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影响环境的理论机制研究综述
2023-05-05林贤芳张阳
林贤芳 张阳
摘 要:本文通过系统梳理贸易影响环境的相关文献发现,现有研究尚未建立统一的分析框架,因而对贸易和环境相关问题缺乏连续的、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出国际贸易影响环境的理论机制,对贸易和环境的研究进行有益补充,以便把握未来的研究方向。结果表明:(1)国际贸易通过规模-结构-技术效应影响环境;(2)国际贸易通过收入效应影响环境;(3)国际贸易通过环境规制影响环境;(4)国际贸易通过脱钩效应影响环境;(5)国际贸易通过贸易产品和贸易方式影响环境。
关键词:国际贸易;贸易与环境;环境效应;理论机制
本文索引:林贤芳,张阳.<变量 2>[J].中国商论,2023(08):-054.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3)04(b)--03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贸易成为各国获取利益的重要途径,然而国际贸易的发展在带来利益的同时,影响了环境平衡,气候变暖、雾霾天气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面对复杂且严峻的气候变化形势,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更是提出“双碳”目标,即“碳达峰、碳中和”,以最大努力推动贸易绿色转型和环境污染防治。因此,贸易引发的环境影响需要重新考量,贸易与环境的平衡、协调及可持续成为国际贸易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贸易影响环境是面向世界的经济问题,国内外研究多聚焦国际贸易和环境的关系,形成三种主要观点:贸易有害论、贸易有益论及贸易环境复杂论。贸易有害论认为,由于各国环保标准存在差异,国际贸易会过度消耗资源并恶化环境。贸易有益论认为,对外贸易尤其是进口贸易,通过引进先进、清洁的技术,进口绿色产品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而改善环境。贸易环境复杂论认为,各国环境规制、环境防治技术、贸易结构、贸易方式等存在差异,因此国际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是复杂的。综上,贸易和环境的关系尚未形成一致观点。
通过梳理贸易影响环境的相关文献发现,现有研究尚未建立统一的分析框架,因而对贸易和环境的相关问题缺乏连续的、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归纳分析国际贸易影响环境的理论机制及实证研究,试图构建相对完整的分析框架,对贸易和环境的研究进行有益补充,以便把握未来的研究方向。
1 国际贸易影响环境的理论机制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发现,国际贸易影响环境的理论机制可以总结为:(1)规模-结构-技术效应;(2)收入效应;(3)环境规制;(4)脱钩效应;(5)贸易产品和贸易方式。
1.1 国际贸易通过规模-结构-技术效应影响环境
Grossman和Krueger(1992)将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分解為规模、结构、技术三效应,建立贸易环境效应分析的基本框架,也是现行的主流分析框架。其中,规模效应是指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大,所产生的污染不断增加,对环境的破坏也就越大;结构效应是指贸易实现资源要素跨区域流动,引发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改变,进而影响环境;技术效应是指通过贸易引进先进的技术及工艺,减轻环境负担。国际贸易是改善还是恶化环境则决于三种效应的共同作用。一般而言,规模效应会恶化环境,结构效应具有不确定性,技术效应会改善环境,三效应共同作用令贸易和环境呈倒U型关系。
1.2 国际贸易通过收入效应影响环境
收入效应影响环境是基于消费者偏好清洁产品的基础上,其对环境的传导机制是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大令各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对清洁产品的需求及环境标准的重视程度提高,刺激环境防治和技术创新的发展,进而提高产品生产技术、降低单位能耗及提高环境标准,最终改善环境。Copland和Taylor(1994)为验证国际贸易通过收入效应影响环境,构建南北贸易模型,发现人均收入增加,对清洁环境的需求也会增加,同时会影响环境规制的强度,使收入和环境呈倒U型关系。
1.3 国际贸易通过环境规制影响环境
环境规制主要包括环境信息公开、环境标准及环境税费等,越来越多商品受到环保标准、环境税费等环境规制的约束,对于国际贸易通过环境规制影响环境的研究逐渐增多。环境规制主要通过需求激励和压力驱动促进外贸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提升,进而传导给环境。一般而言,环境规制尤其是环保标准及环境税会刺激和强迫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生产减排技术及出口产品环境质量,进而满足消费者对绿色产品和企业出口的需求,实现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最终改善环境。但是,环境规制对环境影响是有限的。
1.4 国际贸易通过脱钩效应影响环境
脱钩效应是指通过国际贸易实现环境成本同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污染排放脱钩。一般而言,出口贸易会将环境成本转移到国外,进口贸易可以帮助本国享受环境成本较低国家的商品,提高社会福利。国际贸易通过脱钩效应影响环境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一国的出口贸易规模较大能实现环境成本外移;二是各国环境规制引发的环境成本存在差异。脱钩状态能够影响贸易和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最理想的脱钩状态是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碳排放不断降低,这是“双碳”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目标。目前,关于国际贸易通过脱钩效应影响环境的研究相对较少,但现有研究已证实国际贸易同碳排放存在稳定联系,国际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是导致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且脱钩效应与环境规制存在密切联系。
1.5 国际贸易通过贸易产品和贸易方式影响环境
国际贸易会引发贸易产品跨区域流动,从而影响环境。贸易产品的清洁(污染)程度同生产技术存在密切关系,若贸易产品属于清洁产品,就会被大量生产和消费,进而改善国际贸易中各国的环境;若贸易产品属于高污染、高耗能产品,就会加重对环境的破坏。部分研究认为,贸易产品对环境的短期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但长期内具有正向作用。国际贸易还可通过贸易方式影响环境,如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由于区域间减排技术、环保投入及贸易方式比重等存在差异,因而贸易方式对环境的影响具有区域差异性。
2 国际贸易影响环境的实证研究
随着国际贸易的日渐频繁,贸易影响环境已是共识,但是贸易影响环境的机制一直存在争议。国内外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合理测算不同框架下贸易对环境的影响,结论各有不同,但对国际贸易绿色转型和划分区域环境责任均具有重要作用。“规模-结构-技术”效应是国际贸易影响环境的主流分析框架,采用行业或国家层面的数据,选取工业“三废”多种污染物作为环境指标发现,三种效应对环境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国际贸易和环境呈倒U型、N型或W型关系。李光龙、张明星(2018)发現,对外贸易发展水平较低时,规模效应会恶化环境;当贸易发展水平提高后,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会改善环境,共同作用导致贸易和环境呈倒U型关系。
伴随研究的深入,收入效应、环境规制、脱钩效应及贸易产品等被纳入分析框架中。Brajer etal(2011)和Martı́nez-Zarzoso等(2004)根据样本数据创新性发现人均收入同环境呈现N型和W型关系。祝树金等(2022)基于企业行为视角,探究环境信息公开对异质性企业产品质量的冲击,发现环境信息公开会推动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改善环境质量。Duan Yuwan等(2021)指出,环境规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具有有限性。高鹏、皱柏松(2020)发现,对外贸易和碳排放的脱钩状态会影响环境,强脱钩会改善环境,弱脱钩会破坏环境。毛熙彦等(2022)发现,环境产品贸易对环境影响具有短期不确定性和长期有利性。少部分研究将贸易方式纳入分析框架,马光明等(2019)研究加工贸易比重和排放强度的关联发现,加工贸易比重升高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进而改善环境。
3 结语
通过对文献归纳分析可知,国际贸易影响环境的理论机制拥有丰富成果,但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分析框架。不同观点的学者由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及环境指标选取不同,使国际贸易影响环境的理论机制和实证结果存在差异。本文通过梳理分析相关文献,尝试构建较为完整的贸易影响环境的分析框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国际贸易对环境影响的理论机制主要有:(1)“规模-结构-技术”效应;(2)收入效应;(3)环境规制;(4)脱钩效应;(5)贸易产品、贸易方式。第二,国际贸易影响环境的实证研究。国内外实证研究主要是基于“规模-结构-技术”的分析框架。随着研究的深入及实际中国际贸易可以通过多种路径影响环境,越来越多的研究将收入效应、环境规制、脱钩效应、贸易产品及贸易方式等因素纳入实证模型中,结论也各有区别。目前,国际贸易影响环境的研究视角逐渐由国家转向省、区域及企业;研究区域不同会造成相关实证研究的结论应用性有待商榷。
总体而言,贸易影响环境的理论机制及实证研究正不断丰富,不少学者为了真实反映国际贸易的利益及引发的环境效应,还将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纳入考虑范围。中国目前位居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伴随贸易发展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加之为实现“双碳”目标,应重视国际贸易和环境的相关问题研究,在实现贸易发展的同时,兼顾环境,探寻可持续和高质量的贸易发展道路。根据国际贸易影响环境的理论机制梳理,我国应推动“两高一资”的出口贸易模式转型,重视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的作用,利用环境规制刺激企业提高减排技术和能源利用率;综合考量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努力实现贸易发展同碳排放脱钩,重视贸易产品和贸易方式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对外贸易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He Ling Yun,Lin Xi,Liu Qiren. How Did Free Trade Reshape the Transitional China? Evidence from Heterogeneous Exporters and Firm-Level Pollution Emissions[J]. 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2019,56(8): 1651-1676.
林伯强,刘泓汛.对外贸易是否有利于提高能源环境效率:以中国工业行业为例[J].经济研究,2015,50(9):127-141.
陈登科.贸易壁垒下降与环境污染改善:来自中国企业污染数据的新证据[J].经济研究,2020,55(12):98-114.
唐剑,周雪莲.中国对外贸易的环境影响综合效应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4):87-94.
张云,韩露露,尹筑嘉.中国对外贸易环境效应:工业行业EKC与碳泄漏实证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9(2):110-118..
薛俭,丁婧.经济增长、出口贸易对环境污染的影响[J].经济论坛,2020(10):34-42.
Grossman G M , Krueger A B.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J]. CEPR Discussion Papers, 1992, 8(2):223-250.
Copeland B R , Taylor M S. North-South trade and the environment. Q J Econ 109: 75-787[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4, 109(3):755-787.
赵文霞,刘洪愧.中国环境贸易措施与企业绿色创新[J].国际贸易问题,2022(3):105-120.
吴力波,于畅.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环境效应的差异性研究[J].环境经济研究,2017(2):18-35.
王天凤,张珺.出口贸易对我国碳排放影响之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1(3):89-98.
李真,陈天明,李茂林,等.中国真实贸易利益的再评估:基于出口隐含环境成本的研究[J].财经研究,2020,46(6):64-78.
罗堃.中国污染密集型产品贸易的环境效应及其扭曲:兼论效应分解与估计方法的改进[J].国际贸易问题,2010(4):64-72.
李光龙,张明星.扩大对外贸易加剧了中国环境污染吗?[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2(3):119-125.
Victor Brajer, Robert W. Mead, Feng Xiao. Searching for an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in China’s air pollution[J]. China Economic Review,2011,22(3): 383–397.
Inmaculada Martı́nez-Zarzoso, Aurelia Bengochea-Morancho. Pooled mean group estimation of an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for CO2[J]. Economics Letters, 2004, 82(1):121-126.
祝樹金,李江,张谦,等.环境信息公开、成本冲击与企业产品质量调整[J].中国工业经济,2022(3):76-94.
Duan Yuwan,Ji Ting,Lu Yi,etal.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A quantitative economic analysis of world pollution emissions[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21, 203 (11) :10451.
高鹏,邹柏松.对外贸易增长与碳减排效应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0(3):22-25+98.
毛熙彦,贺灿飞,王佩玉,等.中国环境产品进出口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22,37(5):1321-1337.
马光明,唐宜红,郭东方.中国贸易方式转型的环境效应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9(4):14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