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给孩子讲道理,但不要给孩子讲“大道理”

2023-04-26云燕

现代家长 2023年4期
关键词:大道理讲道理情商

云燕

“道理”和“大道理”是两个概念,前者是事物的是非曲直、发展规律,人人都要明白、遵守;后者是脱离现实的空洞说教,不错却无用,谁听了都烦。

瑶瑶忍无可忍,高声打断妈妈:“姚女士,请闭嘴,让我安静地吃早餐!”

姚女士是一名喜欢讲大道理的妈妈,让女儿瑶瑶不胜其烦。

比如,见瑶瑶考试成绩不理想,回家闷闷不乐,姚女士马上开始做思想工作:“你都上初二了,成绩还这么不稳定,这很危险。明年中考如果失手,你还有啥前途?赶紧吃饭,饭后认真总结,找到问题的根源,以后勤加练习……”

瑶瑶不肯让同桌抄她的作业,被同桌报复,给她取外号。瑶瑶怒斥同桌,两人推搡了两下,被班主任定性为“斗殴事件”,各打五十大板,罚每人值日一周。回到家,瑶瑶委屈地哭泣,要求妈妈为她澄清事实。姚女士尽管心疼女儿,但仍不忘讲大道理:“冤家宜解不宜结。同学之间能有多大仇怨,不要小心眼儿。再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你不能光看对方的不是,也要检讨检讨自己的行为。我建议,你大度点儿,明天主动向同桌道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周末,母女俩看电视剧,姚女士也不会放过教育瑶瑶的机会,只要剧情合适,就会唠叨几句。比如:“看,没文化就是这样的下场,早晚被人骗。”“善良虽好,没有力量加持就是脆弱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所以,你必须用知识武装自己,这样才会少吃亏。”“看到了吧,网恋不会有好结果!连性别都能造假,网上还有什么是真的!”

天天被妈妈耳提面命,瑶瑶越来越不耐烦,却找不到摆脱的办法。

14岁生日那天,瑶瑶许了一个公开的愿:希望妈妈放过她,以后不要再给她讲大道理了。

姚女士答应了,发誓不再讲大道理,否则就没资格做妈妈。

第二天吃早餐时,姚女士忘了昨天发的誓,不停地唠叨:“牛奶一定要喝,因为牛奶含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

瑶瑶忍无可忍,高声打断妈妈:“姚女士,请闭嘴,让我安静地吃早餐!”这番“出言不逊”引发了长达两周的母女冷战。

“您说现在的孩子多难伺候!”前来咨询时,姚女士感慨,“家庭教育无非是纠正孩子的错误言行,教会孩子正确的言行,随时随地给孩子一些必要的提醒,这些道理不讲能行吗?不让讲道理,那家庭教育教什么?”

我告诉姚女士,“道理”和“大道理”是两个概念,前者是事物的是非曲直、发展规律,人人都要明白、遵守;后者是脱离现实的空洞说词,不错却无用,谁听了都烦。与孩子沟通,家长切不可总讲大道理,否则一定会破坏亲子关系。

尊重别人,是为别人着想;干涉别人,是为自己着想。而干涉,就是不尊重

心理学研究表明,家长爱讲大道理其实是一种自恋行为。这样的家长不肯倾听孩子的心声,不了解孩子的真实需求,更不相信孩子能独自妥善地处理好眼前的麻烦,只顾滔滔不绝地给孩子讲述“标准答案”,把两个人的交流变成一个人的演讲。明明是孩子需要安慰,却变成了家长满足自己的优越感,好像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都听他的。

常听家长讲大道理,孩子会产生自卑感,好像自己啥都不懂。

姚女士不服气:“我是瑶瑶的亲妈,怎么会害她?我是关心她才给讲道理的。”

我问:“给瑶瑶讲大道理之前,您问过她的意愿吗?比如:‘你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我能做点什么帮助你吗?想听听我的意见吗?’”

姚女士摇头。

我接着说:“您连瑶瑶的需求都不愿了解,一上来就抛出各种大道理,这不是自我满足又是什么?心理学有一个不成文的定律:尊重别人,是为别人着想;干涉别人,是为自己着想。而干涉,就是不尊重。您觉得自己足够尊重瑶瑶吗?”

姚女士怯生生地回答:“我觉得对自己的女儿好像不需要那么尊重。”

我告诉姚女士,她经常讲的那些大道理,对于一名初二学生而言太简单了:“别忘了,现在的孩子掌握了现代通信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已经超过我们,常识性的知识和道理都懂,比如牛奶的营养成分,网上一搜就有。相比之下,我们的唠叨对孩子来说可能是过时的,可能是不正确、不全面的,而我们还要摆出唯我独尊的架势,多么可笑。”

姚女士不解:“既然瑶瑶什么都知道,为什么遇到麻烦还会来找我抱怨?”

我说:“她来找您抱怨,因为您是她的妈妈,她信任您,但她可能不是来讨意见的,只是希望与您来一次情感上的交流,向您倾诉烦恼,获得您的安慰,让自己好受一点儿。至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她可能早就心里有数了。”

姚女士用开玩笑的语气反驳:“来找您做心理咨询的人,难道只是来倾诉烦恼的?”

“没错,倾听是心理咨询的首要工作。”我正色道,“心理学认为,给予求助者足够的倾听、关注和共情,他会疗愈自己。当然,对于具体麻烦,我有几套经验性的解决方案,但我不会贸然提出,除非求助者明确提出请求。”

姚女士转移话题:“可是,对瑶瑶这样的半大孩子,只倾听恐怕帮不到她。”

我说:“孩子遇到大麻烦,家长当然不能袖手旁观,但像考试失手、同桌不睦之类的小麻烦,家长不出手,孩子也能解决,所以不必焦虑。”

低情商的家长给孩子讲大道理,高情商的家长给孩子疏导情绪

姚女士问:“您讲的这些我都接受。以后,我该怎样和瑶瑶相处?”

我告诉她,不想成为讲大道理的家长,这三点必须牢记:

第一,不加評判地接受瑶瑶的情绪。心理学认为,事实有对错,情绪没有对错。所以,不要对瑶瑶的处境进行任何评价,只需要轻轻问:“你看起来很伤心,发生了什么事?”“你看起来很开心,有什么好事要分享吗?”

第二,陪着她,抱抱她。安慰孩子不需要没完没了地讲话,只需要拿一把椅子过来,坐下来安静地倾听,尊重她,理解她,就可以了。你说了什么,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以理解、倾听、接纳的态度去回应她。

第三,为她做点什么。如果她想哭,就给她递纸巾;如果她想散步,就陪她下楼;如果她想一个人待一会儿,就起身离开,轻轻给她带上门……比起苍白无力的安慰,实实在在的帮助更有效。很多事家长也无能为力,但不要什么都不做,至少给她一个拥抱,也有助于平复她的情绪。

“总之,”我总结,“低情商的家长给孩子讲大道理,高情商的家长给孩子疏导情绪。当您不再用各种大道理去压制瑶瑶,而是尝试去理解和感受,那么您的家庭教育水平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编辑:陈 彤】

猜你喜欢

大道理讲道理情商
你过得不好,是因为“假情商”太高
“讲道理”的面包
低情商的6个原因
怎么跟孩子讲道理?
争吵时,收起你的大道理
出人头地
讲理的八大戒律
日常生活中的大道理
二则
没有表达,哪来的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