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Z14联盟高校图书馆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2023-04-27岳之楠

新世纪图书馆 2023年3期
关键词:联席会馆员知识产权

杨 光 岳之楠

0 引言

2013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作的实施意见》[1],旨在14个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中西部省区各支持一所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大学建设。为推动中西部无部委直属高校省(自治区)高等教育与全国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2]出台,“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联盟(Z14联盟)”应运而生。随着Z14联盟合作日渐深入,2021年6月在教育部直接建议指导下联盟各校图书馆,即河北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南昌大学、郑州大学、广西大学、海南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西藏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图书馆联合发起成立了中西部部省合建高校图书馆协作联席会(以下简称“联席会”),以此为契机带动中西部高校图书馆综合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二十四条指出:“图书馆应积极参与国内外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馆际协作,实现资源共建共享”[3]。近年来,建立图书馆联盟引发了图书馆界的广泛关注,其作为一个平台,可以充分整合各成员馆的资源、技术及服务,全方位深化馆际合作,实现协同发展。从诸如美国奥比斯级联联盟、中国香港大学图书馆长联席会、全国高等财经院校图书馆联盟、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等国际国内先进的图书馆联盟发展历程和成效看,Z14联盟高校图书馆协作联席会刚刚成立,具备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充足的后发优势,研究分析Z14联盟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情况有利于充分挖掘中西部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特点,找到工作中的不足与缺失,对各成员馆之间优势互补、互利互惠、谋求进步,构建现代化的智慧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界针对图书馆联盟/协作联席会的数字化服务[4]、资源共享[5]、组织管理[6]、平台搭建[7]等领域展开了深入研究。其中,在文化信息服务体系方面,陆和建[8]、单骅[9]等人分别介绍了长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和浙江省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联盟的发展策略与活动品牌建设问题;资源平台技术共享共建方面,朱前东[10]和肖婵[11]等对目前研究较少的图书馆联盟技术管理与实践展开研究对比并总结成功经验;区域化图书馆联盟建设方面,蔡迎春[12]以香港地区JULAC联盟为例,阐述分析了区域图书馆共用平台的建设及启示,还有学者研究了国内外区域图书馆联盟的文献传递服务[13]、效益评估[14]、数据管理开发[15]等。纵观现有研究,以Z14联盟高校图书馆协作联席会为代表的中西部地区图书馆联盟较少得到学者们的关注,鲜有探讨其建设短板和发展策略,以至于中西部地区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与东部地区差距明显。

本文对中西部地区的联席会14家成员馆展开调研,主要通过访问Z14联盟高校图书馆的官方网站、文献调研和电话访谈等方式,同时参考2021年各馆在“教育部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中提交的基本业务统计数据和给秘书处提交的“中西部部省合建高校图书馆基本情况调研表”,深入了解各馆的资源基础、服务体系等发展现状(部分成员馆个别缺失的指标数据不纳入统计),分析建设现状进而探讨其发展方向,以期为联席会深化技术合作,提升服务水平提供参考,为中西部地区图书馆的发展贡献力量。

1 Z14联盟高校图书馆建设现状调研

随着“双一流”建设统筹推进,Z14联盟高校图书馆在本省本区域内起到辐射和引领作用的同时,立足基础服务,利用已有优质资源和成熟机制不断推陈出新,面向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需求创新服务。目前,联盟内各馆平均服务读者数量已达4万余人,郑州大学图书馆作为联盟内服务读者量最多的成员馆,其面向的读者数量为7.8万余人,馆均周开馆小时数100.7小时,广西大学图书馆周开馆时间达108.5小时。联席会内各馆的发展情况在全国高校图书馆界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大部分可用于比较的指标高于全国平均值,但是各馆之间发展很不均衡。

1.1 用户服务

1.1.1 信息服务

合理的资源配置是图书馆的核心和基础,目前,联盟中各校图书馆均引进了大量的中外文数据库并分类,同时还搭建了多种检索方式的资源导航系统和馆藏书目查询目录。资源导航系统不仅可以查询各大常用数据库,还细化为数据库导航、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多媒体资源、会议论文等资源形式(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部分高校图书馆罗列了试用数据库、自建数据库、教材教参库等特色数据库(河北大学、石河子大学等)。由于Z14联盟高校主要位于中西部省会城市,多个成员馆的特色馆藏有明显的区域性和民族性,开发和建设特色馆藏资源有利于实现内涵式发展和优势发展。如山西大学图书馆特藏以地方文献和明清文集为主;石河子大学图书馆特藏纸质文献以兵团地方文献为主,兼收中亚文献、古籍文献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是全国最大的蒙古文文献基地,基本建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西藏大学图书馆文献建设藏汉文并重、以藏学为特色。

2021年联盟高校图书馆纸质资源累积量达到5407.16万册,电子资源累积量为6560万册,书刊外借量平均9.8万册,电子资源下载量平均822万篇,书刊与电子资源的使用情况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馆际差距较大,其信息服务情况(包括资源服务、科研服务及其他服务)如表1所示。

表1 Z14联盟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开展情况

科技查新作为一项情报信息咨询服务,在Z14联盟高校图书馆中有2所没有提供,每一所开展科技查新服务的成员馆都提供了详细的委托流程、规章制度及收费标准。另外,半数成员馆开设了学科信息服务,5所成员馆推出了学科情报服务,6所设立了学科馆员(其中4所在相关页面里提供了学科馆员联系方式或对口联系学院)。学科情报服务利用情报学方法将学科服务嵌入到科研过程之中,分析了科研项目进展和态势,如南昌大学图书馆、海南大学图书馆推出学科专报,内容涉及本校ESI学科建设成果、科研产出、专利分析报告等。

全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不断从单一化和平面化演变为多元化和立体化[16],各馆纷纷开展了多样化的信息素养教育并邀请专家学者举办讲座论坛。信息素养教育主要分为三种:一是绑定学分的选修/必修检索课程,如云南大学图书馆“金钥匙”讲坛;二是带有学校特色的专题讲座和专业培训班,如山西大学图书馆“文瀛信息素养课堂”涵盖了古籍保护、专利检索、读书沙龙等特色专题,广西大学图书馆为了提高在职人员的图书馆业务水平每年举办一届图书馆学、情报学普及培训班并发放结业证书;三是面向新生和新入校教师的培训导引课程。另外,各馆围绕阅读推广主题积极策划、组织、实施了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半数成员馆在官网上建立活动专栏的同时结合微信公众号、社团协会等方式助力校园文化建设,有4家成员馆紧跟时代步伐推出党建专栏,宣传建党100周年特色活动和时政要闻。

1.1.2 知识产权服务

2017年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教育部发布《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办法》[17],多方面明确了高校知识产权服务建设的主要任务。在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Z14联盟高校图书馆正在逐步强化知识产权服务力度,开展规模化的知识产权服务工作(如表2)。已提供知识产权服务的7家成员馆走在探索实践的前列,其充分依托国内外多种专利检索下载资源构建服务业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并深化服务内容,在满足校内用户需求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多方合作、协同创新。如郑州大学图书馆在知识产权相关信息资源页面梳理提供了国内外知识产权局网址、付费或免费的数据库、知识讲座、商标信息资源等,利用这些资源开展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利分析、技术专利分析、专利布局分析和深层次专利咨询服务等深度服务。

表2 Z14联盟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服务开展情况

1.2 经费投入

本文基于各成员馆在“教育部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中提交的有效数据,统计了2017—2021年各成员馆的年度经费投入情况。据统计,五年内各馆的经费投入呈逐年上升的稳定态势,2021年Z14联盟高校图书馆平均经费投入2346.67万元,文献资源购置费馆均2085.38万元,在经费架构中占比超过80%,其中纸质文献资源购置费馆均791.83万元,电子文献资源购置费馆均1291.76万元,而设备资产购置与维护费占比均在10%以下,办公费则控制在合理的低水平区间内。Z14联盟高校图书馆经费水平高于全国高校图书馆平均水平,但与国家级重点高校图书馆仍存在较大差距,文献资源购置费投入差距尤其明显。另外,各成员馆的文献资源加工费用均不足1%,虽然保存有大量的特色馆藏资源,但缺乏对其进行数字化加工。

1.3 馆舍空间

馆舍空间方面,Z14联盟高校图书馆馆舍面积总计约69.87万平方米,平均馆舍面积约为4.99万平方米;读者座位数总计约6.5万个,平均读者座位数约为4653个。此外,各馆都配有供读者检索馆藏书目、查询借阅信息的检索终端,以及提供复印、打印和扫描服务的硬件设备,部分馆会向读者提供Endnote、Zotero等文献管理软件或Citespace、Vosviewer等基本的科学计量和知识网络分析软件。总体上看,各馆信息化设施设备建设条件各异,在加大电子资源建设力度的同时逐步压缩纸质资源等印刷型文献的空间占用,用于读者学习和交流的研讨室、学术报告厅等共享空间的比重增加,用于休闲和娱乐的展览空间、餐饮咖啡吧也陆续出现,馆舍规划更加专注于用户体验与实际需求。

1.4 人力资源

调查显示,Z14联盟高校图书馆以专职馆长管理为主(13位),非图书馆学专业背景馆长居多(12位),馆长职位的专业性并未受到校级领导的重视。馆均在编工作人员约78人,在编员工人数总体呈减少趋势,合同制职工数和临时聘用职工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女性职工占在编职工数的64.96%,博士学历馆员占比5.7%,硕士学历馆员占比31.66%,本科学历馆员占据各馆的主要地位,同时学历结构逐步演变为以硕士馆员为主。29岁以下在编职工占比仅有2.68%,50岁以上职工占比达到46.22%,30~49岁的中青年馆员是各馆发展的主要力量,可见联盟各馆馆员平均年龄偏大,年轻血液较少,人员流动速度较慢,年龄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2 Z14联盟高校图书馆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联席会管理机制相对松散,成员馆优势未能协调互补

目前,联席会各馆之间的互动主要围绕召开的会议与个别项目合作展开,成员馆联系不够紧密,责任、义务和权益划分还不明确,导致牵头馆在会议组织协调、项目推进时会遇到诸多困难。各馆均是本地区的核心高校馆,逐步在当地实现了纵向深入的服务扩展,具备较高的影响力,而我国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各成员馆地区跨度较大,条块分割现象明显,合作程度尚浅,导致出现缺乏信息服务的横向协同与合作,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多维度整合、深层次揭示等方面稍显不足,资源共享不够活跃,人才交流亟需开展等问题,优势互补难以体现。如何支持成员馆梳理改善基础业务、拓展创新突破成为Z14联盟高校图书馆协作联席会的主要任务。

2.2 馆员服务创新意识不强,技术智能化水平较低

调研发现,联席会大部分成员馆的服务模式仍停留在被动的服务层面,传统服务居多,而融入用户决策过程中帮助用户找到解决方案的个性化服务较为缺乏,如定制学科年报和针对特定人群的知识产权信息推送等。同时,馆员缺少服务创新意识,未制定相应的创新激励与监督机制,也未将创新工作列入图书馆发展规划。另外,由于资金投入、馆舍空间和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差异,各馆普遍缺少多样化的技术设备和创新空间技术服务,注重引导读者成为“探索者”和“创造者”的智能化技术服务还有待拓展。

2.3 学科服务深度不足,模式单一,学科馆员培养进展缓慢

高校图书馆应围绕学校专业设置、紧跟目标学科收集相关信息,并建立学科化服务平台,能够提炼推送大量学科信息,体现学科馆员优势,但是目前多数成员馆学科服务发展相对滞后,14所高校图书馆中只有3所有学科服务平台,同时学科馆员分布不够均衡,存在服务层次不深、服务体系不够完整、效果不够明显的问题。从学科服务的内容上看,部分成员馆仍停留在学科信息导航、学科资源介绍、学科信息联络等较为简单的传统服务层面;从学科服务模式上看,学科馆员的服务流程大多仅依赖自身的知识完成,难以充分理解用户的需求;从学科馆员队伍建设上看,各馆学科馆员素质良莠不齐,缺少专业化的服务培训和学科相关的知识背景。另外,部分成员馆疏于更新学科服务平台,对这项涉及相关学科研究性、探索性的工作重视程度还不够,有待于实现服务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2.4 知识产权服务总体落后,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7所已经开展知识产权服务的图书馆发展步伐不一,仍存在制度体系不够健全、覆盖范围较窄、缺少服务资源集聚的服务平台、服务方式较为单一等问题。另外,完善知识产权服务内容势在必行,各成员馆现有的服务体系缺少对知识产权深层次的挖掘和分析,有待于向专利价值评估、专利战略布局、专利竞争力分析、知识产权评议等更加个性化、精细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受制于资源、经费和人才等多方因素,Z14联盟各图书馆整体知识产权服务水平与东部地区差距明显,部分成员馆知识产权服务成效一般,有6所图书馆未发现近期开展过知识产权服务。

3 Z14联盟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优化策略分析

3.1 持续深化联席会合作,寻求开放式的跨机构合作共享

通过调研可以看出,目前Z14联盟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整体发展水平不高,服务能力有限,缺乏资金保障,以“Z14联盟高校图书馆协作联席会”为交流协作基础搭建中西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平台,将进一步发挥高水平大学图书馆在所在区域内的龙头、示范作用,进而带动地区图书馆的整体发展。因此,各成员馆应当持续深化联席会合作,不断改进合作方案,健全管理体系,充分展现联席会协同共享体系下的强大活力。美国奥比斯级联联盟的发展经验指出,在图书馆联盟层面引入图书馆服务平台有利于简化联盟共享活动与业务流程,从联盟层面统一标准、集中管理,充分发挥联盟在合作创新、服务协同、联合议价、资源技术共享等方面的优势[18],值得借鉴。同时,联席会应重视与其他图书馆联盟之间的开放式合作交流[19],通过开放化实现去中心化,依据先进联盟的发展路线做出规划,提升联席会的建设质量,开展更大范围内的参考咨询服务和文献传递服务等,与不同类型的图书馆联盟促成知识资源的共建互补和文化资源的充分利用[20],与政府组织、社会团体、非营利机构、出版商等各种类型和规模的机构组织合作,增强科研、学术创新能力,扩展专业知识和创新项目[21]。

3.2 重视特藏资源数字化建设,彰显独有开放共享价值

由于联席会成员馆拥有的特藏资源较为稀有珍贵,因此在联席会建设过程中应明确规定如何加工、管理、宣传和使用特藏资源,同时系统地整合特藏资源以便更广泛的共享和利用。一方面,各馆要积极开发部署技术创新体系,基于特色馆藏改进数字化资源建设方法,形成对异构性数据的加工和分析,实现资源的深度挖掘和便捷获取,将特藏资源打造成特色知识产品。如通过三维技术呈现各种古籍善本、缩微文献和音像磁带等资源并建立数字资源中心[22],通过主题聚类揭示特色资源的内在关联[23],利用物联网技术促成跨区域、跨系统的联盟合作[24],实现特色资源建设多元化、资源挖掘深层次化、资源发展可持续化。同时,各馆植根于特色环境,在夯实特色文献馆藏和数据库的基础上不断扩展、形成与利用开放存取资源,能够确立比较优势,构筑支持用户定制集成的信息资源体系和核心资源竞争力根基。对于目前特色馆藏建设薄弱的成员馆,可围绕用户需求将开放信息资源结合现有优势资源通过知识组织等方式结合形成新的特色资源体系,因地制宜,找准自身定位、明确建设方向。另一方面,在保护好自身知识产权的基础上要完善特色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如河北大学图书馆建有“河北省旧方志资源数据库”,宁夏大学图书馆“民族学数字资料馆”平台下包含“西夏文献资料数据库”“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宁夏文化旅游资源数据库”,郑州大学图书馆“河南文献数据库”等,将这些优秀的特色资源共享给其他成员馆,不仅可以发挥更大的学术价值,还能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

3.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由联席会秘书处主导的馆员培训交流机制

联席会是以加强各馆之间的协作与交流为目的建立起来的,通过推动东中西部干部、馆员交流,建立基于联席会各成员馆的馆员合作培训体系,是保障联席会建设目标实现的主要途径。首先,联席会秘书处作为管理协调机构要明确职能定位,设定培训交流的工作程序、实施方式和管理制度,制定年度培训交流计划,由牵头馆统筹引领,成员馆积极参与、协调落实;其次,积极与业内专家合作,发掘各馆优秀的业务骨干,保障培训的师资力量,灵活选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针对培训对象的不同层级和联席会培训总目标开发重点突出的课程体系;最后,培训交流的效果评估与反馈值得秘书处重视,通过访问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评估信息,形成评估报告,改进培训交流工作,最大化促进参与者的知识共享和知识转化。通过规模化、规范化运作由秘书处主导的馆员培训交流机制,将提升馆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实现系统化的人力资源发展,为中西部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3.4 提升个性化服务比重,推动服务模式创新

个性化服务的开展会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知识结构、行为特点等有的放矢的为具体用户创造更加符合其个性需求的信息服务环境。在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数据资源体量庞大,各馆可以考虑提升个性化服务比重,建立完善、动态的读者信息数据库,准确把握信息用户的个性和需求,及时调整服务角度并更新信息资源,主动开展个性化信息推送、信息代理和信息定制等服务。各成员馆可以引入用户画像技术,构建用户画像模型[25],将图书馆用户的属性状态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相结合,推出针对个人用户的阅读推广和图书荐读等服务,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提供交互性知识咨询服务,为读者提供特色化的知识推送和问题解决方案。为了缓解服务创新滞后的局面,管理层要制定激励创新的措施和奖励机制,鼓励馆员形成创新的组织文化,设置更多集新技术与设备于一体的创新服务空间,引进人机交互技术,挖掘用户科研潜力[26]。有顶尖高校图书馆利用智能机器人、VR技术为读者提供咨询导航服务,如南京大学图书馆的智能机器人“图宝”和武汉大学图书馆的智能机器人“小布”,还有高校图书馆融合了物联网等技术提供了图书分拣、3D打印等智慧化服务。联席会各成员馆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借鉴经验。

3.5 推进信息门户建设,开展更加精准深入的学科服务

针对调研结果,联席会各成员馆应该不断推进以学科信息门户为核心的学科资源组织模式,主动对服务系统进行更新升级以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资源发现服务,使学科资源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进而形成高效能的信息资源体系,适应未来的嵌入式学科服务。现有的传统学科服务内容亟需拓展和更新,联席会各成员馆首先要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挖掘学科情报服务需求,积极开展如战略情报服务、科研情报服务、人才情报服务、专利情报服务等高度定制化的系列情报分析服务[27],也可以推出学科数据管理服务、学科发展趋势分析、教师学术影响力评价、学科竞争力评估等新型服务内容。其次可以考虑组建专门从事科技情报分析和数据评估分析的科研服务团队,协同多方主体,培养、引进高端人才,提升情报服务质量。同时,学科馆员仍然是学科服务实施的核心,图书馆和各学院管理层应积极构建以学科馆员为主体的学科服务管理模式,通过实行灵活的人才激励和管理机制,创造和谐共享的服务环境以提升学科馆员的个人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结合学校学科建设情况为优势学科配备专业的学科馆员,确保其能够全方位参与科研工作和知识管理。目前联席会各馆并未提供学科馆员的相关专业背景,未来在学科团队建设时可以考虑均衡吸纳与本校学科建设背景匹配的专业人才以适应时代变化,切实提高队伍建设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

3.6 重视知识产权服务,多方合作开展区域联盟式服务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已成为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的重要方向,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联席会各成员馆应当紧跟时代需求强化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构建更加互动、便捷、精准、开放的服务模式,基于自身能力逐步扩大服务规模,促进知识产权信息的流动与利用。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作为深层次专业化服务,服务内容复杂、服务条件苛刻、用户需求多变[28],联席会各馆要优化知识产权服务制度设计,结合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文件纲要,推出更为科学合理的人员培训和业务考核机制、档案管理和保密办法、标准化的业务流程和绩效评估手段,以弥补此方面的空白并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同时,各馆应考虑拓展和深化知识产权服务内容,设计集知识产权信息咨询、检索、分析、预警、转化于一体的综合性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目前很多先进图书馆在加大服务深度的同时扩展了知识产权服务外延,如上海交通大学提供的专有技术认定查新、专利申请前预检索、技术资料检索与态势分析、技术竞争力分析、专利分析评议等服务。联席会成员馆可以借鉴广西大学图书馆的建设经验,将所有提供的知识产权服务整合在单独设立的平台上,同时考虑加入在线讲座平台、专利分析系统、用户管理平台以提升用户体验和服务效率[29]。各馆应当加强联系,借助联席会成立的契机推动本馆的知识产权工作不断进步,分享先进经验带动落后地区成员馆发展,从而缩小地区差距,体现联盟力量,打破我国知识产权服务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现象。

猜你喜欢

联席会馆员知识产权
2021年境外机床协会、贸促机构及在华外企联席会召开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第一次常务副会长、副会长联席会
第一次常务理事、理事联席会
知识产权
华东联席会召开财务交流会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