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批援刚果(布)中国(天津)医疗队总队长 刘巨平 在非洲拨障清疾守光明
2023-12-06撰文李柏彦
撰文/李柏彦
作为全国最早派遣援外医疗队的省市之一,早在1963年,天津市就参与了向阿尔及利亚派遣医疗队的任务,从此开启了天津援外医疗工作的历程。自1967年天津市独立组队向刚果(布)派遣了第一批援外医疗队开始,这支接力棒已经薪火相传了半个多世纪。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刘巨平博士就是众多援非医生中的一员,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时候,刘巨平带领第27批援刚果(布)中国(天津)医疗队踏上了异国他乡。
刘巨平| LIUJUPING
第27 批援刚果(布)中国(天津)医疗队总队长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
薪火相传 身体力行
时隔自己援非已经整整过去了2年,当提起那段经历,刘巨平依然觉得倍感荣耀。2019 年秋天,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新一批援非医疗队队员选派工作开始。得知这一消息后,刘巨平第一时间递交了申请。
“我一直都非常想要参加援助医疗,但因为各种原因,总是与这项任务失之交臂。在得知我成功被选为援非医疗队队员时,我是非常兴奋和激动的。”刘巨平说,他之所以热衷于援助医疗,还要感谢著名眼科专家袁佳琴教授的影响。
袁佳琴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眼科专家,生前曾任天津医科大学眼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是世界人工晶体中国天津培训中心创建人,也是宁夏眼科学的奠基人。1989 年,袁佳琴教授与国际知名眼科专家、新加坡的林少明教授合作,引进国外人才、技术、资金在天津医科大学创建“世界人工晶体中国天津培训中心”,培训全国眼科医师5000 余名,并接受亚洲、非洲等地眼科医师进修,推广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被第26 届国际眼科大会列为世界20 个重要眼科中心之一。时至今日,袁佳琴和林少明两位专家的雕像依然矗立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的一楼大厅里。
刘巨平说,身为一名眼科医生,从学医那天开始就熟知袁佳琴教授的故事,也希望自己成为像袁佳琴教授那样的人。刘巨平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自2006 年参加工作后,刘巨平热心公益,曾先后7 次参与“光明行”、“健康快车”等公益活动,前往全国最贫困、最需要医疗救助的地区为当地百姓开展义诊、手术,多次深入社区为居民开展公益眼健康筛查。他的点滴付出,获得了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的认可,同时被七台河市卫生健康委在“2019 年健康快车七台河”活动中授予“爱心使者”称号。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的同事们评价刘巨平,“是一个力求把每项工作都做好做细的人”。在病人眼中,他是技术精湛、认真细致的好医生;在学生眼里,他是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好老师,他将晦涩难懂的知识点与临床案例相结合,让学生们更加容易理解。刘巨平曾被评为天津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优秀教师,被2014 届毕业生评选为“天津医科大学最受学生喜爱教师”。
刘巨平在中刚友好医院为当地患者实施白内障手术
牢记使命 砥砺前行
“白衣执甲践行光明使者,初心如磬书写漫漫医路。”这是刘巨平从医多年来的座右铭,也是他多年来秉承天津医大眼科“仁爱、传承、创新”的院训,牢记初心、不忘使命的真实写照。特别是在援非工作期间,刘巨平更是时刻牢记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克服重重困难,带领第27 批援刚果(布)中国(天津)医疗队成功完成了援助任务。
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面对疫情,身边的亲人与朋友都对刘巨平的援非行程充满担忧。“当时,我们医疗队正在接受出发前的语言培训,身边的朋友和家人都特别担心我。”刘巨平说,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恐惧的对立面是自信,平衡点则是勇气”,他坚信灾难是真正的试金石,“援非之行是祖国赋予我的光荣使命,也是医生这个职业的天职。”
2020 年10 月3 日凌晨,陪伴家人过完中秋节的刘巨平,带领医疗队的33 名队员登上了前往布拉柴维尔的航班,开启了为期1 年的援非工作。
刚果(布),位于非洲大陆中西部,是非洲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在首都布拉柴维尔西郊,坐落着中国援建的中刚友好医院,这里也是刘巨平在刚果(布)的工作地。
“刚果(布)地处赤道地区,紫外线强,百姓眼科疾病多发,再加上当地经济水平较低,很多百姓患病后不到万不得已都舍不得到医院来治疗。”刘巨平说,以眼病为例,白内障是当地高发眼疾,他在当地接诊的患者中很多都是忍到失明才会去找医生。而因为没有及时治疗,病人在承受病痛折磨的同时,也给医生治疗带来很大困难。
“我在中刚友好医院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共进行了200 多台白内障手术。按说手术量比起国内而言是相当低了,但每台手术的难度是国内比不上的。”刘巨平说,在他接诊的患者中,很多白内障患者的病情都非常严重,按照他们医生的话来说是“又白又硬”,这种程度的白内障在国内一年也遇不上五六个,而在布拉柴维尔,刘巨平所做的200 多例手术中,这样的就有160例左右。
“这种难度的手术对于医生的技术要求非常高,而像我这样做了上万例白内障手术的医生,面对这样的手术都要慎之又慎。”刘巨平说,除此之外,当地医生在进行白内障手术时采用的方法也是落伍的,援非医疗队把目前最先进的超声乳化技术带到了刚果(布),极大保证了患者术后的康复。
除了医疗水平较低之外,最令刘巨平和医疗队员困扰的就是当地的电力供应。“手术做到一半就停电的情况很常见,这在国内是想都不敢想的。而一旦停电,超声乳化设备就无法正常运转,我们就只能依靠经验完成手术。”刘巨平说,有一次,他为一名严重的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进行到关键环节时突然停电,超声乳化设备停止运转,但是手术不能停,最后在没有应急电源的情况下,他依靠昏暗的应急灯和手电筒成功完成了手术。
虽然在援非过程中,不论是工作条件还是生活条件都让医疗队的队员们感到不方便,但是他们每个人都非常珍惜这段经历,并全力以赴。而让他们能够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完成援非医疗任务的背后,除了中国医生救死扶伤的职业操守之外,他们更感动于当地人民对中国医生和中国政府的友好。
刘巨平说,在布拉柴维尔,很多基建都是中国人在做,当地人民感受到来自中国的帮助,他们也将这份感激传递给了在当地的中国人。“有一次,我的一位病人在重见光明后,突然用汉语对我说了‘谢谢’,这让我非常感动。”刘巨平说。
在刚果(布)工作期间,刘巨平带领医疗队为华人华侨和当地民众的健康保驾护航,向世界传递了中国人民和平、和谐的友好情谊,仁道、博爱、奉献的精神,第27 批援刚果(布)中国(天津)医疗队也被国家卫生健康委授予2020 年、2021 年“援外医疗工作表现突出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