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自由主义视角下《蓝白红》三部曲之《蓝》
2023-04-27王娅婷
王娅婷
内容摘要:《蓝》是《蓝白红》三部曲中获奖最多的电影。在该电影中揭示出了现代人所必须要面对的无奈和挣扎。文中,尝试从萨特的自由主义出发,就《蓝白红》三部曲之《蓝》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对《蓝》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蓝》 萨特 自由主义
蓝白红三部曲是波兰导演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在1993-1994导演的三部电影。这三部电影的关注重点虽然各有不同,但都体现着关于存在与精神需求的思考。蓝白红拍摄的时期正处于欧洲整合阶段,1992年2月欧洲签订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洲经济共同体更名为欧洲共同体,该条例于1993年11月生效,欧盟也是在这段时期成立的。
《蓝》的主题是自由,心里解脱,不掺杂遗憾、自责和怨恨,内心平静才是自由。由朱丽叶·比诺什主演的《蓝》,是三部曲之中获奖最多的电影,曾获1993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摄影奖。这部电影也是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探讨当代人道困惑的鸿篇巨制。影片揭示的是现代人不得不面对的无奈与挣扎。从表面上看,电影呈现的是女主角从失去丈夫和女儿的痛苦当中挣扎着想要走出痛苦的主题,但实际上影响着女主走出痛苦的因素却是“记忆”,囿于心灵的困境。另外,贯穿影片的“自由”的概念,在现代人生命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存在状态。而这种过于纯粹和抽象的哲学沉思,正适合个体在独处时沉静下来慢慢感受。正如影片女主角向观众展示的那样。自由的概念很难在喧嚣的都市生活中,复杂的人际关系社交中被体会到。基斯洛夫斯基将电影主角内心的孤独与挣扎投射在碎片化,情绪化的内容之中,诠释着个人生存所面临的伦理道德的艰难选择。将主角个体与艺术相结合,随着电影主角的经历将故事铺陈开来,同时追求自由意志。
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就是存在主义。存在主义也是萨特最主要的哲学思想。存在主义主要包括有神论的存在主义、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存在主义三大类,它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存在主义可以指任何孤立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并把它们当作最真实存在的人本主义学说。存在主义认为,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原有存在的基础上自我塑造、自我成就,活得精彩,从而拥有意义。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的主要创始人,将存在主义发扬光大的是萨特。萨特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存在就是虚无。”刘擎将这句话解释为:人的意识本就是空无一物,只有当有什么内容填充进来之后,人才会获得自己的本质。所以人并没有什么预定的本质,人的存在原本就是虚无,它的本质是“有待形成”的。简单地说,如果人的存在就是意识,而意识本身是虚无,那么人的存在就是虚无,这就得出了“存在就是虚无”这个命题。萨特从“存在就是虚无”中,得出了人在根本上是自由的结论,人的自由是萨特存在主义观中的核心议题。自由意味着人总是可以有所选择,而且必须做出选择。在《存在与虚无》中,萨特主张存在主义是一种关乎自由的学说。然而,有选择的自由并不总是一件好事。一方面,人是自由的,你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人又是不自由的,因为人在两件至关重要的事情上没有选择,也不可能选择:这便是生与死。因此人生是荒诞的,世界也是荒诞的。而人不能在一个荒诞的、没有意义的世界里生存,因此,存在主义者要赋予这个没有意义、荒诞的世界以意义和价值。每个人都应该选择值得生活的生活,选择有意义的人生。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做出选择,当然你的选择最终也由你自己负责。从“存在就是虚无”,萨特推出了人的绝对自由,从绝对自由,萨特又推出了绝对的责任。自由选择有时候会成为一种负担的原因就在于选择必定会带来后果,没有任何别人可以承担这份责任,做出了选择,就要独自承担责任。因为每个人只要做出了选择,背后一定会有一个评判标准,每个人的标准都是自己给自己确立的。每个人在做出选择的同时也就确立了选择的判断标准。
哲学从拿破仑一世时期开始,就作为必修课在法国教育中占据很重的分量,法国人的灵魂里深深镌刻着对哲学的痴迷。哲学不仅仅作为一门学科深入法国的教育体系,也是普通法国人的爱好。哲学渗透在法国人的生活与精神中。法国国旗的蓝白红分别象征着自由,平等和博爱。在众多的解读中,这样的说法也是最广为流传的。法国大革命后,法国人从未停止对于自由的质疑与追求。本部影片也有很多地方体现出了自由。《蓝》拍摄于巴黎,毋庸置疑是当时种族融合冲突最盛的城市。
《蓝》这部电影充满了对自由与生命的思考,对自由与生命的探讨成为了该影片极具深意的情感内核。导演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曾说过“眼睛所见之外还有更多的东西”。影片中观众所能看到的外在的是出现导演的镜头下的一个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而影片中内在的,隐藏在导演镜头之下的思考与感悟,是需要每个观众深刻体悟才能感受到的世界。影片的结局虽然是相对美好的,即使过程充满了苦难,伤心,挣扎,但观众也正是随着剧情的慢慢推动而发生内心的变化,几乎每个人都会在人生中经历从伤心绝望到重获心灵的自由的过程。当我们避开喧闹的人群,每当重温这部影片时,观众们一定会产生很多关于自由与生命的思考。影片围绕女主角朱莉追求自由的过程展开,观众也可以跟着朱莉一起寻找与思考“自由”。朱莉最终走出了因车祸而起的悲痛,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走出了现实社会的家庭关系的束缚,随着影片的推进,朱莉关于“自由”的意识也在逐渐觉醒,观众也随之逐渐意识到只有发自内心的放下才是“获得了自由”,影片故事的叙述结构也逐渐清晰了起来。
没有人不喜欢自由,人们对自由的渴望,是因为人们体验到了自由的反面,这种渴望最直接的来源就是对强制的不满和对奴役的反抗。没有人喜欢被束缚和管控。但“自由”这个词已经被使用得太过广泛了,一提到“自由”,不同的人会想到很多种不同的含义。随着尼采“上帝死了”的提出,人不能否定生命欲望去逃避痛苦,否则只能陷入自欺欺人的虚假人生,人完全可以积极面对,用自己的生命意志去创造,追求自身生命力量的增长和完满,用生命本身的力量创造自己生命的意义。一方面,在自身之外,人无所依靠;另一方面,上帝的隐身给人带来孤独的同时,也促成了人的绝对自由。萨特在《荒谬人格》一书中提出了一对概念来区分人的存在和物的存在,他认为自在的存在是没有原因,没有目的,纯属偶然和荒谬的,它是一片混沌的巨大虚无。而自为的存在,才是真实的,是人的存在是外部世界获得意义。从此我们可以看出,萨特存在主义强调了人的存在。而人的存在在萨特看来又有两个根本特征,一个是主观性,一个是个别性。主观性是指每一个人主观意志所创造的产物。人的存在并不是自己主观上的选择,而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之中,无法追根溯源。这种本体论上的自由是人不能避免的,所以人的自由不受意志所左右。影片中,一场车祸,女主角朱莉失去了丈夫和孩子,自己也曾经命悬一线。吞药自杀无果,出院后,朱莉卖了房子,立好了遗嘱,提前料理后事,搬进了一栋普通的公寓,抛开一切过往,想用大量的琐碎去填满脑子,不允许任何脑细胞去回忆。比起沉默悲伤,她看起来若无其事。此时的朱莉不再是誰的妻子或是谁的母亲,她好像拥有了无限自由选择的可能性。
萨特所说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自由,也不是别无选择,只能如此的自由,而是选择改变现状的自由。人的本质是动态的,由个人的选择决定并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自出生之日起,每个人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选择。不选择实际上也是一种形式的选择,因此,人们只有选择的自由,没有不选择的自由。正是在这种选择之中,人们赋予了自己本质。电影中,朱莉搬离自己所居住的别墅,移居到一栋普通公寓的时候,只带走了一串蓝色的风铃。影片中并未深入介绍这串风铃。但是朱莉在抛却一切过往时,只带走了它。蓝色风铃见证了朱莉一路的痛苦与挣扎,也见证了她的勇气。她把风铃挂在新住处,像是拥有了一切,似乎风铃才是她心中珍贵的东西。
人是自为的存在,没有固定的本质,人的本质是可以改变的,有待形成的。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人的存在根本上是虚无,先有了虚无的存在,人们才要去找到本质。因为人厌恶虚无,厌恶虚无背后的缺失和不确定性。所以人们总是需要去填满自己的虚无,去获得某种本质。朱莉曾与那位吹笛的流浪汉交谈过,但她没有听到他说的“人活着总是要有寄托的。”朱莉深陷失去亲人的悲痛,在尝试忘记一切未果之后,一次机缘巧合之下,丈夫的朋友把丈夫留下的曲谱残稿发表在媒体上,声称要将这首曲续完。这件事意外地让朱莉得知,曲子原来跟一个女人有关。亡夫情人桑德里娜的出现,让她变得释然,脸上出现了更多的笑容,也终于鼓起勇气决定完成丈夫未完成的谱曲,和自己的追求者,也就是丈夫的前同事在一起,人生开始转变。对她来说,灵魂从被悲痛禁锢到迎接新生活,无疑是获得了心灵的自由的。而朱莉在获得心灵的自由的过程中也伴随着很多的选择。比如把房子留给桑德里娜,朱莉认为孩子应该有自己的名字,冠以她丈夫的姓氏,并拥有自己的房子。朱莉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当她找到桑德里娜时,她不曾恶语相向,反而主动为她点烟,并劝桑德里娜少吸烟,对孩子不好。这是朱莉选择用善良取代愤怒与仇恨。她明白这一切无法怪罪任何人,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内心,平静掩盖了痛苦。
在萨特看来,虽然人拥有自由,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但并不意味着结果总会随心所愿。朱莉去养老院看望母亲时说:“我现在只剩下一件事要做,我不要拥有任何东西,也不要回忆,不要朋友和爱情,它们都是陷阱。”朱莉想要忘记一切,摆脱过去的一切,亡夫留下的曲谱,房屋,财产等等,以为只要不看不想就不会被伤害。但是,这些却不能给她带来真正的平静,唯独自己心里的,对过去的回忆是无法摆脱的。甚至当朱莉意外发现丈夫有一位情妇时,伤害再次不可避免地袭来。所谓天不遂人愿。朱莉找到桑德里娜,想知道丈夫爱不爱她,在桑德里娜的胸口看到了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十字架项链时明白了一切。基斯洛夫斯基在談到朱莉时曾明确表示,没有过去。她决定将之一笔勾销,即使往日又重现,他也只是出现在音乐中。看来你无法从曾经发生过的事中完全解脱出来。你做不到,因为在某个时刻,一些像是恐惧、寂寞的感觉,或是朱莉经历到被欺骗的感觉,总会不时浮现上心头。
“人类的行动是超越的,那就是说,它总是在现在中孕育,从现在朝向一个未来的目标,人们又在现在中设法实现它;人类的行动在未来找到它的结局,找到它的完成……”由此,萨特推导出人应该是自由的。电影中反复出现的蓝色游泳池,虽然是一个任何人都可以去的公共场所,但对于朱莉来说却具有与众不同的含义。影片中蓝色游泳池出现了四次,分别是朱莉听到街头吹笛流浪汉吹出与亡夫曲谱相似的旋律后;影片开头目睹了车祸的男孩把十字架项链还给朱莉并和她有短暂的交谈之后;看到一窝老鼠,惊恐万分的朱莉向邻居借了猫之后;最后一次是找到亡夫情妇桑德里娜,看到对方有一条一模一样的十字架项链之后。对朱莉来说,蓝色游泳池是一个只属于她自己的避难所,她可以自由遨游,忘记烦恼,释放内心的痛苦。
萨特所说的自由不是行动上的为所欲为,相反,它需要责任的支撑,受到各种环境的限制。萨特存在主义自由观本质上在于鼓励人们尽可能地充分发挥主体性。萨特认为“因为选择、行动、价值是由我自己自由地做出的,因此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行为和价值负全部责任。”一方面,萨特在对整个现实持悲观态度时,充分肯定了做为个体的自由选择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萨特又指出了个体应承担起自由选择后所产生的责任,逃避责任就是逃避自由。所以,一方面人们可以选择,另一方面必须承担随之而来的后果。萨特说,“没有任何普遍的道德准则能指点你应该怎样做,世界上没有任何的天降标志。”人尽管是自由的,是选择的主体,但是到这时萨特已经认识到在现实世界中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纯粹的,而是处于某种境况之中。一如影片中朱莉想要切断与身边所有人的联系,孤身一人来到陌生的城市,她面对身边一切人的接近都表现出了排斥的态度。但是朱莉搬进新的公寓没多久,邻居们联合签名要赶走楼下的妓女露丝,朱莉没有签名,也因此结识了露丝,还在深夜去酒吧帮露丝的忙,露丝就这样闯入了朱莉的生活。直到朱莉发现自己曾经崇尚的爱情也不过是一场骗局,她才慢慢找回自我,主动去建立与他人之间的联系。影片结尾的一组缓慢剪辑的人像融合也象征着人与人之间无形的联系。对于每个人来说,孤立的生命是痛苦的,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人能在自己不愿意踏出家门,内心深陷自闭的时候,把自己拉出深渊。历经苦难的生命只有在宽容理解和温柔里才能获得重生,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导演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无疑把握住了“自由”的深刻含义,才能将象征着“自由”的法兰西之蓝诠释得如此深刻,令人动容。
影片中,朱莉与露丝相识之后,朱莉问露丝为什么选择做这一行,露丝回答“我喜欢”。这看起来是自由选择,但当她在无意中看到了父亲的时候,她瞬间变得尴尬,不知所措。这一场景体现出外在的“自由”并不能缓解心灵上的“不自由”。与露丝相对的,影片中反复出现的一位街头艺术家,身处闹市,却能悠闲自得的街头吹奏,并且在朱莉注意到他的时候也能大方从容应对。在街头吹奏反而更像是他与这个世界产生联系,休闲的一种方式。“自由”更多的是心灵上的“自由”,不画地为牢困住自己,“自由”更多的表现为一种自信从容的姿态,而不是与世俗诱惑彻底决裂。
基斯洛夫斯基曾说过,我们生活在一个艰难的时代,没有人确切的知晓对错,甚至没有人知道我们为什么活下去,或许我们应该回头去探求那些教导人们如何生活,最简单、最基本、最原始的生存原则。生活并不缺少自由,而是缺少发现自由并为自由付诸实践的勇气,一旦选择了自由,就只有旅途,没有终点,只有出发,没有到达。自由是生活中极为珍贵的,可遇而不可求的。人们生活在不断的痛苦之中,在痛苦之中体悟生命的自由。《蓝》这部电影,或许没有许多观众喜闻乐见的元素,没有强烈的外在冲突,它更加强调主角心理的内在冲突,行为也更多的是被情节推动,它有较为明晰易懂的故事线索,深入浅出的作者表达,让观众不由自主地被人物的一举一动吸引,和人物共情,只要完整,投入地看下去,就一定会在心里留下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黄颂杰(1986)萨特其人及其〈人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
2.李杰(1996)荒谬人格——萨特[M]长江文艺出版社
3.刘擎(2021)西方现代思想讲义[M]新星出版社
4.萨特(1996)荒谬人格[M]长江文艺出版社
5.萨特(1997)存在与虚无[M]上海三联书店
6.萨特(2005)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上海译文出版社
7.曾艳兵(2020)萨特逝世40周年纪念——疫情期间我们选择怎样的生活[J]中国图书评论
8.达纽西亚·斯多克(2003)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M]文汇出版社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