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要羞于在孩子面前“秀恩爱”

2023-05-05百万丽粉

海峡姐妹 2023年4期
关键词:夫妻恩爱恩爱爸爸妈妈

文/百万丽粉

周末去公园,看到了特别有爱的一幕。

一对年轻父母拉着手、做着亲亲的表情,正在等着对面的女儿给拍照。看起来只有三四岁的小女孩,有模有样地指挥着爸爸妈妈摆出各种恩爱造型。

看着他们这样欢乐温馨的家庭氛围,真的被感染到了。

想想看,这样寻常的爱意表达,在有娃的家庭中好像变得不再常见,传统式的父母似乎都羞于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夫妻恩爱的样子,生怕这样对孩子的影响不好。

当着孩子的面“秀恩爱”,对孩子未来究竟会有什么样的影响?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01

谁说爸爸妈妈在孩子面前就得表现得像个“没有感情、只有威严”的模范大人?

只要是掌握好“尺度”的恩爱,完全可以大方“秀”出来,没准还会因此养成一个令你意想不到的娃。

马斯洛在需求层次理论模型中提到:一个人最底层的需求是吃喝拉撒睡等基本生理需求,其次是安全需求。

代入孩子的成长来看,当衣食住行吃穿用度都被满足后,其实寻求的就是精神与心理层面的需求了,即父母的爱和家庭归属感。

没有哪个孩子不希望自己父母彼此恩爱,父母之间坚固的情感纽带会让孩子潜意识中增强安全感。这样的环境成长起来的孩子长大之后往往拥有很高的情商。

毕淑敏在《家问》中写道:婴儿降临世上,家是包裹他的蛹壳。孩子所能够感受到的温度与感触,其实是父母给予的。

孩子在没有自己的思想前,最擅长的一件事就是:有样学样。

如果父母之间相互关爱,生活中经常有亲昵有爱的互动,那么孩子也会有一种被爱、温暖的感觉。潜移默化地,孩子也会以爱对待身边的人,展现高情商。

02

教育家杜威说,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在每个人的生命成长中,没有比家长更重要的老师,而最好的家教就是夫妻恩爱。

爸妈恩爱、夫妻关系和睦的家庭,能给孩子良好的家庭环境。

爸爸妈妈和自己,稳固幸福的家庭状态就像一个铁三角紧紧连在一起。在这种紧密的关系下成长,孩子会更有安全感。

多项研究表明,从小就在幸福美满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会更乐观、平和、善良,大脑发育快,语言能力强,性格、智商、品格都会发展得比较全面。

尽管在孩子面前大胆地卿卿我我吧!它会让孩子知道,我们家的这个小三角,结实得很。

03

小孩子都是有感知力的。父母婚姻幸不幸福,孩子可能最先感知到。

有研究表明,子女的婚姻和父母的婚姻相似度高达65%。换句话说,孩子对婚姻的第一印象就是来自于父母的婚姻,而第一印象总是会先入为主的控制着一个人对某件事的看法和态度。

在知乎上关于父母婚姻对孩子的影响的话题中,也看到了很多网友对父母恩爱的“吐槽”:

网友1:

我妈:“你又懒又馋以后有谁会娶你?!”我:“你又懒又馋又没上过班还不是被我爸娶了?”

我妈一脸傻笑地回了句:“那你就有本事去找一个像你爸一样的男人吧。”

网友2:

我妈在批评我,中场休息时我爸送了杯温水,给我妈润润嗓子。

出门在外,过马路爸爸永远牵着妈妈的手,而且从不放心她一人出远门。

这些年,我一直认为世界上最好的男人就应该是我爸这样的。

看起来像吐槽,实际上孩子们说出父母恩爱的“罪证”时,字里行间透露着的都是家庭的幸福。

通过父母恩爱,他们的择偶观也有了自己的初步的模型:以后找结婚对象就要找父母这样的。

04

我们小的时候,父母们在孩子面前从来不会卿卿我我,就连电视里出现情侣接吻的画面,都会连忙换台,生怕娃看了“受刺激”“不学好”,担心“性早熟”。

比如看见父母亲亲,孩子会学样儿亲别的小朋友。其实孩子小的时候不用太忧虑,小孩子之间做出亲亲抱抱的动作,大多数是表达自己喜欢的方式,只要父母在孩子逐渐长大的过程中正确引导什么是他人边界和自我边界,真的不存在什么“性早熟”。

有些东西越是隐藏,越是容易勾起孩子的好奇心。

就像是父母的恩爱,不用在孩子面前刻意隐藏,就算你不秀,孩子早晚有一天也会在电视剧、电影、广告牌等途径看到。与其从未知渠道获取,不如让孩子从小在父母正确的恩爱模式中感知。

如果家长骨子里忌讳对爱的表达,孩子也会学着藏起感情和欲望。该争取的时候失去力量,该温暖的时候羞于表达。失去爱的方法,就会渐渐失去爱的能力。

在孩子面前大大方方地秀恩爱,就从今天开始吧!

猜你喜欢

夫妻恩爱恩爱爸爸妈妈
夫妻恩爱共白头
面对爸爸妈妈的期待
我想让爸爸妈妈吵架
“夫妻恩爱险”兑付时有点尴尬
我和爸爸妈妈比童年
秀恩爱
我的爸爸妈妈
秀恩爱
动物恩爱秀
夫妻恩爱是长寿的“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