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下高校图书馆为大学生阅读国学经典服务研究
2023-04-23李旭
李 旭
(大庆师范学院图书馆,黑龙江 大庆 163712)
21世纪以来,通识教育在高校得以迅速开展。国学蕴含的爱国忧民、淡泊明志、忠信仁义、天人合一、自强不息等美好情操和人生智慧契合当前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图书馆应配合学校通识教育,充分发挥其馆藏优势,整合校内外国学资源,充分利用数字信息技术,构建国学经典数字平台,利用各类活动空间,以丰富多样的文化教育活动,创设情境化阅读环境,有效地推动国学通识教育的实践与推广,与通识课程一起构建国学通识教育体系,为大学生阅读国学经典服务,实现高等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高校图书馆开展国学经典阅读对培养大学生的重要意义
国学经典是经天纬地之学,是立德树人之典,是精练含蓄之诗。国学精雅醇厚、韵味悠长,其古雅精深的百家典籍、绚丽多彩的诗词华章、引人入胜的戏曲、通古今之变的史书等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宝,尽显中华文化丰富内涵和审美意趣。国学以儒家文化为主导,四书五经及诸子百家为根基,涵盖了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1]
党的二十大报告所列举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等国学核心思想,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其中蕴含的爱国情怀与人文精神,对于大学生品德培养与文化素质提升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2]
高校图书馆开展国学经典阅读,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国学文化修养,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认同感、民族归属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有助于拓展图书馆服务,发挥其文化教育职能。
虽然,国学经典对培养大学生如此重要,但有些高校开展国学教育观念落后于通识教育要求,课程内容还不够丰富,教师授课水平满足不了学生要求。这些问题,必须加以克服。高校图书馆要发挥自身优势,为大学生学习国学经典,提升文化素养作出贡献。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国学经典阅读的优势
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教育场所和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其丰富的国学典籍和数字资源,舒适的环境、先进的数字技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为开展经典阅读提供了重要条件。
(一)资源优势
作为地方文献资源中心,高校图书馆是国学典籍的重要收藏机构,充足的学习资源,使图书馆具备了开展通识教育的先天优势,丰富的国学典籍能够为大学生研读学习提供经典原著,便于开展国学导读、研讨。古籍数字资源十分丰富,有自建特色古籍库和开发的古籍软件,又有购买的古籍数字资源。比如,采购北京大学等重点高校图书馆共建的“学苑汲古——高校古文献资源库”;还可打通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壁垒,为读者查引国学经典提供便捷,有利于推广和宣传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古籍利用率,实现资源共享。
(二)环境优势
随着时代发展,高校图书馆不断根据读者需求,调整馆舍布置,为读者营造宽敞明亮、整洁优雅的阅览环境,有效激发大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学习兴趣,给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了良好的阅读环境。[3]通过建设经典阅览室、媒体影音室、信息共享空间、国学讲坛、文化体验室、休闲书屋等适合读者学习、研讨、活动的情境化的学习环境,激发大学生求知欲,增强文化体验。
(三)技术优势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不断引进先进信息处理技术,加快图书馆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进程,从传统文献信息服务向智慧服务方向发展。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新空间、新媒体,采用视听式、互动式,多角度、多层次发挥教育的优势。依托文献信息资源中心的优势,利用云计算、物联网、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在文献和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数据库建设、网络信息导航、信息识别和二次文献开发等方面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为读者开展个性化、智能化文献服务,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能力。[4]
(四)人才优势
因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高校图书馆成为各专业人才的汇聚之地,在人员配置上具备一定优势。高校图书馆工作团队学历层次较高,由不同专业背景和不同职称背景的人才构成(教授、研究馆员、工程师、讲师、馆员等),拥有一批跨专业背景人才,便于跨学科开展综合服务,为学校各院系开展课题服务、文献传递、促进学校发展及学科资源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推动国学经典阅读发展的主力军。
三、高校图书馆为大学生国学经典阅读服务途径
高校图书馆是文化教育活动中心,通过设立经典阅读空间营造书香氛围;利用笫二课堂,开展讲座、导读、研讨、资源推介、展演等读书活动;通过开设通识课,构建国学在线平台,欣赏影音视频等多种途径开展国学经典阅读推广,增加文化体验,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一)设立国学经典阅读空间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为大学生开展国学经典阅读服务,积极改善阅读环境,设立经典阅览室,营造国学文化阅读氛围,增强阅读体验,提升阅读服务质量。为方便读者学习,可在国学经典阅览室,放置经史子集、诗词书画、古籍碑帖等国学文献资源,悬挂书法楹联字画、摆放中式书柜书架和几案桌椅,放置笔墨纸砚,用屏风或竹帘划分阅读空间、存储空间、体验交流空间。可种植绿植,构建古色古香的阅读环境,塑造传统文化氛围,吸引读者喜爱传统国学,宣传国学文化,达到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还可在阅览室、走廊、大厅等空间悬挂书法字画、诗文名言、摆设古典家具、陈设中式瓷器、盆景等,创设国学文化空间,营造国学文化氛围。在图书馆走廊、过道等公共空间布置传统文化宣传栏或文化艺术展等,以文化浸润和熏陶读者,拉近大学生与国学经典的距离,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古朴雅致、温馨愉悦的书香环境,激发大学生国学学习热情,培养高雅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提升阅读效果,使国学经典文化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文化学习生涯全过程。
(二)开展国学第二课堂
图书馆可组建国学经典团队,利用经典阅览室、文化讲堂等场馆开展国学第二课堂,打造集国学文献借阅、展示、阅读研讨、讲座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互动空间,深入挖掘国学经典深刻内涵。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经典诵读、导读、研读、专题研讨等阅读活动。定期举办国学讲座、书画展览、诗文诵读、书法研习等丰富多彩的阅读学习活动,通过实践激发大学生对国学经典阅读的兴趣,培养大学生深入阅读和思考的良好习惯。[5]
(三)开设国学经典通识课程
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发挥其文化教育职能,配合学校通识教育,组织学养深厚、精通国学、有教学经验和能力的馆内外教师为学生开设《国学经典选读》《古诗词鉴赏》《红楼梦鉴赏》《名剧鉴赏》《中华传统文化》等选修课,引导学生领悟国学精美含蓄,提高语言文字鉴赏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充分发挥本校网课及国家精品课程网、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以及《百家讲坛》《典籍里的中国》等视频资源的作用。设立国学修养学分。学生可自主选择本校课程或校外在线课程,根据兴趣选择文化经典导读、诗词书画曲艺、茶道中医类课程,通过线下听课或观看网络视频在线学习,完成16个学时的课堂听讲或视频,读完4部国学经典,并完成2篇读书报告,可获得国学修养学分。
(四)构建“国学经典”在线平台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为大学生开展文化服务和阅读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可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优势,构建“国学经典”在线平台,建立国学电子资源库、国学咨询平台、用户管理平台,开展资源推介服务,方便大学生随时随地获取国学经典文献、古籍、数据库、讲座视频等电子资源,拓展活动时空范围,为大学生国学学习和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对研究的成果进行传播和分享,为其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6]高校图书馆可利用数据分析技术,根据大学生阅读习惯,以国学文献为基础,构建国学知识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定制化国学知识服务。平台设计一站式检索框,方便大学生查询检索文献;利用BALIS、CASHL全国高校数字文献保障系统,存储数字文献资源,提供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服务,实现文献资源共享。还可借助微信开展信息推送服务,利用微信公众号将《诗经》《论语》《唐诗鉴赏》《资治通鉴》《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线上讲座视频推荐给大学生。建立微信群开展服务,与大学生交流互动,于潜移默化中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也可借助微信或抖音平台制作经典导读视频,推广国学经典,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复兴,高校国学教育日益受到关注。高校图书馆作为第二课堂,通过阅读空间改造、生态环境建设、技术设备更新不断改善国学经典阅读环境,以环境育人;通过开设国学通识课、经典讲座、经典导读等国学经典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阅读国学经典,提升道德文化修养,促进大学通识教育发展。高校图书馆要积极开展国学经典阅读推广,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