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龄孕妇个体化管理对妊娠并发症及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①

2023-05-09王丽芬李艳华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个体化高龄孕妇

王丽芬,李艳华

(1.闽侯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福建 闽侯 350100;2.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产科,福建 福州 350003)

临床上年龄大>35岁或<18岁的孕妇,或身体具有高危妊娠因素的孕妇定义为高危产妇[1]。 我国将年龄>35岁的孕妇称为高龄孕妇。由于女性承担的家庭与社会中角色的变化,女性的婚育计划不断推迟,孕妇中高龄占比逐年上升,有报道高达26%[2]。在高危管理中,年龄≥35岁的妊娠风险评估为黄色风险,年龄>40岁的为橙色风险。既往研究高龄孕妇的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如子宫肌瘤、贫血、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早产、巨大儿、围产儿死亡等均高于非高龄孕妇[3]。 对高龄孕妇妊娠风险的认识差异,因年龄增长,生理机能及代谢能力的下降给高龄孕妇的妊娠管理带来更大挑战,本文旨在通过对高龄孕妇实施个体化专案管理,对其健康教育、营养、运动管理的临床结局观察,探讨高龄孕妇在围产保健中的可实施性。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本院2021-01~2021-12门诊管理高龄孕妇128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高龄孕妇;单胎妊娠;早孕建档;对研究知情自愿原则。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8例。

1.2 方法

对照组:60例,根据2017版妊娠风险评估表对孕妇进行妊娠风险筛查及评估,按照绿、黄、橙、红、紫五色风险进行分级管理,根据风险评估内容进行规范围产保健与管理,同时在孕妇学校开展常规健康宣教、妊娠风险宣教、孕期营养及运动宣教。

观察组:68例,在对照组规范化孕期管理的基础上,针对高龄孕妇个案的妊娠健康知识及风险认识不足进行个体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根据个案的基本健康状况制定个体化营养方案,根据个案身体条件进行个性化运动指导。

(1)成立高龄孕妇专案管理团队,包括产科医师、孕妇学校老师、营养学家、康复运动指导老师。在管理团队中,针对观察组每一位孕妇根据妊娠风险评估内容进行对应的产科规范管理,同时制定个体化健康教育、营养及运动方案。产科医师负责孕妇围产管理及动态评估;孕妇学校老师承担妊娠风险及疾病健康教育;营养专家根据个案孕前体质指数BMI(body mass index,BMI)提供营养代谢指导及进行个体化的营养制定与调整;运动指导老师结合个体身体运动条件进行个性化运动制定并指导落实。(2)过程管理:早孕期建立健康档案时,根据妊娠风险评估表进行妊娠风险评估及五色风险分级管理,全妊娠周期动态监测;建档时结合个体文化程度、体质量情况、基本健康指标以及异常妊娠、分娩史、家族史等内容,制定专案管理方案及落实指导。中孕期在糖耐量检测及系统胎儿超声检查后对个案再次强化疾病健康教育,根据体质量增长指标、检验指标、胎儿生长发育指标进行营养及运动方案的调整。产科医生负责全妊娠周期的孕周及胎儿监测,适时提出营养及运动调整。如贫血的孕妇,给予营养膳食方面健康教育,贫血对胎儿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在饮食上给予补血,补铁。若孕妇体质量增加过多或胎儿增长过大,在妊娠晚期给予增加运动量指导,营养上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糖分能量摄入。

1.3 观察指标

(1)两组孕妇组间一般资料分析。(2)两组孕妇进行早孕期、中孕期的生理机能和身体代谢指标,血清铁蛋白、甘油三酯、血清白蛋白、孕期体质量增长、新生儿体质量进行比较。(3)两组孕妇管理后妊娠并发症不良妊娠结局比较,包括贫血、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低体质量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分析

对照组60例患者,年龄35~44岁,均值为(38.05±4.42)岁,体质指数BMI 22.57~27.03kg/m2,均值(24.74±2.92)kg/m2,年龄>40岁10例,占比16.67%,肥胖患者15例,占比25.00%,剖宫产史18例,占比30.00%,文化程度:小学5例,初中24例,高中22例,大专及以上9例。观察组68例患者,年龄36~44岁,均值(38.31±4.32)岁,体质指数BMI 22.31~27.17kg/m2,均值(24.64±2.94)kg/m2,年龄>40岁11例,占比16.18%,肥胖患者17例,占比25.00%,剖宫产史21例,占比30.88%,文化程度:小学7例,初中27例,高中25例,大专及以上学历10例,两组患者年龄均值、BMI均值无统计学差异,年龄>40岁、肥胖、低学历(小学学历)、剖宫产史占比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 高龄孕妇早孕期、中孕期代谢指标均值比较

观察组血清铁高于对照组、甘油三酯低于对照组、孕期体质量增长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代谢指标比较

2.3 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比较

观察组孕妇的妊娠并发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妊娠风险评估管理是指在对妊娠期孕妇进行围产保健管理的过程中,结合高危因素进行综合性、针对性的动态管理[4,5]。本文在对高龄孕妇进行管理中,设置专项管理团队,针对妊娠风险内容制定个体化的管理方案,使孕妇全妊娠周期接受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知识教育、营养及运动干预调整,整体提高孕妇的知信行能力并实现管理落实。真正意义上提升孕妇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自我管理知识[6,7]。通过对高龄孕妇全妊娠周期的动态管理和监测,对其妊娠风险因素进行综合性个体化的分析,结合早孕期、中孕期代谢检验指标指导实施,动态化干预调整,使孕妇达到更好的健康状况[8]。既往研究通过个体化的针对妊娠风险因素和合理营养管理能得到更高的白蛋白值,更高的白蛋白水平,能够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9]。通过对体质量监测、营养及运动的调整干预,能够控制孕妇的体质量增长过快,相对来说体质量能得到一个合理的保持,可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及高血脂、巨大儿的发生率,从而改善不良妊娠结局,提高了管理质量和水平[10,11]。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妊娠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明显低于对照组。本研究高龄孕妇与非高龄孕妇在临床的数据与既往研究报道接近[12],个体化的专案管理,能够改善孕妇的基本状况,改善机体的代谢环境,优化代谢指标,防止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针对性妊娠健康知识及风险知识教育,提高个体对妊娠风险的防范意识,增加营养与运动指导的医从性,强化自我管理行为。个体化的能量设定及营养指导与干预,促进个体的营养状态改善,从而减少营养相关疾病的发生,对不同BMI、血脂水平的孕期身体活动强度及运动形式指导,可帮助个体加强孕期身体活动,改善身体代谢状况,提高个体运动负荷,更好调节体重增长,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综上所述,高龄孕妇在妊娠风险评估及管理基础上实施个体化的专案管理,运用健康教育、营养、运动相结合的综合管理手段,提高孕妇的疾病与健康认知,强化营养与运动对个体健康的促进作用,改善孕妇健康状况,能进一步降低妊娠并发症以及不良分娩结局,经济有效,适合基层助产机构在围产保健管理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个体化高龄孕妇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超高龄瘙痒症1例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
脂肪肝需要针对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