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独行侠

2023-04-28董洁林

视野 2023年7期
关键词:小孔墨子儒家

董洁林

約公元前400年,鲁国乡村的一间普通民屋中,墨子正在做光学实验。屋子里很暗,一壁开了一个小孔,屋外站立着一位年轻人,他的影像随着室外的光线从小孔中穿透过来,在黑屋子里形成了一个倒影。墨子在室内一边观察,一边记录这个小孔成像现象:“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墨子·经下》)

差不多同时,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也在观察小孔成像,他看见太阳光从形状各异的小孔穿过总是在另一方形成一个圆光斑,但没有得出小孔成倒影的结论。直到1400年之后,波斯科学家Alhazen才描述小孔成像原理(“Book of Optics”,1021 AD)。1826年,法国人Joseph Niépce基于这个原理发明了第一部照相机。

“轴心时代”的古中国和古希腊有不少相似之处,接下来历史作出了很不同的选择。墨家这样的科技门派为什么不能在中国生存并发扬光大呢?这是一个历史学家们众说纷纭的问题,让我抛砖引玉提出一些讨论点:

1.无论是“法”还是“儒”,都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学问。糟糕的是,意识形态的“一元化”让其他学说被排挤甚至迫害,社会逐渐僵化和窒息。事实上, 天主教一统欧洲数百年所导致的意识形态“一元化”,也是欧洲中世纪思想领域萎靡不振的主要根源。

2.儒家确立的社会等级“学而优则仕,仕农工学商”,让科技工作者没有地位。古代科学爱好者的上等出路是在体制内谋求比较低阶的官职,如成为钦天监(太史局)官员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这些人天文记录和历法都做得很好,但理论上被局限了,成就有限。另外一类是江湖术士,但他们往往与神秘走得太近,在他们的活动中科学探索成分很少。

3.中国人自古喜欢诗歌,形成了“赋、比、兴”思维方式。自从隋朝开始科举制度之后,诗词歌赋经常是科举考试的一部分,这进一步引导才子们把才华和精力投入到诗词创作之中,忽略对数学和自然的探索,也缺乏西方那种逻辑推理和追求精准的文化。

4.中国传统轻商,购买科技品的市场不发达,也就少了一个正反馈机制推动可持续科学研究。“修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是知识分子的上乘选择。在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们可以将自己的学问竞相出售给众多诸侯小王,这种买主多元化的局面,是当时学术活跃的重要动力。统一之后的中国,权利结构、文化思想越来越贫乏固化,大量经济和科技活动都得围绕中央政府的需求展开,对科技人才的需求非常单一。

5.“现实”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不能很快见到实在用处的东西不感兴趣。“现实”不能说是坏事,但“太现实”就成为阻碍科学发展的枷锁。墨子的小孔成像是一项伟大的科学发现,但当时是“无用的”,其“现实意义”两千年后才体现。今天,如果你要申请自然科学基金,也必须回答“研究的现实意义”,相信墨子再世也不能给出让基金委满意的答案。

6.中国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两个思想流派:儒家和道家都有明显复古主义倾向。儒家崇尚周朝早期,而道家则认为新石器时代更美好。在复古思想者的视野中,新思维、新科技都是“奇技淫巧”,不值得赞赏。中国古代形成的“阴阳五行”等学说,一直流行,从来没有突破。

凡此种种使得中国历史上对人类科学发展的贡献很小。《墨经》成为回旋在中国历史长河之上的一曲悠长且寂寞的科学之歌。

(摘自《南风窗》)

猜你喜欢

小孔墨子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小波阈值去噪在深小孔钻削声发射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为什么花盆底部要开一个小孔
先秦诸子之评述与《墨子》的解读
OCr18Ni9不锈钢的微小孔钻削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墨子兵法(一)墨子其人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
New Wine in Old Bottles?
——Revisiting the Problem of Continuity and Discontinuity between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and the Confucian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