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融”提效浙江进行时:以数字化“翅膀”助力木质制品制造行业腾飞

2023-04-27

信息化建设 2023年3期
关键词:共性集群试点

浙江是全国木质制品的重要产地,目前,拥有木质制品制造四个细分行业和六大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木质制品制造行业属于传统制造行业,在数字经济时代进行数字化转型赋能是行业继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2022年,浙江省在深入调研、认真研究的基础上,解析木质制品制造行业的六大共性问题,梳理企业“N+X”需求,编制具体的实施方案,破解中小企业“缺资金不愿改”“缺人才不会改”“缺样本不敢改”的难题,积极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以数字化的“翅膀”,助力浙江木质制品制造行业腾飞。

木质制品制造已形成规模庞大、产业链完整的产业集群

浙江的木质制品制造业涉及木质板材制造、木门制造、竹木品制造、木质玩具制造等四个细分行业,目前已经形成以嘉善木制板材产业集群、江山木门产业集群、南浔木地板产业集群、安吉木质家居产业集群、云和木质玩具产业集群、东阳红木产业集群等六大产业集群,辐射出采购、生产、运输、销售、加工设备研发制造等相关产业企业上万家,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产业链。2021年,浙江省木质制品产业实现板材制造459万立方米、木质家居类板材生产9994万平方米产量,总营业收入555.35亿元,营收增速达到18.2%,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木门产量2000多万套,总产值140亿元全国排名第一;木质家居类用品生产4713.59万件,产量全国排名第二,销量全国排名第三;木制玩具销售额达100亿元,总产量约占全国的70%、占全球的40%,产量、销量、出口数量均在全国排名第一。

中小企业集聚的行业数字化改革

木质制品行业内包含大量的中小企业。这种中小企业集聚的情况,对于浙江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在试点中,浙江综合考量行业与企业因素,选取试点对象。

试点行业的选取考虑。一是行业有集群优势,试点效益明显。木质制品行业在我省涉及六大产业集群,上百万从业人员,又属于传统行业,中小企业占比高,数字化改造难度大,如果能够实现该行业的数字化改造,对整个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改造工作具有非凡的意义。木质制品行业涉及的产业范围广、链条长,延伸的企业涉及全国多个省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二是木质制品行业有数改需求。中国木质制品市场呈现大型企业凭借信息化、资金、人才、营销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而中小门企却面临着成本不断升高、利润越做越薄、招工越来越难的困境,在激烈的竞争中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依靠原先的低价竞争和扩大规模来抢占市场的路子越走越窄,依“智”转型,借“数”突破的内生需求和呼声越来越高。三是木质制品行业数字化有良好基础。江山门业智能化改造已被列入省级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提升发展试点和产业集群新智造试点;安吉木质制品行业省级智能工厂2家(中源家居、恒林股份)、市级数字化车间1家(国华家具);云和县木制品已经实现300余家企业财务电算化,60多家企业完成进销存系统建设,10家企业完成MES系统建设,30多家企业完成智慧能源系统建设,50多家企业完成智慧环保改造。行业整体自动化水平、企业数改意愿和氛围、员工数字意识和素养等基础条件明显优于其他行业。

试点企业的选取考虑。经过前期市场调研和摸排,在充分尊重企业意愿的基础上,通过企业报名的方式,按照企业不同营业收入规模,从年产值2000万元到2亿元的中小企业中,优先选择主要负责人重视、管理基础良好、生产运营正常、人才资金有基本保障、可复制性较强的企业,作为数字化改造试点企业。检验试点成效,从中选择一批应用成效显著的企业作为示范样本企业;且试点企业成立由“一把手”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并建立工作专班,为打造示范样本,提供思想、组织、人才、物资、资金等各种保障。具体可总结为4条评选标准:企业一把手具有强烈的数字化改造意愿;企业生产经营稳定正常;企业经营管理基础好,领导班子管理水平较高;试点企业要具有不同规模类型企业的相应推广价值。

木质玩具制造

以试点推动全行业数字化转型

木质制品制造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分为前期筹备、小批量试点改造、试点企业全面改造、总结验收、复制推广等几个阶段,预计在2025年完成推广工作。转型的目标主要有五个方面。

打造数字化改造“N+X”应用场景。一方面推进“N+X”改造模式。根据木制玩具行业共性和企业个性需求,打造数字化改造“N+X”应用场景。“N”为木制玩具行业基础数字化应用场景,可基本满足企业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工厂建设的共性需求。“X”为企业个性化应用场景,满足企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需求,供应用企业自愿选择。面向木制玩具行业,支持数字化总承包商为不同企业提供适配性强的“N+X”应用场景。另一方面开发集成优秀应用场景。根据“N+X”应用需求,由数字化改造服务商牵头,联合生态合作伙伴,按照急用先行、实用管用、安全可信的原则,开发集成小而精、模块化、组合式、通用性的应用场景。加强数据标准化建设,注重生产型企业与产地型专业市场数据标准化对接,推动产业链、流通链数据协同,确保企业研发、生产、物流、管理、服务等各环节的数据互联互通,实现生产业务流程优化和精细化管控,打造一批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工厂。

浙江开洋门业自动化生产线

样本复制与推广,实现规上全覆盖、规上应改尽改。一方面打造数字化改造企业样本。发挥数字化总承包商的综合集成作用,做好15家试点企业数字化改造规划,基于统一标准改造企业车间各类设备与系统,实现企业生产主要环节数据的采集,推动设备间、系统间的互联和数据共享,形成一定的数据分析、智能决策能力。另一方面加快全行业“看样学样”。遵循成熟一个样本、推广一个行业的原则,在成功打造企业样本的基础上,先在本地区木制玩具行业进行局部复制推广。取得成效后,通过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和政府引导作用,批量化复制推广到全省其他相同行业产业集群。

建立数字化人才培育机制,加强数字化人才培训。支持数字化改造服务商与各地职业院校、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等合作,组织应用企业开展全员培训,推动企业主要负责人树牢数字化思维理念,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数字化培训,分级分类组织开展技术骨干实操培训,帮助企业引进培育一批复合型应用人才。支持数字化改造服务商与样本企业等合作,为中小企业一线操作工人提供现场跟班实训。

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依托企业订单和生产数据形成信用评级,开展无抵押授信。将区块链金融等功能服务纳入平台,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加强数据安全保障。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等要求,指导数字化服务商、工业互联网平台、行业产业大脑等建设服务主体,从云、网、端、数据等维度加强安全保障体系设计,明确安全责任边界,强化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探索建立数据所有权、使用权、运营权分置并行的创新服务模式,切实保障中小企业数据安全和权益。

木质制品行业的共性问题

2021年,浙江采用问卷调查、企业走访、企业座谈等方式对全行业进行摸排调研,汇集企业数字化提升意愿、共性需求、工艺规范、数据采集利用等内容,收集到订单跟踪、工人管理等23个需求问题,形成《木质制品企业数字化转型调研报告》。

从调研结果来看,在木质制品行业内部,数字化转型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多数企业还处于机器换人补短板、数据收集填空白、可利用的数据基础较差的阶段。二是在设备数采及应用方面,由于缺少数控设备,不具备采集条件。过程业务数据的收集及应用方面,普遍比较欠缺。三是调研企业中,数据未能贯通全流程,已不能满足企业当下对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四是调研企业已经开始重视数字化软件工具的提升,企业已经启动相关软件的选型和论证工作。

经过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痛点、难点、堵点的梳理,结合调研诊断情况,系统性梳理出行业普遍存在且影响较大的六个共性问题,即订单拆单难、原料管理乱、设备监管难、进度跟不准、包装缺漏多、报表统计慢(详见表1)。

表1 木质制品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痛点、难点、堵点

量凿正枘:“6+X”针对破解数字化难题

针对木质制品行业的问题与需求,浙江省以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为数字化转型主战场,积极破解中小企业“缺资金不愿改”“缺人才不会改”“缺样本不敢改”的难题,开展工业数字工程市场化改革探索,聚焦行业共性痛点和需求,开展具备“入门级、低成本、短周期、可复制”等优点的轻量化智改试点,定制开发了六大基础场景和“X”个个性化功能的轻量化智改系统,解决企业80%的行业共性管理难题。总结出了木质制品行业实施智能制造“设备数控、数据打通、自动拆单、质量追溯、管理可视、数字工匠”的24字口诀。

对企业共性需求(N项)和企业个性需求(X项)进行梳理,针对共性问题,提出了六大共性数字化应用场景。共性应用场景包括自动拆单、原料管理、设备物联、进度跟踪、精准包装、四级报表等,这六大业务场景的确定,为木质制品行业数字化转型找到了明确的切入口,能够集中资源、有的放矢,快速进入转型轨道。同时,为了兼顾企业个性需求,还提供了个性化场景,企业根据自身数字化改造基础、规模,可灵活选配。个性场景包括合同管理、产品成本测算管理、限额算料、物料计划、采购协同、主计划仿真、生产异常管理、采购管理、质量管理、工装模具管理、智慧研发、能耗管理、E—SOP管理、扫码加工、文档管理、数采监控个性版、精益生产管理个性版、财务管理、生产成本管理、智能物流、报表系统、自动化设备改造、定制开发等。

木制品制造车间

猜你喜欢

共性集群试点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引领和推动共性使能技术在中小企业推广应用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固废试点“扩容”再生资源或将纳入其中
省级医改试点的成绩单
国家医改试点再扩容
国家级医改试点医院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