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州黄河九五滩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023-05-06梁亚旭龚巍峥曾端阳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3年5期
关键词:水源地饮用水水源

梁亚旭,龚巍峥,曾端阳

(河南省地质环境勘查院,郑州 450000)

2022 年10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出台, 依法提出黄河流域省级人民政府组织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保障饮用水安全[1]。《黄河保护法》不仅为黄河流域水源地保护提供法律依据, 更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律保障。郑州市属于典型的缺水城市,九五滩地下水水源地作为郑州市的重要水源地,是郑州的战略储备水源。在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的同时,如何实现区域统筹协调,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黄河流域九五滩地下饮用水水源地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相关研究成果, 探索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以期为黄河流域水源地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建立提供依据,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1 水源地基础状况

目前, 国内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划分为河流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湖泊、 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三大类别[1]。郑州黄河九五滩水源地属于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是郑州市重要的水源地之一, 是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重点区域。九五滩水源地以开采浅层地下水为主,水源主要补给项为黄河侧渗、降雨入渗补给[2]。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对水源涵养和净化非常重要。

郑州黄河九五滩地下水水源地于1989 年勘探后开工建设,于1995 年建成投入使用,运行至今28年。水源地共建成管井46 眼,其中浅井28 眼,中深井18 眼,单井出水量在80~150 m3/h。但由于黄河河道近年来持续向南岸摆动, 导致九五滩地下水井群中的靠岸水井被淹没, 使九五滩地下水井群数量发生变化。至2007 年九五滩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时,尚存36 眼水井。为石佛水厂供水,设计取水量2400 万m3/年,目前日取水量不足5 万m3。

2020 年5 月,郑州市政府相关部门依法对九五滩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进行调整;6 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定调整取消部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通知》(豫政文〔2020〕56 号文)确定调整后的保护区范围。调整后的九五滩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划分为一级和二级保护区, 范围包括取水井外围440 m 外包线—黄浮路—老鸦陈断层—郑州市市界的区域,总面积21.4182 km2。 为使调整后的水源地得到及时有效保护, 惠济区政府牵头对九五滩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开展规范化建设及生态环境提升。

2 区域环境现状

2.1 水源地污染源分析

水源地污染源包括点源、非点源(面源)、流动源等可能对水源地造成污染影响的潜在污染源。 经过调整后的九五滩地下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存在耕地、园地、林地、农村居民点用地等用地类别,存在污染风险。

九五滩地下水饮用水源地主要点源污染集中在苗木种植基地、水产养殖、公厕和各类企业。水源地内企业数目众多且种类繁杂,存在污染风险;水源地内大规模的养殖造成地下水超采,目前已得到整治。非点源污染为黄河滩区农业中的化肥农药、 村庄居民生活污水、 沿黄游览活动产生的垃圾及穿越水源地道路雨污水。 水源地内农田中的化肥和农药容易下渗,对水源地污染风险较大。水源地内居民生活污水虽然已敷设污水管网, 且集中收集至污水处理设施,但仍存在少量生活污水无处排放的问题。穿越水源地主要道路已按照标准要求进行雨污管道设置对水源地污染风险较小。 水源地内流动源有黄河观光路、巡护路,存在通勤社会车辆的问题。穿越九五滩地下水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范围的巡护路,如果不进行交通管制,将会带来潜在污染风险。

2.2 水源地生态环境

九五滩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有河流湿地生态系统、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滩涂生态系统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 九五滩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位于正在建设中的郑州黄河滩地公园, 并且与郑州黄河湿地公园范围部分面积重叠。 滩地公园规划范围西起江山路, 东至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黄河南岸至S312 合围区域,面积44 km2。截止目前,滩地公园道路慢行系统已经连通,部分区域已完成绿化。地形地貌动态变化中,相较于2020 年6 月份影像及现场踏勘, 变化较大。 虽然滩地公园规划的核心是生态保护,突出黄河滩地原真性和自然性特色,但过多的人为干预依然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特别是旅游带来的较大人流量,会影响脆弱敏感的水源地,生态环境承载力也会受到严峻考验。

现状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存在因产业退出调整,而产生的建筑设施拆除,土地平整等活动,会带来暂时性的地表裸露,耕作层破坏,生态环境受到影响的现象。九五滩地下水饮用水源地调整后,面积缩减,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半径由100 m 缩减到40 m,需要更加精准化的防控方式,促进水源地科学有效保护。

3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3.1 工程措施

3.1.1 实施规范化建设,减少水源地污染风险

在水源保护区周边规范设置界标、交通警示牌、宣传牌、隔离防护设施等,着力推进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加强对水源地的实时监测,建立应急预案体系,提高水源地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控制交通穿越、农业种植和旅游活动等带来的污染风险, 以保障水源地水质安全;水井一级保护区范围内设施建设,生产活动应有序退出; 对黄河观光路和巡护路进行交通管制,除必要的巡警防护需求,禁止一切外来车辆穿越水源地水井一级保护区。

根据规范化建设要求,在一级保护区边界,水井40 m 范围设置隔离防护设施。 结合九五滩地下水水源一级保护区井群特征, 采用平面形式二进行围护(如图1)。保护区隔离防护方式主要有物理隔离、生物隔离、 物理隔离+生物隔离3 种隔离方式 (如图2)。 九五滩地下水水源一级保护区主要采用生物隔离及物理隔离+生物隔离的方式,对穿越一级保护区的巡护路采用生物隔离的方式, 能起到明显的生态效益。通过合理的乔灌草搭配种植,实现井群保护与环境有机结合, 有效加强对水源地水井的隔离防护要求。

图1 九五滩地下水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设施平面形式

图2 九五滩地下水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隔离方式

3.1.2 开展生态系统修复,改善水源涵养功能

九五滩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具有一定的生态脆弱性[4],可通过水源地保护区整治、生态修复等方式降低脆弱性。 随着区域人口密度及黄河滩地公园人流量的增加,应加强保护区整治力度,控制水源地一级、二级保护区范围内点源、非点源、流动源污染,尤其是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排放的控制,减少污染风险,维护规范化建设成果,为水源地生态环境提供持续保障。

生态修复主要通过水土保持、 生态防护林建设等方式,汲取周边良好的生态资源,按照“一井一景”的植物配置原则, 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网络化生态系统。 以九五滩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取水井作为节点形成点源, 以穿越一级保护区的巡护路为轴线,结合“郑州黄河国家滩地公园”,形成以九五滩地下水井群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核心的生态涵养片区。 水土保持以取水井为中心进行微地形处理,改善周围地形关系,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引导雨水自然“蓄、渗、滤、排”,让土地自由呼吸,恢复自然属性,达到水源涵养和水质净化的目标。水源保护区生态防护林选取考虑耐旱、耐盐碱、涵养水土、易于成活的乡土树种为主,选择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且有较强的适应性, 蓄水保土、 生物自净效果突出,满足水源保护生态恢复需求的树种。乔木层选用雪松、水杉等作为涵养树种,地被植物选用芦草、铺地柏等植物。 同时在一级隔离防护网外侧搭配种植攀藤类植物,如彩叶爬墙虎、凌霄、紫藤等,形成良好的生态景观环境(如表1)。通过风格多样的植物群落配置,改善水源地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并形成集休闲、观光、科普等多元化的生态空间。

表1 水源涵养生态防护林配置

3.2 管理措施

3.2.1 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完善准入退出机制

落实《黄河保护法》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要求,加强水源地基础信息调查, 定期评估水源地管理状况;对不符合条件的产业及时退出,鼓励具有生态修复功能的项目进入。 科学布局九五滩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严格控制将生态空间转为城镇生产和生活空间[4]。一级保护区内种植业实行生态补偿政策, 优先考虑退耕还林还草,补偿种植户的经济损失。二级保护区内耕地优先发展有机农业, 并在保护区边缘建设生态缓冲带。引导水源保护区运用生态优势,结合空间规划,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3.2.2 建立长效保护机制,促进科学有效保护

依托九五滩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优势资源,结合郑州黄河滩地公园,提升水源地生态环境质量,打造郑州市水源地示范教育基地。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在水源地保护区外围设立研学教育基地, 通过实地考察,借助多媒体手段,增加线上线下宣传,有奖竞猜等多渠道方式,寓教于乐中普及水源地保护知识。鼓励公众参与到监督、 管理和保护饮用水源的进程中来,正确引导公众的社会责任意识,促进水源地科学有效保护。

水源地保护“重在保护,要在治理”[5],加强对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完成后的长效管理, 尽早落实管理责任,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注重条块政策协调和机制牵引, 保持规范化建设和生态环境提升效果。建立由政府主导、多部门常态化协作机制,明确水源地事权划分和责任分工, 强化水源地信息共享[6]。

4 结语

水源地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推动水源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由于九五滩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和特殊性,需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以保护优先绿色发展为理念,通过实施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保护区整治与生态修复等措施,清除潜在污染风险,有效提升水源保护及管理水平,改善水源地生态环境质量,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助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水源地饮用水水源
保护水源
GC-MS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2-MIB和GSM
南水源头清如许
寻找水源
基于因果分析图法的饮用水源地保护探讨
饮用水污染 谁之过?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土壤侵蚀经济损失估算
吉林省供水水源地问题探讨
矿山疏干排水对地下水源地影响的数值模拟
我国将整合公布包装饮用水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