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精读·信息类文本(一)

2023-04-29金立忠

关键词:五帝尧舜司马迁

金立忠

文本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禅让”这个概念的最早记载或许还要追溯到尚书,《尚书·虞书》中较为详细地记载了尧传舜、舜传禹之事,其后另一部儒家经典《礼记·礼运》中又进一步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更是将“天下为公”,即禅让一事,视作“大道之行”下的产物,并认为禅让标准应为“选贤与能”。此后的《史记·五帝本纪》中更是有着比《尚书》中更为详尽的对于尧、舜、禹之间禅让的描写,并加许多笔墨用于描写尧舜禹的贤能。可是要想全面了解一段史实,就不能只听一家之言而杜百家之口。那么,儒家之外的百家对于尧舜禅让的观点又是如何呢?

先是道家,道家对于尧舜的看法多集中于《庄子》一书。其中《庄子·庚桑楚》中有一句:“民之于利甚勤,子有杀父,臣有杀君,正昼为盗,日中穴阫。吾语汝,大本之乱,必生于尧舜之间,其末存乎千世之后。”乱生于尧舜,这点与我们平日所知大不相同。《庄子·杂篇·盗跖》中庄子借盗跖之口与孔子辩论时说道:“尧不慈,舜不孝。”这句话毫无疑问地与我们接受的传统儒家对于尧舜的看法不符。《盗跖》文中还有一句交代了尧舜后人的事的话:“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这一句话明显点出尧舜后人处境窘迫,但先代首领之后,再怎么落魄也不至于无立锥之地,除非是有人刁难才会落于此境,那谁会去刁难先代的子孙呢?要么是与先代有仇,要么是感到先代子孙有所威胁的人,那这个人,容我臆测,纵观中国历史,王莽受禅后的刘婴,李渊受禅后的杨侑,这难免让人怀疑是受禅后的帝王才会对先代的子嗣下此手。综上所述,或有文献或是臆测,禅让制的标准都应该值得我们深思。

同样与儒家学说可谓是不共戴天的法家,在对于尧舜禅让的前后事上,也有截然相反的描述。《韩非子·说疑》中有言:“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也。”这使尧舜禅让之事更为扑朔迷离,甚至有弑君之说。前文用庄子之观点对禅让制的标准,即对受禅者的贤能与否产生疑问,而今法家之观点是否又在暗示,禅让制究竟是禅让者自愿进行的,还是在武力逼迫下才有的?对此,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禅让制的标准不是选贤任能,也非自愿进行,那么它进行的过程到底是什么样呢?

不妨看看史书记载,但这个史书自然不能是百家所著的,也不应是《史记》之后的。因为我们都知道《史记》开始,也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史书便染上了儒家色彩。确实有一本既非百家所著,也确有记载尧舜禅让的书足供我们参考。这便是《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于西晋咸宁五年(279年)被盗墓者不准(fǒu biāo)所发现的编年体史书。《竹书纪年》记录了从夏到魏襄王之间的重要历史事件。《竹书纪年》有几句着实显眼“昔尧末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囚尧,复偃丹朱,使不得与父相见也”。这几句是在讲述鲜为人知,或者说本就无人关心,研究甚少的帝王后事。那我们不妨以此为出发点,从帝王后事里看看禅让制的端倪。尧被舜囚,其子丹朱也被囚禁,这符合庄子所言“子孙无立锥之地”。再说回舜的后事,《史记》中说他南巡,死于苍梧。苍梧在当时绝非舜的领土,近百岁老人巡狩非己领土,这明显不是自愿的,极有可能是和尧一样,是被流放至此。将以上的线索重新连接起来,再来一次大胆的假设:尧舜禹是三个不同部落的首领,几个部落又为一个联盟,而尧又是这个部落联盟的领袖。随着尧的部落衰落,舜的崛起,舜凭借强大的武力逼迫各部落同意他为联盟领袖。然后,禹的强大又使历史重演。当然,这些血腥的过程可能都披上了禅让这个合法的外衣。这个逻辑或许更为我们能接受,因为它更贴切中国历史发展、朝代更替的规律。先秦禅让之事如此就可能是一场政权角逐,其中大有成王败寇之意。

(摘编自周新楠《禅让之下,是光明还是黑暗》)

材料二:

《史记·五帝本纪》构建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传承的古史谱系,这一谱系长期遭到质疑。如欧阳修《帝王世次图序》认为:司马迁所作本纪,尧、舜、夏、商、周,皆出于黄帝,导致“文王以十五世祖臣事十五世孙纣,而武王以十四世祖伐十四世孙而代之王,何其缪哉!”梁玉绳《史记志疑》还指出,按五帝世系,舜为尧族玄孙,则舜娶尧女“是以族曾孙娶曾祖姑,不更渎伦乱序乎”!且鲧、禹历仕颛顼至舜四朝,实在过于长寿;“尧舜在位,几百五十年”,亦令人难以置信。

以上不同的观点,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司马迁为何如此书写。由司马迁“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看,他搜集的关于五帝事迹的文献中,除有“不雅驯”的内容外,可能还有不一致乃至相矛盾的内容。比如,就《五帝本纪》载尧舜禅让一事,司马贞《正义》引《括地志》云:“故尧城在濮州鄄城县东北十五里。《竹书》云昔尧末德衰,为舜所囚也。又有偃朱故城,在县西北十五里。《竹书》云舜囚尧,复偃丹朱,使不得与父相见也。”《竹书》,即西晋时出土于战国魏安釐王墓的《竹书纪年》。由此记载,可知关于尧舜更替还另有说法:舜取代尧靠的不是和平禅让,而是血腥武力。但司马迁在写作中,选择了有助于表现美善政治的和平禅让,而对武力取代的说法予以忽视,体现了以雅求美的书写原则。

如果一定要从历史真实的角度去要求《五帝本纪》的话,无论如何是无法理解司马迁对《竹书》这类材料的忽视的。但如果从文化记忆理论去考量,就能理解《五帝本纪》书写的合理性。事实上,《五帝本纪》承载的乃是自孔子以来人们对“尽善尽美”德政的美好记忆,是建立在关于五帝时代回忆的基础上的文化书写。正如德国学者扬·阿斯曼《文化记忆》所说:“回忆文化则着重于履行一种社会责任。它的对象是群体,其关键问题是:‘什么是我们不可遗忘的?”在司马迁看来,不可遗忘的是五帝时代的君明臣贤、关注民生、“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的德政文化。因此,他选择了称颂五帝德政之美的文献。正如他在《太史公自序》里对《五帝本纪》的概括:“维昔黄帝,法天则地,四圣遵序,各成法度;唐尧逊位,虞舜不台;厥美帝功,万世载之。”在此,他强调的不是五帝具体的业绩,也不是帝位更迭的具体细节,而是黄帝开创的法天则地的政治秩序,以及颛顼等四帝遵序形成的可以万世效法的法度规范。

回溯过去,是为了构建当下,开创未来。受时代感召,司马迁通过对古史的回溯,对五帝时代进行整齐、重构,“为后世史家立则发凡”(钱锺书《管锥编》)。要而言之,《五帝本纪》是司马迁在大量早期文献和文化记忆基础上所进行的文化建构。它虽然不是“信史”,却包含了上古以来各民族丰富的历史记忆,说明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虽有“拼凑”之痕,却符合中华民族多源共生的融合过程,体现了大一统的文化理想。

(摘自龙文玲《〈五帝本纪〉的书写与司马迁的古史观》)

“智读”文本

内容概括

两则材料紧紧围绕“尧舜禹禅让”这段历史展开评说。材料一主要目的是还原禅让制的“历史真实”,文章以史料为依据,结合中国历史朝代更替规律展开分析,抽丝剥茧,最后得出了先秦禅让制背后“就可能是一场政权角逐,其中大有成王败寇之意”的结论。材料二虽然也取材于这段史实,但目的并不是要讨论它的真实性或者本质。作者要阐述的是司马迁为什么要这样来写这段历史。作者经过层层分析得出两条结论,第一是“选择了有助于表现美善政治的和平禅让”“体现了以雅求美的书写原则”。第二是“为后世史家立则发凡”“符合中华民族多源共生的融合过程,体现了大一统的文化理想”。

写法归纳

两则材料都从“怀疑”入手,而且是从对权威“定论”的怀疑入手,体现了“学则须疑”的主张。虽然都从“怀疑”入手,怀疑内容也大体相同,但是由于出发点和目的不同,行文思路和结论也大相径庭。材料一从对儒家关于“禅让制”说法的怀疑起笔,然后引入道家、法家关于“禅让制”的记载,结合后来朝代更替现象和规律展开分析“臆断”,逐渐接近禅让的真相。最后再选择和诸子百家都没有联系的《竹书纪年》中的史料为依据展开分析,以《史记》中的记载加以佐证,推断出让人信服的结论,所谓禅让,实际上“大有成王败寇之意”。

材料二从对司马迁记载的五帝谱系的怀疑入手,这里面也含有对“禅让制”的怀疑,但作者关心的却不是记载的真实与否,“禅让”的本质如何。作者要讨论的是:司马迁为什么要这样写。从这个角度出发,作者先从司马迁取舍资料角度加以分析,得出司马迁是为了在“真实”的基础上,求“美”,是用“史实”传递中华民族的道德主张。接着再“从文化记忆理论去考量”得出司马迁要传递的是文化的真实,是为了传递可供“万世效法的法度规范”。最后再从“回溯过去,是为了构建当下,开创未来”的角度展开分析,得出司马迁的记载完全“符合中华民族多源共生的融合过程,体现了大一统的文化理想”这一结论。

这两则材料都是关于历史研究的,又都是从“怀疑”入手,说明在历史研究中“怀疑精神”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具体论证中,又都能以详实的史料为依据,结合历史、文化规律从理论上展开推理分析。虽然作者说是“假设、臆测”,但是却是有理有据的科学的分析,逻辑严谨,结论经得起推敲。

模拟演练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史记》《礼记》为代表的关于“禅让制”的记载,只代表儒家的观点,仅仅是“一家之言”。

B.结合后代所谓“禅让”情况来看,道家、法家关于“禅让”的记载很可能更接近历史的真实。

C.《竹书纪年》和诸子百家哪一家都不相干,并且所载内容和道家法家说法接近,还能得到《史记》记载的内容印证,所以更可能接近事实真相。

D.作者最后得出的结论“先秦禅让之事如此就可能是一场政权角逐,其中大有成王败寇之意”只是一种个人的假设、推断,只是一种“可能”,可信度并不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二从“五帝谱系”的不严谨说起,和材料一所说的“禅让制”毫不相干。

B.这两则材料都提到了《竹书纪年》的记载,能证明关于尧舜禹禅让的说法很早就有完全相反的记载。

C.司马迁忽略《括地志》《竹书》中关于“禅让”的不同说法,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

D.司马迁在“禅让”一事的记载上是错误的,但出发点是好的,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好的。

3.北宋科学家张载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结合这两则材料,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题时要先理解好所给的观点,然后再用材料内容支持自己对所给观点的理解,最后还可以结合实际看看观点和材料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4.这两则材料,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都大量引用历史资料。读完这两则材料,你对运用历史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有了怎样的认识?请结合材料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总结过程要尽量考虑周全,综合所有用到的史料展开分析。

5.“史家笔法”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这种写法被称为微言大义,或者春秋笔法、史家笔法。请运用“史家笔法”来评价司马迁对尧舜禹禅让这一史实的记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题时先思考材料中人物行为和所给观点之间的关系,做出合理判断,再把人物行为和观点结合起来分析,明确自己的观点,最后还可以阐述一下这样做的意义。

【参考答案】

1.D(这个结论虽然是作者的一种推测,但是是建立在大量的历史资料基础上的推测,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朝代更替规律的推测,可信度还是很高的。“可能”只是作者表达严密的一种手段,并不代表“不可信”“不确定”。)

2.B(A.没有深入了解两则材料提到的史实之间的关系,五帝谱系中就有尧舜禹,他们之间的权力交接过程就涉及到禅让。C.这种忽略,不是不负责任,而是“史家笔法”的体现,通过材料选择,传递自己的褒贬。D.司马迁的记载,不能说是一种错误,他记载的是“文化真实”,突出的是“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的德政文化。)

3.疑问乃是治学的开始,有了疑问才有解疑的欲望,研究的方向。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治学研究的过程。如果不能发现问题找到研究方向,就没法开展治学研究。这两则材料都是对于现有的成果有所疑惑,然后展开探索研究,才形成了自己新的独特的见解。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则材料所怀疑的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定论,还都和史学泰斗司马迁有关,所以提醒我们治学不能迷信专家,不能迷信书本。

4.①引用史料要完整,尊重原意,不能断章取义。材料所引史料基本上都援引了原文的全句,能让读者看出史料的完整意思。②考虑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导致研究偏颇。材料中都引用了正反不同的史料,并且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比较各种不同说法之后的,所以相对严谨。③引用要精当。材料所引用的史料,都是根据自己需要精确引用,能够恰到好处地证明自己的说法。④引用后要合理分析。材料中引用史料后,一般都恰到好处地简单分析,让史料与自己主张完美结合。

5.司马迁对禅让制的记载,正是孔子的春秋笔法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材料选择”上。司马迁没有对“禅让制”做出评价,但是选择了在文化制度上有利于供后代子孙学习的方面来记载,这不正是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主观看法吗?司马迁的这种做法,恰好体现了中华民族以史为鉴的思想主张,是用历史教化后人。

致作者

根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作者向我报投稿的作品一经采用,如无特别声明,即视为投稿者同意授权本报拥有其在报纸、网络的刊载权、出版权,以及稿件的编辑、复制、发行等权利;同时,本报支付的稿酬包括上述所有使用方式的费用。本报刊发的作品与图片,因未能联络到原作者,未能及时发放的,敬请作者与本报联系。

本报编辑部

猜你喜欢

五帝尧舜司马迁
唐 玉真公主 楷书琼宫五帝内思上法卷
尧舜禅让(上)
尧舜禅让 (下 )
专家学者为“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三十周年题词
国庆七十周年有寄
第三回 三皇五帝(下)
人故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尧舜牡丹经销商借鸡生蛋
假如司马迁没有《史记》
五帝本纪之大禹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