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社会”对老年群体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2023-04-23

大庆社会科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群体

张 菁

(中共宜宾市委党校,四川 宜宾 644000)

从我国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来看,是让生活在其中的所有群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因此,如何对待老年群体检验着我们社会的文明程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善待老年群体也体现着社会应有的人文关怀。在数字浪潮的剧烈奔涌下,年轻人在恣意地享受着乘风破浪的快感,而部分老年人却只能在隔岸观望、无法融入。虽然有不少老年人在热情拥抱新事物和积极学习,但面对眼花缭乱、门类繁多的智能应用(APP),大多数老年人还是处在不会用、不敢用、不想用、不能用的困境中,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的最大问题在基础操作上,成了老年人“触网”的门槛,这一方面似乎无法形成针对老年群体的友好型数字生态,部分老年人由于跟不上社会变迁的节奏,在“数字化生活”中逐渐被边缘化。

一、对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研究

“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根据内在的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及其各个方面的全面评价,并由此而产生积极性情感占优势的心理状态。幸福是个体重大需要、欲望和目的得到实现而获得了极度愉快的心理体验[1]”。大体来讲,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客观因素,例如,常见的人口统计学变量、经济因素、历史文化因素和社会支持网络等可供考量的类别;二是以人格、自尊和气质为典型代表的个人主观因素。与此同时,外国学者理查德等人以世界价值观调查为基础,利用社会经济状态分类,针对我国从建国早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这一历史进程,着重研究了中国人主观幸福感的变化趋势,他们在研究后认为,中国是最理想的案例用以来验证如下结论:“基于从时间维度对不同国家的比较,一个普通的论断是,在人均GDP处于低水平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可以提升生活满意度,但是超过某一个节点,这种效应会减少[2]”,也就是说,在这一节点之后,经济发展水平将不再成为影响国民幸福感的决定性因素。从一些具体方面来看,有学者从城市化进程和环境污染的视角出发,探讨其与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富人等利益所得者作为排污工厂的牟利方、私人汽车拥有者或者园林绿化区域的居住者,因排污获得的收益可能远远大于损失。而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老年人、低学历者等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却可能由于经济或身体原因而承受了更大的主观福利损失[3]”。这种主观感受的差异性从侧面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不公平现象。也有学者认为,在社会环境和人居环境的支撑下,由于对幸福感的研究属于多学科研究的交叉领域, 不能以某一单一变量简单论之, 故而将绝对收入、相对收入和预期以及主观幸福感三者统一起来做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拥有健康的身心状态的基础上,倘若对生活有相对自由的掌控度,同时对自身未来的生活有所期待的话,幸福感会有较大程度的提升。

二、老年群体与“数字社会”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社会保障范围的持续扩大和医疗水平的显著提升,人均寿命呈逐年增加态势,“老年阶段几乎占到个体生命历程的1/3[4]”,换言之,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在退休后去享受生活和科技所带来的新体验,抛开原有工作的重负,真正去开启“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新篇章。然而,“数字信息技能的缺失和日益信息化的社会使得老年人无法获得基于信息化的各种服务,老年人对信息科技相关的生活掌控能力下降,因而造成新的社会排斥和不平等[5]”,面对纷繁复杂的设计界面,老年群体多少显得有些无可奈何,由于“普通智能机系统对于这部分群体并不是十分友好,繁琐的功能以及并不详细的引导教程,归根结底并不是为老年人设计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老年人的使用体验[6]”。不难看出,这一困境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出现的,“老年人口、低收入者、农村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更有可能陷入数字鸿沟的困境[7]”,在这条“数字鸿沟”面前,相较于生活在城市的老人来讲,部分农村老人更是举步维艰,“特别是在边远山区,信息化的基础条件不足,即使一些地方有较好的信息化条件,因为老年人对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了解和认知有限,加上也很少有针对农村老年人培训使用及推广方面的服务[8]”,他们不知如何下载APP以及面临一系列的注册、登录、支付等问题。但实际上,“对于老年群体而言,数字融入可以帮助他们维持现有社会网络或建立新的社会关系,具体表现为社会补偿和社会强化两大维度[9]”。一方面,老年群体可以通过积极适应网络化的环境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或兴趣圈子,当原有的线下老年大学、社区小组的形式无法满足扩大社交的需要时,他们可以借由新兴的网络社交平台寻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银发一族”,通过日常分享和交流互动,搭建新的友谊桥梁,真正绘就一幅姹紫嫣红的生活场景,增加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甚至全新的与时代接轨的生活体验。“养老获得感本质上是老年群体评价社会改革方案对自身发展的资源供给程度和发展包容度,与抑制老年贫困、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具有目标一致性[10]”。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增加老年群体的养老获得感,在软硬件设备设计和开发上,也日渐关注到这一群体的需求,搭建出了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充分融入了当下时兴的“互联网+”模式,以互联网智连万家、畅联万物,将老年群体从“数字社会”的边缘重新拉回社会的焦点,打造舒适、便捷、简约的智慧生态。

“数字中国”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其中广大人民群众的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则是其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这既是顺应数字化时代的要求,更是促进国民全面发展的战略任务。因此,在数字时代,应使每个人都能平等地享受数字技术带来的红利。为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满足老年人对信息素养和数字技能等方面的需求,切实解决他们在交通、就医、金融、理财、购物、点餐、支付等高频生活场景中智能应用的现实困难,努力消除“数字鸿沟”,实现“数字包容”,助力老年人顺利迈入数字时代、享受智慧生活。同时,应构建起上下联动、多元参与、广泛覆盖的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服务体系,提供数字基础知识、网络使用及网络安全、智能设备使用及信息检索等方面常态化、个性化的学习培训及跨代互助和互联网技术支持,使老年人数字技能稳步提升,从而提高老年群体在“数字社会”中的生活质量,为建设“数字中国”贡献重要力量。

猜你喜欢

主观幸福感群体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刑法主观解释论的提倡
幸福感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