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蜂蜡类残留物的科学分析研究

2023-04-26陈坤龙闫立润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脂肪醇蜂蜡残留物

王 桢,马 颖,陈坤龙,闫立润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 100083)

0 引 言

在古代人类所开发的自然资源中,蜂产品占有独特的地位,比如蜂蜜是人类甜食的重要来源。而蜂蜡则因其具有很高的药理作用和应用价值,在燃料、艺术品、化妆品以及药品制备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1-2],在古代中国和其他文明中都曾被广泛应用。对蜂蜡类残留物的分析研究可以揭示古代人类对蜂蜡开发利用的证据,为复原古代社会提供更多资料。长期以来,学界对古代人类利用蜂蜡的研究多限于文献的记录,但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有机化学检测技术成为考古领域重要的研究手段,也为古代蜂蜡利用的研究提供了许多证据。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蜂蜡类残留物科学分析的情况,介绍了蜂蜡的产生与组成,梳理了蜂蜡类残留物的样品处理与检测分析方法,并总结了蜂蜡类残留物的科学鉴定的依据,以期为古代蜂蜡利用与其他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1 蜂蜡的产生与组成

蜂蜡是由蜜蜂分泌的类脂质物质所组成的。蜜蜂属于膜翅目蜜蜂总科的蜜蜂属,该属下又有东方蜜蜂、西方蜜蜂、大蜜蜂、黑大蜜蜂、小蜜蜂和黑小蜜蜂等种,而某一种的蜜蜂根据其产地又可进一步被细分为不同亚种。在西方蜜蜂中,欧洲型的意大利蜂(后文简称“意蜂”)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用于人类饲养和研究的主要蜂型[1-2]。

蜜蜂属的共同生物学特性之一是可由蜡腺分泌蜂蜡[1],蜂蜡是蜂巢的建筑材料,为巢育和食物储存提供基础设施。蜡腺包括卵母细胞和脂肪细胞两种基础脂肪细胞。卵母细胞会在工蜂泌蜡期内发生生理变化,体积变大,吸收脂肪酸和烃类并产生蜡前体材料。蜂蜡中脂肪的重要来源普遍被认为是由脂肪细胞产生,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蜂蜡以液态形式经过蜡腺上方蜡镜的微孔渗出,在蜡镜表面凝固成片状,成为蜡鳞[1-2]。工蜂将蜡鳞取下,送入口器,混入上颚腺分泌液并充分咀嚼,使蜡鳞成为具有可塑性的小蜡团用于造脾[1]。

蜂蜡不溶于水,略溶于乙醇,易溶于四氯化碳、氯仿、乙醚,其熔点为62~67 ℃。组成蜂蜡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酯类、烃类、游离酸、游离醇和少量其他物质[3-6]。蜂蜡的成分与结构已被广泛研究,本工作以意蜂蜂蜡为例来介绍蜂蜡的组成。

蜂蜡中的酯类物质包括单酯、双酯、羟基酯等。其中单酯为线性蜡酯,其含量最多(偶数C40-50),占比约35%。单酯中的绝大部分由棕榈酸与C24-34的偶数脂肪醇酯化而成,另外少量的不饱和单酯(C46-54),由油酸与脂肪醇酯化而成,或棕榈酸与不饱和醇酯化而成。双酯占比约14%,含有C56-66的偶数碳,主要由单酸与二醇酯化而成,其中二醇是C24-32的偶数醇且C24二醇含量最高,另外还有少量的双酯是由脂肪醇与羟基酸酯化而成。三酯的结构与二酯类似,都是由脂肪醇、单酸和羟基酸酯化而成,酯化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两个羟基酸、一个单酸和单醇酯化,另一种是一个羟基酸、两个单酸和二醇酯化,在蜂蜡中的占比约3%。羟基酯的含量较单酯低,有羟基单酯和羟基聚酯两种类型,占比约12%。羟基单酯(偶数C40-50)组成较为简单,分为两种结构,一种由单羟基酸与长链醇酯化,另一种是二醇一端的羟基与棕榈酸酯化。曾有学者分析水解蜂蜡的羟基酯成分后发现羟基棕榈酸含量最多[3]。羟基聚酯较为复杂,目前没有分离出纯羟基聚酯,Tulloch推测它们主要由羟基酸链组成[4]。

烃类约占蜂蜡的14%:C21-33的奇数烷烃是其中最主要的化合物,约有67%,且C27含量最高;支链烷烃的含量很少,约0.2%;还存在少量偶数烷烃,但其含量远远小于奇数烷烃,约占烷烃总量的5%。

游离脂肪酸主要包含直链脂肪酸,约占蜂蜡的16%,碳原子数为偶数C20-36,其中最丰富的为C24酸,约占蜂蜡总成分的5%以上。链长为C28-34的偶数游离脂肪醇是蜂蜡的次要组成部分,主要占蜂蜡成分的1%。多数脂肪醇与脂肪酸酯化存在于酯类中。

已有研究表明,不同种类蜜蜂所产生的蜂蜡在组分上别无二致,而在部分组分的含量上有所差异。卢焕福曾对中国10个不同产地的蜂蜡进行了物理性质和成分的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各产地蜂蜡的指纹图谱较为相似,在化学成分上具有一致性[7]。Aichholz和Lorbeer曾对比了西方蜜蜂、东方蜜蜂、大蜜蜂、黑大蜜蜂、小蜜蜂和黑小蜜蜂生产的六种蜂蜡的成分,发现这六种蜂蜡的基本组成相同,但各物质在蜂蜡中的占比会因蜂种不同而有所差异。如西方蜜蜂蜂蜡中二酯占7%,羟基单酯占9%,小蜜蜂蜂蜡中二酯占16%,大蜜蜂蜂蜡中羟基单酯占23%。此外,一些主要化合物中的链长也有所区别,如西方蜜蜂、东方蜜蜂和小蜜蜂蜂蜡的烷烃中C27含量最高,而黑小蜜蜂蜂蜡的烷烃中C25含量最高[8]。

2 考古中的蜂蜡类残留物

科学分析证明蜂蜡在古代世界曾被广泛用作照明燃料[9-10]、艺术蜡像材料[11-12]、药膏[13-14]、防腐剂[15]和粘结剂[16-17],还因其疏水性被用作陶器防水涂料[18]等。这些成果表明可以长时间留存的蜂蜡,能够为研究蜂蜡在古代的利用提供实证。这些可以被检测到的蜂蜡类残留物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

第一种是可见残留物,主要是以固体形态原位保存在载体或遗址中,蜡质品也包括在内,例如蜡制艺术雕像、蜡纸,以及完整保存在带盖陶器中的蜂蜡质药膏、灯具中或灯芯周围用于燃烧的照明燃料、青铜器上用于粘结装饰物的粘结剂等。

第二种为不可见残留物,例如一些被吸附在陶器孔隙中的蜡类,以不易被肉眼察觉的形式存在。陶器作为多孔材料,当储存或加工蜂蜡材料时,有可能会吸附相当数量的脂类物质[19-20]。而陶器器壁上较小的孔隙能保护蜂蜡中的脂类分子免于微生物的侵蚀[19-20]。同时由于蜂蜡的疏水性,脂类分子不易从上述孔隙中受水的淋滤作用影响而流失,因此在长期的埋藏过程中,被陶器所吸附的蜂蜡组分能较好地留存下来。

3 蜂蜡类残留物的分析与鉴定

3.1 检测分析方法

近年来,多种现代科学分析技术被用于蜂蜡类残留物的检测分析,以识别鉴定其来源。这些技术主要包括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X射线衍射法(XRD)、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同位素质谱技术(IRMS)、核磁共振技术(NM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UV-Vis)等。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是分析有机物分子结构最常用的方法。FTIR操作简便、过程快速,仅需少量样品就足以开展分析。一般通过对比样品与真实蜂蜡的红外图谱,即对比蜂蜡中酯类、烃类和脂肪酸的官能团在光谱中的特定位置,来得出样品的成分信息[10,15]。该技术与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ATR-FTIR)均可用于检测现代蜂蜡中的掺杂物[21-22]。但有些吸收混合残留物的成分较为复杂,其红外光谱也十分复杂,存在谱峰重叠严重的问题,在分辨有机物具体种类时精度不足[10],一般结合GC-MS共同鉴定样品来源。

X射线衍射法(XRD)是应用于物质成分和结构的分析方法,在可见蜂蜡残留物的分析鉴定中也有案例。一般通过对比可见残留物样品与新鲜蜂蜡样品的XRD图谱来判断是否有蜂蜡的存在[16,23],但在具体分析时通常结合其他检测方法共同分析验证[24]。目前尚未见到XRD应用于不可见残留物的案例。由目前研究现状可知,XRD在可见蜂蜡残留物分析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在不可见蜂蜡残留物分析中的应用前景尚不明确。

核磁共振技术(NMR)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各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其操作简便、快速,效果精准。高分辨核磁共振仪主要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分析,1H NMR技术一般根据不同H的化学位移和分裂情况确定基团种类与位置关系,再通过对各H峰面积积分,从而确定质子比[25]。而13C NMR技术则能确定分子中存在的碳数及其可能存在于何种基团中。有文章报道通过固态13C NMR测定粗蜂蜡的分子结构[26],但固态13C NMR更侧重于分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蜂蜡,并不适用于不可见蜂蜡残留物的分析。1H NMR技术可以分辨蜂蜡中多种有机化合物,例如蜡酯、脂肪酸和脂肪醇[27],但此技术普遍对样品的纯度要求很高,而蜂蜡类残留物,尤其是不可见蜂蜡残留物,其样品成分复杂,样品量又很少,不满足提纯的要求[28]。即使是近几年新应用于检测混合物的选择性激发核磁共振技术[29-31]在实际应用时又面临内标的确定和数据分析模型的选择等问题,目前也并未见其被使用于蜂蜡类残留物的研究上。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UV-Vis)也是分析、推测有机物组成和含量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过检测分子中价电子发生跃迁时对能量的吸收情况,推测其结构和含量。而根据电子跃迁的难度不同,通常用于检测有共轭体系的有机物分子,如不饱和烃类、不饱和脂肪酸等,一般不适用于饱和化合物的鉴定[32]。根据蜂蜡的主要组成可知其价电子跃迁方式以—CH2—的σ→σ*和C=O的n→π*为主,具备通过UV-Vis分析检测的可能性,其吸收的峰值位于193 nm附近,之后随着波长的增加,吸光度逐渐减小[33]。但通过文献查阅可知,实际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更多的是被应用于材料改性[34-35]、农药残留[36]、蜂胶[37]和植物蜡[38]等方面的研究,纯粹应用于考古样品中蜂蜡残留物研究的案例几乎没有,因此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在这方面的研究潜力还有待开发。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常用于蜂蜡成分的研究。目前学术界主要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来获得蜂蜡类残留物的成分信息。GC-MS能够分离、鉴定复杂的混合物,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可进一步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气相色谱-质谱仪可以得到每个分子所对应的质荷比相对丰度,通过解析相应谱图或参考质谱库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到结构的信息,以此来识别多组分混合物中的未知成分[39-40]。使用GC-MS可以分析完整的酰基脂质,例如蜂蜡中的蜡酯、动植物油中的三酰基甘油等。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是在GC-MS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主要原理为通过热能将高分子及难挥发有机化合物瞬间热裂解成易挥发的小分子产物,再经载气带入气相色谱-质谱系统对裂解产物进行分离和检测[39,41]。该方法使用高温裂解代替了气相色谱-质谱的预处理过程,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样品组分[10]。利用Py-GC/MS研究蜂蜡类残留物,可以将蜂蜡中的酰基脂质成分完全裂解为对应的脂肪酸与脂肪醇,进一步裂解,还可得到结构更小的碎片。通过分析脂肪酸和脂肪醇以及其他裂解产物的组成特征与相对含量,可以分析样品的组成和结构及其裂解机理。

同位素质谱技术(IRMS)在确定蜂蜡来源方面作用十分突出。在现代蜂蜡产地溯源研究中一般通过检测分析蜂蜡中烷烃的氢同位素比来获取蜂蜡的原产地[42]。气相色谱-燃烧-同位素质谱(GC-C-IRMS)在考古领域中较为常用,主要用于动物脂肪中反刍动物与非反刍动物的鉴别,在蜂蜡的鉴定应用中案例很少。

以上的分析方法在表征有机物方面效果突出,能够提供细致准确的信息,但由于考古有机残留物样品的特殊性,XRD、NMR、UV-Vis和IRMS等方法在这方面的实际应用十分有限,因此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目前应用于考古样品中蜂蜡类残留物检测分析最高效的方法。

3.2 样品处理

在使用GC-MS或Py-GC/MS进行检测分析之前,首先要对样品进行处理。对于肉眼可见的蜂蜡样品,可直接刮取微量样品溶于溶剂或直接检测。针对以不可见形式存在的蜂蜡类残留物,可借鉴处理陶器残留物的方法进行提取,即使用手术刀或钻头稍微清理载体表面,去除外界或人为带来的污染,再用干净的手术刀或机动钻头刮下或磨下2~4 g粉末样品用于有机物提取,粉末样品应用锡纸包裹,冻入冰箱中,避免引入污染[43-44]。

目前学术界最常见的提取方法主要有常规溶液萃取法和直接酸甲醇萃取法。常规溶液萃取法可回收的常见有机成分包括酯类、烃类、酸类和醇类。提取前加入内标物以做定量或定性分析。最常见的提取溶剂为氯仿/甲醇(体积比2∶1)和二氯甲烷/甲醇(体积比2∶1),提取过程可利用震荡或超声辅助提高其萃取效率。对总脂质提取物(TLE)等分试样根据需要进行衍生化,以利于有机成分进行色谱分析。有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其萃取效率,会对总脂类提取物的等分溶液进行皂化水解,将完整的酰基脂质(如酰基甘油、蜡酯)水解为相应的酸与醇,衍生化后可分别分析中性(醇、烃类)与酸性(脂肪酸)成分[43-44]。

直接酸甲醇萃取法是由Correa-Ascencio和Evershed于2014年提出的溶剂萃取新方法,可回收的常见有机成分包括烃类、酸类和醇类。该方法利用浓硫酸-甲醇溶液萃取粉末样品,在水解完整酰基脂质为酸与醇的同时会将脂肪酸酯化为脂肪酸甲酯。当总脂质提取物中存在长链醇时,需要用衍生化试剂衍生以保护羟基[45]。

以上两种提取方法各有优缺点。常规溶液萃取法可以保留样品的完整组分,但提取耗时长且回收率低,效率较低。使用酸化甲醇溶液提取残留物时,在酯类化合物水解为相应的酸与醇的同时将脂肪酸酯化为脂肪酸甲酯,节省了大量时间与试剂,但复杂脂质(酯类)的水解会丢失一些有价值的组成信息,例如蜡酯。

3.3 成分鉴定

3.3.1根据蜂蜡原始成分鉴定 “主要利用生物标记物对蜂蜡的原始成分进行溯源”这一概念,其原理是将在考古遗迹中发现的遗存的化学成分和结构与现代已知样品的相匹配,即利用“化学指纹”来判断有机遗存的生物来源[46-47]。

蜂蜡类残留物的鉴定主要依赖于蜂蜡的成分。蜂蜡中丰度最高的成分是酯类,因此可以通过离子色谱图中各酯类的特定离子峰来证明蜂蜡的存在。其中一系列棕榈酸单酯、油酸酯和羟基棕榈酸酯是证明蜂蜡存在的强有力证据,它们的碎片离子质荷比分别为m/z256、m/z264和m/z236[48]。已有学者对比各种动植物蜡,发现羟基棕榈酸酯为蜂蜡中的特有成分[24]。一般认为,有机残留物中鉴定出蜡酯即可判断蜂蜡的存在。

游离脂肪酸和烷烃通常作为辅助证据证明蜂蜡的存在。当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蜡酯)存在时,一系列脂肪酸与烷烃可为样品的来源提供一些参考信息,若C24酸和C27烷烃含量最高[49],即可合理推测样品中存在蜂蜡。

根据特定生物成分来确定样品生物来源时需要高度谨慎,溯源时需考虑其他情况存在[46],例如只根据脂肪酸或烷烃的存在来判断蜂蜡时应与其他更有力的成分证据(如蜡酯)结合来证明,结果才较为可信,因为它们还有可能来自于植物蜡[24]或石蜡[48]。

3.3.2根据蜂蜡降解产物鉴定 利用生物标记物的概念,当检测到的标记物越独特,生物来源越确定。然而,在很多情况下,考古有机遗存中各种化合物已发生了改变。基于保留下来的物质成分来鉴定其来源需通过降解或老化产物来溯源,因此需要了解可能涉及的生化机制和老化途径[46]。

蜂蜡类残留物在使用或埋藏过程中会发生老化降解等化学反应。例如蜡制雕像或印章在保存过程中有变脆、变形等现象,经学者研究后发现蜂蜡老化后其不饱和化合物成分含量会降低,导致其力学性能降低,这是造成蜂蜡制品变脆的主要原因[50]。对韩国古代蜡纸的分析表明,纸张上的纯蜂蜡层在保存过程中发生了水解和氧化反应,导致蜡层成分改变,造成纸张损坏、起皱、裂开等病害[51-52]。

蜂蜡的水解或降解一般指蜂蜡中酯类的水解,即酯类在一定温度或湿润环境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和醇[3]。在蜂蜡中,蜡酯作为蜂蜡的特征生物标记物,其水解后产生对应的棕榈酸、油酸、羟基棕榈酸以及一系列参与酯化的脂肪醇、二醇。这些酸和醇的存在可为蜂蜡的存在提供间接证据。蜂蜡中棕榈酸参与了绝大多数酯类的酯化,且蜂蜡本身不含游离棕榈酸,其水解或老化后棕榈酸含量会明显增高,因此在无其他油脂(如动物脂肪和植物油)存在的情况下,棕榈酸经常被用于解释蜂蜡的水解。相同的,油酸与羟基棕榈酸分别参与多数不饱和酯及羟基棕榈酸酯的酯化,其中羟基棕榈酸主要为15-羟基-棕榈酸和14-羟基-棕榈酸[53]。有学者研究发现在各种动植物蜡中,羟基棕榈酸是蜂蜡的特有成分[24],它们的产生与含量的增高表明蜂蜡中酯类的水解。蜂蜡中游离脂肪醇的含量很少(1%),因此在已鉴定出蜂蜡的前提下,一系列偶数脂肪醇、二醇的存在被认为是蜂蜡水解的标志之一。Garnier等在对古代陶器残留物中的蜂蜡进行检测分析的报告中提出棕榈酸与C24-34的脂肪醇是棕榈酸酯的水解产物,在现代蜡中含量很少,一般被视为降解后考古蜂蜡的主要成分[54]。持有相同观点的还有Roffet-Salque等,其指出由于蜡酯的水解产生的C30和C32的脂肪醇和棕榈酸、羟基棕榈酸是老化蜂蜡的特征[55]。Baeten等的研究报告中也指出,蜂蜡的水解产物有酯水解后生成的α,(ω-1)-二醇、棕榈酸和羟基棕榈酸[56]。Roumpou等在塞浦路斯新石器时代的陶器提取物中检测出蜡酯的存在,同时包含一系列烷烃、脂肪酸和脂肪醇,以及大量棕榈酸,表明存在蜂蜡且蜂蜡已部分水解[57]。

烷烃含量的降低或消失也是蜂蜡老化或降解的标志之一。当蜂蜡经过加热或储存于温暖环境中时会发生烷烃的升华。有学者曾做过新鲜蜂蜡的简易老化试验,得出蜂蜡的燃烧会导致正构烷烃的损耗的结论。Heron等观察到蜂蜡在高温加热后会变成黑棕色,检测后发现烷烃完全消失,但没有提出有关蜂蜡降解的具体化学过程的解释[9]。Regert等认为蜂蜡中的烷烃在加热过程中会优先失去分子量较低的正构烷烃,分子量越小越易升华,且烷烃的耗竭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58]。Duce等则进一步提出,加热蜂蜡至200~250 ℃时,会发生由于正构烷烃蒸发而出现的质量损失[59]。在最近的研究中,Amir等通过模拟实验,发现蜂蜡中的烷烃会随温度升高逐渐消失,且优先失去分子量低的烷烃[18]。

一些不稳定组分会因为人类活动(例如加热)形成结构更稳定的化合物。研究表明,蜡或动物脂肪中的脂肪酸或酰基脂质在加热到300 ℃以上时会发生自由基诱导的脱水和脱酸作用,从而生成长链酮[60]。如在某12世纪修道院金属烛台上的可见残留物经分析后,发现其中存在蜂蜡作照明燃料,其中纯蜂蜡烛台残留物中发现长链酮的存在,证明蜂蜡燃烧产生火焰温度较高,导致其中长链酮的生成(式1)[61]。

(1)

不饱和脂肪酸在加热条件下会发生双键的断裂生成α-二羧酸和短链酸[62-63]。例如油酸在加热条件下双键断裂形成壬二酸。也有研究表明,其他链长或在其他位置带有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也会断链形成其他二酸同系物[46]。不饱和酸在氧化环境中还易发生水合反应,即在其不饱和键的位置发生自由基二羟基化,生成邻位二羟基酸,两个羟基水合的位置可以很精确地表明不饱和键的位置,为其原物质提供信息[62-63]。以油酸为例,其氧化产物如图1所示。

图1 油酸及其氧化产物

3.3.3根据其他信息鉴定 气相色谱-燃烧-同位素质谱技术(GC-C-IRMS)可应用于区分反刍动物与非反刍动物脂肪来源,在蜂蜡类残留物的鉴定中也曾被利用。Evershed等曾对两件灯具内的可见残留物进行提取,经GC-MS分析出提取物是由蜡酯、醇和烷烃组成的,后又通过GC-C-IRMS进一步分析发现蜡酯衍生的长链醇和棕榈酸的δ13C值与作为参照的新鲜蜂蜡的δ13C值非常相似,进一步验证了蜂蜡的存在[64]。2003年该课题组利用高温气相色谱-质谱法(HT-GC/MS)和GC-C-IRMS对希腊伊斯特米亚发掘的粗制陶器进行了残留物分析。结果表明,陶器样品中的有机物质与参照蜂蜡的成分相同,且考古样品与新鲜蜂蜡中正构烷烃和蜡酯衍生的长链醇的同位素比值(δ13C值)非常接近,进一步确定了这些残留物来自蜂蜡[65]。

此外,在对蜂蜡的鉴定过程中必须遵循考古学背景,紧密结合遗址年代和出土遗存的状态、颜色、质地以及陶器的器型等信息,合理推测蜂蜡的使用及来源。

4 总 结

本文介绍了蜂蜡的产生与组成,综述了蜂蜡类残留物的分析手段与鉴定方法,对此做出以下总结。

1) 多种现代科学分析技术被用于蜂蜡类残留物的检测分析,通过鉴定蜂蜡的成分来判断残留物来源。由于考古有机残留物样品的特殊性,XRD、NMR、UV-Vis和IRMS等方法在这方面的实际应用十分有限,因此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目前是应用于考古样品中蜂蜡类残留物检测分析最高效的方法,主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来分析古代蜂蜡类残留物:一般对于可见残留物,可直接使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而对于不可见残留物,在进行预处理后可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

2) 蜂蜡类残留物的鉴定有多种方法:首先是根据蜂蜡原始成分溯源,即根据蜡酯、游离脂肪酸与烷烃的信息确定蜂蜡的存在;其次也可根据原始成分的老化降解产物溯源,这些产物包括羟基脂肪酸、棕榈酸、一系列游离脂肪醇和二醇。考古出土的蜂蜡类残留物绝大多数都部分降解,因此需结合原始成分和降解产物结合溯源。此外要紧密结合遗址年代和出土遗存的状态、颜色、质地以及陶器的器型等信息,合理推测蜂蜡的使用及来源。

3) 目前学术界对蜂蜡类残留物的科学研究已有一定成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例如高温下蜂蜡中物质的降解与老化、脂质保存的完整性等问题,这些都对有机残留物数据的分析带来困难,易导致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应给予关注。

致 谢:研究过程中得到了梅建军、邵安定、刘思然等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猜你喜欢

脂肪醇蜂蜡残留物
废机油残留物再生沥青性能评价
脂肪醇的催化取代及在碳-杂键绿色构建中的应用
SPE-GC法在小麦粉中典型农药残留物测定中的应用
2021年中国蜂蜡出口情况(1-9月)
提升传统醇醚生产工艺技术的路径探索
不同蒸发状态下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性质与取样方法优化
天然脂肪醇抑芽剂对烤烟抑芽效果研究
秋季自然教育活动:树叶上蜡
一种编织袋用塑料脱墨剂
蜂蜡疗、蜂针疗、蜂胶酊治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