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本科生面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时舆情的质性研究

2023-04-27孙晨晨王惠钰孙嘉晨臧爽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8期
关键词:质性研究舆情

孙晨晨 王惠钰 孙嘉晨 臧爽

摘 要:[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面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时舆情的真实情况,为更好地培养具备处理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能力的护理专业人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对一半结构式访谈法,访谈中国医科大学20名护理本科生,采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分析资料。[结果]共提炼2个一级主题和4个二级主题:了解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有关信息来源途径(大部分以新媒体为信息来源、少部分以传统媒体为信息来源);面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时产生舆情的具体现状(活跃于网络平台上,自由发表主观想法、有一定的判断能力,仍存在改变自身舆情的因素)。[结论]当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后,护理本科生能较高程度地关注事件的相关信息并产生舆情,但存在其舆情方向容易受影响等问题。多部门应共同协助护理本科生在面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时树立积极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以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做出科学、合理的理解和反应。

关键词:舆情;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质性研究;护理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8.045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是指在大范围内突然发生的波及多个方面并对公众的生命健康或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的事件。在如今广泛应用互联网的时代,发生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后,信息会广泛地传播,公众会迅速地了解到该事件的相关信息并产生一些情绪想法,舆情一词也逐渐成为广泛流行普及的词汇。舆情反映了民心,公道及社会表达中正能量的所在之处,是公众围绕现实社会公共话题表达观点、情绪和态度的总体状况。而护理本科生作为时代的新青年以及医护工作后备人员,其言论与行动又具有一定的影响性。因此当发生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后,护理本科生应怀揣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在舆情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基于此,本研究旨在了解如今护理本科生在面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时有关舆情方面的真实情况,深入挖掘出其中存在的现状与不足,为更好地培养具备处理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能力的护理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目的抽样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中国医科大学的护理本科生进行访谈。纳入标准:(1)积极配合,自愿参加,知情同意;(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想法。研究的样本量以信息饱和为标准,最终共纳入20名来自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全日制在读学生。其受访者的一般情况见表1。

1.2 調查方法

1.2.1 确定访谈提纲

根据学术界现有的基于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舆情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调研护理本科生对突发安全事件和社会风险感知情况,进行初步的整理分析后并对其进行归纳。咨询5名从事教育管理、护理教育、护理心理、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对访谈提纲进行修订,在正式访谈前先对3名学生进行预访谈,调整语句后确定最终访谈提纲。预访谈的结果未纳入正式研究中。①您一般都是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关注到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与进展的?②在知道发生了某些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后,您对于该事件的反应及舆情应对情况如何?③您是如何看待关于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舆论导向?

1.2.2 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进行半结构式面对面深入访谈。受访者自我介绍自身基本情况如:年龄,年级。访谈环境保持舒适安静,对于访谈内容严格保密,保证访谈的有效性和真实性。访谈信息的收集由一名接受20学时的质性研究培训的访谈员完成。访谈员在访谈前做自我介绍,解释访谈的目的、持续的时间,同时收集访谈对象的一般资料。访谈全程同步录音,持续时间为40~60min。访谈过程中,访谈者仔细聆听,始终保持中立态度,对访谈过程中出现的疑问及时澄清,注意观察受访者的语气、神态、情绪以及动作变化,并记录在备忘录中。

1.2.3 资料的分析与质量控制

在访谈过程中,进行录音和记录,并在访谈结束后将已经录好的音频转变成文本形式,完善访谈过程中的书写记录。采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经过充分的阅读和了解原始资料之后,识别并着重标记与研究问题相关的内容。对于编码反复出现观点的含义,需要尽可能“悬置”自己的思想,然后将详细描述聚类主题,最后产生基本结构并向研究参与者进行求证。研究人员需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并熟练掌握提问、追问、移情等访谈技巧,以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

2 结果

2.1 主题一:护理本科生了解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有关信息来源途径

2.1.1 大部分倾向于以新媒体为信息来源途径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当发生某件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时,各类新闻软件和社交平台类新媒体为其主要的信息来源途径。N5表示:“现在这年代,感觉大多数人都使用手机里的各种软件来了解发生的重大事件,当了解了事件信息后我会和家人交流。”N10表示:“现在一打开一些自媒体软件,最先跳出来的页面好多时候都是社会上正在发生的热点事情,我也会自然而然地去阅读这些信息。”N18表示:“我周围的家人朋友包括我自己,每天都会通各类自媒体社交平台关注社会上的事件,尤其是疫情暴发那段时间,每天都会在其中看到疫区各地有多少新增病例。”

2.1.2 少部分倾向于以传统媒体为信息来源途径

还有少部分受访者通过传统媒体的途径了解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信息并产生舆情。N4表示:“和智能手机相比,我还是喜欢看电视,在学校期间没有电视我只能用手机关注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而放假回家,我就很少看手机了,每天都会打开电视,晚上会和父母一起看新闻联播。”N11表示会通过广播途径了解社会事件,“我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爷爷奶奶很少看电视和用智能手机,一般我放假回家每天都会听到收音机传来的热点信息的报道。”N8说:“家长一直都有订报纸的习惯,我一放假回家,就会跟家长一起读读报纸,了解最近国家发生了哪些大事。”

2.2 主题二:护理本科生面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时产生舆情的具体现状

2.2.1 活跃于网络平台上,自由发表主观想法

当受访者被问到知道发生了某些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后,看到网络上的有关信息后会有怎样的做法时,多数的受访者表示会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言论和想法。N1表示:“当疫情最开始的时候,武汉是疫情最严重的城市,我会忍不住在有关武汉抗疫视频下评论‘武汉加油’‘武汉必胜’之类的话。”N10表示:“在去年初我看到有关山东栖霞市笏山金矿发生重大爆炸时救援人员努力奋战,全力搜救被困人员的视频时,我会情不自禁地在评论区留下感谢救援人员之类的言论。”N8表示:“有时候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当遇到让自己特别愤怒的事情或当在网络上看到一些过激言论觉得看不惯时,会忍不住去反驳。”N19表示:“上学期由于疫情防控的需求,在寝室上网课的那段时间特别的苦闷,情绪十分低落的时候甚至会在社交平台中发表当时的心境。”

2.2.2 有一定的判断能力,仍存在改变自身舆情的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当发生了某件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后,大部分的受访者即使产生了自己的情绪想法后,往往也会因为一些外界的影响因素而改变自身舆情。N3还表示:“以官方在网络上发布的信息为主,不会单纯地因为舆论导向而改变自己的看法,网络上的舆论导向半真半假,不信谣,不传谣。”N18表示:“我觉得很多情况下网络上大部分民众的观点导向是正确的,往往真理还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上的。如果大家的想法和自己不一样的话,会怀疑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并会逐渐改变自己的看法。”N17表示:“我会首先在官方部门以及媒体的报道中了解所关心的信息并建立自己的判断标准,不相信网络上一些所谓的小道消息。”

3 讨论

3.1 政府重视舆情发展,媒体疏导舆论正向传播

网络舆情是在网络上活跃的公众就当前热点事件和问题在网络空间里各种理性与非理性的意识,态度,情绪,观点的总和,而网络舆情一旦出现会迅速借助网络传播转化为网络舆论。在有关舆情导向因素方面,调查结果发现护理本科生在面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时,会重点关注并相信政府官方部门发布的信息,因此政府部门需正确应对网络舆情,面对舆情不能回避敷衍。网络舆情反映的不仅仅是社会舆论的现状,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政府工作可能存在的不足。政府要重视一切信息公开透明的原则,通过对社交App以及自媒体的监管和官方运营自媒体账号传播一些正能量内容以及召开新闻发布会来解决和回答一些争议性较大的问题,维护政府部门的正面形象,提升公众对于其的信任度与好感度,使网络舆情朝着正面发展,以便于促使护理本科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和行为。

为疏导舆论正向传播,媒体部门应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护理本科生情绪与行为容易被舆论所影响,甚至在自己的观念与主流舆论相悖时会怀疑甚至改变自己的看法,这不是仅存在于护理专业学生的个别情况,而是青年学生群体的共性特点。新媒体可以通过简讯配图片的形式掌握舆论先导的先机,随后电视及广播平台再进行详细具体的报道,最后纸质媒体再对此进行深度的解读。然而想要更好地发挥媒体的作用还需要新媒体平台与传统媒体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与程序技术,完成海量信息的准确筛选,提高媒体工作人员的媒体素养,并在执法部门的协助下,严厉打击炒作、谣言等不良行为,引导舆论朝着正面积极的方向发展,促进公众产生积极正面的舆情,进而正面地引导护理本科生的思想和情感。

3.2 提升自我思辨力,正确对待网络舆情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护理本科生在媒体平台上关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过程中,情绪行为很容易被网络信息及舆论所影响,还会在网络平台上发表带有情绪的积极或消极言论。如今的时代是被互联网所笼罩的数字化时代,护理本科生作为时代的新青年,不仅会可以在网络平台上了解到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资讯信息,还会在网络平台上围绕该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护理本科生自身应始终保持着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肆意地在网络平台上发表个人的观点,在发表言论之前要冷静地分析自己的要发表的言论是否得体,是否带有消极情绪,以免在网络上产生消极的舆情给自己及他人乃至社会带来负性影响。

3.3 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完善校内舆情治理系统

通过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本科生作为在读学生,其了解有关信息的途径普遍为媒体平台,并且还有极大可能会被网络平台中舆论所影响而改变自身的思想行为。由此可见能够影响护理本科生的外界声音将会大于学校内部声音,因此高校应弥补护理本科生思想行为缺失的漏洞,增加思想引领,以便引导护理本科生产生积极正面的情绪思想。首先高校应引进并配齐足够数量的思政课教师,减轻教师的工作负荷。同时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工作热情较高,掌握技术快以及老年教师授课经验丰富,政治观念较强的优势建设起良好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同时可通过开发网络资源,发掘一些网络教学内容,将网络技术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其次高校应正视舆情问题,无论学生是在上学期间还是假期期间,不仅可以举办有益的线上或线下活动,还可以借助第一课堂或第二课堂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舆情引导。例如开展“网络知识竞赛”“网络安全主题班会”等主题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媒介素养,开设有关网络舆情方面的选修课。同时可利用媒体新科技并与各类媒体建立良好互动关系,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实现舆情引导的全方面覆盖,提升对于学生网络舆情的监控能力。

4 结论

护理本科生能较高程度地关注发生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政府、媒体、高校与护理本科生仍需共同攻克在面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时其情绪思想会被舆论影响的难关。与此同时高校应协助护理本科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并推进其舆情引导工作,以便于护理本科生提前适应并担当起身为医护人员在面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时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感及职业使命感,为更好地为服务人民与造福社会做准备。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比较局限,均为中国医科大学的护理本科生,未来可以在其他开设护理专业的大学中抽取调查对象,进一步地调查验证或发现新问题。

参考文献

[1]李熹明.关于新形势下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管理探析[J].理论观察,2021,(5):98100.

[2]喻国明.网絡舆情治理的基本逻辑与规制构建[J].探索与争鸣,2016,(10):912.

[3]糜博雅,唐勇,胡丽茎,等.新冠肺炎疫情对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及态度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5):147150.

[4]谢爱磊,陈嘉怡.质性研究的样本量判断——饱和的概念、操作与争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39(12):1527.

[5]刘明.Colaizzi七个步骤在现象学研究资料分析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9,34(11):9092.

[6]邵德奇,冯超,王丽萍.新媒体视域下网络舆情特点与治理[J].中国传媒科技,2022,(6):79.

[7]董向慧.“后真相时代”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机制探析——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下的研究[J].理论与改革,2019,(5):5060.

[8]纪应龙,吴傅荣,万勇,等.全媒体环境下政府部门舆论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J].中国口岸科学技术,2020,(6):5156.

[9]王斐.融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研究[J].新闻传播,2021,(20):5759.

[10]梁瑛楠,于小云.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体系构建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2):2223.

[11]孙健,杨玲.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效性提升路径选择[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2,(5):6471.

[12]王旭,马昭文.新时期高校学生舆情引导工作路径探析[J].北京教育(德育),2022,(3):6669.

猜你喜欢

质性研究舆情
数字舆情
沙盘游戏疗法提升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质性研究
舆情
舆情
舆情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