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结节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3-05-05高文闯顾云施乃明郑成远

系统医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单孔胸腔镜围术

高文闯,顾云,施乃明,郑成远

涟水县人民医院胸外科,江苏涟水 223400

现阶段随着临床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加上社会居民对自身健康体检关注度的不断加深,以至采取CT检查得知自身患有肺部结节/肿块的患者人数逐步增多。对于该类患者的治疗,现阶段主要采取传统开胸治疗、小创口治疗、胸腔镜手术和机械手臂干预治疗。通过与传统开胸手术对比,临床采取胸腔镜手术能够对患者肺功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能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加速术后康复效果,且患者围术期的创面较小,患者更容易接受,现阶段通过胸腔镜对患者的肺结节进行完全切除已逐步成为肺结节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法。在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络指南中,曾将胸腔镜手术作为治疗疾病的黄金标准[1]。但是现阶段并没有规范性的胸腔入路,一般会对患者采取单孔法、三孔法以及四孔法。随着现阶段胸腔镜临床设备及应用的不断发展,医护人员临床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器械的改善创新,单孔胸腔镜手术已逐步展现出临床应用优势,且应用范围也在逐步扩大。本文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期间在涟水县人民医院进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60例肺结节患者,分析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结节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院进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60例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55~75岁,平均(65.35±2.19)岁。观察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55~76岁,平均(65.49±1.23)岁。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经诊断符合肺结节病症标准;②患者具有完整语言交流和行为意识,无精神病史;③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手术耐受性;④无麻醉、胸腔围术期禁忌患者。

排除标准:①患者个人基础信息不全;②患者具有严重肾病等相关器质性合并症;③近3个月内实施过脑血管、器质性等相关手术者;④伴有恶性肿瘤者;⑤机体不能耐受手术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三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将患侧腋中线的第6~7肋间处作为观察孔,于皮肤处开1.5 cm创面,逐层入胸,置入套管、插入胸腔镜,观察胸腔;另取1~2个围术作业孔,通常选择第4肋间处及腋后线的第7~8肋间处,前者为唯一操作孔,一般为3~4 cm,后者为辅助操作孔,一般为1.5 cm。胸腔内操作方式同观察组。术后,于患者胸腔处置一根引流管,由观察孔导出,而后缝合伤口。

观察组患者采取健侧位进行全身麻醉,随即加以双腔支气管插。医护人员站于患者腹部和背部两端。将操作孔置于病患处腋前与腋下中线第5-7肋骨间,取窗口4-6厘米。在操作孔上放置肋骨保护套,而后在操作孔内植入胸腔镜,研究胸腔内情况并依照术前诊断部位及模拟部位确定病灶区域实际位置,而后依照患者病灶大小、手术深度以及机体相关稳定性明确手术具体流程:诸如采取肺段切除术、楔形切除术、肺叶切除术等。如果患者病灶区域较小且处于较为浅显地段,可先将患者肺组织局部楔形进行切除;如果患者病灶较大且处于深处,则需将患者肺叶、肺段进行切除。手术完毕后在患者胸腔窗口上植入引流导管,随即逐层缝合伤口。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患者疼痛症状明显减轻,伤口基本恢复,且无并发症出现;有效:患者术后创面仍有少许痛感,伤口未完全恢复,且部分患者出现术后疼痛、胸壁感觉缺失等术后并发症;无效:患者于术后疼痛严重,且伤口呈恶化趋势,并伴有单一或多种并发症。

②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手术时间。

③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指标:采取视觉模拟评估法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评分1~10分,分值越高,患者痛感越强烈。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对比

2.2 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对比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对比(±s)

组别对照组(n=30)观察组(n=30)t值P值术中出血量(mL)55.13±18.67 50.14±18.91 1.029 0.308术后引流量(mL)63.19±6.13 107.15±9.27 21.665<0.001手术时间(min)159.13±16.37 159.27±16.18 0.033 0.974

2.3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对比

观察组术后2、5、7 d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对比 [(±s),分]

表3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对比 [(±s),分]

组别对照组(n=30)观察组(n=30)t值P值术后2 d 8.91±0.24 7.91±0.17 18.623<0.001术后5 d 6.91±0.24 6.31±0.17 11.173<0.001术后7 d 5.13±0.24 4.31±0.17 15.270<0.001

3 讨论

临床现阶段实施常规外科手术干预是肺结节的常规治疗措施[2]。不过伴随微创胸腔镜技术在肺部病症患者中的广泛应用,为患者实施的手术操作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特别是对患者切口的选择,临床为患者采取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时主要是通过单一创口完成手术全过程[3]。随着医护人员临床经验以及医疗器械不断创新改进,单孔胸腔镜在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患者实施单孔胸腔镜不需要进行临床肋骨牵拉,在临床操作期间医护人员所有操作设备和腔镜均由单一创口进入,进而需要医生有一定解剖认知,在临床施术过程中有一定操作功底,进而降低患者围术期器械与腔镜之间的相互影响,医生操作的精细化和少量牵拉是患者术后更快恢复的重要保障[4]。

而在临床医疗器材的不断创新发展过程中,胸腔镜医疗器材也逐步得到了改良发展,在临床应用以及安全性上也得到有效保证,胸腔镜手术成功率也得到极大的提升,现已被看作是具有较高临床应用能力的肺结节手术[5]。在胸腔镜手术中,通过对单孔胸腔镜的研究创新,现阶段大部分医生均采取单孔胸腔镜手术为患者治疗胸部病症,通过对患者围术期结局进行研究,可知单孔胸腔镜手术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研究价值[6]。在临床操作过程中,因为单孔胸腔镜使用的器械和胸腔镜围术期切口均为同一路径,进而导致入路较小,手术过程中助手难以提供较高临床配合度,且腔镜与医疗器械相互干扰下会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加大手术难度[7]。不过由于采取单孔胸腔镜能够让医生的视野与操作关注点处于同一水平,强化了施术者手眼配合能力,同时加上旋转关节头切割缝合器、吸引器、胸腔手术器械相互配套应用,促使单孔胸腔镜手术具有更加灵活的操作性[8-10]。

单孔胸腔镜肺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肺部结节的方法,不过对于初步接触单孔胸腔镜肺切除术的临床医生来说,还是较为困难,为此需在术前对患者病历、病症进行严格筛查[11]。在手术病例筛查妥当后,在最终治疗效果上也能够与多孔手术达到相同的疗效,最终在术后疼痛感、术后引流量、并发症等相关方面均优于多孔法胸腔镜肺切除术[12-13]。单孔胸腔镜肺切除术在实际应用上具有操作方便、创伤小、痛感轻、恢复快的优势,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易于为患者所接受[14]。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长分别为(50.14±18.91)mL、(159.27±16.18)min,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107.15±9.27)mL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朱金美等[15]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其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分别为(55.75±19.32)mL、(159.81±17.79)min,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62.49±5.64)mL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第2、5、7天的疼痛评分 分别为(7.91±0.17)分、(6.31±0.17)分、(4.31±0.17)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这与陈磊等[16]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其研究发现单操作孔组患者术后第 1、3天的疼痛评分分别(3.18±1.10)分、(1.49±0.60)分,均优于三孔组(P<0.05)。说明单孔胸腔镜手术仅需为患者制造一个创面,镜身与所需器械均垂直置入患者胸腔内,进而减少对患者胸腔内体神经及周边组织的破坏,进而减少痛感。

综上所述,为患者实施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结节,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痛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单孔胸腔镜围术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单孔腹腔镜手术后脐窝创面的简单缝合术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单孔腹腔镜手术切除左位胆囊1例报告
经脐单孔腹腔镜在普外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胸腔镜下T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80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