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生命支持专科化团队培训模式在血透室的应用效果
2023-05-08李云华金敏翼
李云华 平 佳 金敏翼
心搏骤停最先发现者最先处理的质量关系到患者的预后。本文旨在观察高级生命支持医护团队专科情景模拟培训模式在血透室中的应用效果,以便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团队急救应对能力。
1 对象与方法
1.1 培训对象 2021 年通过基础生命支持及单项气道管理、体外除颤、药物治疗等技能培训的人员25 名,从事血液净化医生5 名(20.0%),护士20 名(80.0%),学历本科至硕士,均参加“高级生命支持技能培训班”。
1.2 培训方法 统一培训高级生命支持技能团队培训方法(理论学习+技能练习+模拟演练+总结反馈)、培训的专科方案、考核标准等。
1.2.1 设置培训课程 培训课时为3 天,第1 天为理论知识的学习,包含呼吸道的管理、心律失常的判断和抢救、常用复苏药物的使用及典型病例的处理方法。第2 ~3 天为操作练习和考核,技能操作示范:操作气道管理,口咽通气管的使用、简易人工呼吸囊的使用、紧急气管插管术;心律失常的判断,体外除颤术、常用复苏药物的使用等,采取真实临床情景模拟、高级生命支持团队配合角色扮演等形式。
1.2.2 规范培训形式 以5 人组“医护团队合作”方式进行,运用专科典型病例,模拟临床场景直观呈现的处理情景教学,进行抢救角色轮换训练。A 角色:开放气道和通气;确保通气的频率和容量。B 角色:① 行初次评估;② 胸外按压。C 角色:心电监护、除颤和电复律;① 识别心律;② 选择电复律能量和除颤;③ 确定环境安全。D 角色:① 建立静脉通路;② 采集标本;③ 给药;④ 汇报检查结果。E 角色:记录、用药、生命体征、电复律或除颤的时间和能量。每名学员每个角色轮流训练,每次情景模拟结束后,导师对模拟过程进行复盘讨论,学员要对每个角色的表现及团队合作进行评价反馈,反馈过程主要分为体验-反思-理论-规划,形成学习环,总结经验训。在反复的角色转换练习中,连贯的掌握高级生命支持要求的各项技能。在贴近临床急救场景中增加实战感,高级生命支持分工明确,从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回归实践,强调团队协作意识。
1.3 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 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总分为100 分。技能考核分为综合技能与CPR 技能,总分均为100 分。综合技能包括团队合作(25 分)、沟通能力(25 分)、察觉能力(25 分)、评估能力(25 分),分值高表示技能掌握程度高。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表1)
表1 培训前后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成绩比较 (分, )
培训后综合技能各项成绩、理论考核及CPR 技能成绩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高级生命支持指对心脏骤停和濒临停止的各种情况实施标准化急救的一系列措施,是心搏骤停抢救链中的重要环节,并强调要找出导致心搏骤停可逆转的原因,以达到逆转患者心搏呼吸骤停这一目的的团队合作性措施。本文应用一种适合专科的高级生命支持团队案例模拟培训模式,提高医护人员高级生命支持团队配合默契能力,提高应急能力。培训前,心跳呼吸骤停抢救模式参与者分工模糊、团队合作能力差,降低了抢救措施施行的有效性。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医生护士每天因排班不同有不一样的组合,彼此间的默契程度不高,故培训时要求每名医护人员进行角色轮换演练,每位参与者清楚角色和责任,不同的案例角色能启发不同的思考角度和思维空间,快速对病情做出初步的判断,以便在临床操作时能进行快速有效的配合,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提高团队的综合能力,进行行之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目前我国高级生命支持培训重点在急诊室或ICU[1]等专科,普通病房通过医院组建的紧急医疗团队支援应急事件的方式,有效提高了心搏骤停的抢救能力[2]。本次在血透室建立的高级生命支持团队专科培训模式,制订了一套贴近专科临床场景,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专科案例,通过模拟临床场景、构思模拟案例演练、医护组合式高级生命支持技能团队培训模式后,在进行模拟抢救过程中参与者分工明确,复苏团队有效调动,提高团队的临床处理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显示,培训后的急救理论知识考核结果、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培训前。选择适合的专科特点,医护式的高级生命支持团队培训显著提高医生护士CPR 的抢救能力和默契度,提高团队协作配合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从而在实战中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的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