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光员更名为“验光师”,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迎来新阶段
2023-04-29彭冬林
彭冬林
在2015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眼镜验光员、眼镜定配工与助听器验配师、口腔修复体制作等被归入健康、体育和休闲服务人员大类中的康复矫正服务人员。此次公示稿是以2015年版大典为基础,将近年来已发布的新职业纳入其中,保持大类体系不变,增加或取消部分中类、小类及职业(工种),优化调整了归类,修改完善了部分职业信息描述。公示稿中,将职业划分为8个大类、79个中类、449个小类、1636个细类(职业)、2967个工种,上述两个工种所属条目虽未发生变化,仍有两点值得关注。
首先,在职业称呼上,“眼镜验光员”更名为“眼镜验光师”。从“员”到“师”,虽只有一字之差,却传递出积极信号。在1999年版的职业分类大典中,眼镜验光员首次在列。彼时,我国眼视光学相关教育刚刚起步,具有本专业学历的从业人员尚少,眼镜验光工作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较低,无法与国外先进的职业职称接轨。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历练和积累,高文化高素质的从业人员队伍已成规模,将“眼镜验光员”名称修改为“眼镜验光师”,有助于提高验光技术人员的职业认同感,激发验光技术人员的从业热情,提高其社会地位,同时也有利于行业与国际接轨。
江苏金陵职业技术学校校长王云表示,“眼镜验光师职业名称的确定,是对眼镜行业多年来职业名称美化、时代化呼声的积极回应和正确调整举措,这一名称的调整,对行业自身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政策依据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万新光学集团教育中心总监董光平则指出,眼镜行业目前正处在高速发展期,对专业性、规范性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此次将“眼镜验光员”变更为“眼镜验光师”,称呼上的转变体现出了国家层面对整个行业验光从业人员的重视及高度认可,不仅提高了验光师的执业地位,吸纳更多优秀验光人才的加入,更提升了从业人员素质和工作积极性。
其次,肯定了眼镜行业从业者在近视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国人视觉健康问题受到全社会普遍关注,特别是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眼镜行业在视力防控方面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但因历史原因,有观点认为眼镜零售企业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中处于“边缘”角色,发挥的作用有限,致使从业人员社会地位不高,待遇偏低,职业获得感不高。事实上,眼镜验光师能接触到大量的儿童近视案例,是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现者”及基层工作者,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包含近视防控产品、知识、方法等可靠的近视防控手段。新版职业大典在对眼镜验光师的职业描述中,新增了“指导近视防控”这一内容,无疑充分肯定了眼镜验光师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眼镜制造生产大国,我国眼镜产品市场规模大,行业发展快,具有大量从事生产制作的人员,眼镜生产制作类职业培训需求量大。此前,眼镜生产制作类国家职业工种空白,导致技能人才晋升通道存在“堵点”,限制了从业人员队伍培育。此次净增的158个新职业中,首次增加“眼镜架制作工”新职业,既是对眼镜制造业一线技工职业技能水平和产品性能、质量以及价值的确定和肯定,更是职业工种的不断完善,有助于维护眼镜企业队伍的稳定性,更有利于充分发挥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