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分离的思维模型建构及其应用建议
2023-05-07陈键胡志刚
陈键 胡志刚
摘要: 基于“将混合物状态组合转化为可直接分离的状态组合”的核心思路,建构有别于传统的“物质分离的思维模型”,其中包含“原状态组合-直接分离方法”对应表以及“原状态组合-转化方法”对应表。并提出“物质分离的思维模型”的应用建议,以提高学生应用“物质分离的思维模型”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发展“模型认知”“科学探究”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状态组合转化; 物质分离; 思维模型; 条件性知识
文章编号: 1005-6629(2023)04-0091-04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物质分离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及化工生产具有重要的价值[1],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核心内容。对于物质分离的核心思路,课程标准、教材和实际教学都重点强调“利用混合物各组分性质的差异进行考虑”,例如《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主题1中的学业要求明确规定:能根据物质性质的差异选择物质分离的实验方法[2]。但是,当考虑物质分离的方案时,首先应关注“混合物各组分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若这些组分的状态组合可直接分离(例如“固液”),则可直接选择相应的分离方法(例如过滤),若这些组分的状态组合不可直接分离,则可利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将其转化为可直接分离的状态组合。而传统的“利用混合物各组分性质的差异进行考虑”只是实现“不可直接分离的状态组合转化为可直接分离的状态组合”的一种策略,如果只强调策略本身而忽视了策略所指向的目标,缺乏对目标这一问题成分的分析,会使“物质分离”活动失去方向,必然不利于“物质分离”活动的理解和开展。因此,本文试图基于“将混合物状态组合转化为可直接分离的状态组合”的核心思路,重新建构“物質分离的思维模型”,以提高学生设计和开展相关活动的能力,发展“模型认知”“科学探究”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1 初级思维模型建构
通过对物质分离活动的具体案例分析,建构了“物质分离的初级思维模型”(见图1)。由图1可知,物质分离活动的第一步为“状态分析”,即分析混合物各组分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接着,判断欲分离的各组分(这里所谓“组分”,可以是单一物质,也可以是物质组合)间的状态组合能否直接分离。不难理解,不需任何操作,能够天然直接分离的状态组合为“固气”“液气”组合——本文将气体溶于液体的情形视为“质剂(溶质与溶剂)”组合,正因为不需要任何操作,因而对于这两种状态组合,不需要人为地选用分离方法进行分离活动。而不需进行状态转化便可进行分离的状态组合为“固液”和“液液(不互溶)”,本文将这两种情形也视作“可直接分离的状态组合”,可见,“可直接分离的状态组合”以异态组合为主。比较特殊的是,对于“固固(半磁性)”的情况,比如铁粉与锌粉混合物的分离,可利用铁粉与锌粉的磁性差异,使用磁铁进行,亦不需要进行状态转化,本文将这种情形也视作“可直接分离的状态组合”。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半”为泛指,意为部分,如此处理,便于朗读和记忆(下同)。若欲分离的各组分间的状态组合能够直接分离,则需依据“状态组合-直接分离方法”初级对应表(见表1)选用相应的分离方法。对应表的实质是条件性知识,回答了“在什么时候运用某种程序性知识或陈述性知识”的问题[3],如此将条件性知识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表征外显,有利于学生通过情境线索精准地提取相应的分离方法。若欲分离的各组分间的状态组合不能够直接分离,则可利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将其转化为可直接分离的状态组合。应优先转化为天然的可直接分离的状态组合(固气、液气),其次才考虑转化为其他可直接分离的状态组合,即“固液”或“液液(不互溶)”组合。毕竟前者完成后就不需要转到“选择相应方法”的环节,后者则还需转到“选择相应分离方法”的环节。
2 初级思维模型的优化
2.1 “原状态组合-直接分离方法”初级对应表的优化
图1所示“物质分离的初级思维模型”在实际运用中的难点与关键点在于“转化为可直接分离的状态组合”环节。前文已提及,应优先将“原状态组合”转化为天然的可直接分离的状态组合(固气、液气),依据这样的思路,可将“液液(可互溶)”原状态组合转化为“液气”状态组合,所对应的分离方法为蒸馏或分馏;可将“气气”原状态组合转化为“液气”状态组合,所对应的一种分离方法为冷凝,亦可将“气气”原状态组合转化为“固气”状态组合,但此种情形在中学阶段较少见,本文不予讨论;可将“固固(半升华)”原状态组合转化为“固气”组合,所对应的分离方法为升华。此前所列的三种原状态组合“液液(可互溶)”“气气”“固固(半升华)”,因其状态转化和分离过程合一,本文将其视为广义的“可直接分离的状态组合”,并添加入表1形成表2“原状态组合-直接分离方法”对应表。这样,在“判断能否直接分离”这一环节时,针对这四种情形,学生就可以利用表2迅速完成任务,而不需要进入到“转化为可直接分离的状态组合”环节。此外,需要强调的是,表2“直接分离方法”一列中,蒸馏或分馏、冷凝、升华都有标注各自方法产生的策略,这样处理是希望学生在使用该表时,不要机械记忆,而应结合策略理解对应的分离方法。
2.2 “原状态组合-转化方法”对应表的建构
对于广义“可直接分离的状态组合”之外的其他状态组合,就需要依据具体的真实情境,进行“转化为可直接分离的状态组合”环节。针对中学化学教学实际,本文重点分析了“原状态组合”为“固固”“质剂或质质”这两种相对常见的情况,得出相应的转化方法(见表3),并在此基础上对图1所示的物质分离的初级思维模型进行优化得到如图2所示的物质分离的思维模型。这里的“固固”是除去“固固(半升华)”“固固(半磁性)”特殊情况之外的常规“固固”情形。“质剂或质质”中“质”代表“溶质”,“剂”代表“溶剂”(本文主要讨论溶剂为液体的情况),之所以把“质质”和“质剂”放在一起讨论,是因为它们的处理方式大致相同,因此,本文主要讨论“质剂”情况。“质质”情况的处理可参照“质剂”的处理方式。
对于“固固”原状态组合,通常将其转化为“固液”状态组合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即将其中一种组分转化成液态或者进入溶液。至于转化方法的具体选用,需依据物质各组分性质的差异,选择不同的转化方法。若固体混合物各组分的溶解度差异较大,即部分可溶、部分难溶,则可使用溶解的方法使混合物转化为“固液”状态组合,这种方法需要考虑被溶解组分的复原问题。若固体混合物各组分皆可溶但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异较大,可使用溶解的方法使混合物转化为“质质”状态组合,再进行相应处理。若固体混合物各组分的化学性质差异较大,即其一可与某种液体(含溶液)发生化学反应,而另一组分无法与该种液体发生化学反应,则可使用加入该种液体的方法。当然,这种方法也要考虑被转化组分的复原问题,若不易复原,可另觅他法。若固体混合物各组分的熔点差异较大,也可考虑通过加热的方法使其中熔点低的组分先变成液态,从而实现“转化为‘固液’状态组合”的目的,当然,前提是两种组分不易受热分解。这种方法在中学不常用,因此没有列入表3中,但在实际教学中可用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此外,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可用化学方法使“固固”原状态组合转化为“固气”状态组合,例如氯化钠与氯化铵固体混合物的分离,可使用加热的方法使氯化铵固体全部分解为气体,后续再使分解的气体重新化合成氯化铵固体,实现物质分离的目的。
对于“质剂”原状态组合,欲将其转化为可直接分离的状态组合,中学阶段常见的处理方法是将其转化为“固液”或“液气(或固气)”状态组合。对于前者,如果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可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还可使用合适的沉淀剂使溶质从溶液中沉淀出来,这种方法要考虑被转化组分的复原问题。欲将“质剂”原状态组合转化为“液气(或固气)”状态组合,如果溶质不易挥发,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使溶剂转化为气体(未列入表格);如果溶质易挥发,可使用加热(或蒸馏)的方法使溶质转化为气体,但不适用于恒沸溶液,此种情形与“液液(可互溶)”有所重合;还可使用合适的试剂使溶质转化为气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这种方法需要考虑被转化组分的复原问题。此外,还可使用萃取的方法,使“质剂”原状态组合转化为“液液(不互溶)”状态组合。对于“质质”原状态组合,可参考“质剂”原状态组合的处理方式,其不同之处主要在于需根据溶质的性质差异来实现分批次转化。
此外,本文想说明两点:其一,对于“气气”原状态组合,亦可使用洗气(原理为溶解或与洗气液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将“气气”原狀态组合转化为“液气”状态组合,但后续需考虑液体中原组分的复原与二次分离的问题,没有冷凝的方法简便,因而没将洗气的方法列入表3中;其二,对于“气气”和“质质”原状态组合的混合物,还可使用色谱法(亦称层析法)进行分离,但因中学阶段对其要求不高,故而不列入相关对应表中,实际教学中可适当介绍,以拓展学生视野。
3 思维模型的应用建议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建构和使用“物质分离的思维模型”时,应突出“状态组合”的转化观,形成“利用物质性质差异将混合物状态组合转化为可直接分离的状态组合”的核心思路,以此统摄“物质分离的思维模型”及相关的对应表,实现“物质分离的思维模型”的深度理解和迁移应用[4]。应杜绝机械记忆,以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物质分离的思维模型”蕴含程序性知识,应给学生创设足够的机会使其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运用,以促进该思维模型的内化与自动化,实现程序性知识由“技术的知识”转化为“实践的知识”[5]。“物质分离的思维模型”中的对应表是一类条件性知识,应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方法应用的情境”与“方法”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辨别“方法应用的情境”之间的差别,实现条件性知识的精准应用。对应表的教学应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例如“原状态组合-直接分离方法”对应表的教学,可先引导学生建构初级对应表,再向完整的对应表进阶。
应灵活运用对应表,可视具体情况自行调整与增减。教学中应突显重点分离方法和转化方法,不应过分追求全面系统。思维模型及对应表的使用可拓展到除杂、提纯活动,因为分离与除杂、提纯的核心思路是一致的,主要差别仅在于后者不需要考虑杂质组分的复原问题。
本文仅是基于“混合物状态组合转化的视角”探讨物质分离的思路,在指导学生进行物质分离活动时,还应结合其他视角进行分析,例如:分离操作是否简单、快捷?分离方案是否经济、高效?从而更切合真实情境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沈从超. 高考题中的物质分离与提纯[J]. 化学教学, 2008, (3): 53~5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 14.
[3]Bruning R.H., Schraw G.J., Norby M.M., et al..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nstruction [M]. New Jersey: Pearson Prentice Hall, 2003: 87.
[4]陈进前. 关于化学认识模型的思考[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20, (9): 1~4.
[5]周志平. 论程序性知识及其教学[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 (4): 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