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课堂开讲的多种方式
2023-04-27钟凤
钟凤
内容摘要: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何上好该课程是专业老师值得努力思考的课题。随着“新文科”理念的传播与扎根,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在网络时代充斥的今天,如果我们的教学还是按部就班地按照教科书来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如果我们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学生自己在网上就可以自学得到,那么我们的课堂存在的意义在哪里呢?我们必须打开思路,不断给自己充电,做知识的收集整理综合并将其与现实联系起来的工作,我们应该扮演领路者、知识导游的角色。那么该如何丰富我们的课堂?这是本文着重想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 大学课堂 苏轼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学习各个时期文学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并对之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启发和辅导学生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学习中国古代文学,正确对待祖国丰富的文学遗产,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身上自然也担负着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如果能将本国文化切实地和自己的生活融为一体便是最好不过了。总而言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对该专业有着重要的建构作用,该如何让学生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并爱上这门课程是值得我们专业老师好好琢磨的问题。下面,我想就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课堂教学打开的多种可能方式。由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所囊括的内容太多,所以本文仅以对苏轼的讲解为例展开探讨。
一.传统开讲方式
上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老师基本上应该都有从传统方式授课的经验。当我们讲解某个时代的某位文人时,他的生平是我们必讲的,往往我们也会直接用该文人的人生经历作为我们讲课的导入部分。但就是传统这种从生平开始讲解的打开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苏轼的人生经历我们大抵可以从他比较重要的四个时期进行讲解:第一个时期,初入仕途,初陈政见。这个时期正是北宋政治与社会危机开始暴露、士大夫们改革呼声高涨的时代,苏轼也是其中的一份子。第二个时期,乌台诗案,贬谪黄州。这个时期对于苏轼来说是他人生低谷的开始,新党得势,旧党人士均遭厄运。新旧党派的争斗使他的人生浮浮沉沉,他后来的人生轨迹亦是如此。此时的苏轼,除了儒家思想的积极入世,老庄和佛禅的思想与他人生中日渐渗透,使得他徜徉于山水,在自然中被治愈。第三个时期,重回中央,不苟合于司马。苏轼的“不合时宜”与自我坚守在这个时期表现得格外突出,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受性刚褊,黑白太明,难以处众”。旧党得势,他依旧处于被猜忌,被攻击的不利处境。第四个时期,新党复起,再遭贬谪。这一次,苏轼一贬再贬,最后被贬到岭南,海南岛。人生走到如此绝境,四处都能嗅到绝望的气息,可是,你看苏轼却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苏轼在多年的流放漂泊中,已渐渐建构了自己的心灵故乡。当然,讲解他人生的这四个时期时可以平均用力,也可以突出其某一个时期,突出其身上的某种精神,这也要与老师的整个备课重点相一致。在讲解了苏轼的这四个较为关键的人生时期后,再来给学生讲解作品就会容易得多。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苏轼的多才多艺作为导入点。苏轼除了在音乐方面的造诣不够突出外,其它方面可谓是全才。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书法名列北宋书法四大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以这种介绍方式打开,会让学生很快进入到好奇的氛围,那么走进苏轼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种期待。
由上可知,传统的导入方式由于切入点不同也可以多种多样。
二.用作品导入的方式
除了传统以作家生平的方式导入新课外,我们还可以尝试用其作品直接导入。我们先不要整体讲述作家的相关人生经历以及历史文化背景,而是用其作品直接导入。因此,作品的选择就变得格外重要,因为只有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和最有嚼头的作品才具有吸引学生眼球的可能性,这个作品应该是可以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他们或惊异,或惊喜,或享受……。由于苏轼几乎在文学的各大题材都有所建树,我们可以选择的空间比较大,我们可以从他的诗词入手,也可以从他的赋入手,但是这些选择的原则追根究底还是要围绕其应该具有足够的代表性。
1.从其诗词意象开讲
关于苏轼的研究,在日积月累的时间里总是层出不穷。其中,为其做传的较为有名的有林语堂先生写的《苏东坡传》,据说先是用英文写作而成,该书对苏东坡的文学生涯、政治生活以及其非凡的才能进行了讲述。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李一冰先生写的《苏东坡新传》,可能因为李一冰先生是在狱中写成的该书,其写作境遇与东坡相似,大有借写东坡浇心中块垒。余秋雨先生就曾评价该书“是文字较为典雅的学术著作,大抵让苏轼以其诗文来自道生平,作者的归结甚有见地”。该书从苏轼的少年写起,直至其去世,引证了大量的历史史实和苏轼自己的诗词文赋,真如余秋雨先生所称让苏轼用他自己的文学作品来述说自己的生平。近来,我又读到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朱刚先生所写的《苏轼十讲》,他的写法很有意思,用了十个主题串联苏轼的整个生命历程,将苏轼放置于具体的历史与文化的洪流之中,再佐之其相关作品,为我们呈现了一个较为立体的苏轼。杨治宜的《“自然”之辩:苏轼的有限与不朽》从“自然”的哲学思维展开了对苏轼的解读,“他的美学、时代以及在有限的肉身与无限的自由之间的挣扎”。
可以说,我讲课的一些灵感就来自阅读以上研究苏轼书籍的感受,我尝试打破传统的作者生平讲解导入,而是选择了用其诗词里最常见最为有说服力,又与其人生经历息息相关的意象入手苏轼诗词里的意象自然是很多的,但是如果着眼于苏轼的人生经历,再结合他的诗词,不难发现有几个很为重要的意象或反復出现,或在他不同人生阶段变化出现,也就是说这些意象会被他常常运用到其诗词中和他的人生际遇、感受是不可分割的。比如苏轼诗词对“鸿”意象的书写。鸿“意象初次出现是在他的诗《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后来苏轼被贬黄州,写词《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这是列举的他比较著名也为人熟知的两篇作品,其它的作品里也还有不少涉及到“鸿”的意象。另外,也可以从“磨牛”“月”等重要的意象入手,但有一点很重要,这些意象并不是单纯地出现在苏轼不同的人生阶段和他相应的诗词里,这些意象都是有各自喻意的。比如“鸿”,由最初的“人生如一寄”的偶然性喻意,到精神上遭遇流落的象喻,再到“南来飞燕北归鸿”的释然的喻意,串起来讲,其实也把他的人生轨迹解读得很清楚了。我在课堂上尝试用这种方法打开苏轼,实践证明,我看到了学生们眼里的新鲜和好奇,整个课堂的氛围很好,学生们始终跟随我的讲课节奏,甚至我把自己也给讲激动了,好像我和学生很容易就进入到苏轼的人生旅途里被他牵着鼻子走,被这位“不合时宜”但始终有自己坚守的知识分子的人格力量深深感染着。
杨治宜的《“自然”之辩:苏轼的有限与不朽》也提供了一种从“追和”诗打开苏轼的可能,苏轼写了大量的和陶诗,其动力,杨治宜将其归纳为两点:一是陶潜诗歌本身具有的文学价值,二是苏轼对陶潜诗歌人格的仰慕与认同。并且苏轼对陶潜的“性格弱点”也感同身受,即所谓“性刚才拙、与物多杵。”以苏轼的“和陶”诗作为一个突破口展开对苏轼的研究讲解也是不错的打开方式。
2.从其赋开讲
我们知道,苏轼被贬黄州,写下了不少较为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早已家喻户晓,著名的《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更是成为赋中名篇,至今仍传诵不断。
《赤壁赋》被成为是宋代“文赋”的代表作之一,显示了苏轼极高的文学成就。被贬黄州,对苏轼来说无疑是他人生的低潮。贬谪的痛苦以及如何超脱这种痛苦在他的这两篇赋里都有所体现,使我们得以洞见他坚定又豁达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赤壁赋》沿用了传统赋主客问答的形式展开的,所探讨的主题也依旧是人们常常思考和探究的,人生短暂和宇宙无穷的矛盾时时困扰着我们,当我们的欲望不能得以满足而感到痛苦时我们该怎么办?这些问题我們每个人可能都会遇见,它会引我们思考,所以我们如果用问题导入的形式开始我们的新课,通过简单解读《赤壁赋》去试着解决这些问题,苏轼给了我们答案:“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通过这样结合作品的探讨,学生们也会激起对学习苏轼的热情,课后若能辅之苏轼其它相关作品让学生阅读,比如让学生自己读《后赤壁赋》,将两赋比较学习,效果会更好。
三.其他开讲方式
以上是我们从传统人物生平和苏轼作品里寻找打开他的方式,其实只要我们做足了对苏轼的阅读和研究工作,就会发现打开他的方式有很多。每个人阅读苏轼都会有属于自己的阅读感受,得到的触发点都有可能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想知道学生们心目里理想地打开苏轼的方法,我们最好还是求诸于学生本身,我们可以以布置预习作业的形式让大家自己预习阅读苏轼的作品,然后给出一个自己希望打开苏轼的方式,并鼓励其讲讲这样建议的原因。我想,这样的群策群力也会为我们提供许多超出我们想想的打开方式,老师的学问固然比学生累计得多一些,但就思维和学习新事物的能力上我们常常会有点望尘莫及,教学本来是有道理的。下面是我与学生课下阅读交流时相互一起得到一些打开苏轼的方式。
我们还可以从建构“心灵故乡”这个思路来开打开苏轼。得益于网络大数据,得知苏轼诗词中“归”字出现的次数达一千多次,“归去”二字出现了九十二次。学生说,她对苏轼归去何处产生兴趣,他为何如此渴望归去。他想归去何处,是否只是归去故乡?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打开方式。故乡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有它特别的意义,苏轼当然也不例外。苏轼的故乡是眉州眉山县,据说眉州为中国贡献了许多文化名人,三苏就在其中。苏轼仕宦生涯开启之后,从他出仕凤翔起,他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思念故乡,而他坎坷的仕宦之途让他无法归乡,苏轼自二十一岁出蜀,除去两次奔丧,即使思乡心切也从未能归乡,最后安葬之地也是河南郏县,不是故乡眉州。当“家”的观念在苏轼这里逐渐转换后,具体的“家”和“故乡”已经开始变得模糊,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广阔的精神家园或者“心灵故乡”。循着苏轼兜兜转转的人生经历和细读他相关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带着学生在课堂上展开对苏轼“心灵故乡”建构的研究和学习,我想这样的打开方式也是很好的。
另外,我们也可以从美食来打开苏轼。的确,苏轼对于饮食是很讲究的,他自己甚至自称是老饕。苏轼被贬黄州的途中,面对滔滔江水,便开始“算计”他将来的口食:“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苏轼亦喜饮茶,还作了《漱茶说》,认为饮茶有益于健康。关于东坡饮馔的故事很多,比如说他做的东坡羹很有名,他甚至还专门写了《东坡羹颂》传授做法;他从杨世昌道士那里求得酿蜜酒的方自己私酿蜜酒,酒成,作《蜜酒歌》。至于东坡肘子,东坡吃河豚的轶事……所以,从饮食打开苏轼也不失为一种有趣的方式,毕竟“民以食为天”。
前面提过,苏轼的多才多艺让我们不妨可以从他的书画作为一种打开方式。就书法而言,苏轼与黄庭坚、米芾和蔡襄被称为“宋初四大书法家”。林语堂在他的《苏东坡传》里提到,“苏东坡不仅创了他有名的墨竹,他也创造了中国的文人画”。同时林语堂还指出书画在中国是同源的,“因为中国南派画之始祖,苏东坡是其一,都是在中国诗的精神中涵养有素的,并且在运用笔墨的技巧都已通其奥妙,而且对中国书法的结构与气势的原理都已窥其真诠”。苏东坡论自己的书画时说:“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在东坡那里,无论诗文辞赋还是书画都深深烙上了他自己独特的烙印,是他自己个性的呈现。所以,我们若是从他的书画作为打开他的方式也没有什么不好,仿佛不管从哪种途径走近他,都会有殊途同归的效果,他的乐观、洒脱与旷达始终吸引和影响着我们,让我们很想进一步走近他,有时走近他的同时,其实也是我们通往自身的一个途经。
我想,打开苏轼的方式应该还会有很多种可能,正如我们常说的“有一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遇见苏轼的方式都可能不一样。然而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尝试着每次都用不一样的方式打开苏轼,企图让这个我们喜欢的文人变得立体起来,也奢望在电子产品如此丰富的今天,我的课堂还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为此,我将总是努力在认真的阅读之中,永远保有一颗学习探究的心。
参考文献
1.《高校中文专业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陈利群,刘晓文编,华中示范大学出版社2013。
2.《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3.《苏轼词编年校注》邹童庆,王宗堂著,中华书局2002.
4.《“自然”之辩:苏轼的有限与不朽》杨治宜著,三联书店2018.
5.《苏轼十讲》朱刚,上海三联书店2020.
本文体现在所研究的项目中:2021JY04培养应用型人才理念下的汉教专业建设与改革研究。
(作者单位:四川文化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