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习者的开放大学学士学位质量保障探讨

2023-05-04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学士学位学位受访者

向 珍 李 蕊

(青岛开放大学,山东 青岛 266000)

学士学位授予质量构成高等教育机构办学质量的关键指标,与其办学定位、办学形式等密不可分。由于学位反映学生个人的学力水平及高校的学术建设标准,学位获得比率又能代表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1],学位资格标准构成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尺度要求[2],因此,无论是普通高等教育还是成人高等教育都十分重视学位授予质量指标。我国普通高校、高等职业院校、开放大学等各类高等教育机构因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有关学位质量保障的措施也有区别。随着在线教育飞速发展,美国、英国等国外许多高校还通过在线课程资源建设、在线考核方案设计、在线专业培养方案设置等来保障学习者通过灵活学习所获得的学士学位质量,依托在线高等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在线学位[3]。在此背景下,开放大学作为面向全民提供终身教育及服务的新型高校,应如何认识和保障学士学位质量?

一、学士学位质量概述

(一)学士学位质量的评判基础

我国自1980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开始,经过40多年的发展,基于学术水平的学士学位质量标准制度在本科教育质量保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中,基于学士学位质量所做的评判存在截然相反的结论。以学位授予率为例,由于学士学位授予情况直接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程度[4],理论上学位授予率与办学质量存在正相关关联。但在普通高等教育中,由于学生生源状况较好、学习质量比较稳定,较低的学位率反映学校学术要求较高,进而验证其教学质量高[2]。而在成人高等继续教育领域,如开放大学举办的开放教育,鉴于生源来自社会各个行业,社会背景相对多元,年龄阶段跨度较大,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工学矛盾普遍存在,学习时间不能保证等,学士学位授予比率若提高反而表明学校的学习支持服务有效,反映出学校的教育质量相对较高。此外在我国的职业本科教育领域,学士学位工作自2021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关于做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工作的意见》后才进入实践操作阶段,学位质量与职业教育的关联探索处于萌芽期。综上,抛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孤立地讨论学士学位质量缺乏足够价值,有关学士学位质量的探讨应基于各类型高等教育特点和人才培养对象进行。

(二)开放大学学士学位质量保障的内核

探讨开放大学学士学位质量必然回归到几个问题:开放大学的办学定位和专注方向是什么?与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职业高等教育本科学士学位相比,开放大学学士学位质量保障表征有何特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011)》(ISCED)中将高等教育界定为:被相关教育主管机构承认属于其高等教育系统的各类中等教育后学习课程或学习课程组合,自“学士或等同水平”阶段起区分为学术、专业两大定向类别,还设置了“定向未定”类别用于对高等学术和专业定向缺乏国际公认定义类型的分类[5]。参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ISCED)体系,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能够对号入座确定其主办教育的类型和专注方向,但对于开放大学来说则难以确定对应分类。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从国家层面明确了开放大学的办学定位具有“独立办学机构内多类型教育活动与教育需求无缝衔接、融通发展”的特点,即开放大学无论是从办学地域还是办学范围来看,同步专注于多类型教育活动和多元化发展道路。

谈到开放大学的教育质量标准,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一种认为开放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的展开标志着学校跃升到成熟阶段,秉持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应由服务、达标导向进阶为内适性、学术性导向质量观[6];另一种认为开放大学在面临“学术”还是“专业”的发展道路抉择时应该摒弃学术发展方向,选择应用为发展方向[7]。但开放大学人才培养对象通常来自社会各行各业,涵盖多个年龄段,学习者的学习基础和能力等存在较大个体、行业差异,学习时间和进度并不能像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的学生那样保持基本一致,大批学习者并不能按期毕业甚至出现高辍学率[8],无法在规定的最短学习时限内完成学业获得毕业证、学位证等教育资格证书等。由此决定:很难用追求深耕学术研究还是精进专业(职业)技能等单一维度来限定开放大学的办学质量。即便同样从学术维度来考察,开放大学的学术与研究型大学、普通应用型本科高校均存在明显区别,区别的基点正是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的开放性、公益性等特点,决定开放大学须致力于支持在职、成年人学习群体的学习和发展[9],根据学习者需求不断调整专注方向。如,对以提升知识为目标的学习者要提供学术理论类学习资源;对以提升职业技能为目标的学习者要提供专业应用类学习资源,等等。概言之,开放大学的办学质量集中体现于对学习者学习需求支持服务的质量。

因此,谈及开放大学的学士学位质量保障问题,首要在于辨识开放大学学习者在学士学位申请全过程中的需求,核心问题在于以学位申请需求为中心提供对应支持服务,即开放大学学士学位质量保障与广大学习者及其学习需求密切相关;同时由于开放教育学士学位申请者在职身份普遍导致其在课程学习中无法投入过多的精力[10],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获得学位申请资格,甚至因为无法通过学位外语考试原因从而无法满足学位申请基本条件最后放弃申请学位[11],对开放大学学士学位质量及保障的探讨重点在于提供与申请者学位学习需求匹配的支持,如学位基础能力评估、学位申请时长规划、学位论文选题指导,等等。

二、研究方法

基于上述认识,针对国家开放大学学士学位获取者设计了访谈提纲,开展深度访谈,整理访谈内容,借助Nvivo软件对访谈内容进行三级编码与分析,以期探讨学习者维度的开放大学学士学位质量内涵及保障路径。

(一)研究路线设计

以学士学位质量表征因素为研究问题的核心,梳理文献,厘清内涵,确定质性访谈的维度;根据主要和次要访谈维度设计具体访谈问题,以青岛开放大学已获得国家开放大学学士学位学生为目标访谈群体,随机选取访谈对象并实施访谈,将访谈内容整理后获得文本资料,最后采用内容分析法、主题分析法开展分析研究。

(二)访谈问题

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学士学位质量的相关文献,设定主题为“学士+学士学位+本科学位+专科学位”*质量,学科选择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共检索出425篇期刊论文。对检索文献的关键词进行词频分析发现,除目标关键词“学士学位”和“质量(培养质量)”本身以外,位居前列的高频关键词包括“高等教育”“学位论文(毕业论文)”“教学”“成人高等教育”“学位制度(管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学位授予(权)”“教育”“高等院校”等。结合学士学位质量研究的要素和特点,对既有文献研究核心关键词进一步分析,提炼学士学位质量相关文献集中探讨的问题,据此确定访谈的主要维度:1.高等教育办学;2.教学;3.学位论文;4.学位制度与管理;5.人才培养问题;6.高校内部管理。

根据以上主要维度,结合开放教育特点,以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学习时间轴线演进为基础,确定次要访谈维度并初步拟订访谈提纲:1.调查受访者的求学目的与动机,以及获得学位前后的收入、职业、岗位等变化,考察学士学位学习经历对学习者的影响;2.引导受访者回顾专业课程学习内容,考察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印象与体验,及对教学资源与效果的评价;3.探查受访者在学位申请过程中对学位论文写作、指导的需求,遇到的困难及获得帮助的途径,考察学位攻读过程中学习者视角的难点、痛点,以及学习者对学位支持服务的重点关注;4.测试受访者对学位申请时长、申请对象、免考政策等规定的了解程度,考察学位管理制度的合理性与有效性问题;5.收集受访者给予未来学位申请对象(学弟学妹)有关学位攻读的建议,考察学习者维度下人才成长的关键环节和中心问题界定;6.鼓励受访者对学校的优、劣势展开分析,考察高校内部质量管理问题。

(三)研究样本

聚焦已获得开放大学学士学位的学生,并在尽量均衡专业、性别比例的基础上,通过随机方式寻找访谈对象,通过介绍研究目的、访谈时长、访谈成果使用范围及承诺遵守研究伦理等,与访谈对象建立研究关系,开展深度访谈。访谈提纲拟订以后开展了三轮次预访谈,每一轮次预访谈后根据访谈情况对访谈提纲进行了适当调整,保证访谈问题的代表性和有效性。具体实施过程中,基于访谈提纲采用了半结构化的访谈方法,主要采取电话访谈方式,访谈前除告知访谈内容使用方向、录音等基本信息外,再次向被访谈者确认是否时间方便,全部得到肯定答复后开始访谈。考虑到早期开放大学学士学位授予高校为多所合作高校,各合作高校的学位授予条件存在差异,故选取的访谈对象集中于2017~2021年间获得国家开放大学学士学位的学生,最终共有51人参与了本次访谈。根据当年度学位申请者规模,最后的抽样方案提示:男性23人,女性28人,涵盖专业13个,具体信息如表1所示。为了保证访谈对象有相对宽松自由的时间回应访谈问题,除个别案例外,全部在周末下午开展访谈,访谈时长14~50分钟,平均时长26分钟。

表1 访谈样本基本信息

三、研究分析

访谈时间(研究人员与访谈对象通话时间)总计1326分钟,采用“华为智慧语音”将访谈录音转换为文本,研究者对转录后的文本进行整理校对并筛选出访谈对象的回答文本,最终形成近11.6万字的访谈对象录音文本。对录音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和编码后的主题分析,考察基于学习者维度的开放大学学士学位质量内涵。

(一)内容分析

利用词频分析软件对整理后的录音文本内容进行分词,位居前列的高频词有“老师”“学位”“论文”“学习”“英语”“时间”“学历”“指导”“学校”“问题”“考试”“本科”“课程”“班主任”等。因TF-IDF能够对文本进行较好的形式化表示[12],故研究采用比较经典的关键词提取算法TF-IDF提取关键词。TF-IDF根据字词在一定文件范围内出现次数及在语料库中出现的频率确定其重要程度,对于信息检索和文本挖掘相对更加深入,确定位居前列的关键词有“学位”“老师”“学历”“指导老师”“专业”“学校”“课程”“专科”“班主任”“时间”等。对比分词软件确定的高频词和TF-IDF提取出的关键词发现,词频分析软件的分词方法更倾向输出两个字组合的词,因此“学位论文”“论文指导”“指导老师”“学位英语”等四字词语表达被拆分为“老师”“学位”“论文”等。另外,在访谈语境中还存在访谈对象习惯使用“老师”代指“班主任”“论文指导老师”情况。综合分析显示:两种方法获得的关键词均提示,访谈对象对于“老师”“学位”“学校”“学习”最为关注,印象最深刻。

(二)主题分析

参照主题分析方法中的基本步骤[13],利用Nvivo软件对整理后的录音文本进行编码,根据编码情况调整分析阶段。其中自由节点开放编码阶段由两名研究人员分别独立完成,编码结果的一致性检验提示Kappa系数在0.72至0.81之间,表明编码的一致性比较理想。

1.访谈文本编码与核心主题构建

(1)开放编码。整理后的录音文本导入Nvivo软件,对反映学位质量的相关信息进行开放编码,编码结果保存为自由节点。最后共获得634个自由节点,926处参考点。(2)轴心编码。对634个自由节点进行关联,经过分析归纳出类属主题:学位论文、学位攻读过程、学位的价值功能评价、学位英语;学习需求与动机、学习体验评价、课程考试、学习者特征;班主任职业感评价、学习者效能感、人际关系;组织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声誉、软硬件建设。(3)选择性编码。结合类属主题分析开展选择性编码,对核心主题进行总结和提炼,最后得到学位、学习、班主任、学校4个核心主题,如图1所示。

图1 访谈文本编码示意图

2.主题分析

(1)学位。包含的类属主题有学位论文、学位攻读过程、学位的价值功能评价、学位英语,涉及484处参考点,在总参考点中占比52.3%,居核心主题之首。具体如下:

一是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所涉及的参考点在学位主题范围内占比过半,其中论文指导、论文写作、论文选题、论文答辩是访谈对象普遍关注或者体会最深刻的部分。论文指导方面,访谈对象大多能够回忆起论文指导老师指导论文的情况,包括“指导老师是否认真尽职、专业负责、耐心细致、回复及时”“在线与电话沟通等指导途径的效果与利弊”等;论文写作方面,除少部分访谈对象自述写作过程顺利外,访谈者普遍反映论文写作过程存在困难,其中最难的部分存在于论文选题和大纲撰写方面,此外还有缺乏写作基础、论文反复修改等困难。绝大多数理工类专业的受访者认为写作难度大,包括“专业知识储备”“论文涉及的实验设计(操作)、场地、经费投入”“实验数据的获取与校验”等。

二是学位攻读过程。访谈从学位申请的源起动机、规划时长、申读过程感受着手,涵盖学位攻读过程体验、学位申请规划与时长、学位攻读的直接与间接动机三个方面。约1/3的访谈对象认为整个学位申请过程比较顺利,没有特别的困难,并且认为树立明确坚定的学位攻读目标、始终不言放弃是成功获得学位的法宝;近半数受访对象自述在报名就读本科之前已对就读专业的学位申请事项有所理解和掌握,即在招生报名环节之前已做了学位申请规划;学习申请所用具体时长则与个人经历、家庭事务等密切相关。学位攻读动机受职称评聘、就业招聘、国家人事招考影响较大,同时也受个人家庭、工作单位、同事的教育背景等影响。

三是学位价值评价。记录受访者对于已获得学位的当前价值、作用的理解。近半数受访者反映,获得学位以后个人的职称、职位、待遇等并没有马上得到提升,余下部分则认为学位在帮助职称评聘、升职加薪、换岗跳槽、事业单位编制考试等方面已经发挥了一定作用。此外多数受访者均认为获得学位对于提升个人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自信心、自豪感、成就感等有一定鼓励和积极作用。

四是学位英语。受访学生反馈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学位英语考试通过难度大,延长了学位申请时间或削弱了申请学位动力,虽然部分受访对象使用国家相关英语考试成绩申请了学位英语课程免试,但2/3以上的受访者是通过学位英语考试达到学位外语成绩要求的,且只有极少数学生反映因从事英语相关工作或具有良好的高中英语基础因而比较顺利通过;二是参加学位英语考试的受访者认为学校提供学位英语培训辅导十分必要、有用,并认为需要进一步丰富培训内容、完善培训的系统性。

(2)学习。包含的类属主题有学习需求与动机、学习体验评价、课程考试、学习者特征,涉及273处参考点,占总参考点的29.5%。具体如下:

一是学习需求与动机。绝大多数受访者学习动机并非单一,直接目的是提升学历,进而获得学位,以便于职称评审、岗位晋升和参加编制考试,少部分是为了提升个人能力、拓展知识面、获取职业发展所需的技能和知识等。鉴于此,多数受访者在学习专业上一般会根据个人学习能力、年龄、前置专业等选择自认为难度较小的专业就读,同时兼顾与自身工作行业、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契合情况。

二是学习体验评价。受访者对本专业学习内容的印象、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除少数受访者外,大多数受访者对大部分所学过的课程内容没有或很少有印象。受访者对灵活的教学安排比较认可,认为专业课程设置丰富合理,但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具体的课程学习内容比较陈旧或脱离实践,所学非所用,没有机会在实践中运用。仅少部分受访者认为通过学习提升了思辨能力。

三是课程考试。受访者普遍认为考试较多,形式复杂,缺乏面向在职人员推送考试消息提醒的自动服务。针对课程免试申报,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这一规定能节省学习时间、提高效率、避免重复,但同时又质疑免试是否能真正体现申报者的能力水平,并认为应针对免试资质提供严格评估,控制免试课程规模。

四是学习者特征。访谈提示,学习者年龄、职业身份、学习态度等不同,其学习时间投入、学习动力、学位申请意愿等相应地也存在差异。此外,受访者认为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学习者之间缺乏交流互动的平台”。由于实行弹性学制以及学习者职业身份特点不同,同班同学的学习进度会呈现明显分层,存在同班不同考、同学不同班等情况,受访者呼吁便捷的交流空间或平台,便于在平时作业完成情况、课程考试安排、学习节点等方面互助。

(3)班主任。包含的类属主题有班主任职业感评价、学习者效能感、人际关系,涉及95处参考点。具体如下:

一是班主任职业感评价。受访对象通常从班主任的整体工作态度来描述,比如是否认真负责等,此外还会从班主任的学习引导服务、传达考试通知等学习信息是否及时来认知班主任的组织沟通工作能力。除个别受访者认为班主任更换导致自己获得学习信息不及时耽误了考试外,几乎所有受访者均提到自己的班主任比较认真、尽心尽力、很负责任等。

二是学习者效能感。近半数受访对象提到在学位攻读过程中会因为学位英语考试迟迟不能通过、学位论文反复修改不能答辩、工学矛盾耽误求学进度、家庭琐事影响学业等,产生烦躁情绪或者失败挫折感,班主任在此过程中曾给予许多鼓励和建议支持,帮助解答疑问并提振信心等,从而使自己打消中途放弃申请学位的念头,并最终坚持下来获得了学位。

三是人际关系。几乎所有受访者均认为班主任非常重要,是所有学习相关消息来源和学习服务支持中心,常用“班主任和蔼”“人很好”“走得很近”等来描述与班主任之间的交流通畅程度。受访者还表示,因为与班主任保持和谐关系,有困难随时都能联系到班主任解决问题、打消疑虑,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位攻读过程比较顺利的重要原因。

(4)学校。包含的类属主题有组织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声誉、软硬件建设,涉及74处参考点。具体如下:

一是组织管理。受访者对学校学位相关教学活动环节的整体组织与管理情况进行评价,包括教学管理流程是否清楚完善,教学组织工作安排是否合理等。受访者提及学校给予学生的人文关怀,如“学校挺人性化的”“(学校)负责的态度让人感动”“学校对学生挺好的”等类似描述。

二是人才培养模式。受访者认为在线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和实用,业余学习形式对在职人员来说十分方便合理;大部分人认为学习年限规定比较合适,少部分则认为时间过长;学校的培养目标使普通人的教育目标提升得到实现等。

三是学校声誉。受访者通过与其他高校对比,认为学校最突出的优势在于诚信度高,办学比较正规,老师热情负责,任何时候总是能找到班主任,学习方式灵活等;学校的明显劣势是,知名度不如普通全日制高校,授予的学位含金量不如名校或成人高考渠道获得的,成人学历在社会上的认可程度不高,学校没有研究生层次的学位等。

四是软硬件建设。部分受访者提到学校老校区地理位置方便但考试环境一般、考试时休息服务空间缺乏,停车困难;而新校区环境较好但是距离市区较远,到校考试时学校周边没有便捷的餐饮服务。软件条件方面,学校部分专业的整体基础薄弱,一些新专业缺乏配套师资,缺乏师生有效互动的交流平台。此外在学术与资源方面,受访者认为学校的在线图书馆功能非常实用且对学习和工作都有帮助,但学校在实践性操作技能培训方面的内容相对陈旧,与工作实践脱节,尤其缺少理工类专业的实验与实践支持。

四、研究结论

(一)开放大学学士学位质量保障要素

结合上述分析,对涉及学位质量的环节、活动、参与主体等进一步梳理归纳可知,应该全方位、多角度考察开放大学的学士学位质量保障问题,如图2所示:从时序来看,至少涵盖四个不同阶段的质量保障,即学位规划、学位攻读、学位论文、学位管理,每个阶段涉及的参与主体不尽相同,但班主任是每个阶段都存在的主体;从物序来看,至少涵盖不同主体的基本教(学)任务、学位相关专项教(学)、组织过程、结果呈现等活动。概言之,与普通高校学士学位质量保障相比,开放大学无论在保障主体还是在保障时序、保障活动、保障重点等方面都有自身特点,必须以各类型学习者的学位申请需求为基点和终点,提供对应的学位支持服务保障。鉴于办学机构维度的学士学位质量保障路径和过程本身是一个综合的内部过程,以多元化学习群体为中心的开放大学学士学位质量保障应是从学生注册入学起各环节、全流程的学位质量保障。[14]

图2 开放大学学士学位质量保障体系示意图

(二)开放大学学士学位质量保障路径

1.强化学位论文写作指导。第一,首要关注学生论文选题(或写作方向选择)能力培养。大部分受访者受限于学术论文写作知识储备或经验缺乏,对论文写作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环节非常迷茫,无从下手,即便在确定选题之后,欠缺论文逻辑框架构建和文字表述基础能力的现象也非常突出,亟需有关学术论文写作基础、规范与技能方面的短期培训与长训计划。理工类的论文还要特别加强有关实验项目设计、实操与检验培训。第二,加强论文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受访者渴求专业领域的理论指导,认为论文指导是本人专业知识受益最多的环节,故应在完善学科建设基础上谋划教师专业的发展能力,激励教师跟进学科前沿发展态势与行业应用趋势,尤其是知识技术更迭相对更为迅速的理工农医等学科。此外,学校的学术与资源整体建设影响学位论文指导师资,关联学位论文写作质量保障。第三,推进学位论文写作信息化平台建设。在论文指导过程中,受访者认为在线指导、电话沟通、面对面交流等途径各有利弊,最重要的是能够清晰呈现需要与论文指导老师沟通的问题,并能随时联系、及时解决。推进学位论文写作信息化平台建设是学位论文质量保障硬件需求,能够促进教学实践环节管理流程化,实现学位论文选题开题指导、初稿写作、修改稿指导、终稿定稿、重合率检测等基本指导环节一体平台化管理,保证论文指导过程完备,实现师生之间及时、便捷、清晰的交互反馈。

2.重视学生的学位申请规划。分析表明,入学报名之前已规划申请学位的受访者与老师沟通交流更加积极,对于获取学位的意志更坚定,目标更明确,对于学位课程相关考试的准备时间相对充裕,更倾向于描述学位申请过程顺利或比较顺利。因此,须重视学生的学位申请规划,并在报名之前提前介入,做好学位的宣传,引入基于学习者前置学历、行业技能等的学位攻读能力综合评估,既有利于了解学习者选择攻读学位的直接与间接动机,也便于掌握学习者的基础学习能力,引导其根据个人情况做好学位申请规划。

3.优化学位英语课程学习支持服务。学位英语是影响学习者决定是否继续申请学位的关键因素。调查表明现阶段的学位英语辅导课程已被证明必要、有效,但目前课程辅导对象多针对少部分学位申请者,并未纳入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资源建设、配套教材编撰、课程师资队伍组建等方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有必要优化服务,解决学位英语辅导课时不足、备考内容偏少、辅导内容系统性欠缺等问题。

4.提高专业课程的实践应用价值。学历提升虽是学习者选择开放教育的直接动机,但很多学习者最终以获得学位为目标,进而满足晋升、求职、考试、拓展知识等求学目的,大多倾向选择与本人目前或未来职业方向和需求一致的专业,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也基于学习内容的实践应用性标准。鉴于此,需要基于学习者特征和行业的发展特点与趋势设计教学内容,考虑学习者年龄分层特点安排教学进度,同时注意利用成人学习者掌握的社会资讯,加强学习者之间的借鉴、交流渠道建设。

5.提升班主任的职业感。班主任是否认真负责是学习者对学习支持服务最直观、深刻的体会与评价,班主任的组织沟通职能发挥情况是学习者学习过程能否顺利衔接的关键环节,要做好班主任队伍提升、激励建设,增加班主任工作的获得感、成就感等。同时班主任的鼓励、帮助、建议等对学生学位攻读过程的持续有重要意义,鉴于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建设发挥的特殊作用,应面向班主任着重提供关于学习者学情与心理分析、学习者激励等方面的专业培训。

6.确保学位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学校相关学位制度建设是学习者对学校组织管理、办学整体质量产生正向评价的主要依据,体现在实施细则层面,包括学位整体流程设计、学位申请制度、学位管理专项工作等,需要确保各环节规定到位、线程清晰、职责明确。此外从学习者维度来看,还要做到提前告知、合理合规,以成就学生为最终结果导向。

总之,基于学习者维度探讨开放大学学士学位质量保障,调查资料和结论相对更加具体,更有针对性,对于全面认识和保障开放大学学士学位质量有实践意义。同时还应看到,在终身学习背景下开放大学学士学位又是终身学习成果和教育资历,未来面对的终身学习者群体将更加开放,终身学习课程与资源供给、路径与平台、师资队伍来源等也将更加开放,如何切实保障学士学位质量、发挥学位资历作用也将是一项挑战。

猜你喜欢

学士学位学位受访者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商务英语专业学士学位论文词块使用特征研究
国务院:取消第二学士学位授予 设立辅修学位或双学位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俄罗斯儿童教育:超80%入园率与供不应求的学位
2016陕西普通高校新增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和专业名单公布
国内ERP研究现状——基于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