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接发球技术要点及训练方法分析
2023-05-04杨兵
杨兵
一直以来,乒乓球运动都是国人喜爱的运动项目。作为一项全世界都普遍流行的运动,它不但可以锻炼人的快速反应的能力,促进神经协同的发展;同时对于个体视力的发展和改进也是具有重要帮助作用的。此外,作为一种有氧运动,乒乓球运动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促进人体机能更好地发展。高职院校乒乓球运动的开展,对于促进高职学生运动能力、身体素质的提升等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乒乓球运动,需要运动员具备较强的技术性,而基本技法作为乒乓球技术训练中的重要构成,对其进行分析和探究,对于学生乒乓球学习兴趣的提升、训练效果的提高等都具有直接的影响。
乒乓球接发球对运动员的力量、技巧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这也是最具价值的击球方式,是比赛获取比分的关键。由于接发球动作比较复杂,难度较高,难以形成高效动力链传递,所以接发球质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功能性训练在优化乒乓球接发球技术的应用,希望可以改进接发球方法,提高接发球技术水平。随着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在衡量一个乒乓球运动员专业水平时,最首要的衡量标准便是运动员对接发球技术的处理,一般如果运动员的接发球技术水平比较高,那么其专业水平自然不低。对于乒乓球运动员而言,接发球技术更像是制胜法宝,最关键的竞争力,拥有好的接发球技术,可以让运动员在比赛时更加自如应对,也可以使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态更加平稳,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甚至会出现超常发挥的情况。
1 乒乓球训练初级阶段的应用
多球训练法可以贯穿整个乒乓球训练过程,可以根据运动员自身水平的不同来适当的调整训练方案以及内容。对于初级水平的运动员来说,这些人员的实战经验尚浅,对运动技巧掌握以及自身各方面综合运动能力上还存在不足,因此在进行实战时经常会出现紧张、心乱、平衡力不强等问题,这些也是初级运动员常见的心理问题,一旦出现这些问题,那么这些运动员自身的运动水平的发挥就会出现极大的限制,无法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实力。而要想解决这样的问题,就需要实施多球训练法来完善初级运动员的个人综合能力。首先是要通过运用该训练法来适当的延长运动时间,经过长期的训练研究显示,初级运动员在刚开始运动的时候或者是在运动之前会经常出现紧张等情绪,而在运动的中后段,这种情绪会逐渐地降低,运动员们也会逐渐的进入到运动状态,实力发挥逐渐回归正常,因此适当的延长训练时间就是为了能够让这部分运动员尽快地克服这种紧张情绪,缩短进入运动状态的时间,这样能充分的提高运动员的实战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延长运动时间也就意味着加大了运动员的运动量,在训练当中要尽可能的避免让运动员出现运动超负荷的情况。除此之外,初级水平的运动员对击球以及接球敏感度、准确度较低,这将会让其在实战当中出现较多的失误,因此教练就需要通过多球训练法,根据定点、定线、定性的原则来开展训练,让运动员对同一个角度的来球进行反复的训练人,让其产生肌肉记忆,这样能够帮助其快速的掌握到接球与击球的敏感度,在这个过程当中,教练要把正确的运动动作展示给运动员看,让其通过模仿的方式来规范自身的运动动作,提高运动水平以及规范性。
2 接发球动作加速期的功能性训练
在该阶段中,下肢充分发挥出力量的作用,其带动躯干进行旋转,持拍手臂的躯干作用之下,连续性向上做加速运动。为了保证击球后,有足够的加速距离,有较大的力可以传输,从而使得球可以快速的获取能量,速度提升较为明显。当前研究分析发现,运动水平越高的运动员,其加速时间就会越短。加速的过程中,人身体的躯干部位的肌肉会出现EMG峰值,该值出现后,说明进入到加速阶段。加速挥拍的过程中,腰椎管节经过反、正向的旋转,把扭转力传输到脊柱节段上,为了预防出现背部受损的问题,应该有身体核心力量以抵消这些动作之下造成身体负荷过大的情况。训练方法:运动员面向墙壁站立,持拍臂向外延展90°,外旋90°,同时还要握住1-2kg药球,并且持续性进行反弹球的训练,反复运动得到力量的提升。接发球加速器中,其主要的动作是双腿蹬伸—躯干背弓、侧弓释放—肩关节屈—肘关节伸—上肢旋内—腕关节屈。髋关节在加速击球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双腿蹬伸中形成的线动量转化为角动量,另一方面,躯干扭转释放的环节,达到髋轴的稳定性,保证击球方向的正确性。击球环节,应该通过旋转方式收缩反应,保证拍面与击球方向是相同的,同时还要预防发生手腕外翻,确保身体的稳定性,产生较大的击球速度。训练方法:正常姿势接发球,站立在底线一侧,应用1-3kg的药球训练,使用持拍手托举要求,并且自过渡的位置,抛球臂开始举高,身体蓄能提高。但是在药球选择环节,必须综合分析运动员力量,符合身体训练的需要。在乒乓球运动当中,步法是非常关键的,这是战术进攻得以实施的前提和基础,为了促进乒乓球技能的提升,在对学生基本技法进行训练时,一定要重视步法方面的培养。首先,要强化对学生预见意识加以培养,即要引导学生预测乒乓球的运动路线,结合自己的预测,及时地做出反应,避免无法及时到达接球位置而失去反击的机会。此外,还应该对学生加以指导,使其可以结合自身出球的线路,对球返回的大概方位进行判定。其次,要强化培养学生的动态意识,让学生不管是在击球前,抑或是击球后,切不可在原地不动,球是在运动当中,这就需要其身体也应该对位置进行不断地变换,只有如此才可以保证运动的连续性。大量的实践证明,对学生动作以及步法连续性的培养,可以获得更为良好的击球效果。
3 接发球动作准备期的功能性训练
乒乓球接发球是获得比分的重要方式,对于运动员的要求很高。接发球动作较为复杂,需要身体多个部位同时运动才能完成。如果任何一个关节或者部位的动作不到位,没有达到协同性标准,极大的影响动力能量的传输,进而导致接发球的效果无法保证。运动员接发球时,主要的问题就是力量不足、动力脱节、发力顺序不合格等,这与运动员的关节肌肉控制、功能性运动存在直接的关系。基于此,运动员应优化接发球技术,加强功能性训练,促进接发球效果的提高。在接发球时,准备站位阶段由于不同人的习惯不同,所以站位方式方法不同,个性化差异较为明显,其动作的目的是高效完成接发球动作,这就需要有足够稳定的身体作为支撑。通过双脚侧向站立以及前后脚错位的方式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同时还要保持手部动作的合理性。身体肌群完全处于放松的状态,集中注意力,做好各个细微的动作,保持最为合理的动作节奏,让全身心的肌肉都保持接发球最佳状态中。基于此,在该阶段中,平衡稳定的训练方式是核心。训练方法:保持全身肌肉放松,双脚和肩保持相同宽度,将每一只脚都放置在稳定训练器上;双手下垂,身体缓慢向前倾,保持平衡的状态。抛球阶段需要在球拍与球分离时开始,双臂保持相反方向运动,手拿着球拍向上运动,并且保持球拍处于低位的状态,同时向后侧进行延伸,其作用是保证抛球的速度以及位置都符合要求。抛球的环节,应保证肘、腕关节是基本固定的状态,肩关节稍微上抬手臂,避免关节的活动量过大。为了使得高抛球达到稳定性的要求,应该重视肩屈肌群的控制能力与敏感性,从而提高动作的效果。训练方法:身体保持侧躺的状态,将泡沫轴放置在身体的下部,使用一条手臂放置在头顶上部,另外一只手控制泡沫轴,然后移动脚尖,进行身体的拉伸,有效的锻炼肌肉的力量。过渡阶指的是在抛球后逐步过渡到挥拍之前的状态,和抛球动作是重叠的。握球拍的一只手臂轻微的向上移动,扭动肩部的位置进行击球,髋关节做出顶髋的动作,同时还会牵拉肩、髋关节动作,这些位置有复杂的肌群变化的情况,所以躯干会形成相对扭矩,扭转的幅度比较大,存储的张力也会比较大。同时,持拍一侧肩关节与髋关节,应该比球拍一侧臂要低,向后倾斜从而使得身体摆动幅度合理,实现接发球速度的提高。过渡时期中,膝关节也会处于动作的阶段,身体处于弹性變化的状态,满足运行的要求。经过研究发现,过渡段膝关节弯曲程度越大,运动员所产生的力量也会越大,击球的效率会提高。训练方法:将悬挂式弹力带设置在头顶,身体和墙面有30cm左右的距离,保持站立的状态,使用抛球手握住弹力带的末端,并且保持髋关节、手臂的合理运动。膝关节保持屈膝状态,随时准备发力击球。
4 接发球动作随动期的功能性训练
减速阶段是接发球中肌肉激活度最高的阶段,很多研究都显示,这种阶段必须要做好减速功能的训练,重视肌肉力量的训练,防止在接发球环节出现损伤的问题。在准备与加速期内,左侧腹内斜肌比右侧腹内斜肌激活性更高。但是在减速的阶段,右腹内斜肌激活水平应该超出左侧,并且右侧竖脊肌达到活跃度的要求。躯干与手臂的减速时期,必须能承载300N以上的制动力,保持身体平衡性,支撑肩部也要降低速度。随着击球肱骨减速,背阔肌、前锯肌、三角肌也会快速的激活,程度会不断的提高,预防发生关节发生损伤的问题。训练方法:面向拉力器,身体保持直立的状态,双脚分开,保持和肩同款,单手使用拉力计,并且向外90°旋转,同时还要反复旋转动作,保持侧肩袖能够达到疲劳状态。缓冲阶段是结束挥拍与恢复站立的过渡时期,接发球之后,落地缓冲生物力学极为重要,躯干、下肢在落地时,会有较大的偏心力矩存在,经过膝、踝关节主动屈曲,身体前倾,从而可以达到缓冲的状态,身体符合平衡性效果。但是如果躯干扭转力量过大,极易造成失稳的情况,可以利用左脚着地,右腿后摆,落地式达到平衡的状态。训练方法:保持接发球动作站立,双手持哑铃,垂直放在身体两侧。通过下蹬动作,模拟接发球动作;伸展臀部和腰部,重新举起哑铃,挺胸直立。
5 接发球抢攻训练方式
關于接发球抢攻的训练,可以按照不同的限制条件来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如在训练正反手抢攻时,可通过限定对方接发球的方式和落点来进行,即直接要求对方按照我方的训练项目来接发球,专项训练正反手抢攻。再如,可对接发球的落点和具体方式进行限制,二选一,可限制接发球落点,也可限制具体方式。又如,不对接发球的方式和落点进行限制,这便和真正的乒乓球比赛一样,运动员只能够根据情况随机应变,不断变化自己的抢攻方式,这对于运动员的专业能力要求很高。除此之外,既不限制接发球的落点,也不限制接发球的方式,即开展综合练习;既不限制接发球种类和落点,也不限制接发球的方式,重在锻炼和提高运动员的接发球抢攻实战能力。在进行接发球抢攻技能训练中,需要对运动员进行意识层面的渗透,要培养运动员不急不躁的心态和意识,如果在接发球之后的第一板错失抢攻机会或者对方没有给自己抢攻机会时,切忌盲目抢攻,而应该等待机会,有战术意识地先控制一板,争取顺利拿下下一板的抢攻。在乒乓球运动项目中,运动员接发球的能力是决定比赛输赢的关键因素,但接发球技术的掌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实际训练中,加强接发球技术训练力度的同时,也要有足够的耐心,逐步提升运动员的接发球技能水平,寻找到更具实效性的训练方式。
6 结论与建议
在每球得分制下,比赛中更多地运用有威胁的接发球已成为当今世界乒乓球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与趋势。运动员必须跟上这一发展趋势,提高比赛中接发球的效率。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的优劣也是影响其发球效果好坏的主要因素之一,要想在比赛 中很好地发挥发球技术,稳定地发出攻击性很强的球,就必须有很强的心理素质。总之,规则的实施,对乒乓球的训练和比赛有着极大的影响和推进作用,不论是从技战术上,还是心理训练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应从思想上、训练上、比赛上给予重视,不断提高乒乓球技战术水平,促进乒乓球事业蓬勃发展针对每球得分制的特点,加强发球的攻击性训练,使对方失误直接得分或破坏对方一攻,以使本队有效地组织防守反击。积极调整心态,不要因为怕失误,降低发球的攻击性,这样,就势必造成挨打的局面加强发球的攻击性与稳定性。在比赛中更多地运用有威胁的接发球已成为当今世界乒乓球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与趋势。我国乒乓球运动员整体上必须跟上这一发展趋势,提高 比赛中接发球的运用率。目前,我国乒乓球运动员中能够运用接发球且具一定威力的队员还不多。因此,必须努力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提高这一人数。其次。必须加强有针对性的专项力量训练,提高接发球的力量与球速,使发球具有更大的威胁性。最后,要处理好发球的攻击性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只有在尽可能少失误的前提下,才具有实际的意义。加强运动员的心理因素训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可通过平时的训练和经常的比赛加以磨炼,在比赛中进行心理状态的自我调控,所应加强发球的心理训练,掌握发球的心理调控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提高心理素质,适应规则的调整,在比赛中发挥最佳的发球水平。
(作者单位:泰国格乐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