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苏东坡:故乡、爱情与理想
2023-04-26崔谦
数千年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岁月和历史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淘洗、沉淀下了难以计数的文学遗产,也为这里的每一个人铸造了难以磨灭的文学记忆。以文化人,润物无声,在古老辽远的中国文脉里,有很多人和他们的诗词、文章都会被后世反复吟唱、铭记。假如,请一位中国人,谈一谈曾让他的心弦为之触动的名家经典,我们听到的也许会是屈原笔下自由浪漫的《离騷》,会是司马迁发愤而著的《史记》,会是诗风雄奇奔放、俊逸清新的李白和诗风沉郁顿挫、萧散自然的杜甫,会是柳永、辛弃疾和他们独具意境的词作,会是记录了无数个好故事的四大名著……倘若把以上这些答案全部记录下来,相信苏轼一定会榜上有名。
说起苏轼,我们可能会从课本上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名篇里认识他,可能会从史书中的“乌台诗案”认识他,可能会在西湖岸边的苏堤认识他,甚至面对着餐桌上的荔枝和“东坡肉”,我们也能认识他。其实这些为人熟知的作品或故事,基本上都出现在苏轼的中年以后了。可在苏轼的青年时期,同样有许多精彩纷呈、值得传颂的人生经历。而它们也会揭开尘封的历史,带领今天的我们一步步走进苏轼的生活,走近这位“千古第一文人”。
宋仁宗景佑三年(1037年),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山的一个书香门第。他的先祖苏味道既是初唐时期有名的文人,亦曾三度拜相,堪称武则天的股肱之臣;他的父亲苏洵则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而苏轼的家乡眉山虽然是一座宁静的小城,可这里的山山水水却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南宋诗人陆游云游至此,就曾发出过“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的赞叹。纵览眉山数不胜数的文人墨客,苏轼正是其中的佼佼者。时至今日,眉山大街小巷之间的东坡区、东坡湖、东坡公园,还有已经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苏轼故居三苏祠,无不向我们展现着东坡文化持久的影响力,还有家乡人民对这位先贤的景仰。而苏轼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故土,同样有着极深的感情。自打苏轼出生之后,他就一直在眉山生活,这里的青山绿水陪伴着他的成长,见证了他和弟弟苏辙的读书生涯,见证了他和妻子王弗琴瑟和谐的感情。后来,苏轼离家赶考,这片土地成为了他再也没能回去的故乡。可对苏轼来说,故土终究是难以忘怀的,曾经的点点滴滴总会在他生命的某个时刻,在他的心上轻轻地敲打着节拍。47岁那年,在外漂泊的苏轼在《眉州远景楼记》中写道:“吾州之俗,有近古者三。其士大夫贵经术而重氏族,其民尊吏而畏法,其农夫合耦以相助。盖有三代、汉、唐之遗风,而他郡之所莫及也。”寥寥几笔间,苏轼便将家乡古老、淳朴的民俗风情叙写的淋漓尽致。而在文章最后,苏轼难掩自己能有朝一日可以归老故丘,在远景楼上“登临览观之乐,山川风物之美”的愿望,足见他内心深处的浓浓乡情。
在苏轼的一生中,年轻时的经历可谓给他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时的他不但对吟诗作文、书法丹青早已心领神会,逐渐练就了放达、率真的性格,并且收获了幸福美满的婚姻,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说起苏轼的妻子,想必许多人都会想起那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词中,苏轼用极其真挚朴实的话语,表达了对亡妻的深沉思念和不舍深情。写下这首词时,苏轼已然人到中年,结发妻子王弗也离开了他将近十年。对苏轼来说,妻子的离去给他心中带来的悲伤,给他精神造成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19岁时,苏轼就迎娶了秀外慧中、正值豆蔻之年的王弗。从新婚燕尔的苏轼写下的这首集句词中,可以看出二人刚刚结为伉俪,就显得十分情投意合:
南乡子·寒玉细凝肤
寒玉细凝肤。清歌一曲倒金壶。冶叶倡条遍相识,净如。豆蔻花梢二月初。
年少即须臾。芳时偷得醉工夫。罗帐细垂银烛背,欢娱。豁得平生俊气无。
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了妻子王弗的美貌,下片讲述了二人新婚夜的欢乐生活。刚刚迈入婚姻殿堂的两个人彼此相亲相爱,对于未来的生活有着共同的向往和期待,也让这首词流露出了无尽的甜蜜和温暖。少年夫妻由此牵手相伴,走过了情深意重、共担忧患的十一个年头。正是有了这些难忘的过往,当往事蓦然来到苏轼的心间时,40岁的他久蓄的情感潜流才变得奔腾澎湃、难以遏止,也让“不思量,自难忘”的痴情苦心,久久地打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房。
与许多士子文人们一样,苏轼自幼便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苏辙在《东坡先生墓志铭》中,曾评价哥哥从小就“奋厉有当世志”。苏轼在给弟弟的《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中,也曾写下过“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的句子,可见年轻的他是何等的神采飞扬,是何等的自信。而苏轼忧国爱民的理想信念,挥斥方遒的书生意气,都来自于父母对他的良好教育。苏轼幼年时,他的父母双亲就为他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父亲苏洵重在教他读书立志,让他长大后成为国家社稷的栋梁;母亲程夫人重在教他做人,让他为人处事不忘怀抱善良仁慈之心。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苏轼自己也发奋读书、勤于修身,很快就为自己争取到了一鸣惊人的机会。
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20岁的苏轼随父亲和弟弟离开四川前往京城,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他的文章《刑赏忠厚之至论》凭借着清新洒脱的文风和生动透辟的说理,一下子震动了主考官梅尧臣和欧阳修。欧阳修对这个年轻人可谓极为欣赏,曾不止一次地夸奖过他,称他“善于读书用书,他日文章必定会独步天下”,“读他的文章只觉得痛快淋漓,看来老夫将来应该避开他,让他高出众人一头”。凭借着这篇文章,年轻的苏轼在当时的文坛上很快站稳了脚跟,也顺利地开启了自己考取功名的大门。其后,苏轼在考场上连连夺魁,22岁考中了进士,26岁在制科考试中夺得了第一名,名动京师的他正式地开启了入仕的大门。
凭借着自身的努力,苏轼为他的人生开了一个好头。可此时的他没有预见到,胸有匡世济民远大抱负的自己,未来的人生路途可谓备受艰辛。在一次次历经曲折和坎坷之后,苏轼在许多作品中,也寄托着自己对于人生的无尽感慨。其中,有两首诗词今日读来,依旧会让人为之动容: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春,当时苏轼45岁,已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三年有余。可从这首词中,我们读到的却是人到中年的苏轼,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依旧能泰然处之、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或许帮助他保持着开阔旷达的心境和积极乐观的状态,支撑他走过那阵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的精神力量,正是他意气风发的过往和胸中的远大抱负。那首《自题金山画像》作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夏,这一年,苏轼已成了一个须发皓白的老人,回首过往的他百感交集,流露出了难以言表的抑郁之情。但从这短短的二十四个字中,我们还是能看到他依然是用一种举重若轻的人生姿态,去面对自己十几年受贬谪的艰苦岁月的。大概此时此刻,已近垂暮之年的苏轼遥想当年,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依然是年轻时“雄姿英发”的自己吧。
崔谦
山西太原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在读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曾于《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过多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