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泰能源:2022年扣非净利同比增长101.13%储能转型打造未来增长新曲线

2023-05-01余江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3年15期
关键词:永泰焦煤液流

余江

4月27日晚间,永泰能源(600157)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公告显示,2022年全年,公司共实现营收355.56亿元,同期增长30.81%,归母净利润19.09亿元,同比增长69.30%,扣非净利润16.65亿元,同比增长101.13%。报告期内,公司各业绩实现全面增长,扣非净利润增幅尤为显著。同期,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度报告,今年一季度公司共实现营收70.68亿元,扣非净利润4.20亿元,同比增长33.61%,公司的高速增长态势在一季度中保持了良好的延续。在新产能建设持续推进以及全钒液流电池全产业链的全面布局下,永泰能源的长期发展前景也受到了市场的多方看好。

永泰能源的业务主要包括煤炭、电力、石化三大能源板块,2022年各板块营收分别为136.91亿元、157.24亿元和54.68亿元,规模增幅分别19.12%、36.70%和84.98%,各版块营收均实现全面增长,其中煤炭板块的毛利率进一步增加了2.32个百分点至60.78%,强势拉动了公司盈利水平的提升。

从经营来看,公司煤炭业务利润与规模的快速提升,主要受益于焦煤价格的增长。在行业端,2022年,受到国际能源市场持续紧张、高温干旱暴雨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煤炭供需仍处于紧平衡状态,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并保持高位运行,公司焦煤产品的价格及利润均得到了良好保障。

而就自身业务而言,目前永泰能源在产煤种均为优质主焦煤及配焦煤,总产能规模为1110万吨/年。在资源储备方面,公司现已拥有煤炭资源量总计38.57亿吨,其中包括优质焦煤资源量9.33亿吨,优质动力煤资源量29.24亿吨。其所属在产煤矿均位于山西省,拥有山西灵石地区33座在产矿中的10座矿,具有较强定价话语权。而与此同时,永泰能源成功完成了对山西省古交地区银宇煤矿和福巨源煤矿收购,增加优质焦煤产能120万吨/年,市场规模得到进一步提升。此外,通过新技术、新工艺、集约化和智能化,公司持续保持煤炭生产的稳产高效,综合竞争力亦得到进一步强化。

另一方面电力业务板,公司在发电量及规模上均保持了稳步运行。据悉,目前永泰能源所屬的电力业务控股总装机容量已达到897万千瓦(均为在运机组)、参股装机容量为420万千瓦(其中:在运装机容量为200万千瓦、在建装机容量为220万千瓦),目前已成为电力行业区域保供主力军。

永泰能源煤电互补的总体经营格局,有效平滑煤炭与电力行业的周期性,使其长期业绩表现具有更强的韧性。在2023年一季度,永泰能源电力板块所属燃煤电厂经营效益持续改善,公司整体业绩进一步提升。

在当下业务呈现良好表现的同时,公司在新产能建设以及储能领域的布局亦取得了良好进展。

在产能扩张方面,报告期内,永泰能源海则滩煤矿项目全面开工建设,项目于2022年11月取得陕西省自然资源厅下发的采矿许可证,12月取得靖边县发改局项目开工批复,2022年12月29日举行项目进场仪式,井筒冻结工程正式开工。

据了解,海则滩项目的核准建设规模为600万吨/年,经初步测算项目在建成达产后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约50亿元、利润总额约25亿元、净利润约20亿元、经营性净现金流量约25亿元。项目预计将于2027年实现达产,届时将极大提升公司在煤炭行业核心竞争力,并对其业绩体量增长贡献重要力量。

此外,在备受关注的储能领域,公司全钒液流电池全产业链发展架构与布局当前已经基本形成。

研究显示,在上游,永泰能源已通过对汇宏矿业的股权收购,拥有平均品位1.06%的备案5.7万吨、后续可拓展至24.15万吨的五氧化二钒资源量,通过掌握上游优质核心资源,为钒电池全产业链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同时,在中游,公司通过德泰储能与长沙理工大学合作获得了10项全钒液流电池相关的储能核心专利技术,自主研发的首台32千瓦钒电池电堆已于2023年3月初测试成功,预计相关储能项目将于2024年陆续投产见效。

而在下游,公司在沙洲二期火电机组开展的30MW/30MWh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辅助调频项目也将于今年6月份开工建设。预计项目运行后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示范效应,并加快企业全钒液流电池在火电储能市场的应用拓展。

随着全钒液流电池项目的逐步投产,以及储能市场需求扩容的共同加持下,该业务领域将有望成为永泰能源发展新的增长极。

猜你喜欢

永泰焦煤液流
上半年焦煤市场大幅波动 下半年预计震荡走弱
《山西焦煤科技》2022年总目录
焦煤的石墨化及煤系矿物的变迁研究
北美蓝莓落户永泰
在春风里擎起中国焦煤品牌——改革开放40年山西焦煤集团发展掠影
台专家探访永泰庄寨
一种全钒液流电池并网控制系统的仿真设计
标准化,游客纷至永泰来
H2-Fe3+/Fe2+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初步研究
我国—项液流电池国际标准提案获准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