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支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2023-04-23孙荣利张家宁柴文丽
孙荣利,张家宁,柴文丽
(1.齐齐哈尔医学院病理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2.福建医科大学学生工作处,福建 福州 35012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对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提出了新要求,各地也按照《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积极开展工作和不断探索。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发展缓慢,因此,医学院校的参与和介入变得尤为关键和迫切。
一、医学院校支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在逻辑理路
(一)医学院校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具有天然优势
首先,医学院校拥有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专业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是教学团队的领军者、教学理念的引领者、教学改革的探索者、专业及学科建设的组织者能够引领学校高水平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其次,医学院校开设了精神医学和心理学的相关专业,可以借助高校课程资源、知识资源,搭建互联互通、人人共享的志愿服务平台,实现不同群体需求的满足。再次,医学院校拥有心理咨询室、团体辅导室、心理沙盘、心理测评软件等完备的环境与测量工具,在供学生使用的同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对外开放。最后,医学院校具有成熟的经验优势。在心理服务平台建设、场地建设、设备配备等方面有相对成熟的工作模式,对医学生已全面开展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这些方面的经验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可以参考的制度、机制和模式。
(二)医学院校的参与是实现高校政治自觉的有效途径
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是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关键基地,在新时代背景下,医学院校坚定不移地遵循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积极投身于“健康中国”战略,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医学院校有责任和义务承担起“人民健康至上、健康优先发展”的新使命,以高质量的服务支持“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因此,社会服务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医学院校声誉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重视社会服务水平的提升,是高校的政治使命。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将高等教育发展方向与我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现实目标紧密结合,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民性的集中体现。
(三)医学院校的介入是缓解社会矛盾满足人民需要的必然要求
基层社会治理构成了国家治理的基础,而基层社会心理状态则反映了社会稳定的状况。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开始更多地关注心理和精神层面的需求。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持续增长,不仅要求改善宏观物质生活条件,还体现了人们在心理层面对民族精神、理想价值、信仰追求等方面的追求,反映出良好社会心态的建立与社会心理服务之间的紧密联系。医学院校应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来支持社会心理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素质,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这不仅可以缓解消减社会矛盾,还可以满足人民对社会心理方面的良好需求。
二、医学院校支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实窘境
(一)缺少配套完善的社会服务制度
高校开展社会服务制度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社会服务的质量。由于起步较晚,医学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没有系统、权威的法律法规或者相关制度作为参考,造成医学院校对社会服务的认识相对滞后,工作机制大多是针对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等负面事件,干预措施也是风险防控性质的,都是为了及时发现、化解社会负面情绪、消极心态和有危害社会治安潜在风险的行为;正面社会心态培育、心理建设和社会治理方面的机制或者工作模式很少提出。社会服务机构的匹配制度不成熟,导致社会服务没有明确的方向。缺少衡量医学院校利用自身资源支持社会心理服务的考评机制,高校的社会服务活动和相关人员参与的积极性没能充分调动,致使医学院校社会心理服务活动的开展完全依靠人的信念和初心。在实际运行中,高校发挥社会服务的职能缺少保障,在评估指标方面,社会心理服务的评价多为负面事件的下降率,各试点地区评估指标多停留在维护稳定、风险防控等方面。
(二)缺少系统化的高校与社会信息交流平台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与地方政府及社区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变得日益关键。构建高校与地方政府及社区之间的合作交流平台,对于增强高校的社会影响力,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具有深远的影响。当前高校与政府、企业和文化事业等单位之间没有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信息了解滞后,校内学科、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调整等不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时调整,影响了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此外,医学院校信息化意识淡薄,长远规划不足,受各种条件制约信息平台建设,信息交流零散,不能有效地为社会提供服务信息。因此有必要运用“互联网+技术”,依托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工作体系,建立智能化、专业化的信息交流平台,提高社会服务智能化水平,实现医学院校、社区和社会的信息共享,为人民群众提供科学、专业、规范的心理健康服务。
(三)缺少准确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定位
部分医学院校没有正确理解社会心理服务的本质,不能准确把握社会心理服务的定位,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有待深化。首先,在内容定位上存在偏差,将建设重点专注于个体心理疾病和心理健康的排查与疏导,忽略了创新社会治理、提升大众心理健康的目标。其次,在建设思路上,没有从系统思维视域下厘清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将服务对象近期的心理困扰和远期的社会融入混为一谈,工作重点是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生活,没有从根源上消灭妨碍社会稳定的隐患。再次,在方式方法上,医学院校在实际开展社会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上远未达到地方经济社会的实际需求,多开展的是体验式社会服务,社会服务流于形式;或面向社会大众科普服务时,未能及时了解受众的特点和需求。最后,在服务内容上,内容过于专业,致使服务效果大打折扣;或因没有形成一项持续性较长的活动,对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达到的效果不显著。服务形式错杂,资源区域共享意识淡薄,未能形成资源有效整合。
三、医学院校支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
(一)重塑医学院校支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理念
首先,医学院校要高度重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全面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示要求。充分发挥高等医学院校在学科、人才、科研和医疗方面的优势,合作共建,互融互促,提高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聚焦国家发展规划,积极发挥高校在智力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稳步推进“校地合作”社会心理服务项目,扩大校地合作领域,形成更多惠民服务实效成果,为地方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其次,学校需要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以精细化服务为焦点,根据地区特点,准确定位,精确对接。加强不同部门和单位间的协同合作,为社会各行业,提供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方面的宣传教育、评估测量、咨询干预、素质拓展、团体实践等服务,进一步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最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核心职责应是解决全社会普遍存在、群体性出现以及突发性的社会心理问题,而非将这些难题简化为个体心理健康问题。我们需要从“社会”和“社会心理”的角度出发,重点解决宏观层面的社会心理问题,侧重解决全社会范围内群体性、普遍性的社会心理问题。
(二)强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
首先,制定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明确具体的服务内容和实施目标,出台方案实施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规范工作流程,推动社会心理服务立法工作,制定行业技术规范。其次,在总体设计思路上,需综合考虑并建立完善相互配套、相互协调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以及具体工作任务,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评估制度,对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社会心理服务组织或个人进行科学评估。改善跨部门工作协同及信息共享方式,避免出现“推诿塞责”现象。再次,聘请专业人员对医学院校优质心理资源开展运营管理,为医学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提供充足的时间,确保他们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并做好专业服务工作。最后,整合优质资源,对社会服务进行战略布局和长远发展规划。整合医学院校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将同类型社会服务需求的社会服务对象进行整合分类,力求实现系统最优化和整体效益最大化,以确保社会服务的开局稳定和收尾顺利。
(三)构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共同体
医学院校内部各部门之间要协同运转,深度耦合,保证部门与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沟通顺畅。同时要加深社会力量的合作。如与家庭、企事业单位、社区、心理卫生医疗机构的合作,强化产学研合作的同时促进学术研究与现实实践的有机结合,形成长效的协同机制。医学院校依托附属医院医联体,通过专家下沉、人才培育、双向转诊、传帮带等方式助力健全三级精神心理卫生网络;有针对性地为辖区居民群众提供心理疏导、精神慰藉等心理服务,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人群提供专业化的医疗救助,送医下乡、入户救助等,提供精神心理应急救助,提高精神卫生服务可达性;紧密联动公安、信访、隔离场所、学校等部门,充分参与处置突发性、群体性事件,提供心理服务志愿;建立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专职工作岗位与心理志愿者相结合的公共服务模式;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加大媒体宣传报道力度,通过本土传媒、新媒体、官方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渠道讲好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故事,提高社会心理健康理念知晓度,树牢大众维护心理健康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