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美创造:重建语文教育生态的应然追求

2023-04-27郑文庆

江西教育B 2023年4期
关键词:感受

郑文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审美创造是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涵养高雅情趣,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那么,在“新课标”视域下,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使用中,在重建语文教育生态的过程中,探寻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路径,促进学生审美水平的提升,无疑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对话文本,激发审美意识

综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形神俱佳,融古今中外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于一体,挖掘其审美价值,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

1.自然美

李泽厚在《美学四讲》里谈到,美的本质和根源是自然的人化,是主观实践和客观现实的交互作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美,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体味、追寻。如《日月潭》《富饶的西沙群岛》《海底世界》《草原》展示了壮阔之美;《金字塔》《故宫博物院》呈现出典雅、古朴之美;《观潮》《望庐山瀑布》激荡着气势磅礴之美;《月光曲》《十五夜望月》弥漫着月色朦胧之美……充分挖掘文中或雄奇或古朴或雅致的自然之美,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

2.社会美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也蕴藏着丰富的社会美。一方面,这些内容文质兼美、思想深邃、蕴含智慧,如《两小儿辩日》蕴含着稚子的思辨之智;《铁杵成针》中有古人持之以恒的精神之美;《守株待兔》则包含对人性的批判之思……深刻的哲理、为人的智慧从平凡普通的文字中缓缓淌出,无声地润泽着学生的思想,启迪着学生的智慧。另一方面,文字将人类的感情用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表达,如“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是壮志未酬的无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是思念的愁怨;“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离别的忧伤……一个个文字为我们串起了这个奇妙鲜活的世界,一种深深烙于心间的美,是学生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窗口和纽带。

3.艺术美

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从艺术表现来看,诗歌、散文常常表现出一种音韵的和谐美、结构的精巧美、意境的典雅美等;记叙文、小说在形式上往往表现出语言的流畅美;说明文、议论文大都表现的是一种科学美、思辨美和逻辑上的严谨之美。以散文为例,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收录了《剃头大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等写人叙事散文、《荷花》《鸟的天堂》等写景状物散文、《走月亮》《匆匆》等抒情写意散文和《读书》《只有一个地球》等议论随笔散文。其中,写景状物和抒情写意类散文从语言运用到主旨表达上都给读者带来更加丰富的、诗意的审美体验。

二、渗透方法,丰盈审美体验

“方法”一词在“新课标”中多次出现,这也体现出“新课标”更加注重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贯彻和落实,强化“怎么学”,提高学习效率,真正“减负提质”。渗透方法,丰盈审美体验,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一环。

1.缘读入文,感受情态美

叶圣陶先生认为“诵读”是“熟读成诵”,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反复诵读,可以把视觉上的文字语言转化为听觉上的有声语言,从而实现美的创造。如《荷花》中的一段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教学时,笔者放手让学生自主朗读,通过咀嚼文字,领悟其内涵。有的紧扣“冒”字读出荷叶的多,有的抓住三个“有的”读出荷花的姿态美,有的找准“才”字读出荷花羞答答的样子,有的聚焦“饱胀”一词读出花骨朵含苞欲放的娇憨姿态。学生一边诵读一边思考,读出了形,读出了情,读出了韵。

2.联想想象,捕捉形象美

在学生具有审美意识后,教师应引导他们采用联想、想象的方法,在审美对象与学生的审美能力之间巧妙地建立一种审美联系,进一步丰盈学生的审美体验。通过具体作品,启发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让具体形象在脑中鲜活起来。如《少年闰土》中对少年闰土的一段描写:“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碧绿的西瓜”,在学生脑海里呈现出静态美;“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的动作描写,在学生眼前又显现出动态美。它不是雕塑和绘画,而是根据作者的语言表达,经过学生的想象和再创造,用语言文字塑造的一种形象美。在字里行间,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作者对少年闰土的赞美之情。

3.对比揣摩,赏析语言美

语文的美,来自语言文字本身。语言文字是美的载体,是美的存在形式。一方面,审美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语言文字来实现;另一方面,通过对比阅读,聚焦语言特点,学生更易于领会语言美。如在教学《芙蓉楼送辛渐》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体会诗人送别时内心的不舍、孤单、苦闷之情,教师可设计导学案并引领学生对比、辨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与“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异同。这两首诗同样写了秋天的“雨”和“山”,但诗句表达的情感大不一样。将同样描写“雨”和“山”而表达的情感截然不同的诗句对比呈现,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捕捉关键词“寒、孤”,感受“寒雨、楚山孤”传达的情感。

4.披文入情,品味人格美

语文课堂是人文精神传递的圣殿,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使学生在读文悟情的过程中,品味文本中蕴含的人格美。如散文《乡下人家》中描述的“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一切景语皆情语,天地有情、秋虫抒情、明月寄情,这一切,都是作者内心情感的写照。因为,他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又如,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了母慈子孝的深情;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遍插茱萸少一人”,表达了游子思乡怀亲之感;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嬋娟”,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在感受美、理解美的内涵的过程中,学生不断领悟、内化,产生共鸣,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

5.文本关联,升华情感美

在教学中,教师适时进行文本关联,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与思辨能力。如《四季之美》三种翻译文本的对比学习,既落实了单元重点学习目标,还丰富了学生的语言体验,提升了他们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教学《父爱之舟》,可以联系吴冠中的散文《父亲》《母亲》,结合单元主题进行课程开发和设计,让学生欣赏到更多描写父母之爱的优秀作品;学习王翰和王之涣的《凉州词》,学生通过辨析发现,两首诗都描写边塞生活,虽然一个通过美酒盛宴表现边塞士兵的豪迈之气,一个通过哀伤羌笛刻画羁旅边地的孤独凄凉,但二者都有情感的转折——“君莫笑”“何须怨”,体现出哀而不伤、悲中有壮的情感美。

三、跨界学习,提升审美情趣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人文学科,拥有文学、人生、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丰富内容。教师应树立“大语文观”“跨界学习”理念,指导学生进行语文基本能力训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

1.以画家的眼光“画”出色彩美

高明的画家在绘画时,常常借助色彩来表达内心的感受。这种方法无疑给我们启示。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所选文章,大多是脍炙人口、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许多描写山水景物的诗篇和散文都展现出亮丽的色彩美,如《火烧云》第三自然段这样描写火烧云的颜色——“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用词极为丰富,浓墨渲染火烧云的奇异色彩,刻画其静态美,给人以强烈的艺术美感。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读读描写火烧云色彩的句子,感知课文所描写的色彩美;再播放课件展现火烧云绮丽的色彩,强化学生的视觉冲击,最后揣摩、推敲描写颜色的关键词与词组,可以与“红的、黄的、紫的、金的”进行推敲比较,体会作者运用比喻色的精妙,感受“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等遣词的形象生动。这样,引导学生把它当作一幅画去欣赏,先进行色彩的体验,再让学生通过绘画的视角去捕捉,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2.以音乐家的耳力“听”出旋律美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文情并茂的佳作,给人一种音乐美。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如《观潮》一文,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声势。特别是从“闷雷滚动”到“山崩地裂”的声音变化,多数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教学时,不妨以课文为蓝本,以插图为依托,先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再出示相关音频加深学生的感受,让由远而近、闷雷滚动般的潮水声入学生耳中。这样,让教材与“音乐”牵手,把文章当作一支乐曲来欣赏。生动形象的具体情景自然而然地把学生牵进了“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的场面中。大潮奔腾咆哮的壮美旋律在学生“音乐的耳朵”中有形地再现,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深受震撼。除此之外,潮来之时与潮来之后的大海景象是如此迥异,一个激烈壮观似千军万马,一个平静温柔如处子,大海不仅有壮观之美,还有平静之美。

3.以诗人的視角“赏”出意境美

意境是诗词的灵魂。古诗文之美经常表现为意境美,这样的例子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比比皆是。如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大胆想象,将眼前压满枝头的皑皑白雪幻化成春天烂漫的梨花,使湿寒之中透露出盎然春意,别有一番情趣。因此,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紧扣本诗的意象,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联想诗人一生中曾两次出塞,具有丰富的边塞生活经历,在歌咏自然风光的同时,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融入了诗人雪中送友人的真挚情谊。继而联想到其他作品中具有同样美妙意境的诗句,让学生把自己当成诗人,进入诗的意境中,品味古诗词的意境之美。

4.以演员的动作“演”出行为美

几乎每册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有角色众多的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其改编成课本剧,进行演出。如教完《丑小鸭》,笔者让学生说一说对这篇童话的感受和思考。一名女生说:“鸭妈妈让我好感动。”接着,笔者又让大家找出体现“鸭妈妈让人感动”的语句——“太阳暖烘烘的。鸭妈妈卧在草堆里,等她的孩子出世”“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谁都欺负他”……找出相关句子后,这名女生又说:“不管丑小鸭怎样,也不管别人怎样,鸭妈妈一直爱它。我想,如果鸭妈妈看见它成了白天鹅,一定特别高兴。”有了这样的铺垫,再让学生分别扮演鸭妈妈和丑小鸭,他们的演出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回归生活,促进审美表达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为了促进审美表达,语文教学要回归生活,指向学生的生活实践。

1.聚焦时文阅读,孕育成长品格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如教师引导学生居家阅读,不仅可以了解、认识社会,还可以陶冶情操,孕育成长品格。如新闻特写《17个普通人的故事》中节选了三个片段:驰援武汉的包机上,乘务长哽咽着告诉医生乘客:“待你们完成任务,我们接你们回家”;金银潭医院旁边的店主了解到医护人员“想吃大米饭”的愿望后,动员家人自掏腰包准备饭菜;安庆医院的护士长,行前对哭喊的女儿说:“妈妈要去打怪兽了,很快就回来。”围绕“逆行天使”选择的这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普通人身上的光芒,启发学生认识:这个世界上人们所能感受到的温暖与美好,常常不是在宏大的宣示中,而是在细节中,在困境中。

2.引领适时习作,提升人文情怀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美的能力,关键是如何培养。在大量阅读的同时,多练笔是促进学生审美表达的一大法宝。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将生活小事、心中所想化作笔端墨香,像拍照一样留下美好的瞬间。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独特审美感受的习作来。

3.搭建实践平台,实现综合学习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课堂之外的世界很精彩。如果教师能把教材中的内容向教材外延伸,并与充满活力的现实生活交汇,就可以无限地扩大教材的容量。例如,笔者设计了如下情境引导学生观察身边人、身边事,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新冠感染期间,“你”遇到了一名正准备乘坐地铁的老奶奶,但她忘记戴口罩了,“你”会怎么做?学生积极参与,各抒己见,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学生会慢慢发现“生活处处是语文”:小到日常生活中的短信、广告,大到解说词、演讲稿;小到身边人说的一句话,大到各种新闻报道……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课程的美育功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美的升华,进而激发他们去感受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的美,提高审美情趣,丰富人文素养,塑造美好的心灵。审美创造,是重建语文教育生态的应然追求。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尚思小学)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立项“协同创新”(含帮扶项目)专项课题“‘双减’视阈下重建小学教育生态的探索与实践”(立项批准号:Fjxczx22-195)、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小学古诗文教学落实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ZX21-4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感受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在美的世界里自由放歌
浅谈中职学校田径运动会的几点感受
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美术教学与我们的生活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与评析
初中作文教学的方法和感受
将“旋律——感受”反馈机制融入中学生物课堂的尝试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让学生道出阅读的真实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