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动手实验、观察生活、课内外联动,提高科学探究兴趣
2023-04-29雷文锋
雷文锋
一、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时时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使学生从开始上课到下课期间,都始终处于不断探究中,兴趣的培养,要始终贯穿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使每一节课成为引导学生积极探究的加油站。对于科学课来说,我一般采用精心设计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科学课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而且在生活中都可以找到与课程一致的情境,因为科学课就是介绍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科学,从而培养创造能力的一门学科。因此,导入从生活入手,最能引起学生兴趣。比如“斜面的作用”一课,我从自身的一次野外探究的故事导入本课,引起学生思考:为什么别人成功地使用锤子和楔就轻易地能把石头破开了,而我为什么使用电锤、切割机等现代化工具却不能把石头破开?由此看来,生活中的“楔”的重要性,它不是别的工具能够轻易代替的。从而引起学生观察“楔”的外形,激发兴趣,进而引导学生进入“斜面的作用”的教学。
在精彩导入的基础上,及时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出现的原因,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知其所以然”,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
二、动手实验,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得出结论
一般在采用分组实验的方式前,教师要明确实验的方式,在控制相同的条件下,使用不同的变量观察,使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正确地运用实验方法,得出结论。动手实验中即使要分组进行,也要尽量使每位学生都要动手,这样,可以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也能使每个学生都能了解结论产生的过程,也能使学生增加探究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为今后学生进行实验提供宝贵的经验。
三、观察生活,培养研究习惯
科学课,来源于生活,创造于生活。因此,平时我在授课前后,都要让学生时刻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并且让学生养成爱思考的好习惯,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科学无处不在的道理。如果遇到问题时无法当下解决,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查阅图书等方式解开心中的疑惑,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喜欢上了科学课。
总之,教师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课内外联动起来,使学生在课内和课外都能享受到科学带给自己的乐趣,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有了兴趣的基础,才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才能使学生喜欢上科学课,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