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逻辑
2023-04-27夏云
[摘要] 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和拓展,既有广泛的现实基础,也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从坚持“以苏为鉴”,到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再到新时代明确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每一步探索都蕴含着深厚的底层文化逻辑。在新征程上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不断增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认同,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魅力。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华文明; 文化逻辑
[中图分类号] B27; D61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3)03-0029-05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任何一项伟大事业的背后,都有支撑这一事业的文化精神。中國式现代化,既是中国共产党遵循现代化建设规律、汲取各国现代化经验教训的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国情、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创新发展的结果,有着广泛的现实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探索的伟大结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近代以后,在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腐朽统治下,中国不仅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错失了工业革命的机会。面对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的仁人志士把追赶西方和实现现代化提到历史使命的高度。但在主权沦丧的条件下,这些目标都不可能实现。直到新中国成立,中国的现代化才迎来曙光。虽然此时的中国从发展指标看仍处在现代化的启动阶段,但从发展道路和前途命运来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已经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如何将现代化与中华文明有机统一起来,将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建成现代化强国,成为中国共产党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有着传统革命友谊的中苏关系,两个阵营对峙下的中西关系,使得新中国不仅在外交上采取了“一边倒”政策,在如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问题上也采取了照抄苏联的战略。“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得照抄苏联,特别是在重工业方面,几乎一切都抄苏联,自己的创造性很少。”1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照抄苏联模式造成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毛泽东敏锐地察觉到“苏联经验并非十全十美”,并下定决心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这篇报告不仅为党的八大召开进行了理论准备,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之路所作的努力。1956年9月,党的八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初步成果。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重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并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索,不仅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特别是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概念,更是彰显了这一时期我们党敢于创新的政治勇气。邓小平强调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如果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概念对应的是“苏联模式”,那么“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概念对应的则是“西方现代化”。1979年3月21日,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指出:“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2纵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构成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思维坐标,也构成了我们党战略筹划社会主义现代化路线图的主轴,改革过程中改什么、坚持什么,对外开放中吸收借鉴什么、拒绝反对什么,都始终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为标准和坐标。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进入了新阶段。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等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极大地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首次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概念,并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的“八个明确”拓展为“十个明确”,特别是在第二个“明确”中增加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表述。党的二十大继续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在进一步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阶段”战略安排的同时,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新时代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把握的重大原则。这些论述和战略部署,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全面形成和完善,为在新征程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中国共产党开拓中国式现代化背后的文化坚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3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一特色的形成,既源于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坚守,也源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
历史地看,中国的革命是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进行的,中国的现代化是在苏联的支持下开启的。就此而言,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以俄为师”,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照抄苏联”,都具有现实合理性。但历史实践也表明,一味照搬模仿,不仅不能够带来事业的发展,还可能给事业带来破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打破教条主义的束缚,毛泽东创造性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大命题,强调既要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也要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气派”。理论上的创新必然带来实践上的突破。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科学思维的引导下,农村革命才取代了城市革命,“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才战胜了“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在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上,经历了一个从“照抄苏联”到“以苏为鉴”的历史转变。推动这一历史转变的因素固然有很多,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探索出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結合”的成功历史经验和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的毛泽东固有的民族文化情怀毫无疑问都是重要因素。对于毛泽东的民族文化情怀,研究毛泽东思想的美国专家施拉姆评价说:“毛泽东确信中国文化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而且或许是独一无二的奇迹,历史上的成就加强了他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他的目的非常明确:用民族传统中的思想和财富来丰富马克思主义,使其成为进行革命转变、最终实现现代化的最有力的动力,而不是用什么披着马克思主义外衣的新教条主义去取代中国传统文化。”1毛泽东的民族文化情怀,不仅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丰富养料,也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文化支撑。
20世纪中后期,世界第三次现代化浪潮席卷全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设计现代化道路时,始终秉持两个视角:一个是世界视角,一个是中国视角。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遭遇的挫折清晰地表明,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走向世界,做“世界公民”。邓小平深知,在中国这块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土地上建设现代化,还必须尊重中国文化、保持文化自信,“绝不允许把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技术和某些管理的经验,变成了崇拜资本主义外国,受资本主义腐蚀,丧失社会主义中国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2甚至连现代化的有关概念,邓小平都要强调中国文化特色:“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3对于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概念,美国学者戴维·W.张认为:“中国文化价值观是几千年来发展的结果,西方的价值观,马克思或非马克思的则只是在20世纪才进入中国,这个事实也许是邓小平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原因所在。在经历了按苏联模式创立一个共产主义国家失败后,邓小平不得不从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发展一个现代化国家。”4可以说,无论是主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还是提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都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主动适应世界现代化潮流的历史自觉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尊重历史传统的文化自觉。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怎样看待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还要不要传统、怎样坚持传统,考验的不仅是我们党的战略定力,还有政治智慧。对此,习近平总书记给予了清晰的回答,必须尊重历史文化传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深扎中华文化沃土才能根深叶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渊源,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和“本”,还是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1“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2“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3对此,美国学者熊玠在《习近平时代》中指出,对于传统文化,习近平并未止步于在文化态度上的致敬,在其执政实践中,更是自觉地把中华历史文化精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对接,在中国梦以及内政外交的各个方面,都将传统文化当作“根”和“魂”。
在文化自信自强中拓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伴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也进入了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应对风险挑战,保证中国式现代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既要靠政治权力、国家机器、法律法规的硬约束,也要靠文化认同、价值认同的软约束。
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增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认同。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如何在发展模式多元碰撞、社会思想相互激荡的当下增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信,最为关键的是强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认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传统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之所以最终走进历史的死胡同,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始终没有解决好自身的价值认同问题。20世纪中叶的苏联理论界甚至提出,只能从科学角度去认识社会主义,而不能从价值角度去认识社会主义,这就主观地排除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把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价值性对立起来,使得传统社会主义对现代化建设始终缺乏价值考量。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于一体,不仅与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高度一致,也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高度一致。就此而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就是强化对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认同的过程。而在具体实践层面,则要在强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的同时,更要强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唯有如此,中国式现代化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自觉认同。
要在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中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从根本上讲,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国的形成和拓展,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也是文化的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文化基因,不仅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也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有着高度契合性。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是中国道路最深厚的文化根基。我们也必须看到,诞生于农耕经济之上的中华传统文化本就是个复合体,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不仅和现代社会、现代文明格格不入,也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格格不入。在新时代,要使传统文化成为涵养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源泉,一方面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另一方面要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相协调、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要在增强中华文明影响力中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魅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幅美好蓝图,是一条发展道路,也是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式现代化,以社会主义为本质规定,以人民为价值指向,以和平发展为基本路径,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不仅引领中华文明重新焕发强大生机活力,更是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局限,为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新坐标。历史地看,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资本主义的本质规定使得其始终无法突破自身的限制,而建立在战争、殖民、掠夺之上的西方现代化更是无法承担起引领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的重任。虽然西方国家一再以“文明”的身份推销“普世价值”,并试图将“现代化=西方化”打造成落后国家通向现代化的圭臬,但在动荡频仍、战火不绝的地区面前,这些企图和行动显得愈发苍白无力。而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不仅深刻改变国际战略格局,更深刻改变人类文明的世界格局,让“向东看”“学习中国”成为一种世界潮流。这对于一向自诩为世界文明中心的西方国家来说是不能忍受的。鼓噪所谓文明冲突,抹黑中国式现代化,也就成为西方国家的“政治正确”。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发展道路竞争中把握主动,就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话语优势,既来自经济、军事等硬实力,也来自文明、文化的影响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战略要求。对于中国式现代化而言,就是要在大力宣傳我们党已经提出的包括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人类共同价值等在内的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同时,围绕我国和世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继续贡献新理念新主张新方案,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让中国式现代化更加可信可学可靠。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作者简介:夏云,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 王焕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