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滴志愿力量 汇聚磅礴大爱

2023-04-24撰文李柏彦摄影袁丽

求贤 2023年11期
关键词:蓟州政协委员天津市

撰文/李柏彦 摄影/袁丽

今年51 岁的于学艳是天津市政协委员、蓟州区政协委员,是于学艳爱心志愿者服务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自1997 年资助第一名家境困难的学生开始,于学艳的志愿服务一干就是20 多年。从最初的个人资助到后来成立志愿服务团队,有规模、有计划地进行志愿服务活动,于学艳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大爱情怀谱写了一段又一段感人故事。于学艳的拼搏进取、无私奉献,也让她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最美拥军人物、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市三八红旗手、天津市优秀志愿者、天津市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荣誉称号。

影响

与于学艳的第一次见面,就安排在了位于蓟州区迎宾大街附近的于学艳爱心志愿者服务协会。虽然不是周末,但是服务协会依然有专职的工作人员在值守,二楼的“心灵驿站”里也有一名心理咨询师接听电话。

与很多志愿者只在工作之余从事志愿活动不同,于学艳是一名全职的志愿者。为爱心志愿者服务协会工作,是她的所有工作内容。“也是因为协会的工作太多了,别人都可以是周末参加,但是作为组织者,我前期需要作大量的准备工作,如果只是兼职,很难兼顾。”于学艳说,自从志愿者团队成立之后,她就感觉力不从心,于是在2015 年,她便将自己名下的生意都抛开了,一心投入到志愿活动的开展中来。

说起自己参加志愿活动的原因,于学艳坦言还是受父亲的影响。于学艳的父亲在年幼时曾因为家境困难被迫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这成为老人一辈子的遗憾。在有了女儿以后,她的父亲也曾经多次跟女儿谈起那段经历。每每得知村子里有孩子因为家境困难要辍学的时候,她的父亲都会拿出自己的积蓄来帮助那些孩子,哪怕那点儿钱杯水车薪。“那时父亲一个月也就二三十元工资,还要养一大家子,可是他宁愿自己节省,也要帮助那些困难的学生。”于学艳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父亲常常唠叨的一句话。

上世纪90 年代,于学艳下岗之后便自己筹钱做起了生意,经过几年的奋斗,生意做得风生水起。1997 年,于学艳无意中从朋友处得知有一个小学生学习成绩优异,但是家境困难,在经过多方了解后,于学艳决定每个月拿出500 元来资助这个孩子。“看到这个孩子,我就想起父亲跟我说过的话。我觉得我生活优渥,有能力帮他一下,那就伸把手。”于学艳说。

从资助这个孩子开始,于学艳慢慢走上了志愿服务的道路。2014 年,已经当选为蓟县政协委员的于学艳,联合同样为政协委员的王长江、杨振武、张小青三人一起,申请成立于学艳爱心团队。

发展

在当时,于学艳爱心团队是隶属于蓟县志愿服务协会的分会。分会成立之后,先后组建了长江开锁公司志愿服务队、小青汽贸志愿服务队等16个服务队,主要开展帮困、助残、助学等社会公益活动。在分会成立当年,就相继有14 个爱心企业加入其中,会员也由最初的十几人逐渐发展到200多人。

2017 年10 月,于学艳爱心团队志愿服务分会正式注册为“蓟州区于学艳爱心志愿者服务协会”,并率先在蓟州区唯一的少数名族乡——孙各庄满族乡成立了第一支乡镇分会。到2023 年,协会的志愿者已经发展到2000 多人,其中中共党员140 余人、区人大代表20 人、区政协委员26 人,志愿服务活动范围覆盖蓟州全区,足迹遍布北京、河北、河南、安徽、甘肃、陕西等多个省区市。

近10 年来,于学艳爱心志愿者服务协会开展了无数志愿活动,可以说是活动周周有、月月有,志愿活动形式多样、贴近群众,不搞形式主义,真正帮助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打造了一批特色活动品牌,“绿丝带”爱心送考项目、“心灵驿站”、“爱心小天使”、“户外工作者驿站”、“愿望桥”等一系列志愿活动,先后获得“天津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天津市优秀志愿服务岗站”和“蓟州区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等荣誉称号。

在东西部对口帮扶活动中,于学艳爱心志愿者服务协会积极为甘肃发展振兴作贡献。2019 年,协会党支部发出了与甘肃省古浪县163 名孤儿结对认亲、帮助其完成学业的倡议。协会党员和志愿者们踊跃报名、慷慨解囊,很快第一笔9.78 万元的爱心款便送到了163 名孤儿手中。2021 年,结对认亲的甘肃贫困孤儿增加至184 人,每年汇出的爱心款也由9 万余元增加至11 万元。除捐助爱心款外,结对的志愿者们还为孤儿们送去了压岁钱、衣服、生日礼物等,时常与他们沟通交流,真正做到了一家亲。作为活动的负责人,于学艳先后3 次前往甘肃省古浪县、天祝县进行调研和项目对接,将爱心播洒在西部的大地上。

传承

20 多年的志愿服务、无私奉献,让于学艳获得了很多荣誉,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最美拥军人物、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市三八红旗手、天津市优秀志愿者……在她的感染下,她的丈夫、儿子也先后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来。

“其实,像我们这样一家三口都是志愿者的情况,在我们协会里有很多,不少年轻人都是受到父母的影响加入志愿者队伍,成为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我们把他们称之为‘公益二代’。在2017 年,协会成立党支部时,我们也成立了团支部,年轻的‘公益二代’基本上都是团支部的骨干力量。”于学艳说,她参加志愿服务是受了父亲的影响,而如今,她的儿子在她的影响下也投入到志愿活动中来,这让她感到特别骄傲。更令她高兴的是,除“公益二代”茁壮发展外,“公益三代”的队伍也正在慢慢成长。

“我们协会专门设立了‘爱心小天使’项目,这个项目就是专门针对3—12 岁的孩子成立的。像我们在东西部对口帮扶活动每年捐助的爱心善款中,有很多是‘爱心小天使’捐出的压岁钱和义卖的善款。”于学艳说,就像愚公移山里说的“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她也希望通过自己和身边众多朋友的影响,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其中,代代相传。

“志愿活动就好似涓涓细流,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我们要把个人力量变为团队力量,让涓涓细流汇聚成海,才能爆发蓬勃生机。”于学艳说。

猜你喜欢

蓟州政协委员天津市
有趣的云
2016—2019年天津市蓟州区非职业性ACOP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如果画笔会说话?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
野外视频监控系统在蓟州区森林防火工作中的应用
增强基层政协委员履职能力的几点思考
政协委员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侨眷政协委员韩汝芬:为弱智儿童康复呕心沥血感动中国
蓟州区观星
天津市排水专项规划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