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帆:中国科幻片最好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2023-04-23文孙悟喵

时代邮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郭帆科幻电影流浪

文孙悟喵

2019年,电影《流浪地球》横空出世,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2023年春节,《流浪地球2》如约而至,在特效、表演、故事等各方面超越了《流浪地球》,被认为是中国电影“里程碑式作品”。面对赞誉,导演郭帆说:“中国科幻片最好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确定一个梦想吧,这特别重要”

郭帆是山东济宁人,从小喜欢画画,梦想着将来能当导演,让“笔下的画可以动起来”。1995年,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科幻电影《终结者2:审判日》让他深受震撼:“什么时候,咱们也能拍出这么一个电影来?”导演梦变得更具体了,将来,他要拍科幻片。

1999年高考时,郭帆原计划报考北京电影学院,但该校导演系当年在山东没有招生计划,他便听从家人的意见,考入了海南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进入大学之后,他还是无法忘怀电影梦,便用借来的摄像机拍起短片来。

大学毕业时,郭帆决定去北京追寻自己的电影梦。在那里,他几乎跑遍了所有的电影公司,但听到的总是:“对不起,我们不需要法务。”没办法,他只能先去电视台工作,然后再想办法“回归”电影。“确定一个梦想吧,这特别重要。”他后来说。

2009年,郭帆考上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研究生,总算半只脚踏进了电影圈。2010年至2014年,他导演拍摄了两部电影——《李献计历险记》和《同桌的你》。二者都获了奖,《同桌的你》还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后来,不少人找他拍青春爱情片,他都没有接,还是想拍科幻电影。

机会还是来了。2015年,中影总经理找到郭帆,在他面前摆出《流浪地球》《微纪元》《超新星纪元》三部小说,问他对哪一部感兴趣。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流浪地球》。其实,在找郭帆之前,中影已经接触过多位中外名导,希望他们中有人能来执导刘慈欣的作品,但都被拒绝了。郭帆名气和经验都不够,所以中影并没有马上决定,只是让他“先试着弄一弄”。

在没有得到任何承诺的前提下,郭帆自掏腰包100万,开始了筹备工作。他找到老友龚格尔,请他做制片人,两个人辛辛苦苦准备了半年。等到向中影的领导们汇报时,他们拿出了严谨的世界观架构说明书、100年编年史、3000张概念图、8000张分镜头画稿,以及很酷又充满中国味的剧本。中影的领导第二天就通知郭帆,让他“准备开始”。

2019年,《流浪地球》上映,深受观众好评,不仅获奖无数,而且票房也很高,当年在中国电影票房排行榜上排名第二,至今仍占据前五的位置。

2023年1月22日,《流浪地球2》上映,带给观众更震撼的感受。观众评价说:“它的细节和质感真的是中国电影工业的标杆。”“它拍出了灾难中的‘人类生存编年史’,让中国人骨子里的家国情、亲情和信念感如此动人。”2月12日,《流浪地球2》票房突破36亿元,进入中国影史票房榜前十,越来越多的观众呼吁郭帆尽快开拍《流浪地球3》。

“好电影自带气场,会聚集起它想要的人”

曾有人在网上提问:郭帆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能拍出这么好的科幻电影?

《流浪地球》的副导演郁刚给网友们讲了一段往事:《流浪地球》拍了两个月时,因为老加班,以及拍摄时遇到层出不穷的问题,整个剧组的人状态都非常差。郭帆便给大家播放了那段时间拍摄的成果,问大家,如果观众将来看了片子觉得很烂会怎么样?他说,可能从那天起,中国科幻电影就没有未来了。《流浪地球》如果失败了,可能很长时间都没有人有信心去投拍这种高成本的科幻电影了。他问大家是不是觉得还能再努力一下,做到问心无愧?“等到那天,我们把电影交给观众,就算是死了,也死而无憾了。”

郭帆的话让剧组人员重燃斗志,郁刚说:“从那天起,我们做的所有事情,都和钱无关,和一口气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得起观众”是郭帆的一种信念,这种信念对于团队有着莫大的感染力,也保证了影片的质量。

《流浪地球2》在拍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更多。后来电影上映,许多主创人员去亲友场观摩影片,有的人看着看着就湿了眼眶,结束后还向郭帆致谢:“我们这600多天没日没夜的努力没有白费。”

随着《流浪地球2》的热映,有关郭帆的话题也层出不穷。很多人开玩笑说,郭帆是“化缘大师”。吴京跟着他拍了两部电影,不但没片酬,还拿出6000万元帮他渡过难关;宁浩曾把《疯狂的外星人》的太空舱和宇航服借给他;刘慈欣去剧组探个班,还花了20万给大家买盒饭……

支持《流浪地球2》的企业也很多。徐工集团先后投入42款61台主机设备、400多套零部件及车间道具、61套三维模型、319名工作人员,他们的官微还特别得意地表示:“统统不要钱,为中国科幻用爱发电!值得!”

“你们负责想象,我们负责实现。”中核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96家央企组成的“国家队”力挺《流浪地球2》,让郭帆“瞬间泪目”,他后来笑称:“以后知道去哪里化缘了。”

影迷们表示,支持郭帆拍《流浪地球3》要“自己下手”。赛凡科幻推出《流浪地球2》周边衍生品众筹,11天就拿下了超过1.2亿元的订单,最后因为产能有限不得不提前结束众筹。

郭帆对科幻电影的热爱和专注,他的家国情怀,为人的谦逊谨慎,以及善于与人共情,都是能够凝聚人心的力量。郁刚说,郭帆对再普通的工作人员都一视同仁,让人愿意与他一起奋斗。郭帆非常重视团队,在接受访谈时经常用“我们”来代替“我”。他尊重观众,当网友指出《流浪地球2》预告片里有错误时,他亲自在留言区表示感谢,并且好几天连续熬夜赶在电影上映之前把错误改过来。

郭帆从未将一切功劳归于自己,他说:“好电影自带气场,会聚集起它想要的人。”

“我们决定,再度启程”

很多人认为,《流浪地球2》不仅拍出了中国人的“星辰大海”,也呈现了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更高标准。然而郭帆却说:“我们复盘的时候,发现经验没多少,留下的都是教训。”他和团队迄今仍在梳理适合中国电影产业的工业化流程。

郭帆非常重视电影工业化。2014年,他受国家新闻广电总局邀请前往美国派拉蒙影业公司交流学习,看到了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的巨大差距,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工具上,也体现在管理方式和观念上。郭帆说:“工业化很重要的一点是理念,就是我们要用工业化的态度去对待整个从创作到制作的过程。”

《流浪地球2》参与的人很多,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协作,提高拍摄效率,郭帆团队引入了“全程预拍摄”。在正式开拍之前,他们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让演员穿着动作捕捉衣,从头演一遍,所有调度也都彩排一遍。通过预拍摄,他们优化了实拍方案,大幅节约筹备、调度和拍摄的时间。

郭帆团队还请了20多位电影专业的大学生去各个拍摄部门记录拍摄时发生的错误,这些记录后来被整理成两页纸的拍摄流程。郭帆认为类似经验积累多了,以后可能会成为教材。“以后有孩子去学电影,去拍工业电影时,他们至少有据可查,知道这帮人当年犯过什么错,能绕开这些坑。”

这些年,郭帆真切感受到国家的发展进步为科幻文艺的崛起提供了强大支撑,他说:“当我们落后的时候,哪怕我们拍出一部不错的片子,观众也会觉得不行,因为它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太远了。但如果你每天都能看到我们的宇航员在太空站里飘浮着,这就跟我们有关系了,观众也开始相信了。”

郭帆表示,未来还是会继续拍科幻电影。在《流浪地球2》的宣发材料中,有一段话透露了他的心声:“我们还是那群笨笨的人,我们依旧有点勇敢,我们决定,再度启程。”

猜你喜欢

郭帆科幻电影流浪
Investigation on current loss of high-power vacuum transmission lines with coaxial-disk transitions by particle-in-cell simulations
科幻电影:人类对未来的幻想与忧思
流浪
吴京的雪中送炭
吴京的雪中送炭
不就一部科幻电影吗,为何要等十九年?
吴京的雪中送炭
流浪的歌
遇见一只流浪猫
多个世界与自我——论西方科幻电影的两个叙述之维