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论述研究*

2023-04-23黄永鹏刘文辉

关键词:家风总书记家庭

黄永鹏,刘文辉

(中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家庭是世界的缩微。研究家庭就可以了解世界:家庭中的问题,例如权力、亲密、自主、信任、沟通技巧等,是奠定我们如何在世界生活的重要部分。改变家庭即是改变世界。”[1]22千百年来,家庭承担着经济发展、情感交流、人口生产、教育感化、生活照料等多重基本功能,兼具着政治、经济、文化和情感等基本属性,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家庭向何处去?这是中国社会千年赓续的历史之问,也是新时代全国四亿多家庭面向未来给社会和自己提出的必答题。

认识家庭是指引家庭发展的前提。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每日都在重复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繁殖,这就是夫妻关系,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这种家庭起初是唯一的社会关系,后来,当需要的增长产生了新的社会关系而人口的增多又产生了新的需要的时候,这种家庭便成为从属的关系了。”[2]532马克思在这里阐释了家庭蕴含的两种基本关系和一个特性,即繁育产生的自然关系、共同进行社会生产活动产生的社会关系和伴随时代发展的发展开放性。基于马克思主义家庭社会伦理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家庭之中”[3],只要人类社会存在,人类的生产和再生产就必然需要家庭的生育和社会的生产。与此同时,家庭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此外,家庭是时代的家庭。每一个时代的家庭都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下,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前我国家庭表现出纯老家庭、空巢家庭、隔代家庭、丁克家庭、大龄单身家庭、单亲家庭、同性家庭和领养家庭的数量上升,家庭规模减小、结构松弛、血缘姻亲关系减弱和道德滑坡等特征,家庭的传统属性及其自然属性均有弱化倾向。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国内家庭建设发展的真切实际,面向“十四五”甚至更加长远的未来,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论述。据此,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2021年编辑出版了《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集中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近年讲话中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论述,为我国当前及未来的家庭建设提供了根本性的指引。这一系列论述扎根于马克思主义家庭理论逻辑、中国传统优秀家庭文化历史逻辑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逻辑,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家庭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体现了党对家庭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和战略性思考,为我国新时代家庭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发展方向。

一、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一)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指出新时代催生新家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几年,我反复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因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新变化。”[4]总书记的相关论述从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理论出发,明确指出家庭关系变化的动因源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相应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从改革开放启动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四十年间,我国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涨幅超过了300%;(1)国家统计局官网数据显示:1980年全国GDP为4586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47元;2021年全国GDP为1143669.7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社会物质财富丰盈富足,人民和家庭的物质生活需要全面得到满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此基础上,人们更加追求老有所养、子孙满堂的“天伦之乐”;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夫妻之好”……精神生活的丰富、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可以看出,家庭依托的时代物质文化变迁是理解当今中国家庭变化基本切入口。

新时代培育了新家庭,但是,新家庭也有新挑战。经济社会的进步为家庭建设提供了更为便捷的物质条件,也为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一方面,新的时代背景下,老人经济独立减少了子女赡养负担,家长收入水平的提高直接改善了子女受教育条件。同时,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为解决男女平等、养老育幼、融洽代际关系、建立和谐家庭等家庭问题提供了更加丰厚的物质基础。但是,另一方面,“过去大家的需求是吃饱穿暖,现在物质条件好了,人民群众热切期盼高质量的家庭生活和精神追求”[4],新时代的家庭结构和家庭社会功能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家庭规模进一步缩小。《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基本情况报告》显示,全国家庭户规模(人/户)已经由2010年的3.10下降到2020年的2.62,总抚养比由2010年的36.21%上升到2020年的45.98%。[5]8其次,家庭面临各种压力不断增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城乡家庭规模日趋变小,家庭成员流动频繁,留守儿童、空巢家庭等现象日益突出。”[3]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各方面条件的持续改善,我国劳动力商品价值不断提高,这也诱发了“就业难”“生育贵”等诸多家庭难题。还有,市场经济的高速推进形成一种无法逃避的时代压力,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的节奏全面加速,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时间、交流机会、沟通深度持续减少、减弱。如何在满足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加深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往、增强家庭的凝结度,如何更好地实现人们对于家庭的精神需求又成为了新的时代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坚持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原理,明确现阶段我国家庭问题的出现及其解决问题的思路深藏在我国现实具体的物质基础与精神生活之中,社会性的家庭问题既是历史的,也是唯物的。新时代的家庭建设只能从我国现存的社会物质条件总和出发、从当下的社会存在出发,不断适应国家经济基础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求得更加和谐与更大的进步。

(二)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理清“兴家”与“强国”的辩证关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3]等重要论述,阐明了兴家与强国的辩证统一关系。总书记号召全国人民必须要理清自我小家庭与社会、国家和民族大家庭之间的关系,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中。

国家是家庭发展的必要基础。[6]164没有一个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国家大环境,就没有个人与家庭发展的良好时空背景。家庭与国家之间关联性是“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是建立在“现有的骨肉联系、语言联系、较大规模的分工联系以及其他利益的联系的现实基础上的。”[6]164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7]。十八大以来,针对国内国外存在的多重风险与挑战,党中央进一步建立健全国家安全体系,特别成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科学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力求从根本上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在实际工作层面上,党和国家一直在积极推动家庭和谐与现代化建设,通过立法与政策支持解决人民在家庭建设中的难题,全面推进亿万家庭共享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进步成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城乡家庭进入新时代、新台阶的过程中,还特别面向贫困家庭实施了一系列支持保障政策,分担贫困家庭在生育、教育、养老、文化传播等方面的责任,以实际行动解说着国家之于家庭的基础性作用。

有国才有家,反过来也可以说,有家才有国。每个家庭的幸福美满才是国家富强的必要支撑和实际体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8]。人类的繁育和成长都离不开家庭基础。和谐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优良的家风传承等都是培育一代又一代自由全面发展新人的“沃土”和“养料”。“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8]每一个社会和国家都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组成和支撑起来的,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起点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全国四亿多家庭共同奋斗,我们的党和国家也一定能够引领中华亿万家庭梦想成真。

“把党和国家确定的奋斗目标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以民族复兴为己任,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中华亿万家庭理想的凝结与升华。它承载着中国人民数千年的历史积韵、民族情感和核心诉求,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家庭梦实现的先决条件;它集中表达了群众对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向往。“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8]家庭与国家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两者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连。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目标导向,将人民的家庭梦想融入国家发展的大战略中,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实践中实现“兴家”与“强国”的统一。

(三)注重系统整合,合力推动形成共建共享美好家庭的新局面

“任何在家庭以外建立起来的社会政策都不能取代家庭的功能”[10]127,凡一代有一代之家庭,时代是每个家庭的底色,家庭的时代特性决定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形成的生产方式才是家庭形成、存续与发展的基础。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会形成与之对应的家庭模式。有鉴于此,包含在生产关系之中的国家家庭政策设计与施行就显得尤为重要。

家庭和谐,夫妻关系是基础。马克思指出,“家庭的本质是社会关系,即夫妻关系和父母子女关系。”[2]532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反馈模式”和“代际交换论”逐渐被取代,横向夫妻关系成为家庭的核心关系。依据“相对资源论”,夫妻婚姻权力关系主要取决于对家庭相对贡献的大小,其中以经济贡献为主导。妇女参与社会劳动早已经成为社会普遍现象,妇女在社会生产中地位的显著提高,客观上推动了妇女家庭地位和家庭话语权的提升,夫妻关系也因此而产生显著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协调处理好夫妻关系,形成平等和谐的家庭气氛,关键是要树立平等的家庭意识和共同的家庭责任观念。[4]女性在持家、教育等方面,有独特优势,但男性也要发挥其家庭作用,不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夫妻双方都应清醒、自觉、理性地认知自己在家庭中的权利、义务、责任等;双方都是客观上独立的“人”,不是对方或婚姻关系的附庸品,双方应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同为家庭建设尽职尽力。

国家政策与家庭息息相关,党和国家的相关制度与政策设计、安排引领新时代中国家庭建设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要结合自身特点,积极组织开展家庭文明建设活动。各方面要满腔热情关心和帮助生活困难的家庭,帮助他们排忧解难”[3]。2016年8月,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了《关于家庭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其中的主要措施是通过搭建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社区平台等方式扩大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覆盖面和参与度,希望以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书香家庭、和谐家庭、廉洁家庭、平安家庭等特色创建活动,强化家庭的德育、促学、教化等功能。2021年6月30日,《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加强组织领导与部门有效协同,把新时代家庭观的要求体现到法律法规、制度规范和行为准则中,体现到各项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政策中。在总书记的关怀指示下,党和国家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与法规制度,通过国家的公共政策引领新时代中国家庭文明的发展。

二、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四个第一”重要地位,筑牢培育时代新人的第一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强调家庭在立德树人全链条中的重要地位,高屋建瓴地阐述了“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要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11]的“四个第一”重要论断。

基于家庭及其家庭教育对于社会和个人发展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古今中外各个国家对于家庭教育无不高度重视。中华传统文化中,“过庭训”“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等传唱千年,经久不衰的家教故事,至今仍在诠释中华民族对于家教的看重。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们也一样把家庭教育摆在特别突出的位置。英国17世纪哲学家约翰·洛克特别撰文论述了通过家庭教育对子弟进行绅士教育以培育国民智慧与美德的理论;法国18世纪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卢梭通过其名著《爱弥儿》表达了顺应自然、因时施教等重要的家庭教育思想(2)让-雅克·卢梭(1712—1778),法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他以小说的形式,批判英国旧教育的荒谬腐朽,并提出新教育的原则和理想。并且借爱弥儿未来妻子苏菲的教育,论证了女子教育的革新。该书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系统提出了新的儿童教育观,从而在教育史上掀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意大利教育思想家蒙台梭利提出,“母亲和幼教老师所产生的爱,近乎于神。”综合古今中外家庭教育成功的经验与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教育“四个第一”的重要论述,不仅直接指引着我国亿万家庭的建设与发展,也是基于密切的家国关联性,是新时代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战略的深远谋划。

(一)家庭教育“四个第一”的教育学理论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教育“四个第一”的重要论述特别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特殊性,是对教育学客观规律的深刻认识与把握,科学地解释了家庭教育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先导性、稳定性和持久性、感染性与易接受性、针对性特点。

一是先导性(3)现代教育学原理指出:家庭教育具有先导性。父母是子女的首任教师,家庭是他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家庭教育具有的先入性、直接性,比其他教育形式更突出,而且教育影响力及成效也更大。。第一也即先导。人首先是家庭的人,其次才是社会的人。家庭教育对每个人都具有“先入为主”的优势。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12]184教育学原理强调,家庭对于青少年的身心成长意义极其重大。它不仅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和出发点,也决定一个人成年后的发展道路选择与对待生产、生活的担当与责任。

二是持久性(4)孔子说:“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这就是说,少儿阶段接受的教育所产生的教育功效是相当特殊的,即具有根深蒂固的持久成效。而家庭教育,恰好在少儿阶段特别是学前阶段发挥作用,因此,我们应当搞好家庭教育工作,使其充分发挥育人的特殊作用。。家庭是一个人接受教育最基本的社会环境。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2]92家庭的早期启蒙教育、一个人在家庭中的耳濡目染都将潜移默化地成为其日后言行举止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

三是感染性(5)教家长的喜好厌恶将影响子女,体现了家庭教育的感染性。。家庭教育依托受教育者对于亲人的信赖和对于环境的熟悉,有利于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促进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以说家庭范畴里的教育,与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相比,更易深入人心。当今社会,教育从学校到社会、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实现全面覆盖,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以说教的形式进行,缺乏生活化,缺乏感染力,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的效果。

四是针对性(6)现代教育学原理指出,家庭教育中施教者对教育对象有足够多的认知,所以更容易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培养成才。。“知子莫如父”,亲人之间朝夕相处,能够全面细致地了解受教育者,把握个人的真实情况。使教育更容易做到从实际出发,寓教于乐,及时发现问题并对症下药,进而有的放矢,因人制宜,因材施教。

“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8]习近平总书记这些关于家庭教育在个人成长、国家建设中的起点、基点地位,无与伦比的重要性意义的科学论述,既是基于教育规律的科学认知,也是对现代教育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

(二)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13]品德教育是塑造民族价值观,培育个体思想根基的基础性工程。其具体内容涵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教育,对于引导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家国观、民族观,世界观、人生观等具有重要意义。把品德教育摆在家庭教育首位,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德崇礼的伦理德性。“民之秉彝,好是懿德”、“爱子,教之以义方”等朴素的家庭教育理念,表达的都是中华民族绵延了几千年的家庭教化、立德修身的基本思想。

西方国家的教育理论同样重视家庭教育中的道德情操养成。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指出:“一切的考虑与成就,都应该为德行让路,放在德行之后。”[14]43基于人的社会性存在的基本规则,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论在什么年代,高尚道德情操的培育都被当成是人格培育、价值观培育的基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该把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3]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了解世界和改变世界。教育强调的是学以致用。人才使用的导向性决定了教育的发展方向。长期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始终坚持的德才兼备用人标准实际上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教育发展提供了鲜明的社会和道德价值导向。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才德兼备”的干部标准。[15]527步入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强调:“又红又专,那个红是绝对不能丢的。”[16]290进入21世纪,江泽民提出“选拔任用党政人才,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17]512008年,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作为一个统一的用人标准。[18]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严把德才标准。德才兼备,方堪重任。”[1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12]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物质财富日益充盈,生产力水平日益发达,社会对品德教育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教育环节中,家庭教育因为其起始的地位而极其重要。

作为教育的首发环节,新时代中国家庭教育中的品德教育首先表现为树立博大的家国情怀。引导子女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发自内心地愿意为祖国强盛和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明白并勇于承担建设祖国的责任和伟大历史使命,争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家庭教育中的品德教育表现为树立崇高的人民立场。长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教导子女站在人民的立场,尊重劳动者,平等而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诚实守信、热爱集体、乐于帮助他人、以服务人民为荣。再次,家庭教育中的品德教育表现为树立勤勉坚毅的乐学思想。教育子女严格要求自我,有远大的理想和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努力的坚强毅力,持之以恒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眼界、提高能力、勇于创新等等。

在家庭中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有助于个体形成健康的心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帮助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处理好人际关系,实现从家庭到社会的跨越,成为真正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的人。“这种规定对家庭勿宁是否定性的,其内容在于将个体置身于家庭之外,征服他的自然性和个别性,并将他引向德行,引向共相和为了共相的生活。”[20]9

(三)家庭教育要加强劳动实践教育

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必要手段,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恩格斯指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21]550加强劳动教育,其实质是注重开发劳动内在的教育性因素,既培养受教育者基本的生产生活技能,又挖掘劳动所蕴涵的“知行合一”的实干精神、“粒粒皆辛苦”的勤俭节约精神、“劳动创造幸福”的奋斗精神等等,从而以劳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产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劳动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培养一代又一代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9]。从家庭做起,树立热爱劳动、劳动最光荣的宝贵品质。

2020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要充分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要求家长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参与劳动,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意见指出家长应积极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带领子女利用节假日参加各种社会劳动,帮助孩子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在按照不同的年龄阶段严格调节劳动时间并采取其他保护儿童的预防措施的条件下,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22]448-449加强青少年劳动教育,创造条件让青少年在劳动实践中发现真理、认识真理,在劳动中领悟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规律,在社会生产的大循环中增长知识,在社会生产的大熔炉中陶冶性情。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关注学生劳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引导学生感受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增强获得感、成就感、荣誉感。”[23]4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加强劳动教育促使青少年掌握各种生活、工作技能、领悟人生的真谛以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在劳动实践中获得劳动素养的进步和价值观的塑造的具体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在劳动教育中更加注重对过程的把握和评价,在对比中检验劳动教育的效果。“斗争长才干,实践出真知。”陆游殷殷诫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教育中的劳动教育的指示,承接了中华数千年家庭教育文化传统,鼓励青少年勇于探索、勇于尝试、勇于学习,坚持不懈、绝不气馁,在反思总结中进步,在劳动实践中锤炼面对生活的良好品质与意志。

三、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家风是家庭伦理和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是指一种经由父母或祖辈提倡并能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言行准则与道德精神风尚。一个家庭的家风是其家庭多代成员道德水平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积淀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体现一个家庭的价值内核,凝聚着家庭成员共同的理想期盼、价值判断。在当代中国,家风与党风、政风、社风、民风、乡风相互融通,互相影响,不仅对家族传承意义重大,对于党和国家、社会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家庭文明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家风具有很大的榜样引领作用。优良家风可以通过家庭这一社会基本细胞带动全社会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道德风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24]

(一)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在中央政治局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上强调,“中央政治局的同志都应该明史知理,不能颠倒了公私、混淆了是非、模糊了义利、放纵了亲情,要带头树好廉洁自律的‘风向标’,推动形成清正廉洁的党风……要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坚决反对特权现象,树立好的家风家规。”[25]“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干部是国民中的“关键少数”,所谓上行下效,无论其个人还是其家庭表现对于社会风尚的影响都极其重大。领导干部及其家教家风良善自然引领社会风气向好、向善,相反,假如党员干部腐化堕落、其家风陈腐市侩,则必然导致党风政风软弱涣散、社会风尚萎靡败坏。基于这种正反两方面的带动作用,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层,上面害病,下面吃药。”[26]“各级党委(党组)要重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把它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27]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风政风,是净化政治生态、端正社风民风的首要环节。作为“关键少数”党员干部的家风问题从来就不是其一人一家的私事,它还关乎社会道德风尚的走向。马克思指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6]56处于复杂社会中的党员干部也一样受到各种现实关系的牵连。周边生活环境、各种亲缘社会关系,尤其是家庭的家教家风直接决定着党员干部的处世与工作作风。“我国是个人情社会。领导干部有权,自然找的人就多。面对老领导、老同事、老同学、老朋友、老下属,还有远的近的各路亲戚,如何正确对待和把握是对领导干部一个很现实的考验……当领导干部意志不坚定、抹不开面子的时候,家里人站出来、拉一把,就是家风建设的功效。带头养成克己奉公、廉洁持家的家风,庸俗的东西就近不了身。”[28]165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健康的家庭生活,可以滋养身心,激励领导干部专心致志工作。”[29]好的家风有助于领导干部提高自身修养与决策能力。诸葛亮在《诫子书》告诫:“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了一点空闲时间,陪伴家人、尽享亲情,清茶一杯、手捧一卷,操持雅好、神游物外,强身健体、锤炼意志,这样的安排才有品味。”[30]165领导干部的个人形象及其家教家风在一定程度上是公权力的个体化表达,其道德、作风、意识等方面的德不配位很大程度上会导致人民群众的不信任、不支持,导致政府形象与公信力的下降。培育良好的领导干部家教家风,可以树立公权力的高尚性和权威性,为群众了解公权力打造“天朗气清”的窗口,从而全面提高执政党与政府的公信力。

(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红色家风的榜样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伟大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培育和践行红色家风,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树立了光辉典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中国共产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家风是建设社会风尚的重要手段。“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做出了榜样。”[30]165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数的革命先烈坚持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仰,不怕流血牺牲自己,牺牲小家为大家,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红色家教家风传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老一辈革命家同样严于律己,家风严明。毛泽东主席倡导“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31]44周恩来夫妇留下“十条家规”,“‘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等处处彰显心底无私、天下为公的高尚人格。”[32]18-19习仲勋教育子女“不要忘记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真真切切为百姓着想,要联系群众,要平易近人。”[33]668-669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红色家风处处彰显着对子女的严格教育和自强不息的高尚节操。敦促子女不搞特权、特例,将个人学习同为人民服务相结合,将实现个人理想与家国梦想相结合,争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为全社会树立了一面万事民为先、掌权重治家;密切联系群众、与群众同甘共苦;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严于律己、严以治家的伟大旗帜。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风建设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强调:“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34]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日学而不察、日用而不觉的家风建设中,在全社会形成塑造优良道德品质的软环境。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上而下的理论精髓和亿万中国人民自下而上的实践创造于一体,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风,既保证方向又寻求创新,在共同创建新时代家庭文明新风尚中形成合力,筑牢团结奋进、一往无前的精神基础。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风建设有利于构建新时代家庭伦理观。家庭的发展是一个多元化的动态过程,树立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家庭伦理观是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的必要条件。传承千年的中国家庭伦理道德文化与新时代社会经济的实际需求之间有着显而易见的矛盾。古老的忠孝节义、礼义廉耻已经不适用今天的社会存在;僵化的等级制度也亟须被公平公正的观念所取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价值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教家风,就是将无私奉献、遵纪守法、淡泊名利、勤劳勇敢等精神注入日常的举手投足间、为人处世中、待人接物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家庭塑造人的新时代家庭伦理观。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风建设有利于弥补法律的不足。“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着重强调要强化法律法规对家庭文明建设的保障作用,同时,也要求把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强化公共政策价值导向与维护家庭成员合法权益同步设计、同步制定、同步实施,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法律的强制性和规范性约束人们的行为底线,家风的道德教化属性可以弥补法律规约的缺位,两者互相推动,形成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大范围、强渗透约束力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内核的优良家风的树立有利于引导个人道德水平的提高,进而以道德为准绳,教化人心,可以从根源上对个人行为产生影响。形成人们个人生活中的家风与社会生活中的法律相互支撑,共同夯实社会主义道德、法制基础的作用。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既明确了新时代家庭建设的理论逻辑,又确定了家庭文明建设、实施科学家教和塑造新时代优良家风的发展方向。明晰论述的历史依据、理论逻辑、现实根基,有助于人民群众站在更高的高度认识家庭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可以帮助人民对于家庭家教家风的认知从感性到理性再到自觉践行接连飞跃。这些重要论述直接指引全国四亿多家庭建设的正确方向,凝聚全民族共同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集聚磅礴的精神力量。

猜你喜欢

家风总书记家庭
勤劳节俭传家风
家庭“煮”夫
家风伴我成长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恋练有词
幽默好家风(二)
家风
总书记的告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