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战场的生死记忆
2023-04-29江志顺
春节期间,看到朋友圈的诸多中国军人在战位向全国人民拜年的消息和图片,不由得想起曾在老山前线拍摄的一幅幅战地照片,虽然时光已流逝30多年了,依然扣人心弦,令人荡气回肠……
那是1985年6月,我奉命进至弥漫战火硝烟的老山前线。在那里,我度过100多个不眠之夜,捕捉到一线官兵的感人瞬间。战地采访结束,我去了麻栗坡烈士陵园。在那一个个整齐的墓碑前,我仔细地找寻着我采访过的战友,可只找到了3位,我站在那里久久没能离去,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
“天梯”
老山的八里河东山,从山下到山顶去前沿阵地,有一段700多米被高山挡着的羊肠山路,陡峭险峻,夹角超过45度,如果开通它,是一条通往前沿阵地送弹药给养很隐蔽的交通线。指战员抓紧一切时间,就地取材,利用树干树枝铺成了栈道,大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天梯”。其中有40米多长的险段,下面是百多米深的悬崖深沟,看都不敢向下看。军工战士背着百余斤的弹药和物资,像猴子一样手脚并用爬上“天梯”……一个个气喘吁吁,汗水湿透了全身。1个多小时后,战士们终于爬到了“天梯”的尽头。
战友
战友,战场上的朋友。背上的战友是某部七连刘长军,他在前沿阵地猫耳洞里坚守了20多个日日夜夜,得了综合疲劳症,被新战士刘安镇背了下来。刘长军因综合疲劳症恍恍惚惚、迷迷瞪瞪,连时间似乎都忘了。前面有几个阵地的猫耳洞,洞口不是直通外面,而是拐弯进去的:顶上透水下来,脚下是小腿深的泥水,上面用雨布遮挡着;坐台是用干草和雨布铺成的,点一盏马灯或煤油灯。人弯着腰踩在泥水里。人不能出去,敌人依仗地形优势,经常往洞口打枪打炮。所以,人在猫耳洞里呆上20天左右,就必须换下来。
生死线
这是一条敌人经常打枪打炮通往几个前沿阵地的交通线。送弹药或给养物资上阵地、抬伤员或遗体下来,是必经之道。这条交通线之所以极其危险,是因为有两段都近百米长,直接暴露在敌人的枪口炮口之下,被称为“百米生死线”。白天,送弹药或给养通过这暴露地段,采取拉开距离快速跑离的战术,敌人的狙击步枪打过来,军工战士时有受伤和牺牲的情况。后来,无论是抬伤员下来或者送军用物资上去,都采取夜间进行。但敌人不定时地往这地段打炮,军工战士也还是有伤亡的。一次,天还不亮,军工战士背着弹药物资上阵地,通过暴露地段时大家都分散跑,突然敌人炮弹打来,将一名战士的大腿切断。他仍然背着物资坚持往前爬行,留下长长的血迹。后来,他牺牲了。
我是在黄昏时分抓拍到这张军工战士抬着伤员通过“百米生死线”的照片。这张照片后来获《第十四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银牌奖。
作者简介:
江志顺,解放军报社高级记者,少将军衔。荣获首届全国“十佳摄影记者”称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终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老摄影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专家委员会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