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党性修养的三维思考
2023-04-24韩记康
韩记康 ,韩 雪
(1. 中共中央党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912;青州市博物馆,山东 潍坊 262500)
2023 年6 月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1]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学习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每个党员都应牢牢掌握的看家本领。但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的理论,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必然要立足本国国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2]这一表述的创新性转变,凸显了立足本民族实际的重要意义。因而党员党性修养的提升,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的基础上也离不开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紧密结合。新征程上,“两个结合”的提出是对中国伟大实践历史规律的再一次深化与凝练,为党员党性修养的提升提供了科学指导。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党性修养的内在契合性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136对世界的改造离不开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作用,更离不开坚强有力的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而党员党性修养高低,直接决定着社会前进与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改造世界的现实实践中,必然要与特定民族的实际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发挥其科学性的关键,也是武装党员干部、提高党员党性修养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4]历史地看,诞生于西欧的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发扬光大、中国共产党能够成为世界第一大党,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与党性修养的要求之间的先天契合。
(一)价值起点契合:民为贵的价值传统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自发端之日起,就构成中国传统政治的基础与底色,并成为历代开明统治者所自觉遵守的价值取向。凡是爱民、利民的历史阶段都呈现繁荣之景,反之,置人民利益于不顾的朝代必然走向动乱或灭亡。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诞生已久,可追溯至夏商周时期。直至春秋战国,道家、儒家、墨家等对民本思想更是作出了丰富而深刻的表述。“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自秦统一中国以来,历史发展规律无不印证着这一点。民本思想作为治国之道,贯穿于中华几千年历史之中,早已成为统治者的共识。当然,虽然传统民本思想作为一种治国智慧,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依然要清晰看到其存在的阶级局限,本质上依然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与当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着根本不同。然而,其作为一种智慧,又与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一脉相承,二者具有内在契合性。
马克思曾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共产党人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3]288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5]“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要场合的讲话中引经据典,充分汲取中华民族传统的治国智慧,在此基础上创造性提出了“人民就是江山”的论断,为中国共产党人提高党性修养指明了方向。古人讲,“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党员党性修养的提升必然始终坚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始终坚持将人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二)推动力量契合:农民起义推动王朝更替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人类历史的发展演进并非一种无意识的自然规律,而依赖于一定的推动力量。关于这种力量,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否认是神或帝王在起根本作用,转而看到了人民大众的重要力量。我国历史悠久,史籍众多,但无论多么卷帙浩繁的资料都不可能将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逐一记录,因而翻阅史书会发现其中所记载的多是帝王将相的生平事迹。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中没有看到人民群众的力量,反而在其基本思想内核上强调的历史主体正是广大劳动人民。中国传统政治哲学虽然也讲“君权神授”“皇权天授”等观点,但亦有“民贵君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深刻思想。其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体现在实践之中则是农民起义推动王朝更替,历史上王朝的变更也深刻印证了这一点。深入挖掘话语内涵,便不难理解其中蕴含的朴素的劳动人民历史主体性思想。
与以鲍威尔为首的青年黑格尔派所认为的“群众只是无知群氓,只有批判哲学家才是创造历史的英雄”[6]根本不同,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3]9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初心使命,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初心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理论修养、组织纪律修养、思想作风修养的培养和提高上面,将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刻理论与传统文化朴素的劳动人民主体性思想相结合,始终坚持人民在社会历史中的创造作用。
(三)最终归宿契合:大同社会美好愿景与共同富裕的理想追求
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目标和历史使命,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留存心底并不懈追求的美好愿景,贯穿着透过历史脉络的文化基因,饱经沧桑而延绵不绝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滋养共同富裕理想追求的源头活水。这一思想可追溯至华夏文明摇篮期,华夏先民在生产实践中形成较早的私人财富,先民们很快意识到个人垄断财富的局限,转而追寻一种天道均平思想,组成一种共同体来抵御神秘的自然之力。尽管这种组合更多出于维持生存的最基本需要,表现出粗陋的组织形式,但暗含着共同富裕最原始的痕迹。随着阶级对立的凸显,共同富裕的各种雏形思想更是犹如雨后春笋般相继而生,如孔子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分配思想、韩非“论其税赋以均贫富”的制度设计、孙中山“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的革命理想,闪耀着大同愿景的灿烂光辉,确证着共同富裕的历史在场。
马克思指出:“通过社会化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7]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风雨征程,始终不改为民本色,毅然肩负起续写共同富裕的壮阔华章。“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3]411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在掌握政权后,将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融入党发展经济、治理社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一员,带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成为每个党员党性修养的必修课,是大同社会历史追求与共同富裕当代目标的深刻交汇。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党性修养的价值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思想理论宝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8]优秀传统文化是本土历史上的文化精华,对千百年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当代依旧具有重大意义,应正确处理好历史与当下、西方与东方交汇互融的关系,以便获取最大公约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国家治理的经验,彰显着群众创作的智慧,其流传千古的文化血脉、丰富多彩的资源供给、别具一格的民族特色,直至今日都闪耀着璀璨的光芒,为当代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提升提供借鉴源泉。新的时代条件下,更应当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党性修养提升的价值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提升党性修养予以文化滋养
“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不是孤立的个人,而是社会化了的个人,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社会由个人所组成,人也总是社会的人。……个人或某种团体的存在和活动,都是以社会整体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条件的。”[9]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立足于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文化背景之中,民族文化传统对个人起着潜移默化的塑造作用。中华文明在5000 年的历史中浩荡传承,形成举世瞩目的中华文化。传统文化产生时间虽然距今甚远,社会形态与历史形态也早已沧海桑田,且其与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由于社会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文化随着时空变幻也在坚持守正的同时不断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超越时空的千古智慧以及不断发展的内在品质,使其流传至今依然发挥着指引当下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得以在中国生根结果,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性,同时与中国人民传统认知的契合性。中国人民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早已“日用而不自知”,因而会对与之基本理念相一致的理论学说持有很高的接受度,二者一旦相遇便摩擦出互相成就的火花。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同时作为受到优秀传统文化长期滋养的中华儿女,党性修养的要求与传统修身的追求目标一致,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与共产党人艰苦奋斗观念;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与共产党人科学文化修养的提升;再如“身为官者当为民,休言权力在手中”与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可见,正是由于共产党人党性与民族性二者合一的身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作用的充分发挥,对党性修养的提升也会起着推进作用。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提升党性修养提供资源供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0]上下五千年,为什么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信念弥坚,饱尝艰辛而斗志不减,靠的就是一脉相承的文化。这种文化早已渗透进每个中国人的骨髓和血液,成为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斗志昂扬的文化基因。新的历史条件下,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为中国共产党人提高党性修养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供给。第一,注重“崇德”价值,助力共产党员道德修养提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儒家学说为学修身和治世的“三纲”,可见为学首务在于明德。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统治地位,因而崇德向善成为中国文化的鲜明标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11],这一思想体现了对崇德向善的时代传承。第二,注重“求是”价值,助力共产党员理论修养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深刻蕴含着对学问的不懈追求和对真理的永恒探索,如孔子曾言,“朝闻道,夕死可矣”[12];隋唐之颜师古注解道,“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13];明清时期王船山提出,“有即事以穷理,无立理以限事”[14]。可见,“求是”是贯穿历史的永恒追求,“求是”价值为共产党人理论修养的提升提供了精神养料。第三,注重“笃信”价值,助力共产党员思想政治修养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蕴含着“笃信”价值,这体现在人们对于所认定道理、道义矢志不渝的坚持。为理想而奉献,为目标而前行,锲而不舍的事业奋斗者堪称君子,这种“笃信”品格为共产党员的思想道德修养提供资源供给。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提升党性修养铸就民族底色
“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绵延5000 余年而不曾中断的文明”[15],在赓续不断的历史长河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近代,中华大地面临着空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奋斗。然而,各种思想理论轮番上台,“你方唱罢我登场”,始终未找到能够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可行之路。直至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推动中国历史再出发。但中国共产党人“无论走得多远,都不曾忘记来时的路”,始终以解决中国问题为导向,以中国现实为立足点。实现民族复兴,续写辉煌历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如同一艘航行于汪洋之中的巨轮,极容易偏离航向。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推进,我们在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学习的同时,对本民族自身东西的重视反而相对弱化,呈现出“丧失自我”之态。近年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提升,使得民族复兴这艘巨轮有了保证航向精准的指南针。“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党性修养的要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有着深刻的契合性,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提升,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展现出民族特色,就要不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保证共产党员的民族底色。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党性修养的启示借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纷繁多样的文化中脱颖而出,源于其旺盛的历史生命力。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严以修身、奉公守法、克己奉公等思想,在规范个人品行、处理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历史作用。“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经验,为提升党性修养提供启示借鉴。
(一)于己:严以修身,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关于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马克思恩格斯曾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即“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由于传统文化中“重义轻利”的思想传统,很少有对“物质财富”增长所作的相关表述。但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其严以修身的思想本质上是对“独善其身”的君子人格和“兼济天下”的圣人情怀的追求与向往,因此严以修身最终的目标指向与共产主义殊途同归。修身思想并非局限于此、止步不前,而是以此为逻辑起点,贯穿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情怀。这种完善自我、奉献社会的思想所追求的“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将自身的道德修养与积极入世的政治追求融为一体,可以为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和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契合提供借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肩负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重大使命,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巨”,伟大事业的取得必然从点滴入手,打好坚实根基。中国共产党作为这一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每个共产党员都是构筑大厦基石的一份子,其自身的质量决定着这座大厦稳固与否,因而必须从修身起始,逐渐深入。共产党员的修身思想可对应于对自身党性修养的提升与完善;齐家思想体现为处理人际关系,维系社会稳定;治国思想体现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平天下思想则可等同于朝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这是一个系统完整的整体,也是一个需要长期奋斗的历史过程。可以说,传统修身思想为共产党人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并为之不懈奋斗做出了有益启示。
(二)于党:居官守法,不断加强组织纪律修养
“规”“矩”和“权衡”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器具,分别用以画圆、画方和称重。而从其中引申出来的意思早已超越器具本身固有,形成传统文化中的“规矩”和中庸思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和礼仪之邦,为人处世时的斟酌权衡与严守界限,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所必须遵守的法则。《吕氏春秋》上说:“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三字经》有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人的品行作为抽象概念,可以通过言行等具体事件进行展露,而平直必需准绳,言行必守规矩。诚然,传统文化中的规矩并非尽数是精华,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束缚人们自由的繁文缛节,因不符合时代要求而应当进行舍弃。无论传统文化中的规矩文明与否,无论其是否在当今时代依旧可行,其中所蕴含的“纪律”思想值得我们学习。
一百多年风雨兼程,使得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仅有50 多名党员的弱小政党,发展成为一个在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70 多年、拥有9800 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大有大的优势,大也有大的难处,要想使中国共产党始终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就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要求每个党员都要做到克己奉公,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居官守法,不断加强组织纪律修养。“毛泽东同志有著名的六条‘规矩’, 重视以‘规矩’加强自我要求;邓小平同志通过改革开放的实践活动, 开创性地确立了政治及经济领域党员干部要遵守的规矩规则;习近平同志尤为重视规矩, 他认为立、讲、守规矩是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关键。”[16]中国共产党人应该自觉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规矩思想、纪律意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己所用。
(三)于民:克己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克己奉公,奉献于民,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细数受人尊崇的榜样人物,无论祖先抑或神灵,基本都存在“为人民服务”的属性。如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后羿射日、黄帝除暴、嫘祖养蚕、舜耕历山、大禹治水等等,这些事迹或许是历史真实,或许是前人的杜撰,它们都内含着“为人民服务”这一统一的主题。儒家讲仁,“明明德”是内在修养的要求,“亲民”则是服务人民的外在行动。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其影响延绵不绝,即使封建王朝几经更迭,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始终贯穿其中。道家讲道,“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何为“玄”?庄子有言,“玄”即物我两忘的内修和制心一处的外用,具体而言则表现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坚守与处事原则。佛家讲佛,最是强调众生平等、乐善好施、不求回报。此外,佛家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就是为人民服务,就是佛。易经讲变,天地万物永恒运动,但究其根源,则是太极,就是让我们去伪存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17]无论是新民主主义时期革命战争的最终胜利,还是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辉煌成就,无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经济腾飞,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国家强盛,这些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必须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取经验,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总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要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持续推进,就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党是最高领导力量,党作为一个整体,其自身力量能否有效发挥,取决于作为政党组成力量的各个共产党员的自身修养情况。党员自身修养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保证这一过程能够持续深入,除不断理论创新之外,还必须不断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民族文化,一方面极大适应中国自身特点,因而与党性修养有着极高的内在契合性;另一方面应当看到时代的变迁,因而要对其进行批判继承,学习其中的合理经验,并将其运用于当代社会,以保证党性修养提升能够科学深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