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电商”助力商贸数字化领军平台发展的策略研究

2023-05-05邓欣

中国商论 2023年8期
关键词:数字化改革

摘 要:随着数字化的不断发展,产业数字化商贸服务在日趋完善的同时必须不断创新,切实提高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同时随着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供应链服务和信息平台的蓬勃发展,平台建设在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商业模式中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商贸服务的不断完善和健全不仅可以打造更多爆款商品,还能增加供应链中所有环节的协同合作,从而实现共赢。数字化普及促使商业服务模式逐渐发生变化,只有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才能提高供应链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本文结合实践发现,传统产业数字化商贸服务中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有效促进供应链的完善与升级,必须强化数字化平台建设,重视服务平台的改革及创新。基于此,本文分析数字化背景下商贸服务及平台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关改革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化;商贸服务;改革

本文索引:邓欣.<变量 2>[J].中国商论,2023(08):-040.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3)04(b)--03

1 商贸数字化综合平台建设的重要性

1.1 对接整合资源,围绕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商贸数字化综合平台一般以各类电商平台、专业机构和行业协会为依托,联手金融机构、跨境电商通关服务平台、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或电商公共服务平台等战略合作方,集成网络销售、货运物流、大宗商品交易等平台功能,整合服务资源,提供通关便利、政策宣讲、信保融资等服务,实现企业国内外市场的拓展,提升进出口信息化、便利化水平,帮助企业集中统一采购、扩大宣传渠道、拓展网络业务,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式发展。同时,各地商贸数字化综合平台将朝着多样化和专业化的趋势发展,凸显服务特色,在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形成一个交集圈,在政府与企业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对内外贸数据的分析、提炼与洞察,提供各种形式的数据分析报告、图表或报表等文件,研发可视化、可共享或付费使用的数据产品,助力企业的技术创新、产业链资源整合、转型升级等。

本文以绵阳市为例,绵阳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可以适应新的消费需求,促进城乡商贸流通,有效对接产销两端,充分运用电商新业态、新模式对产品的销售渠道进行拓展,将产销两端的资源进行整合,从而给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打造“绵阳造”名优特新的“云上馆”,利用电子商务新技术带来科技与生活、文化与消费、数字与实体的深度融合。

1.2 内外联动,上下延伸,促进区域电子商务升级发展

很多商贸数字化综合平台采用的是内外联动、优势互补、畅通双循环的方式实现以点成线、以线创面、上下延伸、纵深发展。绵阳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具有快速向上下游业务渗透延伸的优势,利用“商贸综合信息+智能供应链”服务,实现由传统物流、传统贸易向智慧物流、外贸综合服务升级,由单一的外贸代理、贸易经纪融入新业态下的业务新场景。“政府+电商”共同推进企业布局进出口业务网状链条,实现进出口综合服务和国内供应链服务的双循环发展。在发展区域电子商务时,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电子商务各类服务商是制约区域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政府的资源有效投放、政策引导刺激服务商的发展必不可少,按照“政府引导—平台赋能—综合服务—企业升级”的数字化转型思路联合推进,通过区域政企合作、落地深耕的方式促进区域电子商务的良性发展。商贸数字化综合平台建设顺应了时代发展,符合国家大力发展“四新”经济、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的切实要求。

2 产业数字化商贸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受孤岛思维限制

除了受成本决定一切的思维禁锢外,孤岛思维还限制了数字化商贸服务的发展。在进行商贸服务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将其中涉及的所有供应链环节进行串联,但受到孤岛思维的影响,商贸服务综合平台的数量增长就会变慢,自然会影响平台升级的速度。商贸服务的每个流程其实都处在企业和孤岛中,如果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不加强联动,对商贸服务的发展就必然会产生不良影响,降低客户的体验感,影响平台的长效发展。因此,在数字化商贸后续发展中要强化人工服务,加强企业和用户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两者的和谐共赢,也为服务平台的全面升级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2.2 受信息约束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信息技术在商贸行业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且在不断地改进并完善来看,当前商贸服务平台面临着诸多改革,需提质增效满足时代不断发展下用户的多样化需要。笔者结合个人的工作经验得知,受进出口商品及服务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信息加工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如果还是采用传统的商贸服务是无法实现信息技术的全面覆盖的,就会阻碍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

2.3 受资源限制

商贸服务平台在资源上有所限制,需要不断进行整合才能协调发展,在此过程中,服务质量需要不断提高,将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发挥出来,给商贸流通中的每个流程、环节带来最大化的效益,在企业和商户之间建立互利共赢的服务平台。本文结合实践研究发现,目前绵阳市商贸服务体系中涉及的商品品类比较全面,但是因为和平台合作的企业本身就是代理,它的货品已经通过其他平台及中介反复循环,甚至企业本身就有自己的商贸平台,所以公共服务平台就显得优势不明显,缺乏产品的独特性和价格的弹性,导致资源受限。

3 产业数字化商贸服务及平台建设的改革策略

3.1 利用大数据信息系统构建完善的商品信息库

只有大数据信息系统的支持,才可以逐步建立完善的商品数据库,针对一些畅销商品能及时调整库存,吸引更多的商户进驻。平台筛选商品时,可以多维度利用大数据系统对用户的购买需求、年龄分层、个性喜好、地域特征等实现精准推荐,更好地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提高销售数据,同时提高商贸服务平台的服务效率及选品质量。

此外,平台建设将加快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下级应用,提速未来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商业交易操作系统的开发和实施,真正开創一种“新贸易方式”。与此同时,加强创新链、供应链、数据链的联合联动,相互提供优质产品、服务和合适的应用场景,打造有影响力的创新商业模式、电子商务新业态,促进电子商务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助力当地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提质增效。

3.2 发挥商贸服务创新试点基地及平台的引领带动作用

在我国商贸服务发展中建立实验示范平台意义重大,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载体功能和主导作用便于政府优化发展布局,培育数字商务企业,引导传统商贸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土地、技术、人才、创新等方面提供支持。商贸服务平台要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等法律规范加强平台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将成功的实践经验不断推广,推动服务贸易集聚创新发展,推进政策、制度、管理及监管模式的创新。

政府应结合本地产业特色,培育壮大地方特色电商主体,通过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引进国内外知名的跨境电商平台及供应链落户本地,以新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带动特色产业创新升级。通过探索创新扶持政策,有效增强电商平台领域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力,积极打造本地区具有典型创新性和发展潜力的数字商务行业龙头和领军企业。本文以綿阳市为例,需要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对汇桔网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有芯电子元器件交易平台等具有代表性的数字领军平台进行重点培育,完善涪城区千亿电商产业园、游仙区电商谷、高新区跨境电商产业园等电商示范基地的相应配套服务。充分发挥平台政策集成、要素聚焦、功能集合和企业集中的矩阵表达。通过健全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完善电商诚信体系建设,引导企业及平台规范健康运营,构建良好的消费生态,积极释放电子商务创新的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3.3 推进商贸服务业与金融、科技等高端服务业融合发展

大力促进商贸服务业与金融、科技等高端服务的一体化发展,提高商业服务市场的竞争力,政府制定相关政策,采取税收优惠措施,鼓励金融、科技等高端服务业主动与商业企业联系。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金融产品和“服务供应链+供应链融资”,利用供应链技术整合商业服务。例如,绵阳市整合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信息,为有需要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解决融资困难和高成本问题,为绵阳市商贸服务企业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大力扶持其“数字+区块链可追溯性”模式,建立可追溯性服务质量保证机制,全面提升绵阳市商贸服务业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科技水平,充分释放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对商务领域的赋能效应。

3.4 加快建设领军商贸服务平台需构建数字电商服务体系

构建电商服务体系包括制度规则、服务能力、安全保障、数据资源、技术手段等内容框架。广厦起于坚实的根基,平台支撑体系建设更是重中之重的基础性工程。因此,需要确定平台的建设模型、建设路径,总结出电商公共服务平台的共性特征,并深入分析其发展面临的问题,以信息和数据的互联互通为建设基础,以科技手段助力实现平台建设目标,通过综合调动服务资源,开展商贸数据监测和管理来强化信息支撑,发挥地域优势并促进本土产业升级,逐步构建集约化、智能化、融合化的数字电商服务体系。此外,完善电商行业标准制定和诚信体系建设,发挥数字化创新对实体经济的带动作用,让企业积极参与信用共建,享受惠企服务,提高数字化运营能力。

本文以绵阳市为例,如果想提升商贸服务数字化水平,就要加强数字商贸统计监测和信用体系的构建,建立绵阳市网销产品信息库、电商服务资源库、电商企业信息库等,提供人才培训、法务资讯、品牌建设、产销对接等电商公共服务。大力支持绵阳市“互联网+”产业的自主创新平台、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同时,依托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开放相关政府信息资源,比如绵阳市公共数据的有序开放,统筹整合绵阳市的交通、环保、教育、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领域云平台,使得优质服务资源得以汇聚,推动服务直达企业。

3.5 建设平台供应链,政府需要着力打造基础配套产业生态基地

政府需要打造产业生态基地,为供应链核心企业搭建数字化平台基础。政府应进一步明晰发展定位和方向路径,系统梳理全市产业,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进行科学布局,深入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创建活动,推动优势产业集聚发展,推进产业链条本地化配套、区域化对接,完善生态链,带动一批特色产业带,培育行业龙头,在土地、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围绕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赋能供应链核心企业,破解有项目没产业、有龙头无龙身的问题,把示范基地打造成创新发展新典范、电商产业新高地。进一步充实“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库,开展“企业上云”行动,做大体量规模。以上都为重点培育、差别打造新型创新数字化平台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绵阳市支持现代供应链体系发展,在电商示范基地、产业集中区及孵化器打通设计研发、生产制造、流量达人、品牌打造、仓储物流等“线下孵化+供应链+线上平台”服务链条,形成品牌打造、产品集中地、电商服务机构、创新创业专业生态集中地,在培育、引进、壮大平台企业及构建平台经济发展等方面提供了多方支撑。建设“1+N”电商直播基地,重点发展“直播电商”+特色产业、“直播电商”+县域经济、“直播电商”+商圈,推动平台与工业、农业生产深度融合,鼓励新场景、新业态应用,构建综试区跨境电商产业应用增长极,形成跨境电商出口供应链基地。

3.6 实现“线上+线下”服务平台互联,提高平台运营灵活性

数字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焦点开始转化为数字化平台竞争,在供应链升级的基础上,有效整合数据资源,促进并不断优化“线上+线下”平台数据的有效融通、互联。比如,绵阳市以“成都跨境贸易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和“绵阳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为基础,探索两地平台企业备案信息互联互通、便利两地跨境电商企业“一次备案、两地互通、异地办理”,避免省级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的重复建设,具体方式如下:

(1)升级线上综合服务平台。深化数据互联互通的政策落实和技术创新,打破数据孤岛等产业困局,利用AI、云计算、工业互联技术等数字化核心技术优化提升平台的互联互通和安全防护功能,并探索互联互通的实践方式、联通效率、协同监管,加快产业链和供应链数据流动、共享商业模式,重点集聚政策咨询、研发设计、采购生产、信息聚集、品牌建设、物流分销、金融服务、技术推广等服务功能。

(2)完善线下综合园区平台。结合各区县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按照差异定位、协同发展的思路,鼓励在供应链基础领域补短板、强弱项。建设具有基础性、功能性的行业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融通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培育协同性强、辐射力广、发展潜力大的上下游优势企业,实现供需对接和资源共享。

比如,绵阳市以高新区为综试区发展核心区,引进培育跨境电商平台、跨境电商出口零售企业和各类专业服务企业,推进各类跨境电商众创空间建设。在各县区进行多点布局,建立具有当地特色的跨境电商出口集聚区和跨境电商进口消费商圈。电子商务平台与产业链中各方建立数字化链接,向智能制造领域延伸,提高供应链运营效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领军商贸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要加快数字化、电商化改造,需要“政府+电商”合力推动,提高平台运营的灵活性。除了不断优化平台功能外,还需拓宽线上销售渠道,培育消费热点和新兴消费业态。平台集中化程度越来越高,意味着现有的产业建设和商贸发展需要一个集电商、物流、金融、仓储、服务于一体的集群化空间,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政府应加强与周边相关平台对接和资源共享,可以拓宽信息通道和服务资源,提高联动能力,打造更具影响力的数字化领军商贸平台。

参考文献

吴雨伦,周翼,欧金池,等. 助力打造高端商贸与消费强区[N].南方日报,2022-04-29(AA7).

王子煊,黎灿炜,席浩然,等.“双碳”目标下我国商贸流通业绿色转型研究[J]. 中国商论,2022(8):22-24.

张奕辉.“虹吸”还是“扩散”:商贸流通业集聚与城市规模[J].商业经济研究,2022(8):5-8.

猜你喜欢

数字化改革
数字化:让梦想成为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改革之路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