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营销编辑:把好书带给更多读者

2023-05-02

中学生天地(B版) 2023年4期

姓名:张恩惠

身份:出版社图书营销编辑

阿根廷文学家博尔赫斯曾说过:“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从小到大,我们和无数的图书打交道,你可曾好奇过,这一本本书,是怎样被发现、编辑、生产,继而出现在你面前的?

在出版行业,挖掘选题、策划图书、编辑营销就是我们的日常工作,它由一项项极为细碎和具体的事项构成,大到作家矩阵的维护,小到每本书腰封文案上的一个标点、一个措辞,都承载了图书营销编辑满满的心意。

爱读书,就要去做书

我喜欢读书。

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样喜欢阅读。打小我就爱听故事,也爱看书,无论是教材中推荐的名著经典,还是为了写作文拿高分去研读的名家散文,我都不抗拒,在很長一段时间里,甚至不求甚解地阅读。也可能是这个原因,从小到大我的语文成绩都很好。

真正开始有计划、有方向地阅读,是在上大学之后。上大学进了中文系后,我拥有了大把大把的空闲时间,用来读古今中外的无数经典,也是在这个海量阅读的过程中,我渐渐对出版社、出版品牌有了认知,一些优质的出版品牌,它们推出的图书成体系,质量也高,很值得阅读。

今年是我高中毕业的第10年。在这10年间,我始终保持着每年80~120本书的阅读量,并且对每一本书都有阅读记录。阅读渐渐成为我的一种习惯,和喝水吃饭一样寻常。

如果说年少时的阅读多集中在图书本身,那么到了大学和研究生阶段,我选择有意识地参与到对图书品牌的认识和追逐中,也是从这个时期起,我开始组织策划读书会,参与各种作家的线下沙龙会,与出版社、出版品牌建立起了更深的联系。

和书一样,人也是值得阅读的。在活动现场,听作家讲一本书的构想来源、写作上的趣事和他们生活中的经历,我有很大的触动。我领悟到,在图书出版行业,多的是这样热忱、谦卑、爱书的人。不管是作者、编辑抑或是其他工种,我开始有了加入图书出版行业其中一环的想法。

爱读书,就要去做书。我想每一个人可能都会如此考虑,将热爱的事情转变为工作,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才可能创造出最精彩的个人价值。

营销+编辑=营销编辑

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就是工作,没有热爱不行,单凭热爱也不行,需要有更全面的行业认知、定位和对工作的规划。

那么,出版行业究竟是怎样一个行业呢?营销编辑又是一份怎样的工作呢?简而言之,出版行业就是出书的地方,如果没有这个行业,我们就看不见那么多好书了。而营销编辑就是这个行业中的一颗小小螺丝钉,为出版这些好书服务。

从字面上来理解,营销+编辑=营销编辑。

图书编辑需要具有策划选题、编辑图书的能力,营销编辑同样需要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但从工作分工来看,营销编辑更侧重于对图书卖点的提炼、市场话语的概括,而不是编校工作。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营销编辑需要有写一篇打动人心的文章的能力,如果有读者通过你写的这篇文章产生对这本书的购买欲,那就证明这篇文章是成功的。而这需要长期持续地训练,只有始终保持对图书内容的精准输出,才能高效地完成这方面的工作,同时也需要不断学习其他好书、好文章的写作思路,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优化。随着时代的变化,读者群体也在不断演变,尤其是短视频领域兴起后,直白精练的表述渐渐取代了经典严肃的措辞。

营销编辑另外一个重要的技能是营销,这更考验其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2011年,微信App出现,“私域流量”一词也跟着出现,大家习惯用微信交流、发朋友圈。从这时起,也许朋友圈的一个推荐,就会给图书带来销量。试想,你看到朋友圈里一位朋友发的一本书的读后感,觉得还不错,是不是也会心动要去买来看看呢?而在此之前,大家知晓一本图书的信息主要通过报纸、电视等。紧接着,各大新媒体平台涌现,都对图书行业产生了新的影响,尤其是近些年短视频领域更新换代,促进图书营销从传统的新闻稿件推荐、图文推荐,进一步向增加视频推荐、撰写脚本、拍摄视频等方向转变,这都对营销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仅仅是10年间甚至3年间的变化,由此可见,变化就是营销工作的关键词,这要求营销人员保持、加强对新知识、新领域的学习。

把好书带给更多的读者

学习是一项终身的事业。步入社会后,学习能力是一个人必备的关键能力,它不再以成绩和求学升学的要求来衡量,而是转变为一种工作内驱力。

营销编辑一直保持学习的目的是把好书带给广大的读者,这也是所有出版从业人员毕生的追求。

书籍是特殊的产品,它不是即刻产生效用的良药,但对读者而言,延迟的满足感和知识的获取具备另一种魅力。也正因此,我们很难总结出方法论,很难复制出批量成果,只能一次又一次回到起点,基于文本,重新开始。

把好书带给广大读者需要具备两个要素:第一,书好;第二,出版社做得好。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的作品是图书出版的关键,这不仅考验作者,同样考验编辑。但并不是每一个编辑每一次都能遇见好的作品。那么,在既有的作品中,提炼和概括出它的好就变得非常重要了。有人说,图书是最便宜的“奢侈品”,它经过编辑出版,会给每一个读者带来新的思考。每一本书都会有它独特的好,这既是它与生俱来的属性,也是我们出版人员的工作追求,将好的作品和作品的好传递给更多的读者。我很喜欢我们出版社的slogan——“一本书,打开一个世界”,这句话或许也体现了图书出版的内在逻辑。

我们常说“一本书有一本书的命运”,但书的命运究竟如何,最终还是要取决于读者的评判。作为营销编辑,我们的工作目标就是要让读者能在各平台看见这本书。无论是赞誉和推荐,还是友善的批评,都该像石子落入水中一样,激起涟漪,迎回反馈。就拿我2022年工作中的突出成绩——营销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王旭烽所著的《望江南》一书来说,我写了10多篇推广稿子,联系了200多位小红书博主、50多位抖音博主、40多位评论家等,全平台的呈现让更多的读者看见了这本书,继而去选择阅读它,上市不到一年,《望江南》已经销售20万册。

阿根廷文学家博尔赫斯曾说过:“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因为喜欢读书,于是选择来做书,每天和图书打交道,我觉得自己已然身处天堂。

整理:夏妍婧 朱诗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