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容州,听一首绣江夜曲

2023-04-24

领导月读 2023年11期
关键词:楼阁夜曲苏东坡

琬 琦

入夜,船启动了。船离岸的一刹那,江水摇动,灯影迷离,岸上的喧闹被推远了。就像唱片机的指针触动了唱片,整条河都开始演奏一首小夜曲,我们就随着乐曲的旋律,在河面上缓缓前行。

从1700多年前的西晋置县开始,中国的历史版图上就有了这一条河,人们叫它绣江。几千年来,绣江在玉林这片桂东南大地上奔流着、蜿蜒着,见证着一河两岸的历史变迁。唐贞观元年(627年),置容州普宁郡,容州之名因大容山而得。唐开元年间,置容州管内经略使,领14 州60 余县。此后岁月悠悠,如江水浩浩荡荡,容州数易其名,终于2005年重新定名为容州镇。

船慢慢逆流而上,两岸的彩灯都倒映在水中。那些线状彩灯,许是马良的神笔勾勒而成,竟有随物赋形的功效。两岸的一幢幢高楼被一笔一画地画出来了,河堤上的栏杆被一横一竖地绘出来了,连容州古城和晨钟暮鼓的重檐叠瓦,也被一点点细致地勾勒出来了。

容州古城临水而建,至今已逾千年历史。容州府、开元寺、博物馆、晨钟暮鼓等,都是依唐朝建筑风格而建,以木结构、琉璃瓦为主,气魄宏伟、严整开朗,力求再现庄重大方、气象万千的大唐风骨。站在游船上举目而望,一眼便可望见真武阁弯弯的檐角。这座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的三层楼阁,是容州古镇的灵魂。其全阁均为纯木结构,不用一钉一铁,建成至今已450 余年,几经战乱、台风、雷暴、地震而巍然不倒。真武阁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并称“江南四大名楼”,是唯一一座未经重建的“原装”楼阁,可惜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没能吸引历代文豪留下墨宝,名声远不及其他三座楼阁。

1962年,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来过此地,并细致考察了真武阁的结构。这座楼阁的种种神奇之处,让梁思成欣喜若狂,专门撰写论文给予分析、夸赞与推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真武阁二楼上有4 根柱子是不着地的,用手掌轻轻从柱子底下拂过,便会有细小的尘土浮起,在临窗的阳光里盘旋。建阁的匠人已无从查考,隔着朦胧的月色,我想起了那个伴随着一代代容州人成长的传说:鲁班借全城老百姓之力,于一夜间建起了真武阁。次日,众人从梦中醒来,都发觉自己浑身无力,十分疲惫,而一座稳重、宏伟的楼阁正屹立在绣江之畔。

夜色灯光里的绣江河水幽暗而平静,接纳着不多的几艘游船。偶尔可以看到一两只小舟在离岸不远的地方泊着,船头坐着垂钓的人。我们在船上看岸边,隔着半江河水,隔着夜风的吹拂与水波的荡漾,那些散步、跳舞的人,影影绰绰的,如彩茶戏里的幻影。

我以为,一切的传说其实都暗藏着某些隐喻或者真相。数百年前,争先恐后参与建造真武阁的无名工匠,也许与眼前这些散步、跳舞或者唱歌的普通人并没有什么两样。历史告诉我们,平凡人的热情被点燃,一样可以成就不平凡的功绩。

900 多年前的北宋,这一轮明月曾两次照见过在绣江上泛舟的苏东坡。那时河两岸尚未有如此绚烂的景致,有的只是低矮的民房,在风中摇曳的茅草、芦苇。明月像一只忧伤的眼睛,看着静静无人的经略台,看着这个满脸风尘仆仆的大诗人。就在绣江上,苏东坡写下了“江月照我心,江水洗我肝”的诗句,他与月亮、与这一江流水肝胆相照,交付彼此。彼时的绣江夜曲,会类似阿炳的《二泉映月》吗?有着浮萍般的萧索、悲凉之感。遗憾的是,苏东坡到时,真武阁尚未建成。不然,有这位大文豪的诗句加持,真武阁应早就闻达于天下了。

歌声里,船缓缓接近绣江大桥,原本安坐于座位上的人们纷纷站起身来,走到船头的甲板上张望。眼前的绣江大桥是十多年前在旧桥的原址上建成的,飞架南北,桥上车水马龙,简洁、现代的造型并无什么特别,但从桥的两沿倾泻而下的彩色瀑布,却是同类桥梁中的奇观。瀑布越来越近,彩色的灯光打在水帘上,不断地变幻着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颜色,就呈现了七彩瀑布的景象。

人生不过百年,掐指算来,我的人生已近过半。在绣江河畔生活20余年,亲眼见到两岸高楼拔地而起,沿岸防洪堤加高加固,洪水浸屋的情形一去不返。河南堤岸建起绣江公园,河北堤岸修起带状公园,两岸灯光越发旖旎,流光溢彩。随着绣江二桥、容州古城、仿古步行街的建成并纳入绣江夜景,这一部宏伟的绣江夜曲渐趋丰满。

不知不觉,船抵达了码头。我们从船上鱼贯而下。

听说绣江要搞复航工程了。绣江河道将进行清淤、加固、整平,修建船闸进行蓄放水管理。复航之后,将全线渠化通航500吨级至1000吨级船舶,人们在江上坐船,可以重走苏东坡当年的航线,溯江而上到北流,或顺流而下,到藤县、梧州去。想必那时的绣江将比现在更宽阔、更清澈,河面上船舶来往穿梭,两岸景致优美撩人;想必那时的绣江夜曲将添加更瑰丽、更丰富的乐章!

猜你喜欢

楼阁夜曲苏东坡
月夜曲
紫檀木边嵌玉 石楼阁图挂屏
苏东坡突围
爱心夜曲 (女高音独唱)
苏东坡《献蚝帖》
他用筷子搭起心中的楼阁
《苏东坡·定风波》
快乐新年
亭台楼阁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