值与总分均比对照组分值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MUIS-A评分对比分)

2.2 HAD评分

干预后,两组的HAD评分均表现出下降趋势(P<0.05),观察组的HAD评分数值与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HAD评分对比分)

2.3 CD-RISC评分

干预后,观察组的CD-RISC评分评测值较对照组数值更高,且两组的分值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CD-RISC评分对比分)

2.4 血清学相关指标

干预后,两组的TNF-α、CRP检测值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两项检测值同对照组相比数值更低(P<0.05),见表4。

表4 两组的血清学相关指标对比

2.5 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

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所用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更短(P<0.05),见表5。

表5 两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

2.6 并发症发生情况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6。

表6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50,n(%)]

2.7 患者满意度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满意度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表7 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对比[n=50,n(%)]

3 讨论

甲型流感感染一般在冬春季多发,具有季节性流行特点,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传染性强且易扩散[6,7]。甲型流感病毒容易出现变异,因此需要尽早通过有效的治疗缩短其病程,防止疾病传播流行以及变异[8]。甲型流感感染患者的病情相对比较严重,通常需要采取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由于疾病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还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不利于其早日康复,因此需要加强其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9]。

在甲型流感感染患者的治疗中,对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的需求较高,而护理人员由于经验不足、知识技术水平不高,需要多学科人员共同完成多项护理操作,常规护理干预无法满足临床需求[10]。跨理论模型有助于个体行为改变,能够促进其心理状态的调整。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是指依托于多学科团队、以患者为中心的一种规范化、个体化的护理模式[11]。跨理论多学科护理康复干预中,在专科护理人员的主导下进行各项护理措施,其他医护人员各司其职[12]。针对无法独立处理的问题,通过展开跨理论多学科会议和讨论能够获得针对性的护理计划,从而可促进护理效果与治疗效果的提升[13]。此次研究数据显示,经过干预后,观察组的MUIS-A评分、HAD评分明显下降,CD-RISC评分显著增高,均优于对照组,表明该护理模式在调节患者心理状态方面的效果显著。这是因为跨理论多学科护理康复干预中心理干预师、行为干预师充分发挥其作用,能够针对患者各阶段情绪变化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另外观察组的血清学相关指标明显改善,并发症少,临床症状缓解所用时间更短,离院时间更早,且患者满意度更高。分析原因在于,跨理论多学科护理康复干预能够发挥各学科人员的作用,解决护理过程中遇到的各方面问题,在促进患者自我护理水平提升的同时可满足其各方面合理需求,为患者提供全程、持续的优质护理服务,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减轻炎症反应,并可提高疾病管理水平,从而有助于患者尽早康复出院。

总而言之,跨理论多学科护理康复干预所获得的效果显著,适合推广应用在甲型流感感染患者中。

猜你喜欢

流感学科康复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冬春流感高发 加强防治最重要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超学科”来啦
秋季谨防牛流感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猪流感病的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