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教学评一体化的思考

2023-04-27马劲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新课标策略

马劲

【摘 要】新课标要求处理好教、学、评之间的关系,要让教师学会用教材教,让学生主动学习,让评价能够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引领学生成长,全面发展。本文探讨了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思路和策略,旨在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有效渗透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成长,达到学科育人的教育教学目标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评一体化;策略

一、引言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往往是“两张皮”:教师重复灌输观点和结论,但学生往往难以掌握。问题的产生有以下几种原因:

(1)教师没有认真研读课标与教材,总以不变应万变,所以对教学内容所应达成的目标没有深入的分析和准确的把握。

(2)教师对学情掌握不够精准,总是大概如此、感觉如此,没有认真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没有真正落实。

(3)教师对教法的研究不够深入,将教学逻辑强加给学生。

(4)教师对学法指导不够重视,大多只关注自己教,甚少关注学生是否学会,更没有关注学生如何学,不同的学生是否有不同的方法。

(5)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和标准比较单一,过多关注知识和技能,对思想和方法、核心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评价几乎没有涉及。同样,评价教师的教学也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没有关注教师的教法和教学中呈现的思想、道德渗透等。

有鉴于此,普通高中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都相应地提出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思路,比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就提出了要处理好教、学、评的关系,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目的。评价活动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为检测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服务,从学的层面出发,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方法,促进学生进行高效学习。[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也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学习品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改进,更要关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要设计好评价方式,利用评价结果反思教学,总结经验,改进提高。所以数学的教学活动评价应该既包括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也包括对教师教学的评价。[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评价不仅要重视学生结果性评价,更要关注学生学习品质的提高,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在评价过程中渗透语文的核心素养。教师要利用评价反思教学,优化教学内容,调整策略,完善过程,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3]因此,要合理利用评价这一指挥棒,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教师用教材教,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更进一步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以及通过学科思政促进学生在思想意识和道德水准上的进步。

二、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

“三新”(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要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教是教师如何用好教材进行教学;学是学生如何基于自身能力以及根据课标和教材的要求进行学习;评则是对教的效果与学的成效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不仅仅是对知识和能力的评价,更是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学生在核心素养、个人成长等方面的全面评价;一体化即教学评应该成为一个整体,教学、学习与评价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围绕同一个教学目标展开,聚焦教学目标的达成。[4]

(一)建立以目标为导向的教

1.基于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现行教材编写的基础,是教师教学的指南,是实施教学评价的根据与标准。[5]在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从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变化当中可见一斑:最开始的课程目標是“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入21世纪后,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之后,将三维目标融合起来,强调培育核心素养,也就是要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6]因此,教师应该依据课标要求,明确每节课的立德树人的目标,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转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实践活动,通过课堂上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以及正确的行为取向,逐渐地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7]

2.基于具体学情

以往常说备课要有“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教学过程、备学生),其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关注学生的学情。由于我国教育采取的基本都是班级授课制,因此班级整体化的教学与学生个性化培养之间的差异,不同班级的风格差异都应成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考虑要素。此外,学校文化的不同,生源状况的不同,所处社会环境的差异等,也应成为教学设计中应该考虑的因素。

3.基于评价

我们经常说“考试是指挥棒”,其实评价才是指挥棒。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要“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那么,改革教师评价就是要改变只重视教学成绩,不重视全面育人的现象,引导教师要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不仅要有教育教学实绩,更要强化学科育人成果;改革学生评价就是要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不单纯以分数论优劣,提出科学成才观念,因此在教学当中应当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过程,提升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师的教要通过学科教学达到学科育人的目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大单元或者大概念教学设计,有意识地建立纵向联系,让学生对学段知识有统整,也要建立横向联系,进行跨学科融合,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展示思考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专家思维,而不仅仅是专家结论。[8]通过大概念的统领、大单元的整合,不单关注点,更关注线和面的关系,并加强跨学科的融合或者跨学段的整合,培养具有学科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二)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

笔者认为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就是要让学生实现单元学习和深度学习。单元学习实际上就是建构化的学习,学生要学会将教师传授的知识、技能、方法、素养通过自己有效的学习过程,并结合原有的知识结构和基础,融会贯通,建构成新的知识结构、思想结构。这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放到具体的一个单元或者一节课来说,就是要把握知识的本质、思想的起源、能力的形成。单元学习活动是一个动态的、体验的、迁移的过程,它立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9],有系统化、逻辑化、目标化、持续化的特征。学生通过每一个知识点单元化的学习过程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中的认知领域的目标(即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学者们普遍认为,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属于深度学习。深度学习需要学习者运用建构主义的思想,主动建构和整合新知识,在记忆和理解的基础上,利用迁移、联想等思想方法和手段,解决一些新的或者是复杂的问题,并能呈现创新和发展的高层次的学习方式。[10]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将教师传授的知识和技能与自己原有的知识融合起来,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思维的高阶发展。思维的高阶发展有两个含义:一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二是有兴趣、善于观察、有质疑精神的思维本质。因此深度学习指向立德树人,指向发展核心素养,指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9]

(三)建立以人为本的评

1.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

评价的目的不是约束教师,而是要激发每一个教师的教研能力,解放他们的学术自主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评价要反映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体现教师在现有基础上的进步程度和水平,促进教师教研能力的提升,展现教师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2.促使学生进步的评价

对于学生的评价,首先要关注学生的背景,分析育人环境,明确教育需求,对教育环境(如学校、家庭、社会以及网络)的影响进行评估。其次,要注重过程评价,通过设置合理的过程评价机制来检查、监督、反馈、调整和改进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工作。最后,在结果评价当中要体现铸灵魂、立目标、勤学习、展能力、勇担当等,而不仅仅是关注知识的把握、能力的提升。所以在促进学生进步的学科评价中,要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关注结果性评价中学生的进步,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以及人格和价值观的形成。

三、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策略

(一)教学评一体化的基本思路

教学、学习与评价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围绕同一个教学目标展开,聚焦教学目标的达成。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应成为教学评一体化的主阵地。(如图1)

课堂教学要达成教学目标,就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方面渗透目标思想:在教学内容上要有以大单元或者大概念的思想为统领的教学设计,在单元、章节以及每一节课中设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并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知识点或能力点上体现以人为本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上,首先,从教学内容来说,要建立从课程标准目标、学期目标到章节目标、课时目标的分解、实施途径,保持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对接。其次,要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嵌入课程目标的评价任务。从课程的大任务评价,到单元或者章节目标的任务评价,再到课时目标的评价,都应该涵盖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反馈和对学生学习(知识、技能、核心素养以及价值观形成)的评价。最后,教师应逐一审视每一个课时的教学活动的评价任务,汇总为单元的评价,进而完成教学目标。[6]

(二)教学评的教学策略

(1)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过程。首先,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课标与学情,将课程目标与学生原有基础、教学现状结合起来,明确本课时的要求和教学目的,根据学生实际和现有教学环境对教学目标进行本土化的解读,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以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构建大单元或者大概念的教学设计。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情,通过激趣、提点、互动、应用、拓展等教学活动,采取问题导向、目标驱动、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教师要通过专家思维的展示和引领,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过程,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进而将学科学习拓展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培育核心素养。

(2)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将学生的学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教会不如学会,会教不如会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主动,自觉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要让学科教学成为解放学生思想的起点,并能够成为每一个学生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出发点。如此,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提高知识水平,掌握学科技能,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逐步发展成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新时代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4]

(3)教学评一体化中,评价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每一个课时进行评价,能够更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过程评价,评估学生学习目标、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从而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等加以调整。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从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反馈、评价工具等方面进行评估。其中,学习目标应该有分层内容,学习过程应有达成的阶梯层次,学习反馈应有分层目标,评价工具则应包括评价指标、记录工具、评价方法等。另外,在评价体系建构中,要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比如教学目标、教材处理、教学结构等,特别是教师行为是否能够激励、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是否能够对不同学生间的差异给予不同的评价,是否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4]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实施阶段,教师不仅要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还要成为评价活动的主体,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参与评价体系的构建,让学生从评价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评价活动的主体之一,这不仅能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进程并从中获得进步和激励,增强自信,还能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反馈,促进教师反思教学过程,改进教学。[7]

四、结语

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策略需要教师基于课标和学情设定教学目标,以大单元、大概念教学设计为起点,实施问题导向、目标驱动、任务驱动的教学过程,聚焦学生主动学习、全面成长的现实需求,构建知识充实、能力发展、素养提升、价值观端正的学生评价体系,以及实现教师进步、教学提升、有效反馈的教师评价体系,从而实现新课标的总体要求。当然,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应有多种方法和途径,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实践,实现教学评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7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8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44-45.

[4]胡启光.“双新”背景下高中“教、学、评一体化”实施策略研究[J].高考,2022(23):125-128.

[5]沐方华.“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的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实践[J].数学通讯,2022(16):8-11.

[6]张菊荣.“教—学—评”一致性的价值指向、实施主体与教学变革[J].江苏教育,2022(49):73-76.

[7]王蔷,李亮.推动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评一体化:意义、理论与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9(5):114-120.

[8]刘徽.“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构型:兼论素养导向的课堂变革[J].教育研究,2020(6):64-77.

[9]郭华.深度学习与课堂教学改进[J].基础教育课程,2019(3):10-15.

[10]刘哲雨.多媒體画面语言表征促进深度学习的实验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6.

(责任编辑:潘安)

猜你喜欢

新课标策略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