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万年前,大珠山就有“青岛人”
2023-05-06康晓欢陈宇鹏
康晓欢 陈宇鹏
10年前,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合作,对位于大珠山东麓的一处遗址进行了一次科学、系统的考古發掘,确认了大珠山遗址的旧石器时代属性,出土石制品、动物化石、植物标本千余件和数以万计的哺乳动物碎骨化石。为揭开大珠山古人类的生存和环境状态,这项多学科考古研究工作一直持续至今。近日,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首次向社会公布了大珠山旧石器遗址的研究结果。
首次公布研究结果
据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宇鹏介绍,大珠山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西海岸新区乔家洼社区以西的大珠山东麓。2013年10-1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合作,对遗址进行了一次科学、系统的考古发掘。此次考古发掘,出土编号标本1400余件,其中石制品500余件、动物化石900余件、植物标本20余件,另外还出土了数以万计的哺乳动物碎骨化石。
从2013年考古发掘开始至今,考古专家对大珠山遗址的多学科考古研究工作已延续了10年。近日,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首次向社会公布大珠山遗址研究结果:大珠山遗址是青岛地区发现的首个有地层依据的旧石器时代遗址,通过动植物考古、碳十四测年、光释光测年等多学科考古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大珠山早期人类活动的年代,将青岛地区人类活动史推进到了距今6万到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中的环境背景信息准确还原了大珠山区域的环境变化和当时人类的生存状态。
大珠山遗址年代为6万年前
大珠山遗址是青岛市首个有地层依据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它的发现不仅将该地区人类活动的时间前推至数万年前,而且为完善山东地区旧石器考古文化序列提供了新材料。大珠山遗址中的打制石器、动植物化石遗存集中出现于黑色泥炭层,少量出土于黄褐色砂层。确定其埋藏年代的关键在于厘清遗存物与相应地层的沉积关系。
对地层中出土的树枝残体和动物化石进行“碳十四”测年,得出的多个数据均为4.5万年前。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对大珠山遗址采集土样进行了光释光测年,显示遗址中有动植物遗存、石制品堆积的土层的年代距今6万到5万年。大珠山遗址的地质年代属于晚更新世晚期,文化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偏早阶段。
“由于文化遗物最早出现于泥炭层,且泥炭出现指示静水沼泽环境,不具备作为人类生活区域的条件,所以推断其埋藏年代晚于泥炭层开始沉积的年代。”研究人员告诉记者,研究表明,出现在沼泽环境中的文化遗物很可能是河流搬运所致,其埋藏时间应该晚于泥炭层开始沉积年代,早于或等于黄色砂层沉积年代,即遗址年代为6.57万-5.29万年前。
通过研究发现,大珠山区域植被经历了落叶林草原、落叶阔叶林草原、温带草原和疏林草原4个演替阶段,反映的气候趋势与区域背景下的环境变化过程基本一致。在这期间,迅速回暖的气候、稳定适宜的生存环境,为早期青岛人类的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生态背景。随后,气候转冷,海岸线后退,人类遗存明显减少,说明人类活动存在减弱或者迁出的可能。
古人类以采集狩猎为生
“多种动物化石的出土,对重建当时的生态环境,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探讨人类文化适应、利用、干预自然环境过程中形成的生存模式等,具有重要意义。”陈宇鹏介绍,通过考古发掘,大珠山遗址出土大量种类丰富的动物化石,包括角、牙齿、颌骨、肢骨、脊椎骨、肋骨、趾骨和蛋壳等。经初步鉴定,其中的动物种属有象、犀牛、野马、野牛、狍子、野猪、鸵鸟,还有梅花鹿和马鹿等鹿类、普氏羚羊等羚羊类以及小型鸟类、啮齿类动物,共有18个种属。从动物地理角度来看,该遗址的哺乳动物化石属于一个非常典型的北方区动物群,在山东地区,其化石种属与沂源千人洞遗址、新泰乌珠台遗址出土的动物化石组合较为相似。
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林玉海介绍,本次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种类丰富、数量众多,殊为难得。山东地区旧石器晚期遗址的出土石器大部分为细石器遗存,还有旧石器晚期向新石器早期过渡的遗存,其时代大部分为距今2.3万到1万年前。在大珠山旧石器遗址中未发现明显的细石器遗存,遗址的绝对年代为距今6万到5万年前,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偏早的阶段,对于研究山东地区乃至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从中期到晚期的传承和演变,具有重要的考古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