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2023-04-23王慧莹
赵 丹,王慧莹
(1.中共大庆市委党校,黑龙江 大庆 163313;2.大庆市万宝学校,黑龙江 大庆 163310)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际交往的逐步加深,各种社会思潮、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都在冲击着我们的精神家园。只有牢牢捍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不被外来文化所侵蚀、不在复杂局面中迷失,才能形成中华民族大繁荣大发展的良好局面,为民族复兴凝心聚力。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共同体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观念和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共同体思想。
(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最基本的命题之一,是中国人对宇宙的一个基本认识。儒、道、释等诸家对这一观点都有丰富的论述。《论语·子罕篇第九》记载:“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孔子很少谈及功利的话题,赞成命和仁,这里“命”的意思是天命,也就是天道;“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和谐仁爱的关系,也就是人道。“与命与仁”放在一起讲就是天人合一。庄子云:“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他认为人作为万物的一种,是自然的一部分,与天是合而为一的。这些思想从最宏观的层面阐释了人与宇宙万物共同共通的关系,人不能抛开外部环境而独善其身。
(二)天下为公的世界观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孔子认为,舜和禹拥有天下却不贪图个人享受是很崇高的行为。这也是孔子从《书》中总结出来的第一条政治原则——统治者不应把天下据为己有,天下不是统治者一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礼记·礼运》首次提出“天下为公”,从此,“天下为公”作为人们对世界应然性的基本看法(即世界观),成为一种理想的政治理念。在新时代,“天下为公”思想同样具有重大价值,一个国家要想获得和平、稳定的发展,需要所有人对“天下为公”的认同。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才能把共同的目标转化为持续奋斗的动力。
(三)华夷一体的族类观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春秋时期人们认为华夏民族居于中央,四夷分布在四方。在“夫和戎狄,国之福也”的基础上,孔子进一步提出“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华夷共祖”思想进行了论述,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人的民族平等意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华夷一体的族类观对内促进了中华民族心理的形成,成为凝聚多民族国家的思想内核,对外展示了各民族团结一心的形象,维护了国家广阔的版图,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巩固具有重要意义。
(四)贵和尚中的价值观
中国人向来推崇以和为贵,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尚书·尧典》云:“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即一个人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家族和睦的基础,家族的和睦能让一方百姓过上好日子,百姓团结和睦能让一个国家繁荣昌盛。可见,家运、族运乃至国运,其根基都在于“和”。“中”即中庸,意思是要不偏不倚地把握事物的运动状态,“中”是指最好的状态、最合适的状态。中庸要求人们做人、做事不走极端,适度平和,遇到矛盾时要想方设法化对立为统一,力求双赢。
(五)善友能容的人生观
古人把同门叫作“朋”,同志叫作“友”。《礼记·学记》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论语·子张篇第十九》记载:“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意思是君子不仅能结交那些有才华的贤德之人,也能结交一般的普通人,君子对待贤人是给予赞扬,对待能力一般的人也心怀同情,如果我是有贤德的人,什么人容不下呢?我若非贤人,别人就会拒绝同我交往,也就轮不到我拒绝别人了。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只靠单打独斗的有限力量是不行的,必须善于交友,扩大统一战线。
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国家、社会、民族、个人都极其必要。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上能够发挥巨大作用。
(一)在国家、社会层面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国家统一的内核在于国民对国家的完整性具有一致的认识,并且对于维护国家完整具有内生的情感动力;在于国家对自己的领土及内部资源拥有绝对主权,这是国民能够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安定,要求社会成员对和合、共济、团结、包容等观念高度认同。只有人们将“小我”融入“大我”,以共同目标为目标,以共同利益为利益,才能形成安定祥和的社会局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夯实共同体意识,有助于人们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在行动上有所作为,为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作出自己的努力。
(二)在民族层面上,有益于促进民族团结、和谐共进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能在漫长的岁月中岿然挺立,历经数次危难依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是因为民族团结这条主流贯穿于我们的历史长河,这是一个国家存在、延续、发展的基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华夷一体的族类观,有助于在各民族之间激发凝聚力,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各族人民心中扎根越深,各民族之间就抱得越紧,才能有力地抵御外来的负面影响,粉碎极端分子分裂我们的妄图;才能把各民族的奋斗目标统一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上来,让各民族拧成一股绳,合成一股力,在和谐共进中创造美好生活。
(三)在个人层面上,有助于激发出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强大动能
无论身居何处,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感到自豪。这份豪气来自于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来自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带来的民族自信和民族力量。这种自豪感会转化为实际行动,让人们充满激情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终究要落实在每一个人做的每一件事上,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为每一个中国人增添一份正能量,众多正能量的汇聚必然会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有坚定的政治保障、坚实的群众基础、广阔的信息场域、与时俱进的品格,才能形成凝心铸魂的现实力量。
(一)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政治引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政治保障。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党强有力的领导来保证方向的坚定性和道路的正确性。我们党历来珍视民族团结,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民族干部群众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2],这是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要在党的领导下,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整合、弘扬、传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共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二,促进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优秀民族文化大多具有包容属性,能够在和谐共存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彼此的有益成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扩大、加深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在交流中寻找“共同”基点,巩固“共同”基础,建立“共同”基业。要探索建立有利于民族之间文化交流与交融的新机制,增进各族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第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民风民俗。在传承积极健康的民族传统习俗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部分地区还存在不利于民族团结的极端宗教思想和消极民俗活动,必须予以破除和摒弃。有破必有立,否则被破除的陈腐事物就可能卷土重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立”的最优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各族人民心中始终占具重要地位,很多人对“大一统”“以和为贵”都是耳熟能详,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价值观引领民风民俗,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群众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群众基础。
第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从长远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核心对象和关键环节在儿童和青少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求把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在落实《意见》的同时,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之一融入其中,针对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对象设计不同的教育方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祖国未来建设者的心中扎根。
第二,加强面向干部群众的传统文化教培工作。干部教育方面,加强中华文化教育培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纳入各级党校课程,引导学员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群众教育方面,要千方百计打开思路,拓宽教育覆盖面,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相关教育活动中来。积极创新教育方法,让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政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进而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三,做好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能够突出民族团结、彰显民族精神的历史素材,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在少数民族人民心中的影响力。义务教育环节在保证少数民族学生掌握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学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比重,提高各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通过多种教育形式的相互结合,使各族人民认识到只有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结在一起才能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进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
(三)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方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拓展信息场域。
第一,充分发挥新旧媒体的宣传作用,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播阵地。加强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引导,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题材保持高度关注。电视类媒体要积极创新文化类节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更符合当代人审美、更受当代人欢迎的方式呈现出来。引导新媒体发挥作用,鼓励人们创作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作品。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并参与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形成良性循环,引导公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二,全方位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氛围,积极开展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各类活动。加强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突出民族特色,对各民族名人故居加强保护和宣传,让当地群众和游客了解各族人民为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作出的贡献。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在各民族传统美术、书法、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体育等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中,挖掘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并进行大力宣传。支持各民族传承优秀传统习俗、庆祝传统节日,引导各族人民共庆佳节、同歌同乐,形成民族团结心连心、同心同德一家亲的良好局面。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予以传播,增强活动的趣味性,提高群众的参与度。
(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赓续文化基因。
第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求,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忘本来、辩证取舍,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3]创造性转化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发展,使之更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要大力挖掘传统文化中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赋予其更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时代内涵,以导向性为内核进行解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服务于新时代。创新性发展主要是在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更开放的姿态呈现在国际社会上,让更多的华人和国际友人了解、认同中华文化,进而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第二,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可能落后于时代的步伐,可能与社会相脱节、无法体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这就需要我们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特质,用新的表现形式去展示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更易于被人们关注、接纳。要加大对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重视程度、提供政策支持,科学编制相关研究的创作规划,及时改进各级各类教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热爱祖国、民族团结等精神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相结合,用丰富多彩的形式作出当代表达,鼓励文学、文艺工作者创作出符合新时代文艺要求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