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嘉宁 成功从来不简单

2023-05-05言偃

海峡姐妹 2023年4期
关键词:刘欣二本选题

文/言偃

王嘉宁

2023年春晚热闹散场,又一名年轻女主持人火了。她,就是今年首次主持春晚的王嘉宁。

事实上,早在春晚主持人名单公布之初,今年的阵容就引发了很多热议。男主持人还是任鲁豫、尼格买提、撒贝宁这些大家熟悉的面孔,而女主持人却实现了“大换血”——龙洋、马凡舒、王嘉宁,都称得上是春晚“新人”。

虽然同为“新人”,可龙洋与马凡舒都有过一次春晚主持的经历。反观王嘉宁,则刚入职央视不到两年。

或许很多人对王嘉宁最初的印象,是在2019年的央视主持人大赛。

如今,两年多过去,王嘉宁从央视一众优秀主持人中脱颖而出。

她一路直上的“好运”,让很多人羡慕。可翻看她的成长故事就会发现,这不是运气加持下的一步登天,而是厚积薄发。

从二本院校毕业,到地方台主持,再成功踏上春晚舞台,王嘉宁,到底靠的是什么?

用自信征难途

2019年的央视主持人大赛,被很多网友评价是“神仙打架”。

确实,比赛场上的选手每个都实力雄厚。全国60强选手中,硕士研究生的比例超过40%,其中包括不少剑桥、北大、清华等世界名校的毕业生。还有多位选手有着丰富的从业经历,可以称得上业内的前辈。

反观王嘉宁,刚入行没几年,又毕业于普通二本院校,在群星闪耀中略显暗淡。

与众多高手同台竞技,王嘉宁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的胆怯与慌张。印象很深的是,比赛的第二阶段,王嘉宁作为第一个出场的新闻类选手,抽到了国际新闻选题。

出题导师,是国际新闻频道的主持人刘欣。一开场,刘欣就用一段流利的英文念出了选题。

当刘欣问王嘉宁想用什么语言回答时,英语水平稍有逊色的王嘉宁表示:“我想用更多人能听懂的语言回答。”一句话,巧妙地化解了“危机”。

之后,她更在3分钟内,凭借“上有格局,下接地气”的回答,交出了一份令人惊艳的答卷。

刘欣给了王嘉宁很高的评价:“我觉得你很自信,而且给人感觉很自然,没有任何矫揉造作的地方。”

大赛中,无论是评委,还是选手,给王嘉宁最多的评价就是“自信”“从容”。无论面对什么选题,她总能举重若轻,时而睿智,时而活泼,展现自己独特的主持风格。

相比其他选手,王嘉宁履历普通,有明显短板,但她没有妄自菲薄,反而坦然笃定,用智慧消弭难题,用努力弥补不足,用落落大方的谈吐征服观众。

最终,王嘉宁层层突围,超越多位前辈,夺得全国第二名的好成绩。

为什么是王嘉宁?她曾分享过自己的大赛经验:

* 提前做功课,这是你底气的来源。

* 语速放慢,让思维跟上嘴的速度。

* 专注于内容本身,我说的好不好?说错了怎么办?不要想这些。

* 创造机会多练习,没有人能一次成功。如果你想,就去做。

谁也想不到,这位来自苏州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记者,能走到最后。全力以赴,不纠结,不畏难,充分相信自己,认可自己,这在比赛中至关重要。

游吟诗人莱昂纳德·科恩曾说:“不够完美又何妨,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学会接纳自己,在长处上默默蓄力,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以勤恳提水平

1994年,王嘉宁出生在沈阳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对她没有过高要求,给她最多的是爱和陪伴。

王爸爸有个习惯,在接送王嘉宁上下学的路上,会随意点出几个东西让嘉宁编故事。

刚开始,为了把那些毫无关联的事物串在一起,王嘉宁很是费力。常常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好故事,而爸爸总会适时引导她。

随着多年的练习,王嘉宁编故事的能力越来越好,也锻炼出了好口才。

出色的表达能力让非科班出身的王嘉宁取得一串亮眼的比赛成绩。2015年,她获得黑龙江电视台“我主荧屏”全国主持人大赛三等奖;同年,她又将苏州广电全国主持人大赛的冠军收入囊中。

很多人羡慕她信手拈来的绝妙口才,称赞她自带天赋。但她的经历恰恰证明,这世上本没有那么多天赋异禀,更多的只是厚积薄发。

央视主持人大赛的第一阶段,为了有一个好的开头,王嘉宁换了8个选题,改了20多遍稿子。

入职央视后,很多人只看到她和无数“大咖”同台,却忽略了她在背后付出的努力。

“老带新”,是央视的传统模式,王嘉宁因既能播严肃新闻,又具备接地气的风趣,被很多人视为撒贝宁的接班人,尤其是登上《今日说法》后。

和法学专业的撒贝宁不同,王嘉宁没有太多专业背景,但她选择用勤奋补足短处。主持《今日说法》后,王嘉宁说:“我希望在两年内,成为一个移动的民法典。”

生活中,她看到“稳赚不赔”,就会想到涉嫌诈骗;读到“飞来横祸”,就能联想到涉嫌高空抛物罪……

窥一斑而知全豹。她取得的那些光鲜的成绩背后,是不知疲倦的努力和坚持。

凭初心捍理想

和很多从小就立志的主播不同,王嘉宁前19年的生活,称得上按部就班。读书、考试、升学,都和普通人一样,与主持工作没有关联。

直到2014年,在沈阳师范就读的王嘉宁,陪同舍友去参加安徽电视台的主持人大赛。结果,舍友落选,王嘉宁却误打误撞走到最后。

也正是这一次机缘巧合的经历,让王嘉宁立下了当主持人的志向。比赛结束后,王嘉宁顺利入职安徽卫视,主持过《男生女生上高原》《最佳选择》,并收获不错的反响。

但王嘉宁心中始终有自己的梦想,她不想一直当文艺类主持,更想成为一名专业的新闻主持人。

坚定信念后,王嘉宁开始一点一点朝着梦想的方向不断修炼,提升自己。只要有比赛,她从不错过,努力抓住每次机会展现自我。

终于,在拿下苏州广电举办的大赛冠军后,她收到了苏州电视台抛出的橄榄枝。

在此之后,她开始主持《苏州新闻》和《新闻夜班车》等新闻播报类节目。一次次的走街串巷、直播连线,新闻一线的工作让王嘉宁确定,这就是自己想要的工作。

凭借着在新闻中出色的表现,王嘉宁成了苏州家喻户晓的主持人。

但是,追梦的王嘉宁,并未停下脚步。内心深处,她有了更大的目标:进入媒体人梦寐以求的最高平台——中央电视台。

3年后,早已暗自蓄力多年的王嘉宁,等来了央视的主持人大赛。

从最普通的二本院校,到走上最高舞台,王嘉宁一路走来,看似顺利,却也充满挑战。

若没有早早坚定方向,或许在主持综艺的那些年,她就走上了另一条路;若没有对梦想的坚持,或许她至今仍不温不火地播报着苏州的大事小情。

这两年,王嘉宁在央视发展势头很猛,也收获了很多标签,其中最闪耀的却是“追梦人”。

稻盛和夫提出过一个很著名的公式:成功=思维方式×能力×热情。纵观王嘉宁的经历,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个公式。

积极自信的思维方式,不懈努力提高能力,对梦想永葆热情,这无疑正是王嘉宁收获成功的底层逻辑。

有句话说,成功人士不是因为做了很多事而成功,而是因为做对了某些事而成功。

人生没有太多捷径,但成长总是有迹可循。

猜你喜欢

刘欣二本选题
清明节与介子推
小年赶集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二本:扬长避短,优化志愿方案
二本:扬长避短,优化志愿方案
二本: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同分数段的志愿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