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民俗文化的现实困境和发展路径
2023-04-23滕慧君任聪聪石丽芬
滕慧君,任聪聪,石丽芬
(大连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
党的十九大上,针对如何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党和国家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2022年,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未来5年“三农”工作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2]。2023年3月5日,在全国两会上,“乡村振兴”作为高频热点词不断被讨论、热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持续抓紧抓好农业生产,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3],对新时期农业农村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要实现乡村振兴,繁荣民俗文化是重要抓手。民俗文化出生于乡村、繁荣于乡村。研究民俗文化,必须放到乡村振兴这盘大棋中去。
“文化”最早应用于《易经》贲卦彖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4]此时的“文化”更侧重于“以文教化”。“民俗”一词在古代中国多用于民生民众上。在《管子·正世》一书中,提到“观国政,料事务,察民俗,本治乱之所生,知得失之所在,然后从事。”本文提到的民俗文化是指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形成的、在世代延续中传承下来的人民大众所创造的传统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社会文化。物质民俗文化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所产生的,以衣食住行为主要内容的物质载体文化现象。精神民俗文化是集中体现人民群众精神风貌、理想情怀的一种无形的心理文化,一般包括民俗宗教、信仰、道德、礼仪、经验知识等。社会民俗文化是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所关涉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5]。
一、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传承民俗文化的价值意义
民俗文化从乡村中来,也终将回归到乡村中去。传承民俗文化有利于寻根溯源,广泛凝聚共识;有利于更好地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助力乡风文明建设,促进乡村振兴。
(一)传承民俗文化可以寻根溯源、凝聚共识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开篇提到:“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6]9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是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下,人情化、传统化是乡土社会的主要特点。“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之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有变动”[6]11,使人际关系较为固定,形成了“熟人社会”。在这样的“熟人社会”下,秩序的维持、礼的维系是依靠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也就是费孝通先生所讲的——“传统”。而在传统的传承下,逐渐形成了“仪式”,世代传承中就构成了调整人们行为的“礼”。随着“礼”的形成,乡土社会的变迁就变得简单起来。共同的心理认同和文化认同,维系着历代社会成员。虽然地域空间有所变化,但是流传下来的“礼”,提供了熟悉感与联系,产生了良好的维系作用。民俗文化就是这些“礼”不断传承、流转下来的文化基因。它不仅包括日常生活中的饮食文化、春耕秋收的时序节令、口口相传的神话故事,也包括祭祖祭天的祭祀传统、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精神追求,甚至包括世间皆苦、普度众生的宗教信仰。这些民俗文化作为联系的纽带,可以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寻根溯源,深化历史记忆。同时,通过这些民俗文化可以从情感上连接人与人、人与土地的关系,凝心聚力,增强民族的认同感与向心力,从而坚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高举乡村振兴、民族复兴大旗的今天,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二)传承民俗文化可以更好地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2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7]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与人文特色。民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凝结着五千年来人民群众安身立命、为人处世、民风民俗、礼仪礼节的独特智慧,蕴含着敬畏天地、天人合一、勤劳朴实、明德知礼等的精神财富,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重要精神力量。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样的背景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和挑战。面对这样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提出要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因此,以传承民俗文化为载体,展现我国五千年来的的乡土文明、历史文明,有利于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乡村振兴以及民族振兴奠定坚实的文化根基。
(三)传承民俗文化可以助力乡风文明建设
乡村振兴是全方位、全过程、全阶段的振兴。文化振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8]深入挖掘传统民俗文化等优秀文化资源,承继其中的勤劳朴素、敬畏自然、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等的传统精神美德,利用多种渠道如版画、公益广告、文化长廊、祠堂等资源要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摒弃民俗文化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落后的、低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提升乡村人民的精神文明水平。我国乡村民俗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价值理念、理想追求自古就有凝聚人心、教化群众、规范礼仪、稳定大局的重要作用。只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挥其正向功能,提升社会精神文明程度,就能助力乡风文明建设,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民族复兴大局。
二、乡村振兴视域下民俗文化传承创新的现实困境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演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成为大势所趋,我国乡村社会正在经历转型与变革。这样的背景下,民俗文化面临传承不足、创新不足、投入不足的现实困境,为民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带来一定的挑战。
(一)民俗文化传承不足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9]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出的重要论断。这段话强调了继承与创新的重要关系。只有善于继承才能更好的创新,做好继承对于开拓创新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当前,民俗文化面临传承不足的重大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民俗文化传承主体逐渐流失,传承意识逐渐淡薄。随着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人才走出乡村,走进城市,留在乡村的大多是老年人、妇女与幼童。乡村社会青年流失、人才流失严重,老龄化凸显,民俗文化的传承主体也在逐渐流失。同时,乡土社会又多是“熟人社会”,“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情达意的唯一象征体系。”在这样的熟人社会,乡村群众更缺少将现存的民俗文化撰写下来的意识。他们认为无需专门的学习,在每一个民俗节日、每一个特殊时节、每一次祭祀膜拜中就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代又一代人,并且在世代传承中延续至今。但是随着青年人的外出,新的传承无以为继,慢慢地民俗文化的传承失去了人力支持,面临着后继无人、脱节断裂的局面。二是没有探索如何多渠道传承民俗文化。当前,民俗文化散落于乡村社会中,散见于衣食住行、民风民俗、礼仪礼节等的各个方面,不成体系也不规范。要使民俗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发挥更大的功能和更大的价值,就需要对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与挖掘,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民俗文化的传承,形成文化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二)民俗文化创新不足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党中央针对传统文化发展与传承问题做出的独特回答。当前,民俗文化除了传承不足,也有创新不足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就民俗文化自身而言,其在历史的发展中已经逐渐定型,自身缺乏创新性。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有言,“他们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经验无需不断累积,只需老是保存。”[6]33这句话描绘了在乡土社会中,人们只需重复世代积攒的经验即可度过一生。对于民俗文化,也存在着费孝通先生所描述的乡土社会中的这种问题。民俗文化已经经历了五千多年世代乡村人民的重复累积,已经是“被实践证明了符合乡村实际、适合当时时代发展要求的文化。”因此发展到今天,一方面,乡村群众对民俗文化缺乏创新意识,已经固化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受“经验无需不断累积,只需老是保存”的影响,乡村民众只需要保存现有的乡俗文化,无需对其进行创新创造。二是就当前的时代背景而言,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与现实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文化。当前民俗文化依然有着许多不合时代、有碍发展的部分。这些与当前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不相适应的,与时代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不相适应的。文化不是过去,而是现在,还要面向未来。时代在发展,民俗文化也要发展,如果只是停留在过去,不能创造性转化,终会为时代抛弃。
(三)民俗文化投入不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问题,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自信等的重要论断。相应地,党和国家对文化投入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但是在民俗文化层面,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较少。首先是对人力的投入力度不足。在乡村本土青年人才流失的情况下,政府对人才的引进政策落实不到位,使得民俗文化传承力量单薄。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党和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大战略中,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依靠人才、用好人才,才能推动民俗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其次在物力方面,主要表现为对民俗文化公共设施建设不足,没有将民俗文化广泛与公共设施相结合。民俗文化的物质承载方式,多以祠堂、古村落建筑、民俗壁画等传统方式体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一大批文化广场、文化礼堂、文化驿站等城乡新型公共文化设施相继建成。然而,在实践中,这些景观设施逐渐成为摆设,沦为乡村文化建设的“花瓶”,没能真正在乡村民众心中落地生根。同时,对于民俗文化与公共设施的融合开发做得不到位。民俗文化的深入挖掘与现实应用仍然是乡村文化振兴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最后,对民俗文化的财政投资仍有不足。日前,财政部发表《关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报告提出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按照只增不减的原则安排1 650亿元、增加84.76亿元[10]。虽然国家针对乡村振兴大力支持转移财政力度,但是具体放在民俗文化投入领域,倾斜不到位。随着政府一级一级的落实,在基层乡村政府的资金投入多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投入民俗文化的经费相对有限。这都不利于民俗文化的进一步传承与发展。
三、乡村振兴视域下民俗文化传承创新的发展选择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要繁荣民俗文化,以文化促进发展,解决当前民俗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困境与问题,就要以优化乡村传承民俗文化的主体、创新民俗文化传承模式、拓宽民俗文化投融资渠道等方面为重点。
(一)优化民俗文化传承主体
“民俗”是乡村人民创造、使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传承民俗文化,首先要优化传承的主体,探索“乡村+人才”内外联动的双向传承机制。一方面,要回归乡村本土社会,增强乡村内部传承民俗文化的主体性功能。首先,要增强乡村民众“主人翁”意识,引导其参与到民俗文化的传承中来。在乡村民众中挖掘有能力、有影响力的精英、元老,引导其成为民俗文化的传承人。其次,广泛开展民俗文化的宣传与教育工作,使大批乡村青年分子喜爱民俗文化、支持民俗文化,进而投身于民俗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中。最后,要加强对乡村管理组织干部的培训与管理,加强其对民俗文化的重视与保护,培养一批有能力、有文化、爱民俗的领导干部,使其成为民俗文化传承发展的领路人,切实保障民俗文化的保护。另一方面,要面向社会,广泛挖掘人才,加大人才转移力度,使一大批人才投身于民俗文化的传承中。首先,要加强专业人才的教育与选拔工作。通过专业培训、企业合作、社会教育等方式培养与选拔一批具有民俗文化专业知识的人才。其次,在社会中加强对民俗文化的学习与传承,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徒教育等方式引进大批的流动人才。最后,积极引导广大青年才俊深入研究民俗文化、领悟民俗文化、传承民俗文化,让广大青年在民俗文化中体会中华民族的古老智慧,学习民俗文化背后的家国情怀、对生命的敬畏、对他人的尊崇敬重,涵养人生观、价值观,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创新民俗文化传承模式
推动民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方面要在民俗文化自身下功夫。深入挖掘民俗文化,进行有效的“扬弃”,将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旧风俗、旧思想抛弃,寻求民俗文化中积极向上、有利于社会发展且顺应时代潮流的内容,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另一方面,利用多渠道进行民俗文化的传承。第一,广泛利用现代网络等新媒体技术传播民俗文化。2023年3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11]。现代社会是互联网社会。民俗文化的传承要大力利用互联网技术,依托网络平台、虚拟技术进行民俗文化的传播;利用微博、微信、短视频APP等多种渠道传承民俗文化。第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民俗文化。随着党和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等文件应运而生。非物质物化遗产作为可以有效保护民俗文化、传播民俗文化的重要力量,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以“民俗”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有春节、京族哈节、火把节等492个项目。可见,当前大众对申遗的接受度与积极性较高。要传承民俗文化,就要继续扩大非物质物化遗产的涵盖面,鼓励优秀的民俗文化申遗,加强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与参与意识,使民俗文化代代相传。
(三)拓宽民俗文化投融资渠道
乡村振兴,资金投入是重要保障。一方面,要加强对民俗文化的财政转移力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优先保障用于乡村振兴的财政投入,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12]。党和政府要继续加强对乡村振兴的财政转移力度,扩大财政支出,推动乡村振兴的资金支持力度。基层政府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财政转移支持方针政策,加大对文化的投入力度,使乡村文化建设有稳定的资金支持,提升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幸福度,促进乡村振兴。另一方面,多渠道吸收社会资金,探索企业、社会组织、政府三重财力支持。繁荣民俗文化、实现乡村振兴,单靠政府财力支持是难以实现的,要多渠道吸收社会资金。完善融资渠道,推动民俗文化内容创新,探索文创产品、文化产业等融资模式,吸引企业、社会组织进行投资,有效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同时,提升民俗文化的吸引力,加强企业、社会组织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其自觉投身于民俗文化建设中。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而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文化振兴是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人民智慧的体现,蕴含着风俗习惯、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是非标准、理想追求等。传承民俗文化,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13]。当前,民俗文化传承也面临诸多问题。只有直面困境、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