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干预重度智障儿童课堂行为个案研究

2023-04-27马彦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7期
关键词:个案研究

[摘要] 干预智障儿童的不良行为,已经成为智障儿童训练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教学情境下,对一名重度智障儿童课堂不良行为进行分析,努力帮助其厘清行为产生的原因,制定积极行为支持的干预策略,实施以积极行为支持为导向的干预过程,以行为强化方法为主,辅以教师和家长恰当的认知沟通训练与合理惩罚,不仅能够有效改善重度智障儿童的课堂不良行为,而且有助于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 重度智障儿童;课堂不良行为;个案研究;有效干预

一、案例背景

重度智障儿童由于缺乏自控能力,课堂不良行为尤为突出。这样的不良行为严重干扰了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在重度智障儿童的教育教学以及训练过程中,培养他们拥有良好的课堂行为是教师不容回避的问题。

二、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1.研究方法:正强化法、谈话法、观察法、单一被试法。

2.研究对象简介:晓晓,男,汉族,2010年1月出生,身高体重略低于正常儿童,IQ20左右。该儿童属于重度智力残疾,略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与理解能力,不能与人进行最基本的交流。

3.研究对象的表现:上课不能安静地坐在教室座位上,注意力难以集中;爱抢别人的东西,对同学具有攻击性;经过有门开关的地方都会伸手用力敲打,或者趁老师不注意时就跑到黑板上乱触摸一体机;不能自主排队,午休时也会在宿舍里动来动去,不能很好地控制自我。

三、研究方法

1.正强化法

正强化法是指在一定的情境或刺激的作用下,某一行为发生后,立即有目的地给予行为者以正强化物,那么以后在相同或相似的情境或刺激下,该行为的发生频率将会提高。

2.谈话法

谈话法由教师引导。通过采访晓晓家长,搜集晓晓在家行为表现的相关资料,包括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同时,明确晓晓的行为问题出现的原因(包括自身原因、家庭原因、教师原因)。

3.观察法

笔者事先设计好观察记录表(见表1、表2)。本研究将大量使用观察法,在干预进行中或介入后,了解个案的具体情况,对个案进行观察评估,收集基本资料。笔者主要记录了在学校和家里特定时间段晓晓的不良行为习惯和行为障碍,观察单位时间内发生的次数。

4.单一被试法

本研究采取单一被试法,将实验研究设计为BA。其中,B是持续7天的干预处理期,在施加干预矫正技术的情况下,对晓晓的不良行为进行观察记录。A是持续7天的基线期,对晓晓的不良行为进行观察记录,撤销实验处理的任何干预矫正技术。

四、干预方案设计

1.目标行为的确立

根据行为主义强化理论,笔者制定了代币奖励法方案。针对晓晓的情况,在和家长协商后,让其家长在家里实施。笔者设计的代币内容如下表:

當他得到了他想要的礼物时,心里特别高兴,各种不良行为次数明显减少。

2.强化物的选择

在学校里,各位任课老师共同约定,对待晓晓要和蔼可亲,给晓晓布置学习任务要由简单到复杂,当他完成任务时,及时对晓晓进行表扬鼓励,并让同学们给晓晓鼓掌点赞;老师要及时给晓晓发放奖励,使晓晓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课间时播放晓晓喜欢听的儿歌,使其心情愉悦,以便更好地进行下一节课的学习。

五、干预方法与技术

1.坚持转移注意力有效曲线干预

在课间或班会课上注重引导学生开展有益的活动,通过活动转移晓晓的注意力,减少他爱敲打桌子和门窗、爱抢别人的东西、打推同学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2.家庭双重关怀:有效合力干预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家长的参与对重度智障儿童不良行为的矫正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案例中,晓晓的家长配合干预计划的实施,对其不良行为采取了代币取消制度,让晓晓明白不良行为是必须改正的,从而实现了学校—家庭的双重干预,减少了课堂不良行为发生的频率。

3.优化强化物:有效实施干预

强化物可以调动重度智障儿童的学习动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使课堂教学更顺利地进行下去。通过强化物的有效使用,晓晓减少了很多不良的课堂行为。他在课堂中慢慢学会自我控制、调整,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良好行为习惯逐渐养成。

六、干预结果

通过老师和家长的沟通合作,我们对晓晓的课堂不良行为进行了干预,并对晓晓的行为变化进行了记录。整个干预计划包括7天的干预期(2021年11月15日至11月21日)和7天的基线期(2021年11月22日至11月28日)。经过近半个月的观察干预训练,大家都反映晓晓的不良行为明显改善,老师和同学已经非常喜欢接近他了。各任课教师以及家长共同合作,一直对晓晓进行观察记录。结果表明,晓晓在干预期和基线期的不良行为有显著差异,干预结束后的基线期,这种现象逐渐呈下降趋势。对晓晓的干预结果如图1。

本个案的研究表明,对于重度智障儿童课堂不良行为的干预是要循序渐进的,不能一蹴而就。晓晓在干预期间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而且比较配合我们的工作,这也说明了我们的干预计划是有效的。只有营造温暖、舒适的家校生活环境以及课堂学习环境,我们才能够帮助重度智障儿童的问题行为得到显著改善,并有助于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本文系山东省淄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培智学校发展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20ZC1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杜卫华,周晖. 代币制增进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童注意力的个案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05).

[2]张悦.代币制和反应代价对改善智障儿童问题行为成效之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2(07).

[3]马彦,陈光.中度智障学生性表达失当行为综合干预个案研究[J].绥化学院学,2014(10).

[4]孙立双,韦小满.以功能性行为评估为基础的自闭症儿童自伤行为个案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12).

猜你喜欢

个案研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相知碰撞、回归成长:同伴互助学习需求调查——基于D大学的个案研究
小学课程整合模式的个案研究
安第斯高原卡哈马卡排箫个案研究
何谓中国艺术?——在全球景观与个案研究之间
高校青年教师发展个案研究
ICF-CY在学前融合教育中的应用探索——个案研究
法律英语中形容词搭配及其模糊性探讨——基于USC语料库的reasonable个案研究
孤独症倾向儿童强化和示范作用的个案研究
非母语者汉语交际策略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