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先生在难中》的人物形象新解
2023-04-27尚思创
尚思创
内容摘要:叶圣陶先生的《潘先生在难中》是人生派写实小说的优秀代表作。作品以军阀混战为背景,叙写了一位小市民知识分子潘先生在战乱中逃难的行径,成功塑造了一种典型人物形象。然而,潘先生的人物形象在现当代却有着不同的诠释和明显的嬗变——潘先生在现代视角中是一个自私投机、疑惧卑琐、苟且偷安的灰色小市民知识分子,在当代新释下却被看作一个热爱家庭、精明真实、值得同情的普通人。毫无疑问,上述的嬗变由多种因素构成,本文将从现当代对于潘先生不同的释义出发,探寻两种释义和嬗变形成的因素,并据此再度总结现当代两种释义下潘先生的人物形象,通过文本细读对潘先生的人物形象进行重评,在总结与评析的过程中深入思考潘先生及评述作品的方向。
关键词:《潘先生在难中》 人物形象 重评 现当代异释 嬗变因素
《潘先生在难中》是叶圣陶早期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它堪称人生派写实小说的完型。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不仅反映了深刻的时代命题,更成功塑造了潘先生这一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
所谓典型环境,指的是当时军阀混战的时代背景。《潘先生在难中》这部小说中的“难”,正脱胎于1924年的江浙战乱,这场军阀混战实际上就是地区军阀之间掠夺地盘的较量,于百姓而言自然是民不聊生、深受其害。就是在这样的典型环境之下,诞生了所谓的典型人物,即小市民知识分子潘先生。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潘先生是让里小镇上的小学校长,当军阀混战的消息传到让里时,潘先生便张皇失措地举家逃难,在此期间他的种种行径和心理都被作者展现得淋漓尽致,无愧为一个完整丰满的圆形人物。
然而,如此典型的人物形象在现当代却有着颇为不同的释义。这篇小说发表后不久,茅盾就于1928年在其的《王鲁彦论》中对于潘先生做了一个评述和判断,认为这部作品“把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没有社会意识,卑谦的利己主义,Precaution,琐屑,临虚惊而失色,暂苟安而又喜,等等心理,描写得很透彻。”①而现代视角下的潘先生正如茅盾所评一般,被普遍释义为一个自私投机、疑惧卑琐、苟且偷安的灰色小市民知识分子形象。
纵观许多当时的研究和教材,大都对于潘先生的人物形象持否定和批判的态度,但随着多种因素的流动变化,潘先生的人物形象在当代逐渐有了新的诠释与转变——文界出现了很多要求宽容理解潘先生的声音。许多学者对这部作品进行了新的审视与评价,结合不同的视角与解读,将潘先生看作一个热爱家庭、精明真实、值得同情的普通人。
显而易见,潘先生的人物形象在现当代有着不同的诠释和明显的嬗变,这种嬗变由多种因素构成,本文將从现代视角与当代新释的两种视角出发,探寻并结合两种释义和嬗变形成的因素,并据此总结现当代两种释义下潘先生的人物形象,通过文本细读对潘先生的人物形象进行再度评析。以期通过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全面的角度,在总结分析和重评的过程中,重新深入思考潘先生以及评价作品及人物形象的方向。
一.现代视角下的潘先生——“自私卑琐的灰色小市民知识分子”
《潘先生在难中》于1925年1月发表在《小说月报》上,小说一经问世,便饱受关注,更引得茅盾等文学大家对这部作品进行评析论述。茅盾不仅仅是叶圣陶的老友、有名的文学大家,更是文学研究会的骨干、《小说月报》的主编②,他将潘先生视为小市民知识分子灰色人生的典型代表,其评价自然颇具影响力。除此之外,此时的中国正值内忧外患之际、民族危亡之时,在历史时期、时代背景、社会价值观念等多种因素的融合之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潘先生的人物形象都是被否定和批判的。
如果要透析和总结现代视角下的潘先生,首先离不开当时的历史因素和时代背景。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依旧处于一个民不聊生、风雨飘摇的历史时期,在当时,战乱频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一方面外部正面临着被敌人入侵的危机,另一方面内部正经历着黑暗昏乱的军阀混战。在这样的岁月下,五四运动给予了中国文学一场狂飙突进的洗礼。五四新文学的精神气韵至此愈发凸显,强调“启蒙”,强调“救亡图存”,强调“个性解放”。然而,五四新文学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达到人的独立、人的觉醒,无论是从经济、政治、思想等哪一方面而言,其目的和任务都任重而道远。五四中强调的启蒙的长期性与民族救亡的紧迫性形成一对无法解决的矛盾③,这种矛盾和中国的历史因素、时代背景以及观念等相结合,对于“潘先生”这样的知识分子做出了审视和研判,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中国传统对于士大夫使命感的支持与当时宏大的时代命题相融合。中国长期以来的历史要求士大夫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以天下为己任”,这种传统的历史因素赋予了读书人较高的要求,需要士大夫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些因素和五四新文学下救亡图存的时代命题相吻合,共同加诸于“潘先生”们的身上。因此,潘先生的举家逃难、为军阀牌坊写匾等举动赫然被视作“没有社会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体现。
其二是中国自古以来对于知识分子身份二重性和传统小市民阶层的认识。在中国历史之中,知识分子一直是重要的阶层。人们一方面认为他们有着思维敏捷、知识渊博、为人正直的特点,希望知识分子能够用精神力量做社会的急先锋,为时代与国家奔走呼号;另一方面却又深刻认识到了知识分子的劣根性,比如清高固执、自命不凡、依附性和软弱性兼具等等,这样的认识导致人们更加严谨地审视知识分子。此外,中国传统的小市民阶层也很典型,他们不仅有着强劲的生命力,还有着自私精明的习气。如此种种,潘先生作为小市民知识分子的典型,被批驳为“怯懦卑琐”、“自私投机”、“利己主义”等早有渊源。
其三是历史洪流与时代背景的共同影响。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之中,人民救亡图存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对国家民族的道德意识有所上升,因此,人们对于“潘先生”们懦弱自私、明哲保身的心理与行为加以批判可以说是能够预见的;在当时军阀混战的时代背景之下,茅盾等一众名家亲眼目睹了那个黑暗混乱的时期、亲身了解到中国底层民众可悲可叹的境遇,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个人要投身于国家、民族、社会之中才能够挽救当前的局面。综合以上多种因素,在面对潘先生的人物形象时,人们自然就会指责其的“苟安侥幸”、“软弱奴性”与“麻木不仁”。
其次,要总结现代视角下潘先生的人物形象,也离不开当时的价值导向与社会认同等普遍因素的影响。茅盾很早便对潘先生做出了评价,人们或多或少地受其影响,再联系当时的社会价值导向与环境,之后很多观点基本上就沿袭了对于潘先生这一人物形象的批判态度。有学者发现,几乎每一本权威的中国现代文学教材都认为潘先生是“卑琐”的,其对于潘先生的评价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不过在语句上有所调整。譬如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将潘先生阐释为“自私、疑惧、投机、苟安、卑琐,具有多侧面而又统一的小市民性格典型”④,又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面向21世纪的课程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中这样描述:“通过潘先生精于算计、琐屑庸俗、苟日偷生行为与心理的精彩描绘,活画出这类小市民知识分子卑琐自私、缺乏正义感和道德意识的卑琐灵魂。”⑤……总之,从这些大量一致的评述之中,足以看到在当时的价值导向与社会认同的因素之下,潘先生的形象就是一个卑劣的、琐屑的、有着灰色生活的小市民知识分子。
最后,结合叶圣陶当时的笔触与写作手法,可以更全面地剖析和总结当代视角下的潘先生。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依旧以其一贯冷静客观的现实主义特色书写叙事,但正是这样冷静客观的笔触,让读者能够体味到作者在其中对于潘先生不动声色的刻画与讽刺。譬如,从潘先生在车上 “组成一组蛇”时内心的波折、被车门里“弹了出来”的动作、两次叫黄包车时截然不同的气势等细节之中,读者都能够看到,作者在客观的笔触下,运用漫画式的描摹手法,不仅体现出暗含的幽默之感,還流露出些许讽刺的意味。有学者认为,作者对于细节的选取与运用,透露出作者的主见,明确地传达出作者的用意。⑥确如此,虽然各家对于潘先生的刻画都有着不同的解读,但是从作者的笔下,依旧能够看到其对于潘先生的冷悌与剖析。
由上述可知,在现代视角之下,由于多种因素综合,“自私、精于算计、投机、怯懦卑琐、苟安、缺乏社会责任感与道德意识”等等词语都已经成为潘先生身上旗帜鲜明的标签。潘先生在现代中多被看作一位自私卑琐的灰色小市民知识分子。
二.当代新释下的潘先生——“无奈且值得同情的爱家庭的普通人”
时过境迁,在当代社会中出现了越来越多要求宽容和理解潘先生的声音,许多学者对于现代视角下的潘先生都提出了疑问和相左的意见,他们针对这部作品结合不同的视角与解读,对潘先生的人物形象进行了重新审视和评价。
虽然各家的评述各有千秋,但毫无疑问,当代释义中的潘先生和以往产生了很大的差异,而想要总结现代新释下潘先生的人物形象,也需要综合诸多因素进行分析。
首先,潘先生的形象嬗变离不开历史和时代精神的变迁。潘先生这一类小知识分子的形象无疑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被批判声讨,然而在当今的社会历史阶段,中国处于长久安稳的和平年代之中,国泰民安,河清海晏。在如今的和平环境下,人们对于潘先生的审视多了对和谐社会、和睦的家庭关系等时代精神的追求,自然便对潘先生多了一分理解和同情,少了一分对其应该有“知识分子脊梁”的要求和认识。
譬如,有学者就认为“潘先生是受害者,在和平环境里,他肯定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好教师”⑦;除此之外,还有学者结合当时军阀混战的时代背景,直言潘先生的种种行径不过是被逼无奈之下普通老百姓的无奈之举;更有学者提出,《潘先生在难中》这部作品本身就应该注意到“难中”二字,显然,潘先生也是一个在“难中”苦苦挣扎的人,他有缺点,但是在当今时代之中,他也是一个顾家的普通人,也值得被同情。由此可以看出,当代对于潘先生的看法,已经结合了历史和时代精神变迁的因素,站在一个更符合当下、更体现当今时代精神的角度去审视潘先生。大多看法都认为应当给予潘先生一定的理解和同情,他不过是一个“出于环境的无奈、出于生计的需要”⑧、“有着小家庭责任感”的普通人。
其次,当代新释下的潘先生离不开社会观念的变化与百家争鸣。一方面,当今社会对于知识分子的道德附加和要求有所减轻,人们不再像以往那般,认为知识分子一定要敢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敢于为国家和社会奉献一切、牺牲一切,敢于站在一定高度去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知识分子在当下社会中获得了更多的理解、同情与包容,人们对于潘先生的人物形象释义自然就变得更加宽容,认为他是“一个好父亲”、“一个好丈夫”、“一个普通人”。另一方面,在当代的种种因素之下,文界不断地重评潘先生、新论潘先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在各种角度、各种解读与各种争论之中,人们对于潘先生的人物形象有了更全面的认知与理解。
最后,想要总结当代新释下潘先生的人物形象,其实还应对作者再次进行细细研究。在之前的论述中,笔者曾提到过叶圣陶在写这部小说中时,用客观冷静的笔触与手法不经意间也流露出了讽刺之意——确如此,但是,有学者对这部作品进行再研读与细究之后,发现这其中除了讽刺之意,还有作者同情之意的流露。《潘先生在难中》的结尾非常精彩,被后人反复诠释,有人认为,从潘先生没有写下去的第四句、戛然而止的结尾与他头脑中闪过的那些画面中,便能从侧面体会到作者对于这个人物意味深长的同情之意。除此之外,还有学者联系作家的创作意图,在研读叶圣陶同时期创作的作品时发现,叶圣陶对于潘先生或许有所批判和冷悌,但作者更锋利的矛头却直指当时的反动军阀。
“作品中批判的感情与同情的感情是同时存在的,只看到批判,就是人为的拔高,因为叶圣陶和潘先生都并非完人或革命家;只看到同情(也可能正是作者的自怜)也不符合作者的思想境界,因为叶圣陶并非就是潘先生。”⑨这句话不仅深刻阐明了对于作品和作者应当如何辩证看待的观点,也揭示了在当代新释下潘先生形象嬗变的因素之一。
总而言之,在当代新释之下,时代精神、社会观念等都发生了变迁,多种因素相互交融,使潘先生的人物形象发生了明显的嬗变。潘先生在当代收获了更多的理解、同情与包容,人们多认为他“有着小家庭责任感,有着自己的小智慧,虽然有缺点但能够理解”,将他看作了一个无奈且值得同情的、爱家庭的普通人。
三.文本细读重评潘先生——“有缺点但也有可取之处的圆形人物”
时至今日,潘先生的人物形象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阐释和新论。但之前的研究百家争鸣、角度多样,糅合了各种因素对于潘先生的人物形象做出了多种解读。其视角与新释在前文已有所浅析,在此,本文将试从文本出发,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剖析、重评潘先生。
首先,潘先生这个人物确实不够高尚,从文中足以见得其怯懦、苟且偷安、虚伪、自私投机的人性缺点。潘先生的一切规划都围绕着那“一个皮包,四条性命”展开,在听到战乱的消息后,他立马举家逃难——作者在开篇就用大量的笔墨描绘出一系列细节,写一家人“首尾一气,犹如一条蛇”;写潘先生“用黑漆皮包做前锋,胸腹部用力向前抵”;写他向妻儿“惊惶地发命令”……这所有的窘态和动作情态,一方面展现出了潘先生对于战争和家庭离散的害怕胆怯之情,另一方面则显现出潘先生为全家人精于盘算的样子。
在下车之后,当潘先生和妻子在车站前被暂时地挤散时,他立马感到“家破人亡”、“禁不住渗出两滴眼泪来”,而一踏出那车站的铁栅栏,他又感到“现在好了”;当潘先生和妻儿住进小旅馆时,他便又舒快地让茶房加酒加菜,竖起手指细数自己的两件乐事……至此的整个情节之中,作者将潘先生那种苟且偷安的小市民习气悉数展现。除此之外,从潘先生两次叫黄包车的架势、在红十字会因顾及小家庭之私而再三索要旗帜和徽章的行为、对于王妈的欺骗和对于教育局长的攀迎等事件行径之中,我们也能深刻品味到潘先生虚伪和自私投机的缺点。
其次,潘先生这个人物到底还是有些可取之处,从文中的情节和多种小细节也能看到潘先生力求生存的生命哲学、爱自己的小家庭以及精明能干等特质。当灾难来临时,潘先生本能地生出了强烈的求生欲望,并为此采取了有效行动。
在逃难的过程之中,无论是潘先生“右手提着黑漆皮包,左手牵着个七岁的孩子”的艰辛历程,还是他在人海中数次大声疾呼的举动;无论是他耐住性子、蹲下身子抱起自己七歲的孩子的行为,还是他对妻儿怜惜呵护的行动……从种种细节中,我们其实都能看到潘先生可能没有承担起社会责任感、可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仁人志士和英雄,但他一定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他的自私在家庭面前可以说是化为乌有了,从小说中处处可见潘先生对于妻儿的思念和记挂,不管是琐碎的小事还是关乎生命的大事,他都时时刻刻爱着自己的小家庭。除此之外,从潘先生对事件随机应变的处理能力、对开支的精打细算等等行为中,我们也能看出其精明能干的特质来。
最后,综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潘先生确为一个普通人,他正是一个缺点明显但也有可取之处的圆形人物。潘先生人物形象的塑造鲜明就鲜明在有血有肉,典型就典型在真实生动,成功就成功在圆形立体,如果一味地对他进行批驳或者同情,其实都会有所偏颇。当然,本文是通过细读文本的方式再度重评了潘先生的人物形象,如果从不同角度、不同观点出发,综合不同因素,人们对于潘先生的解读都有可能再度发生变化。
总而言之,正如前文所述,潘先生在现代视角下是自私卑怯的灰色小市民知识分子;在当代新释下是无奈且值得同情的、爱家庭的普通人。而在现代视角与当代新释下通过文本细读重评潘先生,他亦然是一个有缺点但也有可取之处的圆形人物。
数年来,人们对于潘先生的人物形象进行了不断的探究、研讨与解读,潘先生的人物形象就在这一次次释义、新论与争鸣之中变得更加丰满、更加多维,这也恰恰说明了这个人物塑造得非常成功。而潘先生的人物形象之所以如此典型、如此令人印象深刻、如此具有代表性,正是因为他是一个立体可感、有血有肉、真实生动的多面人物。
综上所述,人不是孤立的个体,文学亦然。潘先生人物形象解读的嬗变由多种因素综合构成,现代视角下离不开历史时期、时代背景、社会价值导向与认同等等因素,当代释义下也有着历史和时代精神变迁、社会观念变化、百家争鸣等等因素,与此同时,作家写法与笔触、作家的作品本身也至关重要。当然,这些因素的背后或许有更深层次的共同原因和源流之处,但这所有的一切,一方面构成了人们对于潘先生不同的解读和释义;另一方面也无不提示着我们在看待一部作品或一部作品中的人物时,不妨细致把握文本,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周密灵活地思考解读,以更广阔的视野、更多样的角度、更辩证的思维去分析评价、研读摸索,这样才能看到更全面的“潘先生”。
参考文献
[1]沈雁冰.王鲁彦论[J].小说月报,1928 (01).
[2]陈仕持.对潘先生,多点理解少点责备——重评《潘先生在难中》[J].昌吉学院学报,2005(01):36-39.
[3]丁辉.启蒙的独断与障蔽——从《潘先生在难中》的精神局限说起[J].孝感学院学报,2010(01):55-58.
[4]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1.
[5]程光炜,吴晓东.《中国现代文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95.
[6]夏冰.叶圣陶在刻画教师形象时的艺术特色[J].艺术殿堂,2008(12):105.
[7]张福贵.错位的批判:一篇缺少同情与关怀的冷漠之作——重读叶圣陶的小说《潘先生在难中》[J].文艺争鸣,2004(05):51-53.
[8]卢文一.《潘先生在难中》新论[J].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04):92-94.
[9]徐艾平.《潘先生在难中》的主题和结尾[J].中文自修,1994(Z1):13.
[10]徐汉晖.重读《潘先生在难中》[J].文学教育(下),2008(05):120-121.
[11]贺仲明.弱者批判与知识分子的道德要求——也谈对《潘先生在难中》的理解[J].文艺争鸣,2004(06):68-69.
[12]邹菡.《潘先生灾难中》的现代体式特点[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2(05):41-44.
[13]段凌燕.浅谈《潘先生在难中》的人物刻划[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04):21-22.
[14]邱贵芹.浅析《潘先生在难中》的表现手法[J].大舞台,2010(03):126.
[15]王佳丽.叶圣陶短篇小说叙事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
注 释
①沈雁冰.王鲁彦论[J].小说月报,1928(01).
②陈仕持.对潘先生,多点理解少点责备——重评《潘先生在难中》[J].昌吉学院学报,2005(01):36.
③丁辉.启蒙的独断与障蔽——从《潘先生在难中》的精神局限说起[J].孝感学院学报,2010(01):55.
④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1.
⑤程光炜,吴晓东.《中国现代文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95.
⑥夏冰.叶圣陶在刻画教师形象时的艺术特色[J].艺术殿堂,2008(12):105.
⑦张福贵.错位的批判:一篇缺少同情与关怀的冷漠之作——重读叶圣陶的小说《潘先生在难中》[J].文艺争鸣,2004(05):53.
⑧卢文一.《潘先生在难中》新论[J].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04):92.
⑨徐艾平.《潘先生在难中》的主题和结尾[J].中文自修,1994(Z1):13.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