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建中:丝路阳光,无问西东
2023-05-06尹洁
尹洁
吕建中1963年出生,西北工业大学工程管理硕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主席、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会长、大唐西市集团董事局主席。
“我姓龙,因为我是成龙的粉丝,而且属龙;名叫智慧,因为我的本名叫索菲亚,来自希腊语,意思是智慧。”在中国社交媒体上,来自乌克兰的留学生龙智慧这样介绍自己。之所以取这个中文名字,源自她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武术的兴趣。
从四五岁起,龙智慧就开始学习中国武术,梦想着和成龙一起拍电影。2017年,她得到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丝路阳光”项目的资助,被西安交通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录取。第二年,在全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和陕西大学生武术锦标赛上,龙智慧先后斩获4项冠军。现在,她希望留在中国工作。
“像龙智慧这样的外国青年,在西安还有很多。”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主席吕建中对《环球人物》记者说,“历史上,丝绸之路促进了欧亚大陆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今天的我们更应该为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
吕建中平时的工作和生活都在“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西安,这座千年古都也是中外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非常活跃的城市。在周围人眼中,吕建中是个大忙人,恨不能把一天24小时全用来工作,而他工作的核心内容只有一个——文化产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大唐西市”。
据史书记载,唐朝都城长安城里有东市和西市两大市场。西市位于皇城的西南方,鼎盛时期容纳了4万多家固定商铺,覆盖220多个行业,占地1600多亩,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贸中心,堪称中国古代的CBD及国际自贸区。
“ 唐代的西市,商业贸易西至罗马、东到高丽,其面积、规模和辐射范围都是世界第一,除了进行商贸活动外,还是一个国际性的文化交流中心和时尚娱乐中心。”吕建中说,“西市既是外部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又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的重要平台。”
1300多年后,2002年,西安市政府决定在唐代西市原址上开发建设一个文化产业项目,将文物保护、文化展示、商旅开发融合到一起。经过反复筛选和考察,确定由吕建中的公司承建和开发。
当时的西市,地面之上完全被现代建筑所占据,看不到任何历史遗存,但地下情况不得而知。
大唐西市博物館外景。
2006年,为保证开发过程中不破坏地下可能存在的文物,吕建中主动花费巨资,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的专家进行普探、发掘,结果发现了隋唐时期的道路、石桥、水井以及生活用品、建筑材料、钱币等。经考古学家、文博专家确认,这里正是西市“东北十字街”遗址。
在发掘工作完成后,吕建中请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进行了回填保护,而且保护范围超出了考古所的建议范围。当他了解到遗址保护区对之后周边施工建设会有影响时,又将工程负责人召集到一起,说:“对于历史文化资源,我们只有保护的义务,没有损坏的权利。施工中的各个环节,都要针对遗址保护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决不允许为抢进度、图方便而出现疏漏。遗址保护好了,是被后人称赞的光彩事业;如果因为施工破坏了遗址,那是对不起古人对不起历史的。”
为了更好地展示文物,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吕建中斥资修建了大唐西市博物馆,2010年正式对外开放。这是我国首家非国有的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两万余件,上起商周、下至明清,历史跨度三千余载,其中反映唐代丝路贸易和唐人市井生活的西市出土文物近万件。
到目前为止,大唐西市博物馆已与“一带一路”沿线的18个国家、24家博物馆建立了友好关系,出入境办展近10次。
“大唐西市”民俗文化活动上,一名身着唐装的女子在表演。
2017年,吕建中当选中国博物馆协会非国有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他积极走访、调研各会员单位,深入了解非国有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在吕建中的推动下,会员单位由换届时的34家发展到610家;在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序列中,非国有博物馆总数已达到96家。
2019年夏天,一部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火遍全网,也让无数观众认识了“大唐西市”。2022年,经中国地名学会专家论证,“大唐西市”被列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地名。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非常兴奋,觉得多年前选择从事丝路文化产业是很有价值的。尤其是在今天这个时代,在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方面,文化产业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文化,我们必须要有创新的思路和举措。”吕建中说。
去年,吕建中奔波于大江南北,考察了很多企业,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了“共建文化数字丝绸之路,助推‘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与经贸合作”的建议。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带动中外文化艺术品的交流、交易走向繁荣,但一直存在真假难辨、价值难判、价格混乱等问题。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发展使艺术品溯源、流转等环节有了科技的加持,变得更加明晰。吕建中希望大力推广数字技术在艺术品领域的应用,为“一带一路”助力。
“汉唐时期,中国人把土烧成瓷器,通过丝绸之路卖到全世界,成为欧洲贵族竞相购买的奢侈品,不但进行了文化交流,也创造了经济效益,可谓点石成金。今天,我们应该充分挖掘中华文明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通过数字技术传播到世界各地,再一次点石成金。”吕建中说。
据吕建中介绍,国内已开发出艺术品数字身份识别系统,通过精准扫描、随机多点位检测等手段,可以为艺术品制作专属“身份证”。
比如在进行书画交易时,数字化设备可自动对作品随机选点、扫描,再将结果与后台数据对比,当匹配度达到93%以上时,即可认定为同一件艺术品,从而避免以假乱真的情况。
“无论是名画的油彩还是雕塑的纹路,都相当于人类的指纹和DNA,因此为艺术品制作‘身份证’才成为可能。数字信息可加密存储,再用区块链技术认证备案,这个过程类似于将艺术品存到不同银行的不同保险箱里,安全系数比过去提高了几个数量级。”吕建中说。
吕建中(前排左三)“丝路阳光”项目的留学生们合影
2017年4月,吕建中(中)向时任黎巴嫩总理萨阿德·哈里里(右)赠送《凤从东方来》雕塑。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的深化,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的外国会员也越来越多。目前,总商会已拥有82个国家的218个团体成员,其中超过半数都有需求和意愿参与共建“文化数字丝绸之路”。
2015年以来,吕建中率领总商会代表团,先后在西班牙、俄罗斯、黎巴嫩、希腊、法国、土耳其等3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举办合作交流活动,还参加了20多场国际论坛和会议。2016年,在奥利地维也纳举行的第二十七届克莱恩·蒙塔纳论坛上,各国嘉宾对吕建中发言的热烈反响,令他终身难忘。
“在开幕式上,除了按照惯例阐述‘一带一路’的相关内容外,我还向外国朋友介绍了中国的脱贫攻坚成果,以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各国嘉宾对这些内容非常感兴趣,对于中国快速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他们刮目相看。”吕建中说。
另一次让他印象深刻的活动,是2017年在黎巴嫩举办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与平台大会时,时任黎巴嫩总理萨阿德·哈里里出席,而大会的第一项内容,就是请在场中外嘉宾全体起立,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我没想到黎巴嫩总理会出席活动,更没想到他会请大家起立、播放我国的国歌。那一刻,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一带一路’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吕建中说。在他看来,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互联互通,最根本、最基础的是民心相通。而文化恰恰是推动民心相通的重要載体。
来自黎巴嫩的芝兰,到中国还不满一年,就已经能够写一手好看的毛笔字了。
“我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喜爱书法,每当我手握毛笔,看着自己写出的文字时就很高兴,感觉创造出了很珍贵的东西。”芝兰说,让她印象深刻的还有中国高铁的速度和手机支付的便捷,“希望我的国家也能早日有这些”。
和龙智慧一样,芝兰也是获得“丝路阳光”项目资助来中国学习的留学生。这个留学基金项目是2016年由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联合西安多所高校共同发起的。吕建中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逐渐深入人心,沿线国家的很多年轻人有意愿来中国学习。
7年来,“丝路阳光”项目资助了近60名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黎巴嫩、阿塞拜疆、约旦等国家的优秀学子赴华。
“这些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十分感兴趣。他们经常参加各地举办的武术比赛、模特大赛,以及就读院校举办的各类文化节等活动,其中一些学生还参加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要国际活动。”吕建中说。
大批中外学子来到西安体验文化活动。
杜赫是一名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男孩,在西北工业大学留学,汉语说得非常好。他告诉记者,自己从2016年开始学习汉语,2018年通过了HSK(汉语水平考试)四级(综合考试)和HSKK中级(口语考试)。在多项国际交流活动中,杜赫都担任了汉语翻译。“ 古代的丝绸之路是连接中西方的商道,也是一条促进贸易往来的重要道路。现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商贸往来和人文交流日益增多,我的生活也与它密切相关。”杜赫说。
在吕建中看来,传播中华文化,首先要发挥好民间社会组织的作用,用国际社会听得懂、易接受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在与外国友人的交流中,他经常代表总商会赠送一些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礼品,并解释其思想内涵。
2017年,吕建中赠送给保加利亚前副总理亚历山大·托莫夫一件《丝路宝蚕》,这是以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鎏金铜蚕”为原型制作的礼品。吕建中告诉外国朋友:“在中国,蚕代表着勤劳、敬业、奉献,也象征着富足、新生、长久,更是中国两千多年丝绸贸易、丝绸之路的实物见证,希望我们继承古人的精神,继续促进经贸繁荣发展、人民友好往来、人文自由交流。”
另外一件名为《凤从东方来》的雕塑,则赠送给了黎巴嫩前总理萨阿德·哈里里。在神话中作为“百鸟之王”的凤凰,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图腾之一,代表着吉祥如意,也彰显了“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的君子风范。
“在文化输出方面,比起‘国家队’,非政府组织的行动和发声更易于被各国接受,受到的抵触和敌视也会小得多。”吕建中说,“此外,我们也要用好科技的力量,积极应用第三代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让中国优秀的文化艺术更快地走向国际舞台,以青年一代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和流行。”
深耕文化产业多年,见证了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的快速提升,吕建中依然觉得任重道远。他形容自己是“有骆驼精神的秦川牛”,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埋头苦干、用事实说话才是中国人的本色”,尽管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他坚信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积淀所具有的强大影响力和感召力。
“无论汉唐还是明清,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显著的标识,其内涵非常深厚,魅力更是惊人。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各国青年越来越喜欢中国和中国文化。通过我们的努力和‘丝路阳光’项目的推广,让更多外国人对它们产生兴趣,并实现文化的广泛传播,这样才是真正的‘走出去’。”吕建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